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次北固山下》

2010-04-12 14:55袁正勇
关键词:行舟北固山青山

袁正勇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初级中学,湖北宜昌 443100)

解读《次北固山下》

袁正勇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初级中学,湖北宜昌 443100)

《次北固山下》一诗是诗人游江南时见到的与中原截然不同的奇异风光和美景,表现诗人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所谓的乡愁、羁旅情思关系不大,多为后人误读。

唐诗; 王湾;《次北固山下》

翻开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126页对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点评:“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点评首联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颈联有时间过的快,令人感慨系之,又评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途他乡,见得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鸿雁来传递家书了。

本课后面的有关资料选的霍松林对这首诗的赏析类似。但直接来读这首诗,会是这样的感觉吗?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即北固山,“行舟”是诗人出行的方式,这是交代旅况。诗人是一个北方人,“青山”“绿水”虽是常景熟语,但在一个生活在茫茫黄沙环境中的北方人眼里,尤其显得新奇而美丽,寥寥数字,写出了人人眼中之景,道出了人人心中的话,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新阔远的绝妙图画。同时诗题是《次北固山下》,而首联点题却并没有“次”,而是已经在行舟了。这就不得不让人生出疑惑,根据诗的后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赶早出行的。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做?颔联和颈联已经给了我们绝妙的回答,是不是乡愁,是不是漂泊羁旅之情不言而明。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而“风正一帆悬”便显得更为精彩。“风正”是风向顺,风力柔和之意,“悬”是静静垂挂,即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只有是顺风、和风,帆才能够“悬”,一个“正”字,兼含有“顺”和“和”的内容,这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愈添静穆之感。诗人“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奇特景象展现出来。这是一种无比惬意的江南水乡风光,更使诗人在观赏体娱中产生出愉悦的审美快感,慢慢地也就有了心与物化的和谐。清丽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深宛细致的思想感情。“平”、“阔”、“正”、“悬”即是写景,更是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不难看出诗人“次北固山下”而未写停留,只因为急切的想看此美景而已。诗人眼中之景是他心中之情的外化。曹操登临碣石山时想到的日月星汉的运行是他远大的政治抱负的体现,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之景何尝不是他理想的直白?那么,诗人这首诗中开阔的眼界,景中的顺风、和风、静静垂挂的帆又怎会不是诗人此时豁达宏阔的胸襟和平静愉悦的心情呢?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此诗是岁暮腊残,连夜行舟所作的。诗人是昨夜“次”于北固山下,今赶早出行来看江上日出之美景。农历新旧年交替之际,在诗人的家乡还是冰天雪地,而江南已泛出浓浓春意,诗人带着无比新奇的眼睛去观看、带着无比愉悦的心情去欣赏,他也的确看到北方人未见之奇景,南方人熟视却无睹的大观。诗人天未亮就行舟绿水前来看江上日出,体味江南春意。这是一个晴朗的处处透露春天气息的天未亮的早晨,孤舟扬帆、远行江上、不觉夜已残、天将亮的情景出现了。“生”字和“入”字把“日”与“春”这两个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并把“日”与“春”字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了时序的交替变化,而显得匆匆,急不可待。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南已是露出春意。诗人来到南方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绘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这一句与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两相比较,刘诗似有意而为,而这首诗自然天成,在艺术上似乎更为高妙。故后人对此联的评价颇高。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另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评这一句诗是:“形容景物,绝妙千古”,也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诗薮内编》)。清人纪晓岚说:“全是锻炼工夫。”谭友夏评此联云“不朽”(《唐诗归》)沈德潜亦云:“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唐诗别裁集》卷十)至此,诗中的诗人形象是天未亮就早起行舟,首到江南充满了新奇之感。这与善于写边塞诗的大诗人岑参初到边塞时见到八月即飞雪的情景何其相似。从诗人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新奇、是愉悦、更多的是开阔的心胸以及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而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就是寄给家人的信,“归雁”是用典,自然让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那么传什么呢?是诗人此时忽然想到要把此时的心境写信传递给家人吗?思维的跨度也确实太大吧!这里没有与家书有必然联系的事物和情感,而如果是“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在放舟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的时候,偶尔抬头看见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霍林松《次北固山下》赏析)。诗人想到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想请大雁传封家书。可是只有要常识的人都知道,南雁北归还不到季节,这个时候在北固山是看不到大雁的。可能是诗人把某一种水鸟错认了大雁而有传书之念。但是后人因为有“归雁”、“乡书”而把这首诗归为乡愁诗,表现诗人的羁旅愁思,似是不妥。

再联系诗人的情况及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写作的目的,或许有些不同的发现吧。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713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写作这首诗时,是诗人进士及第后的第二年,他出游吴地,乘船东渡长江抵达京口,在北固山(今江苏镇江以北,三面临水,形势险固,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下停留时,他被一路的青山绿水的壮丽风光触发奇思妙情,写成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盛唐是一个盛产豪迈壮阔诗人的时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眼界开阔,心怀天下,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诗人“词翰早著”,成名较早,且恰好又刚刚进士及第,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又一路游于江南,看见了与中原完全不一样的江南风光,眼界更为开阔,且又“风正”、“帆悬”,就更加激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他要像海日一样从残夜中升起。这样看来诗人何来忧郁之情?怎有乡愁之感?大概后人有一个思维的固定模式:“逢秋”即“悲寂寥”,遇有“归雁传书”就为乡思了。那么诗人要传递给家乡的是什么呢?结合诗意和写作背景,已不言自明:游江南的所见所思,表达自己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即在诗人心中已有了远大的政治抱负,要建功立业的雄心。

这样解读这首诗,首尾两联似有些牵强,可与强加这首诗以乡愁相比更切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和与当时的时代同步。其实,追根索源,这首诗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而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的是名为《江南意》的一首诗。其中与《次北固山下》不同的是首联:“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和尾联:“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联系上下文《江南意》的衔接过渡更为顺畅自然,正因为如此,留白空间不大,所以后人更因为牵强的理解而喜欢上了《次北固山下》。王夫之在评《江南意》的时候,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次北固山下》不但蹇拙失作者风旨,且路由青山,舟行绿水,是舟车两发,背道交驰矣。北固,江间一卷石耳,安所得青山外之有路邪?颔腹二联取景和美,了无客路之感。‘乡书’‘归雁’,其来无端,‘洛阳边’三字,凑泊趁韵,此必俗笔妄为改窜,窃取少陵‘戎马关山’,崔颢‘日暮孤舟’之意,割裂补缀而成。”可见对这首诗还是有不同看法的,把它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没有问题,但是固定解读就不恰当了。

G 623.2

A

1672-6219(2010)增刊-0409-02

2010-12-10

袁正勇,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行舟北固山青山
施宛林
——江南烟雨行舟海报
次北固山下
文化广角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青山揽胜
似烟火,似红尘,似你
《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霜雪千年北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