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区体育的就业功能

2010-04-12 14:55马玲丽
关键词:体育产业居民社区

马玲丽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上海 200030)

试析社区体育的就业功能

马玲丽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上海 200030)

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最大程度地开发社区体育的就业岗位也会促进社区体育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互利共存的。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中存在着众多不足,开发其就业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开发社区体育就业功能的几种途径,希望对社区体育的就业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社区体育; 就业功能; 全民健身运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提高,人们在有了足够的物质粮食之后,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闲暇时间以及自身的健康问题,而身体健康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参加体育活动的质量高低和时间多少相联系的。社区是一个社会公民的集聚地,人们广泛地在这里进行着一切社会活动,包括文艺、体育活动等。社区体育的发展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但是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就业功能的触角正在逐步伸向社区体育的各个领域。如何扩宽社区体育的就业空间,走出一条依托社区体育、利用社区体育、服务社区体育之路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输入“社区体育”,“社区就业”等关键字,进行筛选,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资料。二是访谈法。走访社区,面对面与社区分管体育的负责人以及社区居民等进行交流,了解社区体育开展的情况及在体育锻炼中遇到的问题。

二、上海市社区体育的规模、功能及存在问题

1.上海市社区体育服务的规模

社区体育是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情感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的区域性群众体育[1]。

上海市现已建成健身苑201个,健身点434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76个,社区健身设施总面积达283万平方米,建成80个社区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全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从“九五”末的40%增加到45%[2]。据统计,在2009年,全市已有100多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提前达到“十一五”的目标。

2.社区体育的功能

社区体育的开展适应了社区发展的需要,丰富了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建立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区体育主要有以下功能:1社区体育的休闲娱乐强身健体功能;2社区体育的情感交流凝聚人心功能;3社区体育的文化传播功能;4社区体育的组织服务功能[3]。但显然随着社区体育自身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增加,体育人口的增多使得社区体育还有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功能,那就是就业功能。就业领域向社区扩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就业结构成长的必然趋势。我国社区就业潜力巨大,社区建设的推进和居民生活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促进社区就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4]。社区体育就业要成为社区就业的新增长点,让更多热爱体育之人以社区体育为终身事业,让更多的人在社区体育这个平台找到工作。

3.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

第一,缺乏场地管理人员和运营经营人才。从上海市社区体育的规模可以看出,规模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大,各类社区健身苑,居民健身点,绿地公共运动场,各类球场,社区体育俱乐部等逐渐增多。“硬件”条件有所提高的同时,“软件”依旧跟不上步伐。以上海市南汇区泥城小区为例,每天下午,小区里所有热爱篮球的人聚集在仅有的两片篮球场上,经常为了场地的使用权费尽口舌,甚至动起手来,旁观者也只是瞎起哄,严重扰乱他人的正常打球。再者,国内社区体育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搞体育的人不懂经营,懂经营的人不懂体育”,大部分体育场馆闲置,无所作为,收费也没有标准化,无据可依。既浪费了社区资源,又增加了隐性成本。社区公共体育场所坏掉的器材到处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个就是居民的保护器材的公共意识不强,另一个就是居委会没有派人来定期检查和维修,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周围环境杂草丛生,不利于锻炼。

第二,居民在运动中伤害事故频发。居民在社区里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包括社区俱乐部),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老年人,由于缺乏一些体育锻炼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不可控制因素,造成摔跤骨折,用力过猛肌肉拉伤,运动完有不适感等,那应该谁来为这些买单呢?如何才能将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点?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有效解决此问题?

第三,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交流不畅。与居民的交流中发现大多数居民并不太清楚最近小区里举办什么体育活动,而把大多数闲暇时间浪费在上网看电视上,其实为了响应“全民健身”,各街道,各社区,有的是联合镇企业单位等来定期举办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比赛来丰富居民的生活,一来是为了强身健体,二是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居民有这样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不断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要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

第四,体育周边服务不到位,配套不完善。运动场所周边应该包括的设施有:社区体育用品中心,餐饮部,体彩售卖处,停车处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相应的体育配套服务在很多社区还不完善,除了要有一流的场地之外,也要有一流的服务,各方面的条件俱全了,居民才会被吸引并自觉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第五,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相对较少。据调查统计,目前上海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只有100多家,但是上海的社区远不止于100个,资源不对称,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相对较少。

三、开发社区体育就业功能的重要意义

从西方发达国家情况来看,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更是朝阳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将社区体育与体育产业有机结合,寻求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不仅对解决就业再就业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优化就业结构,发展社区体育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开拓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就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应届毕业生希望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旁人羡慕的工作;在家待业青年,失业人员更是满腔热情,蓄势待发来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部分退休老人不甘寂寞,想继续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社区体育作为一个起步比较晚的体育活动,提供给求职者更多的契机,无论是体育产业本身,还是由体育产业带动的其他相关产业,或是自主创业都可以解决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

