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毒品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戒毒和心理护理

2010-04-13 03:49:36娴,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戒毒假性感染性

郁 娴,顾 虹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江苏无锡,214023)

注射毒品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长期的吸毒令他们变得自私和情感冷漠,容易冲动。一些患者自暴自弃、绝望和厌世,医护人员很难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加上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不良、易感染性及痛阈下降,使治疗及护理存在很大的困难。本院血管外科2009年1~12月共收治13例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 27~43岁,平均32岁。左肘部假性肱动脉瘤2例,左侧股动脉9例,右侧股动脉2例。吸毒史3~16年,平均 6年。入院后积极抗休克治疗并急诊手术8例,余5例入院后行积极有效的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择期手术。13例包块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为假性动脉瘤,表现为腹股沟区或肘部肿物,部分扪及膨胀性搏动感及收缩期震颤,皆闻及收缩期杂音,局部红肿,疼痛,局部皮肤有破溃或有脓性分泌物或血性渗出液,质地中等,部分硬化,表面压痛,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活动障碍症状,伴全身发热3~34 d,均伴不同程度全身浅静脉炎或硬化细小。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升高、中至重度低蛋白血症,其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3例,未见免疫缺陷性病毒(HIV)阳性。本组均行手术治疗,以股动脉瘤破裂出血入院者,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后行急诊手术治疗;无出血休克表现者,则行充分术前准备后择期手术。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肢体缺血坏死截肢。住院时间14~49 d,平均22 d,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瘤体再次破裂出血。伤口一期愈合5例,二期愈合8例,7例发生程度不等的淋巴瘘。患者获得随访,1例术后2月瘤腔下端感染形成脓肿伴出血,行切开引流、敞开换药痊愈,1例术后4月人造血管感染行人造血管摘除,切口换药痊愈;余复查B超显示移植血管通畅,无血栓形成。

2 戒毒护理

2.1 病房安全管理

患者入院后加强陪住管理,以免与贩毒人员接触。陪住只限其父母、兄弟姐妹,谢绝朋友探视。吸毒患者脱离毒品后,易出现自残或伤人等暴力倾向,因此,要加强安全护理,病室内不准放置刀、剪等锐器[1],要求家属24 h陪护;护士每30 min巡视病房1次;病房毒麻、限剧药品放置于专柜并上锁,班班清点及交接,同时做好病房注射器等物品的保管,严防吸毒患者进入护士工作区;如患者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时使用约束带,并及时观察约束肢体循环情况,定时松解。本组患者没有发生暴力行为。

2.2 戒毒治疗

由于患者手术前后均要求制动,透析戒毒和中药戒毒给患者带来不便,故本组患者均使用美沙酮戒毒。美沙酮具有控制戒断症状完全、作用时间长、安全、使用方便的优点[2]。患者入院后,由市疾病控制中心药物维持治疗科制订患者的戒毒治疗方案,并共同监督和执行。

因患者长期吸毒,已对毒品产生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戒断症状的出现,适时用药。患者戒毒时可出现烦躁不安、兴奋失眠、流泪流涕、肌肉震颤等反应,吸毒者戒断后往往存在顽固性失眠,如不及时纠正,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躯体的不适感上,易诱发复吸或对镇静催眠药依赖的可能性[3]。在护理时要及时更要准确发现症状,防止戒毒者夸大症状,以求最好的给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在应用镇静催眠药时做到发药到手,看服到口,张口检查,确定吃完后再走。护士还要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坚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取放物品轻。严格作息制度,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集中进行,避免在休息时间打扰患者,使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4 出院指导

要求患者亲属、朋友对患者进行引导、教育;患者回家休养期间有人陪伴,避免独自在家,使患者感受温暖,产生回归社会的欲望;给予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提高遵医依从性;告知患者慎重交友,谨防复吸[5-7];教会家属观察戒断症状的表现,一旦发现有复吸现象,立即送戒毒中心强制戒毒。

2.3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尊重、关心、不歧视患者。心理护理应始终贯穿住院过程的始末。向患者讲解有关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相关的症状和治疗程序以及预后和恢复期注意事项,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在宣教过程中,给予情感支持,稳定患者情绪,防止情绪激动,导致瘤体压力增大,动脉瘤破裂而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护士还应与患者家属沟通,帮助患者家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患者,给予其关心和鼓励,而非一味指责其吸毒行为对家庭和自身造成的不良影响。

帮助患者认清毒品的危害性、吸毒对自身及家庭、社会的影响,使患者坚定戒毒的决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患者走上吸毒的道路往往是由于其在人生观及价值观方面有错误的认知,加之一些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使其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认知疗法认为,个体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及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其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的心理与行为,常常是由不正确的或扭曲的认知而产生,如果更改或修正这些不正确或扭曲的认知,则可改善其心理和行为[4]。因此护士可引导帮助其找寻导致这些错误观点产生的根源,帮助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不良事件,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艰辛和痛苦。通过护士和家人共同的关心和帮助,使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也利于患者重建其社会功能。

本组患者因长期与毒品相伴,使他们与家庭和社会关系紧张。可根据患者的个人经历、个性特点、娱乐爱好,选择合适的娱乐方式,如听音乐、看电视等,同时促进他们与家人的沟通,可引导其相互交流对所听音乐和观看的电视节目的感受,以改善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小 结

吸毒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孤独、恐惧、自卑心理,其焦虑、抑郁、敌对等情绪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经常与其交流并注意沟通技巧,避免使其产生敌对情绪,及时了解其心理变化,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缓解其焦虑、烦躁情绪[8-9]。注射毒品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医护人员以宽阔的胸怀包容他们,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专业知识治疗和护理他们,应用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戒毒护理、安全护理、出院指导,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的需要,促进患者躯体和心理康复,重返社会[10]。

[1] 殷誉萌.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1例手外伤吸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347.

[2] 周慧君.吸毒合并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8,7(11):819.

[3] 梁涛,刘思武,乌正赉.美沙酮维持治疗及其在中国的开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1.

[4] 李遵清,张仲荣,李四劝.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戒毒者不良心理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992.

[5] 王增珍,凌秀风,姜东林,等.吸毒人员戒毒效果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1):68.

[6] 冯承芸,陈炜,邓冰,等.166例吸毒人员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6):637.

[7] 刘玉梅.家庭教养方式对海南省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68.

[8] 高申荣,杨顺才,舒兵.108例吸毒人员的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5):449.

[9] 李宪,陈佐明.海洛因依赖者执行功能损害的对照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1):42.

[10] 曹家琪.海洛因滥用者脱毒后复吸的若干问题[J].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1997,6(2):68.

猜你喜欢
戒毒假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 08:59:04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中国司法(2016年1期)2016-08-23 11:56:36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49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