1例表现为假性肠梗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0-04-13 03:49:36张春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甲强龙红斑狼疮系统性

张春梅,任 冰,储 艳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39病区,江苏南京,210002)

假性肠梗阻(IPO)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以肠内容物通过迟缓、肠腔扩张、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无机械性梗阻的证据。IPO可以原发也可以继发于系统性疾病。继发性IPO主要伴发于结缔组织疾病,包括硬皮病和重叠综合征等,伴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IPO罕见,至今国内仅有零星报道[1]。现将本科1名以假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报告如下。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17岁,未婚,因确诊狼疮性肾炎半年,发热伴呕吐腹泻3 d于2009年5月5日收住本科。患者于2008年9月因浮肿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2+,隐血2+,肾功能正常,服“至灵胶囊”后浮肿缓解。10月29日第1次入住本科,检查示抗核抗体(ANA)1∶512,抗 dsDNA 1∶64,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行肾活检示狼疮性肾炎Ⅳ型。给予甲强龙1.5 g冲击治疗,续以强的松30 mg/d,骁悉1.0 g/d,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15 mg/d。2009年5月 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8.2℃,伴寒颤,并出现频繁呕吐为水样物,进食后明显,腹泻3次/d,为黄色稀水便。入院后查体:体温37.2℃,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2/70 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貌,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尿量250 mL/d。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10 300/mm3,中性粒细胞83%,血红蛋白(Hb)114 g/L,ANA 1:128,ds-DNA阴性,抗心肌磷脂抗体ACL-IgM阳性,补体C3 0.4 g/L,C4 0.034 g/L,尿蛋白0.54 g/24 h,尿沉渣1万/mm3,血培养、大便培养均阴性。

2 疾病发展及治疗经过

2.1 第1阶段

2009年 5月 5~12日,出现消化道症状,对症处理。

2009年5月3日晚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寒颤,次日晨出现频繁呕吐,为水样物,进食后明显。解黄色稀水便3次,体温38.2℃,立即停用骁悉,给予头孢唑肟、拜复乐、泮托拉唑、速尿及小剂量强的松等治疗。5月12日患者精神软,体温37.6℃,饮水后即呕吐,呕吐物为隔夜宿食,腹泻6次,为黄色稀水便,肛门排气明显减少,查体腹部外形饱满,有游离压痛,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留置胃管、善宁抑酸、静脉营养支持及小剂量静脉甲强龙冲击治疗,引流出200 mL气体及墨绿色液体440 mL/24 h,经治疗后患者腹泻仍10次/d左右,持续低热。

2.2 第2阶段

2009年5月13~26日,确诊为不完全肠梗阻,静脉营养支持。

患者于5月13日行腹部平片提示上腹部见数个大小不等液气平面,呈阶梯状,考虑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继续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并给予生长抑素及“可乐必妥”(0.5 g/d)等治疗。静脉给予甲强龙40 mg/d。于5月18日行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予深静脉营养治疗。经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月26日行腹部CT:肠腔内稍扩张液,仍存在不全性肠梗阻。

2.3 第3阶段

2009年5月27日~6月25日,给予甲强龙冲击,病情改善。

因狼疮相关指标检查提示狼疮仍高度活动,给予甲强龙0.5 g/d冲击治疗3 d(5月27~29日),续以甲强龙40 mg/d维持。甲强龙冲击后,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5月31日患者开始肛门排气胃引流液明显减少,逐渐停止思他宁,给予安素及流质饮食并逐渐停用深静脉营养治疗,患者无明显特殊不适,大便1~2次/d。同时予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IVIg,10 g/d)治疗3 d(6月9~11日)。6月10日后肠鸣音正常,复查腹部CT未见明显肠梗阻表现,拔除PICC导管。于2009年6月26日病情好转出院,随访6月,患者未再发生肠梗阻。

3 护 理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生命特征,尤其体温变化情况,观察腹部体征及腹痛的情况,注意腹壁是否有紧张、压痛、是否排气、腹痛的性质、进展、持续时间、必要时可给予一般的镇静剂治疗。即便只有腹痛、没有压痛和反跳痛,也需要密切观察。该患者住院期间一直存在呕吐及腹泻情况,注意观察颜色、量、形状及次数,必要时送检,及时抽血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了解患者营养及电解质情况,协助各项检查行腹部X线或CT检查,观察隔下有无游离气体,腹部有无液平,小肠壁有无水肿等,准确、快捷留取各项血尿标本以作诊断之参考[2]。

3.2 对症处理

患者在确诊不完全肠梗阻后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留置胃管、药物(善宁,施他宁抑酸)、激素(甲强龙)、静脉营养支持、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在胃肠减压期间保持胃肠减压管在位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形状,严密记录出入量,尤其是尿量。在激素用量上控制得非常好,治疗期间未发生感染。

3.3 用药护理

免疫抑制剂:对于SLE合并IPO患者在激素治疗上效果是最有效的,该患者住院期间,由于频繁呕吐及发生肠梗阻,给予小剂量静脉甲强龙冲击治疗,在狼疮活动期给予大剂量的甲强龙冲击治疗,效果好。在使用前要向患者及家属宣教,让其了解甲强龙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要求患者减少探视,注意保暖,避免跟感冒的人接触,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不吃生、冷食物等,注意个人卫生及手、餐具的消毒,观察体温,体温>37.5℃立即汇报医生。

抑制消化液分泌药物(思他宁):患者在确诊不完全肠梗阻后立即给予思他宁抑酸治疗,在使用前要了解该药药理毒理、半衰期、用药方法及停药指征。宜放在2~8℃的冰箱中避光保存,现配现用,因价格昂贵,避免药液浪费。思他宁半衰期很短,一般在1.1~3 min,因此要确保给药的连续性。思他宁应逐渐停药,以防反跳作用。

3.4 PICC护理

首先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在医生下达医嘱后即开展穿刺前的教育,让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穿刺成功后记录导管长度、胸片位置、臂围等。PICC置管后第1个24 h给予更换,以后每周更换1~2次或发现贴膜被污染、潮湿、脱落或危机导管时更换,更换时密切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发红、液体渗出或水肿、触摸穿刺点周围有无疼痛和硬结,同时还要观察导管体外部分刻度、有无滑脱[3]。每天测量并记录上臂围(如果周长增加2 cm或以上,是发生血栓的早期表现),在行肠外营养治疗时,每4 h采用脉冲式冲管1次,保证导管在位通畅,以防堵管。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在院期间PICC导管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3.5 心理护理

SLE腹部并发症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表现在局部,但不可忽视对患者身心的整体护理。患者因疼痛剧烈、呕吐频繁,常常烦躁不安、焦虑或猜测预后如何。通过与患者沟通,主动关心,同情患者,并与医生共同协作做好患者和家人的思想工作,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讲解和安慰,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了每一项医嘱及时准确地执行,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明显的效果。

[1] 刘晓红,张秋瓒,鲁重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的假性肠梗阻[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2):744.

[2] 刘小珍,黄筠瑜,黄颖芬,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腹部并发症临床观察及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10(4):315.

[3]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治疗出版社,2007:1.

猜你喜欢
甲强龙红斑狼疮系统性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普米克令舒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6
甲强龙冲击治疗后天麻痹性斜视46例临床疗效观察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