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雅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中医院 六盘水 553001)
疏肝利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王芳雅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中医院 六盘水 553001)
慢性胆囊炎;疏肝利胆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氨苄西林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存质量。单纯西药治疗不仅疗效差,且治疗后极易复发。我们应用疏肝利胆法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8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合并胆结石20例,单纯型8例,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10个月。
1.2 诊断依据 (1)病人就诊时症状:上腹或右季肋部隐痛、胀痛或伴右肩胛区疼痛,有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嗳气、吞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2)体征:胆囊区可有压痛和叩击痛,莫菲氏征(±)。(3)B超: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缩小或肿大,胆囊收缩功能不良,可见阳性结石影。
2.1 西医治疗 以抗菌消炎、解痉止痛为主,氨苄西林3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替硝唑200 mL,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疼痛明显者加654-2 10mg、VitK110mg,每日1次,肌肉注射。同时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观察2个疗程。
2.2 中医治疗 柴胡12g、大黄10g(后下)、白芍10g、蒲公英15g、连翘15g、黄芩10g、陈皮10g、法半夏10g、枳实10g、厚朴10g、甘草10g。若为胆结石或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加金钱草20g、鸡内金20g、石韦20g、海金沙20g(包煎);热重者加黄连10g;胁痛甚者加川楝子15g、元胡12g、香附子10g、郁金15g;若伴恶心、呕吐、纳呆,加藿香15g、竹茹15g;若合并黄疸,加茵陈30g、栀子10g;若伴脾虚之证,去大黄,加党参20g、茯苓20g、白术15g。水煎2次,取汁300~400mL,分早晚2次空腹服,15d为1个疗程。忌酒及油腻、辛辣饮食。
3.1 疗效评定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B超复查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B超检查胆囊大小及壁厚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B超检查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有轻微好转,但B超复查胆囊收缩功能与治疗前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治愈8例(28.57%),显效15例(53.57%),有效3例(10.71%),无效2例(7.14%)。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炎症、结石等的反复刺激,导致胆囊的正常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完全萎缩或硬化,丧失收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呈慢性炎症的表现,治疗以消(炎利胆为主。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胁痛”范畴,因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不通则痛。因此,治疗以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为主,并佐以通腑泄热。通过调节肝胆的疏泄功能,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利于胆汁排泄。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能透达表里,保肝利胆;大黄入里清除阳明胃腑之热,并有降脂的作用,与枳实相伍能增强肠蠕动,使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茵陈加强利胆作用,增加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金钱草能缓解胆道平滑肌痉挛,与海金沙、石韦、鸡内金配伍能促进胆汁排泄,使湿热从小便排出;黄连、蒲公英、连翘解毒清热泻火;半夏化湿和中,降逆止呕;郁金行气解郁,凉血化瘀,与黄芩相配增强清热理气之力;元胡、川楝子、白芍、甘草有缓急止痛之效,缓解胆管痉挛。以上药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起到利胆排石、通腑泻热作用。肝气疏,胆络通,则胁痛消,故疗效满意。通过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R 575.61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0.01.034
200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