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华 卢希悦 王传荣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 11月8日。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战略性新命题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 10月15日。。然而,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通过什么形式和内容实现的相互交融,究竟是在什么深度和广度上的相互交融,这种相互交融使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深刻变化和质的飞跃,如何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经济新学科,都是亟待研究及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构成中,经济、政治和文化,虽然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和形式,但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在这种相互的联系中,又有相互的交融。人类经济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历史。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文化精神与生产过程的融合。由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而人的行为又受到人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理念的支配,所以,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以及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无一不受到人文精神及文化理念的支配和制约。正是从这些真实而确切的意义上说,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实质上是人文精神与经济过程的融合。在这种融合过程中,一个国家、民族或区域的文化力量,在事实上成为经济发展深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纵向过程是如此,所有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横向层面也是如此。除社会经济制度、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特殊历史因素外,世界各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差别,其深层原因是各个国家或区域的文化差异。可以说,“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未来是经济”。也就是说,在当今世界,所有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中,都可找到深层的文化动因,并能由此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文化资源要素与经济资源要素的融合。当代经济发展的五个基本要素是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然而,随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文化产品生产的丰富和发展,诸多文化元素、文化形态,其中包括物质性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都已经成为文化资源,与其他五个经济资源要素相融合,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六个要素。而且即使在原来的五个要素中,就要素的来源说,技术资源的创造和发明,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优化,信息资源的集中和扩散,都是依靠或来源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就是物质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应用,资金资源的有效集聚和使用,也离不开文化的科学指导和有效支配。正因如此,文化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这个真实而确切的意义上讲,在文化资源要素与经济资源要素的融合中,已是文化中有经济,经济中有文化,抓文化也就等于抓经济,而且是从更高的层面和立足点上抓经济。抓住了文化,也就等于抓住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登上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文化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融合。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中,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化形态,文化形态转化为文化财富,文化财富转化为文化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生产转化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或主导性经济产业,在这一连串的转化中,也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即文化生产力。新生的文化生产力,与原有的物质生产力相互交融,共同融合为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的生产力。就是在原有的物质生产力中,特别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本身就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和底蕴的生产力,是人的智力和智能的心血结晶与延伸。从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文化生产力不仅是生产文化产品的生产力,而且还是蕴育和创造物质生产力的生产力。所以,文化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融合,必将大幅度提高人类的社会生产力。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物质产品文化化与文化产品物质化的融合。就物质产品的文化化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问题,因为在古今中外的所有物质产品中,都蕴含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含量,而且越来越多的物质产品都纷纷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即各种商标和品牌。显然,这是一股方兴未艾的物质产品文化化的新潮流。与此同时,文化产品物质化的新潮流,也在迅速兴起和发展。电脑、电视机、录放机、收音机、照相机、摄像机、游戏机、学习机、手机等等,既是文化产品传播、交流和消费的物质工具,又是文化产品传播、交流和消费的文化形式。就其元素结构而言,它是物质产品;但就其功能和使用价值而言,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总之,在物质产品文化化与文化产品物质化的过程中,已是物质产品中有文化,文化产品中有物质。正是由于物质产品文化化与文化产品物质化相融合,才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进入了人类物质文化产品生产消费和生活的新时代。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文化资本化与资本文化化的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就必然有文化产品的商品化,文化商品价值的货币化和资本化,即文化的资本化。也就是说,在文化成为文化生产力,文化产品的生产走上产业化、工业化、规模化、批量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轨道之后,使相当一部分文化元素、文化形态或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和资本价值,当作一种文化投资加入整个社会资本的运动。而文化的资本化,又使其他社会资本或产业资本投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即资本的文化化。这种文化资本化与资本文化化的资本融合,深刻改变了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投向、结构、规模、功能及其运行方式,从而为文化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是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仅就文化力量而言,既有文化软实力,也有文化硬实力。一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能计量的文化力量,如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文化基础设施,以及一切物质性文化或自然遗产,都可看作文化硬实力。而文化软实力,则是指一切难以举目可观、触手而及、精确计量的文化力量,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民族风情、地区民俗,特别是民族或区域的人文精神,即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皆可看作文化软实力。当然,文化自身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对于能源、交通、冶炼、制造、建筑等经济硬实力而言,都可看作文化软实力。文化所以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在所有的衡量综合国力的指标中,都有文化力量的存在和显示,特别是在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中,文化力量已经跃升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文化生产方式与物质生产方式的融合。