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从金融危机中突围之策①

2010-04-12 14:04:43石冉冉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石冉冉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文化创意产业从金融危机中突围之策①

石冉冉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有“危”有“机”,但是其高附加值、低能耗、无污染等特点为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提供了其他产业所不具有的优势和历史机遇。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化“危”为“机”,使其真正成为抵御和战胜金融危机的一个手段。笔者认为,当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是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障碍是体制性的而非市场性的。我国的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受到各种政策的保护,使得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和经济效益低下,其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从长期被束缚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后的“恢复性增长”的特点,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市场机制虽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是市场本身的、内生性质的产业发展还没有普遍出现。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要有大的发展,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改革中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创新,革除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弊端,突破长期以来文化管理中条块分割的局面,鼓励文化主体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兼并、重组,推进资源整合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具有“走出去”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要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塑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增强国有文化市场主体活力;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加大对民营资本的支持力度,以有效的市场竞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扩大投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注入,投资不足必然会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由于文化产业领域无论是用于固定资产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对于知识产权投资和文化战略后备资源的培育,其周期和成型期都比较长。一般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不愿意投资文化产业。同时,我国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壁垒比较高,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投资的风险成本急剧攀高。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投资者更加谨慎小心,我国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政府应尽快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引导基金”与“国家文化产业担保基金”①蔡 尚伟、唐丕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对策:“文化十条”》,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964,2008-12-17。,对文化企业进行投资和信贷担保,以政府资金为基础带动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和畅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出资本市场创业板,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探索发挥产权交易所的投融资服务功能,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拍卖和交易,使知识产权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同时,建立文化产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加大文化领域的税收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三、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创意产业强调的是创意和创新,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理查德·佛罗里达曾估算,创意阶层在美国的劳动力中占有 30%的比例,也就是 3900万人。②《城市复兴:用创意阶层的崛起来拯救西安》,http://www.lightname.cn/wenzhang/wenzhang.asp?id=922,2005-9-2。而我国创意产业面临突出的人才缺口问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广告业中创意人才的缺口达 74%,网络游戏人才的缺口达 60万,翻译人才缺口高达 90%。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风起云涌》,《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2月 28日政府应加大投入培养创意人才,建立人才流动和竞争上岗机制,并形成规模宏大的创意人才储备库,稳步提高和优化高素质创意人才队伍的竞争力。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发挥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意人才中的主导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创意人才的良性成长空间。另外,我们要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革人才引进制度,做到引进外国人才与本土人才相结合,壮大创意人才队伍,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四、加速推进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文化企业要加强业态创新,适时地推出新策划、新产品、新服务,满足市场不同层面,不同消费能力,不同欣赏水平的多方位需求,以增强自身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例如,面对当前旅游业的竞争压力,山东等省份整合境内旅游资源打包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加强宣传,在省内联合相关企业推出“山东人游山东”等各种策划吸引游客;加强本土旅游景点的开发力度,用新产品、新服务赢得市场,就是业态创新的具体体现。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组成部分、各部分间连接关系、及其系统的“动力机制”三方面所组成,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在一定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如何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④参见乔为国:《商业模式创新》,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年版,第 2章。商业模式创新已经被提到了和科技创新同样的高度,尤其是在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许多曾有很好的技术的互联网企业,由于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而破产倒闭。而另一些尽管技术最初不是最好,但由于好的商业模式,依然保持很好的发展态势。在 2005年经济学人智库(E IU)发起的调查中,54%的首席执行官认为,到 2010年,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比产品和服务创新更重要的创新。⑤参见[德]孔翰宁:《2010商业模式: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简介部分。新的商业模式尤其是从提供产品向提供解决客户问题的增值服务转型的商业模式,既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驱动力,也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企业实现经济突围的良策。

五、加快新媒体发展

创意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与科技联系在一起的。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人们需要寻找新机会和新手段,科技创新往往能够为人们提供新的手段,从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因此,金融风暴来袭后,要继续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推广和应用,以高新技术为武器,改造传统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营销等环节,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和不同形态媒介的相互融合,实现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电影、出版、音像、网络、电信、卫星通信等媒介形式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各媒体互动和优势互补。传媒产业还要与动漫、游戏、通信、绘画、音乐艺术等领域加强合作,依托信息技术,提升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开发更具创意的文化产品及服务。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只有充分保障创意者的基本权益,才能营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知识产权保护在保证创意者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产业发展的市场秩序。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目前的法律还存在一些不明晰的地带,需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另外还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刺激创意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七、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应该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也能向全世界传播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通过政策保障、项目资助,鼓励和扶持对外文化贸易,在外汇额度、税收减免、出口奖励等方面为文化企业提供便利;着力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收购、兼并境外企业或资产,鼓励民间组织、人民团体、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占领境外文化市场,从而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此外,建立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加大对科技的研发,着力打造原创品牌,注重打通和完善产业链,加大产品宣传营销力度,重点扶持发展信息服务、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具有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金融危机中走出经济寒冬,实现新的崛起的突围之策。

G124

A

1003—4145[2010]01—0078—02

2009-11-06

石冉冉,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商业模式画布
商界评论(2022年12期)2022-03-06 16:43:01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2016年5期)2016-12-01 06:58:32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5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知识产权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8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