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

2010-04-12 14:55杨万洲
关键词:文本目标思维

杨万洲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初级中学,湖北宜昌 443124)

对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

杨万洲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初级中学,湖北宜昌 443124)

课堂上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本文从了解学情、解读文本、研究教学目标、注重提问技巧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 提问; 有效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所谓的“有效提问”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本文从了解学情、解读文本、研究教学目标、注重提问技巧四个方面阐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以生定“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最终目的。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影响学生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知识结构、学习基础、思维水平甚至性格特征、反应能力等。教读一篇新课文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同一个年级,甚至同一个班的学生,有的学习兴趣浓厚,自觉性高,表现欲强;有的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思维迟钝。这时,教师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优等生和学困生都“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长、弱点设计出一套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组合提问”,真正做到以生定“问”。

二、深刻解读文本,以文定“问”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文本是教学的凭借。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和意义并加以阐释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文本解读。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有效提问的前提。课前,老师得先和文体‘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知道教材的重难点,才能设计好问题,上课才能和学生很好地交流。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准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师只有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才能进行有效的提问,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研究教学目标,以标定“问”

对文本内容作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就相关要素做一番精心的思考和整合,拟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整堂课的框架也就大致构成,这样才能根据具体的目标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语文教学目标从纵向看有四个层次:课标意识——总目标;年级要求——阶段目标;单元要求——单元目标;课文要求——达成目标。从横向看,语文教学目标是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设计的。课堂有效提问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比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针对“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的诸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官、匪、绅”,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使闰土成为木偶人的众多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个提问就比较关键,因为该问题的解答有利于学生把握该篇文章的主旨。

四、注重提问技巧,以巧定“问”

以巧定“问”,要注重以下技巧。

第一,审时度势,把握提问的时机。课前教师预设一些问题固然重要,但在上课进行时,教师根据情形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审时度势,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时,我刚把课题板书到黑板上,学生们就议论纷纷,有的甚至念念有词“死海不死,有意思。”机不可失,我启发提问: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使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大大增强,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

第二,由易及难,控制提问的“坡度”。由易及难,符合认知规律。在实际操作中,提问太简单不行,太难更不行,要控制好“坡度”。如果课堂提问难度过大,不仅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导致思维“卡壳”,挫伤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长期以往,会严重丧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教者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慢慢爬“坡”,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比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较难把握。我们不妨先设置过渡性提问:“文中的‘路’仅指地上之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后,最后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一问,这个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也就轻松解决了。钱梦龙的让学生“跳一跳”而后能摘到树上的果子的观点,很形象地诠释了提问的“坡度”问题。

第三,曲直相间,变换提问的角度。提问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善于变换提问的角度,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提问,曲问与直问结合,多角度启发学生,既培养了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读《桃花源记》时,学生通过学习已认识到本文“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主旨,教学到此未尝不可。可我却变换提问的角度,继续追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学生兴趣被激发,经过热烈的讨论,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同时也扩大了知识的利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教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我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庄静素,王芳智,高 玲.语文教育学[M].1998.

[2] 肖玉珍.引起兴趣,启发思维,诱发思考[J].广州技工教育,2002(1).

[3] 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

[4] 窦爱君.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G 623.2

A

1672-6219(2010)增刊-0361-02

2010-12-10

杨万洲,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文本目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