第二,社区体育服务更完善更规范,满足居民体育需求。既然参与到体育运动行为中,就要将居民的运动效用达到最大化,使居民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除居民本身的运动体验外,各种只要是能满足运动需求的服务也应列在运动动机内。拥有体育行业执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应与居民一起参与运动,专业的体育知识能让居民运动的更放心也更安全;社区体育宣传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方式将大量的体育活动的举办、健康锻炼的小常识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居民;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可以让居民有一个更优美、更和谐的环境参与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组织者可以让居民感受竞技体育的氛围,强化运动技能水平;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能让居民更舒适便捷,社区本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配套都能让锻炼者随时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第三,培育社区体育管理人才,共同将社区体育推至一个全新的高度。懂经营、会管理、不仅自身要有很强的运动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甚至还要通晓保健学,心理学等全方位的一流的人才是社区体育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社区体育发展战略需要的就是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来引领支撑社区体育的前行,加快社区体育发展的步伐。

四、如何开发社区体育的就业功能

第一,在场地设施系统中,雇佣体育场地协管员。体育场地的局限性在短时期内是无法解决的,但是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人为的协调是可以解决的。增加人力资源的投资,每一块场地都应根据场地的大小、数量等配备相应数量的协管员,其作用就是:安排场地活动组织;分配场地;解除场内纠纷;维护场地设施等工作。因为其工作性质特点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招聘培训的对象可以是再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并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成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保障且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人员。

第二,在管理系统中,面向公众公开招聘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人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要加强控制工作,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打破长期以来场馆进人渠道单一化模式,应大胆引进体育经济管理人才,逐步建设事业心强,作风正派,熟悉业务,懂得经营的管理人才队伍。面对社区经费短缺,如何与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协商洽谈,招商引资,利用一些高效的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方式来保证场馆的正常运作等等,这也是体育经济管理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第三,在策划宣传系统中,招聘专业的宣传人员。任何商品都得通过包装改造宣传来提升自身的价值。社区体育也不例外,要想更好地贯彻“全民健身”,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或比赛中来,宣传手段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途径,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宣传人员要及时将健身知识、活动信息、政策法规、先进案例等传播给居民,对调动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具有重大作用。

第四,在居民健身指导系统中,招聘体育指导员和体质健康测试专员。上文分析了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性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正确的指导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优秀的指导更能吸人眼球,引导大众对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体育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招聘的可以是各大学里社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也可以是持有相关体育资格证和和具有一定经验的社会人员。长期以来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一直偏低,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专业不对口。如在每个社区都招聘一定数量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才能真正地让这些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学以致用,才能为居民更科学合理的健身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保证。《中国体育》一书中也特别指出——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社会体育指导员争取达到占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五,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并且发展社区体育要与国民体质测试工作相呼应,建立体质测试监测站,招聘专业的体质健康测试专员,逐步提高检测服务质量和指导水平,以便合理科学地指导居民健身。

第五,体育配套的周边产业的兴起,需要招聘更多的人从事社区体育服务业。我国现有3亿体育人口,而且潜在的体育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将一一转变为现实的体育人口,从而带动了社区体育产业的相关产业和外围产业的发展。据美国学者艾尔菲.米克的测算,1995年美国体育产业直接提供了230万个工作岗位,容纳460万就业人口,意味着就业人口增加2个百分点[5]。真正的体育产业就是全民健身服务业[6]。如社区体育用品中心,餐饮部,体彩售卖处等,无疑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体育配套设施的新建将成为社区体育的就业功能的巨大潜力股,通过体育带来的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第六,全面建设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增加就业岗位。为使“人人运动”行动计划更好的落实,鼓励全面建设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争取“一社区一体育健身俱乐部”,那就可以再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这也将是居民健身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五、结论

就业难,难就业,是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起一定就业责任,同时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活动的重要部分,也应为社区分担这个重担。首先社区体育要以居民为本,从居民的健身实际需求出发,为居民解决一系列在健身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实现“全民健身”提供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其次社区体育作为一个刚起步的体育活动肯定还有很多潜在的资源尚未开发,每个负责人,或者是社区居民在优化现有的各项传统就业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拓宽就业思路,充分认识到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体育服务业较好的就业增长弹性,深入研究社区体育的内需市场,制定一定的制度条件作为保障,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总之,扩大就业是缓解就业、推迟就业的有效方法,开发社区体育的就业功能是顺民意、解民需、得民心的。

[1] 杨 英.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多元化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2] 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

[3] 卢绍群,刘远海.社区体育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6(9).

[4] 赵 昕.我国社区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5] 孙 莹.小康社会的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6] 左 健,潘 乐,张少卿.金融危机下中国体育产业的挑战与未来[J].体育与科学,2009(4).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can increas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whilemaximiz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of community sports jobswill also promote a healthy,orderly,and standar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They are complementary andmutually beneficial coexistence.There are a number of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sports,developing their employment fun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veral ways in developing community sports employment function,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iews for employ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Key W ords:community sports;employment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Em ployment Function of Community Sports

MA Ling-l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

G 811.4

A

1672-6219(2010)增刊-0202-03

2010-11-15

马玲丽(1986-),女,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及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
高台居民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