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历史时代生产方式的差异,主要是根据生产工具先进和落后程度来区分的。如马克思所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4页。“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08页。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文化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也使文化产品发生了如同核裂变式的增生和扩展。戏剧、电影、曲艺、相声、歌舞、杂技、小品等,可以在一个远端生产,而在亿万个家庭终端欣赏。不必到动物园,在家里也可看到非洲的动物世界;未必亲临埃及旅游,在家里也可仔细观赏“金字塔”。正是这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并与物质生产方式相融合,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大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也必将极大促进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市场化与市场文化化的融合。随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等战略举措的提出,部分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和文化的市场化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诸多文化产品对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满足,是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同时,在文化市场化和繁荣文化市场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市场文化化的新趋势。这不仅表现为市场总额中文化份额的增加,而且还表现为原有市场物质份额中文化含量的增加,以及市场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品位、文化导向的优化。由文化市场化与市场文化化相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市场容量和市场结构,作为一种市场的引力和导向力,必将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开拓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交融点,则是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文学艺术的想像思维特别是科幻文学的科幻思维,对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具有预见和催发作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和催发了文学艺术的裂变、新生和发展。对此,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李政道则认为,21世纪将是科学与艺术两者会合的顶峰时代。也就是说,将是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相互交融,即文化与经济融合的顶峰时代。就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更深层的融合点来说,则是文学艺术的想像思维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提供前导性预言,而科学技术的逻辑思维又为文学艺术发展提供逻辑理念。除此而外,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又为文学艺术的创新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所以,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形式。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是消费动力与文化动力的融合。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人们主要是把消费的需要和消费环节看作生产的动力。如马克思所说,是“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消费制造出生产的动力”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 22、14页。。然而,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区域,如果缺少文化动力,很难有什么超常规跳跃式的经济发展和增长。这是因为,由消费所创造的生产动力是由既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所决定的。由既定的生产及其由此决定的消费所创造的生产的动力是有限的,很难改变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被动局面,往往只能是周而复始或原地不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和区域的文化力量,即由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动力,就成了经济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与作用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是这种文化力量或文化动力的优劣差异,才产生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差别。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只有实现消费动力与文化动力的融合,才能开创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过程中,所发生的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多元性高度融合,正在深刻改变着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而在总体格局的深刻变化中,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即文化经济形态,已经孕育形成,并在迅速兴起和发展。
以上所述,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文化精神与生产过程的融合,文化资源要素与经济资源要素的融合,文化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融合,物质产品文化化与文化产品物质化的融合,文化资本化与资本文化化的融合,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文化生产方式与物质生产方式的融合,文化市场化与市场文化化的融合,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消费动力与文化动力的融合,已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实践发展中,从多方位和多层次上把二者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文化经济新形态。不过,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确认文化经济的形成和兴起,还需要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找到文化经济蕴育和生成的历史性新起点。
所谓经济形态,是指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一定形体和状态特点的经济关系或经济运行方式。由于任何一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更替,都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和制约,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 12页。。而且,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依照不同的特点或标准,可以作多种划分。
按照人类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特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可划分为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由这种划分所确认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种制度性经济形态,即不同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生产资料的私有性与公有性的不同特点。
按照人们实现社会经济联系的不同特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又可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这些经济形态,或者叫作经济形式,不同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其中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中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
