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龙,崔 林,刘根科,韩美善,常志勇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试验站,山西右玉037200;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试验站,山西五寨036200;4.山西省花业管理站,山西太原030002)
山西是燕麦的故乡,是全国燕麦的主产地之一,主产区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燕麦产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短暂,秋季温润凉爽,年平均气温4~7℃,年降水量约400 mm(60%集中在7—9月),年均无霜期115 d左右。由于当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偏少、气候干燥等特殊的自然条件,燕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的燕麦品质较好,营养成分较高,它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近年来,山西省将燕麦等特色杂粮的产业化开发确定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燕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燕麦产业在科研、生产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2]。
山西省的大多数高寒冷凉区都有燕麦产区分布,在20世纪50年代初,全省燕麦面积28万hm2,约占全国燕麦面积的1/7,60年代下降为24万hm2。1966—1976年,由于单一经营倾向严重,对燕麦等区域性作物比较忽视,致使燕麦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下降,种植面积在13.3万hm2以下,平均单产600 kg/hm2左右。“七五”期间,由于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山西省燕麦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16.7万hm2左右,公顷产量上升到900 kg左右,总产量翻了1倍。“八五”至“九五”期间,燕麦种植面积下降到8万~10万hm2,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9%[3]。到“十一五”,燕麦种植面积减少到6万hm2左右,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8%。虽然燕麦种植面积减少了,但因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燕麦单产大幅度提高,平均公顷产量可达1 500 kg左右。
1.2.1 栽培技术研究 山西省农科院在燕麦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突出表现在:通过不同产区播期试验,明确我国燕麦生态区划以及各生态区的生态型;通过燕麦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及土壤水分运转变化规律,研究燕麦产区的适宜播期,通过调节播期使燕麦需水临界期与自然降水相吻合;通过旱地燕麦吸肥规律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地方不同土壤条件旱地燕麦平衡施肥技术;综合配套的栽培技术“燕麦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在燕麦主产区的左云、右玉、平鲁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2.2 遗传育种研究 在育种方法上经历了农家种筛选、系统选育、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4个阶段,育出一批优良品种[4]。近年来,生产上推广的品种有晋燕8号、晋燕9号、晋燕12号、白燕2号、坝莜1号、坝莜3号等,这些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山西省燕麦平均单产提高了20%~40%。同时创新了一批抗燕麦坚黑穗病、秆锈病、大粒(千粒质量30 g以上)、高蛋白、早熟等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丰富了山西省燕麦的种质资源,初步改变了品种类型单一的局面。
山西省燕麦主产区的各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燕麦加工企业,大多数以山西特产的小杂粮为加工对象,燕麦只是其中的一个系列。近年来,随着山西省“十五”规划将燕麦等小杂粮列为特色农业工程,燕麦产业化开发步入良性轨道,燕麦加工企业数量增加,规模较大的燕麦加工企业有山西鑫邦燕麦食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金绿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同荣康粮油精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山阴县玉龙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忻州三农特产有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的燕麦加工产品正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2.1.1 干旱是低产的重要因素 山西省燕麦产区属干旱半干旱山区,年有效降雨量为350~450 mm,而且雨量不均匀,特别是出苗期干旱少雨,出苗得不到保障[5],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降雨。
2.1.2 品种不能按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种植 近年山西省从全国各地引进许多燕麦新品种,燕麦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如右玉的李达窑乡从过去地方品种的公顷产量750~1 125 kg,提高到现在的1 875~3 000 kg。但有些地方不能按品种特性分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种植,一些低秆早熟类型的品种种到了坡梁地上,使新品种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2.1.3 农家肥施用量越来越少、土壤瘠薄是低产的主要因素 山西省燕麦产区属土壤瘠薄的丘陵土石山区,供肥能力弱。燕麦大多安排在坡梁地上,只在播种前集中施些化肥,造成耕地有机质不断下降,燕麦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失调,协调燕麦生长发育的功能降低[6];也有的地方化肥施用量较多,但未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造成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种植效益低下。
2.1.4 管理粗放、广种薄收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燕麦产区劳动力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劳动力素质呈现下降趋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地方先将种子和肥料全田撒入,然后翻入土中,这种播种方式一是造成播种量的加大和浪费、成本增加;二是出苗后田间无垄、无行,无法进行中耕锄草(也不使用除草剂),后期草害相当严重;三是由于燕麦田间管理跟不上,抵御干旱的能力下降,形成了越低产越广种、越广种越低产的恶性循环。
