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型宣传引领时代新风尚

2010-04-12 14:55黄琴华杨名红
关键词:秭归典型移民

黄琴华,杨名红

(秭归县广播电影电视局,湖北秭归 443600)

用典型宣传引领时代新风尚

黄琴华,杨名红

(秭归县广播电影电视局,湖北秭归 443600)

时势造就典型,典型效应推动时代前进。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典型宣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典型宣传的有效途径,不断发现、善于挖掘先进典型,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让典型形象开一代风气,永远激励人们为社会多作贡献,引领社会向前发展。

典型宣传; 引领; 时代风尚

典型,一般说来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而典型宣传,则是党委、政府、企事业、社会团体等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报道,揭示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和深刻内涵,展现时代风采,推动时代前进。典型宣传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典型宣传的重要意义,认真探讨典型宣传的方法和技巧,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典型,新闻媒体应该肩负起搞好典型宣传的历史责任,不断推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解放初期,全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这场保家卫国的伟大战斗中,涌现了邱少云、黄继光等一批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在那个年代里,邱少云、黄继光就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为了激励更多的志愿者奔赴战场,捍卫和平;号召全中国人民为保卫和平而勤奋工作,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这些英雄人物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让他们的英雄事迹响彻中华大地,让他们的精神开花结果。在媒体的宣传感召下,前方官兵英勇杀敌,后方人民坚守岗位,积极支前,共同谱写了一曲抗美援朝的宏伟篇章。典型宣传为夺取抗美援朝胜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了雷锋、焦裕禄、许振超、方永刚、王瑛等一批在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建国后,党的工作重点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自然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先进典型。雷锋等一批典型就是现代中国造就的非同凡响的英模,这些典型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雷锋是一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立足岗位,乐于助人,甘当人民的勤务员,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殉职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纷纷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媒体对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精神给予了广泛宣传,全国人民就是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觉悟,立足各自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焦裕禄是60年代初期涌现出来的与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的优秀领导干部典型,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1962年冬天,河南兰考县遭受了内涝、风沙、盐碱三重自然灾害,使兰考人民的生活濒临绝境,焦裕禄受命于危难之际,他把党的温暖带给群众,把战胜灾害的信心传给群众,把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交给群众……焦裕禄,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为了让兰考人民摆脱贫穷,他殚精竭虑地工作,与癌症作英勇搏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穆青等人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通过《人民日报》登载后,在中华大地掀起了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热潮,媒体的宣传坚定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的决心,各级领导干部纷纷以焦裕禄为榜样,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为改变一个地方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努力工作。

一个典型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典型宣传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要用真人真事感染人,这样宣传的典型才是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也只有这样的典型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永远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虚假的典型不仅会使典型失去可效仿的价值,还会损害媒体的声誉、甚至误导舆论,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从前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媒体热衷于宣传高大全式的典型,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任凭生花妙笔,无限拔高和放大典型的形象。这样塑造的典型离人民群众太远,没有亲切感,让人们望而却步,无法学习。由于宣传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典型宣传越来越尊重客观事实,新闻工作者注重挖掘老百姓身边的典型,尤其注重宣传那些小人物的闪光事迹。这样的典型宣传,让人如沐春风,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有效。

2004年,全国开展了向基层干部的楷模周国知同志学习的活动。周国知是湖北恩施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助理,从部队退伍后,从事过人武、计生、民政等工作。他25年如一日,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在患肝癌的晚期,他还在拼命工作,殉职时年仅42岁。周国知是普通的、平凡的,但他却是高尚的、伟大的。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全国广大基层干部向周国知同志学习。对于这样一个重大典型的宣传,媒体就是从他的工作点滴中寻找闪光点的。

新华社发表的通讯《基层干部的楷模周国知》,从“山路”、“背篓”、“账本”、“病榻”、“碑”等不同侧面,用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小故事,突出了周国知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光明日报》发表的系列通讯《记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模范周国知》,段落小标题用的就是周国知朴实而感人的话语。如:周国知只说了一句话:“群众生活艰苦,党员脸上无光。”周国知将自己的名字凿掉了,他说:“干部为群众办点实事是应该的”。周国知经常说,“人到难处要拉一把”。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基层干部的楷模周国知》,其中有两个篇章:《亲人眼里的周国知》、《群众眼里的周国知》,每一篇文章都是用亲人、群众的肺腑之言做标题,表达对周国知的爱戴和尊敬。如:“要是再一次,我还会选他”——周国知的妻子汪碧秀如是说;“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而骄傲”——周国知的女儿周莉如是说;“我还没有感谢到他呢”(村民说);“他做的都是小事”(村民说)。

这样写来的典型,真实可信,饱含深情,让周国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操跃然纸上,深深地印在了人民群众的心里。这样的典型人们学起来比较容易,只要大家爱岗敬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人人都能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作出贡献!