按照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资源要素投入的不同特点来看,可以划分为“以土为本”的劳动经济、“以物为本”的技术经济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经济。蒸汽技术革命以前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经济,可称为“以土为本”的劳动经济;蒸汽技术革命至 20世纪中叶是以工业文明为主的经济,可称为“以物为本”的技术经济;20世纪中叶以后,人的知识、智力和智能投入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具有主导性的资源投入。以信息化引领新工业化为主的现代经济,即以文化文明为主的经济可称为“以人为本”的文化经济。所以如此命名或命题,是因为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和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作为文化范畴的人的知识,以及由人的智力、智能和智慧所延伸的现代高新技术资源投入,在本质上也是人的文化力量的投入,并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和决定性因素。
20世纪 90年代末,世界很多国家和我国曾经讨论过“知识经济”问题。当时,对“知识经济”比较一致的共识认为,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和决定性因素的现代经济。其量的界限,关键是看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或决定地位。当时,欧洲诸多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在 50%-70%之间,美国高达 80%左右,可谓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科技贡献率虽无精确统计标准,但大致接近 50%。所以,江泽民当时曾说,中国的知识经济已是“初露端倪”。这些说法,现在看来依然有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文化经济”的命题,似乎比“知识经济”的命题更为确切。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所依据的知识基础,不管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它们都是文化;作为知识经济核心要素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实质上是人的智能的延伸,在本质上仍然是文化的力量或文化的范畴。
由此看来,文化经济形态的生成和发展,不仅是对自古以来“以土为本”的劳动经济的时代性超越,而且也是几百年来“以物为本”的技术经济的优化和升华。在承认“知识经济”命题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文化经济”的新命题,则是经济理论科学研究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在这个问题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三年以前,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在《人民日报》率先发表了《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在我国首次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新命题。令人感到遗憾和可惜的是,如此超前和珍贵的特大经济理论信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重视。
虽然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但由于人总是经济的主体和主人,所以,人们对某种经济形态理性认识的正确与错误,特别是国家战略性经济决策及导向的正确与错误,会对某种经济形态的发展产生促进与阻碍的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最高峰,不仅需要科技经济发展的实践行动,而且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467页。。在当今世界文化经济的到来和挑战中,我们应当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来研究和认识文化经济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牢牢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实践是理论得以产生、丰富、发展和创新的源泉,而理论则是实践的指南。正像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有相应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市场经济学一样,研究文化经济则需要有相应的文化经济学。由于文化经济形态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来势迅速,方兴未艾,而且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经济,既有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经济特色,又有传统文化的历史特色,所以,在国际和国内都难以找到完整的参考依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创新”的要求,以理论创新的科学精神,建树自己的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并“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研究和建树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最大的理论难点是如何建立中国文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过近十年来的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至少应当包括三个大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研究和概括文化经济的基本理论。其中,一要揭示文化经济的含义和由来,说明文化经济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二要从新的理论视角揭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着重说明文化力量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三要深入研究和回答文化与经济多元性交融及融合;四要揭示文化经济中文化产品社会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五要研究和说明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构成,并对传统文化中的疑难要素做出新的评价;六要研究和说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走势;七要研究和揭示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深层关系,因为它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核心内容;八要研究和说明终身教育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九要着重说明中国比任何国家都富有文化经济发展的文化优势及其广阔天地。
其次,要研究和总结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之鉴。因为只有正确地总结过去,才能有效地把握现在,并科学地规划未来。为此,一要研究和回答中国古代科技经济发展所以能够创造世界之最的文化成因;二要研究和回答中国古代科技经济发展由兴变衰的文化成因。也就是说,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中,揭示文化力量与国运兴衰变化的内在关系,把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变为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
最后,要研究和揭示人的创新思维与文化经济的内在关系。文化经济,在本质上是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经济创新的现代经济,而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则是起源于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创新思维。所以,人的创新思维,不仅是文化核心内容,即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取向、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人文精神的灵魂,而且也是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经济创新等一切创新的灵魂、先导、基因、动力和源泉。对此,一要研究人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二要研究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实践途径;三要研究一切创新都必须运用的创新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
创建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系统研究工程。但我们有文化经济发展的丰富实践,特别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优势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优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超常发展的中国优势,又有献身当代中国文化和经济问题研究的诸多人才,我们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文化力量,建树起属于自己、在某些方面也属于人类文明的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本文作者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和经济问题的心血结晶——《中国文化经济学概论》的即将出版,至少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及创立、完善和发展,作“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