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紫薇,戴 玲,洪丽君,赵美英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江苏苏州,215000)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随着患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增多,发热患者到非定点医院呼吸科就诊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本院收住1位发热患者,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现将发现与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1周、咳嗽3 d”于2009年11月29日15:00时收住入院。入院前1周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9.0℃,自服退热药后无效。11月27日在本院门诊拍摄全胸片示:右上肺炎可能,门诊予以“阿奇霉素”静滴2 d后症状无好转,体温仍在39~40℃之间,伴干咳少痰,活动后气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常服珍菊降压片1片1次/d,复方芦丁1片1次/d,血压控制可。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11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8/86 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咽部充血,右侧扁桃体Ⅰ°肿大,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口罗音,心率110次/min,律齐,无杂音,其余未见异常体征,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血常规白细胞2.1×109/L,中性粒细胞75.4%,淋巴细胞17.9%;血气分析:pH 7.53,二氧化碳分压4.4 kPa,氧分压6.9 kPa,实际碳酸氢根27.6 mmol/L,标准碳酸氢根28.6 mmol/L,细胞外剩余碱4.9 mmol/L;氧饱和度90%,吸氧浓度21%,氧合指数246.4。入院后当天复查全胸片示:右上肺炎症扩展至右下肺,见右下肺大片状模糊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风温-热毒袭肺,西医诊断:右侧肺炎,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处理:当即汇报上级医师,经科主任(市甲型H1N1流感诊疗专家组成员)检查后,即予床边隔离(单独病房)并通知总值班、感染科,即予查口腔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病毒核酸。予吸氧2 L/min、心电、血压、脉氧监测,一级护理,病重,予以中药清肺解毒利湿剂1贴/d,甲强龙4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即刻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 g静脉滴注1次/d,血必净40 mL静脉滴注2次/d。11月30日7:00时体温37.0℃,复查血常规 :白细胞3.5×109/L,N 0.820,L 0.098;血生化:前白蛋白100.31 mg/L,白蛋白33.06 g/L,谷草转氨酶50.7 U/L,乳酸脱氢酶561.3 U/L,其余正常。11月30日16:00时,疾控中心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临床情况稳定,联系转市传染病医院继续治疗。院内随访,未发生院内传播。
安置单人病房隔离,开窗保持自然通风。抢救车,吸引器等设备放置床边备用。限制探视。入院后予以病重一级护理。生命体征监测,4 h测体温 1次,依次为39.4℃、38.5℃、36.9℃,患者呼吸稍促频率在22~26次/min,床头抬高30°,持续吸氧2 L/min,脉氧从入院时84%,8 h后升至95%。
口腔护理2次/d,2 h督促翻身1次。
患者热毒袭肺,湿热内阻,中药清肺解毒化湿剂1剂/d,温服,汗出更换衣服1次/d,24 h饮水1 800 mL。
及时安慰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传播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咳嗽时脸向一侧无人区,用纸包住痰液或用手臂内侧捂住口鼻咳嗽,防止飞沫喷出。家属限制1人探视,戴外科口罩,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患者通过宣教,紧张情绪得以缓解,掌握咳嗽方法,依从性很好,积极配合治疗。
隔离是以距离或屏障等手段,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以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方法[1]。医护人员戴外科口罩、手套,操作前后用75%酒精或快速手消毒剂洗手。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以减少疾病传播。患者用过的体温表,单独消毒,用含有效氯1 000 mg/L消毒剂浸泡30 min,清水冲洗,擦干备用。直接接触患者的高危医务人员自测体温2次/d。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必须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2]。甲型H1N1病毒对乙醇、聚维酮碘敏感;对热敏感,56℃30 min可灭活,该病毒对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敏感,消毒效果好。本院采取紫外线照射,开窗通风,用含有效氯500 mg/L对物体表面、设备和地面消毒。
患者于11月30日确诊,17时30分转定点医院治疗。转运过程:本院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同时配合急救中心做好患者安全转运交接工作。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出现较严重肺间质炎症渗出和损害,而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更可加重患者的呼吸功能,心理干预的好坏对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护士与患者密切接触,是防控疾病的直接参与者,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在临床工作中分组管理患者,掌握患者情况,并向上级汇报,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开展医务人员甲型流感知识的全员培训,使医务人员熟悉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掌握甲型H1N1流感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隔离和患者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防护的原则,正确使用常用救护设备,掌握院内消毒隔离技术。护理人员应将隔离中的每一种方法、技术的目的与要求进行认真的宣传,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医院隔离的重要性,主动配合隔离工作,同时严格执行探视制度、管理好病房秩序,保持病室洁净和空气新鲜,做好患者的护理以保证患者安全[3-4]。
[1] 易滨.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37.
[2] 黄丽芬,陈燕清,张复春,等.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2909.
[3] Gaspard P,Eschbach E,Gunther D,et al.Talon 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ntamination of healthcare workers′uniforms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9,(71):170.
[4] Lynn J,Elizabeth B.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strategies for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Clostridium difficile[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or its licensors,2009,180(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