要做好典型宣传,就要善于发现典型。穆青说:“我们新闻记者要把生活中最美的东西传播给人民,让大家知道世界上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

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当代产业工人的典型许振超,是《青岛日报》记者辛梅发现的。2003年3月,辛梅采写了一条消息《青岛港刷新中国集装箱装卸效率》,采访中发现集装箱服务名牌被命名为“振超效率”,“振超”正是技术工人许振超的名字,用一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一项工作的效率,这引起了辛梅的极大关注,她多次深入青岛港采访,采集了许多关于许振超的感人事迹,接着辛梅又发表了通讯《振超效率:赶超世界第一》,从此许振超的名字在全国传开。

要做好典型宣传,就要善于挖掘典型。秭归电视台虽然是个县级台,但在典型宣传上有着多年的探讨和一些成功的经验。秭归是个移民大县,移民工作被称作是天下第一难的事情。因为三峡工程的兴建,秭归需要移民搬迁10万人。这对于主要靠低山柑橘为生的老百姓来说,移民搬迁就意味着失去家园和赖以生存的土地。移民之初,几千名干部深入移民搬迁第一线,为移民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县城的搬迁之地茅坪镇,紧邻三峡大坝,移民搬迁更是时间紧、任务重。时任茅坪镇党委宣传委员的徐耀德同志,就是一名工作在移民搬迁一线的干部。那些日子,徐耀德天天与移民群众打成一片,宣传移民政策,帮助移民解决搬迁中的实际困难,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许多移民群众就是在他的感召下才心甘情愿搬迁的。随着移民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徐耀德被安排做交通复建协调工作,吃住在工地。一天,在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徐耀德被飞滚而下的巨石击中,一个深受移民爱戴的基层干部,一个为了国家利益将生命置之度外的优秀党员,就这样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徐耀德牺牲后,秭归电视台意识到宣传好徐耀德这个典型,对于推动库区移民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派记者深入移民群众的家里、学校、工地进行采访,先在新闻节目中及时报道徐耀德的感人事迹,接着又派记者下去做深入采访,拍摄了许多关于徐耀德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细节,制作了《德耀峡江》、《徐委员》等纪录片,在本台和上级台播放。秭归台的新闻和专题宣传,使徐耀德这个基层移民工作的典型引起了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并争相报道,中宣部领导亲自来秭归调研,看望烈士家属,认为徐耀德是库区移民干部的优秀代表,其高尚精神值得全社会学习。今天,徐耀德这个典型已经成为了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库区移民的心头。这次典型宣传的成功,就是基层记者深入采访、善于挖掘的结果。

要做好典型宣传,还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从前宣传典型的手段只有报纸和广播,后来有了电视和网络,近些年来,典型宣传又探索出报告团的形式,通过典型人物或者典型人物的同事、亲友的生动讲述,让听众近距离感受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风貌,这样的宣传形式更加直观,更能让听众受到心灵的震撼,获得前行的动力。同时,电视典型宣传也在不断创新,如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推出的《感动中国》特别节目,就很受观众欢迎。节目中有每个典型的事迹专题介绍,有对典型或典型亲友等人的现场采访,有颁奖词,有获奖感言。节目精心策划,调用多种表现手法,将一个个可亲可敬的生动典型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激起了观众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情。

总之,典型宣传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导向,它承担着启迪人们心灵、引领时代新风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新闻工作者务必要掌握典型宣传的原则、学会典型宣传的方法和技巧,报道更多的生动典型,为人民群众树立学习的榜样。

[1]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基层干部的楷模周国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2] 是谁发现了典型许振超.http://baike.soso.com/v365487.htm.

G 22

A

1672-6219(2010)增刊-0165-02

2010-11-02

黄琴华(1970-),男,湖北秭归人,秭归县广播电视台记者,主要研究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秭归典型移民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匠人:在秭归打造一艘传统龙舟
秭归端午节日文化的十大类型
原味·秭归端午
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