2.1.5 缺乏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高近年来,虽然在一些基础较好的地方(如右玉县李达窑乡一些村的燕麦种植户)开始采用机械进行燕麦播种和收获,但也存在着机具不配套的问题。而大部分燕麦产区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山区坡梁地的梯田地块,道路崎岖,大型机具上不去,造成燕麦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生产成本偏高。
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科研队伍小,科研水平低。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燕麦育种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曾培育出一批优良燕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山西省燕麦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九五”和“十五”以来,燕麦科研单位因缺乏研究经费,从事燕麦研究的科研人员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新品种的选育进程和质量。
2.3.1 对燕麦种植具有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凤毛麟角 大部分燕麦产区还是以家庭小作坊加工为主,他们着眼点就是本县的消费群体,加工设备简陋、设施条件差、被动式生产、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缺乏做精、做细的技术支撑和做强、做大的资金扶持,没有走出本县、本省的经营理念,因而对当地燕麦种植户增收的带动作用还不强。
2.3.2 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增值率低 除个别大型企业开始涉足燕麦深加工外,大部分家庭式小作坊主要生产面粉。燕麦加工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影响了燕麦附加值的提高。
2.3.3 燕麦加工企业与农民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沾、风险共担”机制 订单农业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主要连接形式,但在山西燕麦产业上还是比较少有,在少有的燕麦订单中,只有5%左右的签约农户通过订单合同得到了实惠,绝大多数农户没有从参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二次利润分配。
与国外规模化、机械化、节本简化的生产模式相比,国内燕麦产区的一家一户人工作业,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产品的成本较高,很难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大众消费产品种类单一,质量不高,且销售网络不健全,营销理念和手段落后,市场占有率较低;功能类产品价位高,消费群体有限,销售不畅。存在着卖粮难的问题。2007年燕麦售价3.2元/kg,燕麦能全部卖出去,种植燕麦的积极性提高;2008年燕麦售价2.2元/kg,种植户生产的燕麦自产自销,除1/3用于自己食用外,1/3用作猪、羊的饲料,剩余部分存留到下年,部分燕麦变换不成现钱,就影响了下年种植燕麦的积极性。
山西省燕麦加工企业应加强技术引进和生产工艺创新、标准化和安全化的产品生产,建立优质、无公害的原料生产基地;树立品牌意识、改变营销理念和健全销售网络,提高产品的宣传力度和市场的占有率[2],将企业做强做大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打造名优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3.2.1 多类型新品种的选育 燕麦新品种的选育目标应该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多类型新品种选育。在应用类型上应该有食用型、饲用型和加工型。在生物特性上,除丰产性外,新品种还应具有“三抗一优”(即抗旱性、抗病性、抗倒伏性、优质)的特性。在适应性上,应具有3种生态型,即早、中、晚3种熟期。
3.2.2 优异、特异资源的引进、评价和利用 针对燕麦优异基因资源研究和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开展特异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和鉴定,进行种质创新,直接为育种所利用。同时,结合分子标记等技术研究,进行重要基因的发掘、评价,重点评价与高产相关的基因以及抗旱、抗寒、耐盐碱等抗逆基因,高蛋白、高β-葡聚糖、高脂肪等优质基因的优良品系。
3.2.3 创新高效的燕麦育种杂交组合配制技术
燕麦杂交育种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科研人员通过品种间或种间的有性杂交,先后培育了一大批燕麦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后起到了很好的增产作用。但燕麦有性杂交技术难度大、结实率低,效率不高。如何改进燕麦有性杂交技术,使其简便易行,而且杂交结实率高,这是燕麦育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4 燕麦品质快速评价技术体系建设 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是现阶段的育种研究方向,过去因过分注重产量,尚未建立起对优质专用型育种基础材料、中间材料的评价体系,快速、批量的品质鉴定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不同生态区燕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燕麦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技术、化控除草、平衡施肥的栽培技术、抗旱环保的栽培技术、多种形式的双季生产栽培技术。创新盐碱地燕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夏燕麦区双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秋燕麦区急需开展的是抗逆增产技术研究工作,一是从主动防御入手,研究提高旱地出苗率的技术;二是研究后期的防倒伏技术。
摸清不同生态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肥力状况,做到品种合理的区域化布局。健全产中各个环节的服务体系,如农民合作组织、农村技术试验站、各类灾情动态监测体系、产品质量的检测体系,使燕麦产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通过观摩、宣传、培训,辐射带动本区的燕麦生产[7]。
探索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健全市场信息网络、市场的法规和制度,改善市场基础设施和经营手段,引入现代化的经营方式。
[1] 王建雄,韩善美,张润桃,等.莜麦生产定位思考与栽培技术规范[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2):68-70.
[2] 戴静,和亮,兰惊雷.对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8):12-14.
[3] 褚润根,孙建功.山西燕麦生产优势及产业化发展建议[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2):11-13.
[4] 赵世锋,刘根齐,田长叶,等.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创造燕麦新种质[J].华北农学报,2003,18(3):53-58.
[5] 韩美善,崔林,王建雄,等.提高晚播莜麦出苗率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5):50-52.
[6] 林汝法,柴岩,廖琴,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 张柯.山西杂粮生产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