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建,王 非
(河南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河南 郑州 450007)
无机化学是化工和轻化工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才能学好其他相关课程.但是,由于近几年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差距明显,要每个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本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改革尝试.
在心理学上,注意有两种解释:即广义的注意和狭义的注意[1].广义的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狭义的注意是指导致对局部刺激的意识水平提高的知觉集中.因此,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有选择性;二是有心理努力.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并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这是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关键.
虽然大学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讲和自学能力,但是他们仍处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期,心理上没有摆脱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上课时,应提前到达教室,给学生一个上课前的心理准备过程.特别是当老师的服装或者发型有新变化时,更应该提前到达教室,使学生尽快适应老师的变化,稳定学习情绪,防止注意力分散.
无机化学课的知识面较宽,是整个化学学科的基础,包括四大平衡原理、热力学基础知识、动力学基础知识、结构化学、元素性质等知识点.其中,化学热力学知识不仅抽象,而且逻辑性强,对于新生来说难以完全理解掌握.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可利用投影、多媒体等手段,有目的地选择实例图片进行分析,淡化单纯的理论推导,这样使学生从感官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也便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还有物质结构部分的内容也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将这些内容讲好,应该充分利用教具,如分子轨道模型、分子模型等.同时,教师在讲课时应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变化,给学生一定的物理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师上课的内容虽然来自于教材,但还有知识的扩充和延伸,所以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不仅有利于学生课下的复习巩固,也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但当有些学生听讲与记笔记冲突时,应要求他们以听讲为主,课后再补充笔记,因为提高听课效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
课堂教学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二是有周密的计划和严谨的组织,两者缺一不可.课堂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主要包括知识的、智力和能力发展的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教学目的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在上课时,教师必须牢牢记住并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就像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可以引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无机化学课的特点,可以适当地插入生产、生活中与所讲内容相关的事件或“趣闻”,以调节课堂气氛,但不能单纯为了讲故事而开“无轨电车”.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教师讲课的内容要以教材为依据,有一定的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在讲课时,要巧妙地运用高中已有的化学知识,注意知识的连续性,但要避免单纯的知识重复.另外,要有适当的信息量,每堂课的内容安排、容量与信息的多少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内容既不能太单调、贫乏、信息量过少,浪费学生的时间;也不能安排得内容庞杂、信息量过多,使学生难以接受,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智发展水平,向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容量,特别是有意增添一些在相关专业中应用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以增强学生学习好化学课的决心.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全面了解整个教材的编排结构,了解知识点难易分布的情况,从而在讲课过程中,做到突破难点、阐明重点、浅者深入、深者浅出.对学生已有的或者浅显的知识,要讲出它深层的道理和内涵.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中学物理中已经讲过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如果在讲课时,再简单地重复“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创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不同结构,引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概念,从而揭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内涵,使知识深化.
对于抽象难懂的知识,要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图解、模具等帮助学生领会和理解.例如化学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讲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限度的,内容抽象,既是化学中的难点,又是重点.讲这部分的内容时,必须从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入手,讲透讲好每一个概念.如讲自发过程这个概念时,可以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铁生锈为例,揭示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就能进行的过程的实质.用铁锈不会自动分解成铁和氧的事实,讲明自发过程的重要特征——过程不可逆,为进一步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打下基础.另外,教师上课时,要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化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与知识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联想记忆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的学习方式[3].针对每节、每章的难点与重点,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讲解,引导学生攻克难点,扫除学习上的障碍.
所谓巧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某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的过程[2],大致可分为不协调—设疑—探究—沉思—发现—解决问题等步骤.“问题情境”的设立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从而产生探究行为,设立“问题情境”需要教师根据教材每节课的内容来确定,并且提出的问题必须新颖、有趣、具体,要有启发性和适当的难度.例如在讲原子结构时,提出为什么电子可以绕核高速旋转?电子绕核高速旋转与月亮绕地球旋转有什么相似之处?因为学生已有月亮绕地球旋转的知识,所以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了电子绕核高速旋转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讲解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不同点,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接受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规律了.另外,还可以根据内容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只有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类社会知识经验的形成和积累是一个由动到静的过程,而个体对人类社会知识经验的学习、掌握则是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1].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性活动.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直接基础,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化学性质的实质,只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才能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再从实验结论中验证理论,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学习过程,使学到的知识达到质的飞跃.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任务之一是化学热效应的计算.为了使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一定律,在学生学完理论内容后,可以安排一个测定燃烧热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尝试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更好地理解了这一定律.
教师的教学过程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来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
(1)单向沟通,即教师单向讲授,缺乏反馈,也就是“填鸭式”教学,效果最差.
(2)双向沟通,即教师的讲解与向学生提问相结合,能部分反馈授课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
(3)开放式沟通,即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的沟通,在限定的条件下,允许师生之间相互提问,即教师作为班集体的普通成员与所有学生一起讨论.
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一堂课往往采用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替使用.一般来说,讲授新概念时,宜采用前两种沟通形式.上习题课与复习答疑课时,宜采用后一种沟通方式.对于大一学生,由于知识面的限制,课堂上师生的沟通方式更应该灵活运用.在上课时,教师应充分重视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及肢体语言的作用,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根据学生的神态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说话的语气及表情.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当你学会运用二十一种不同的声音说“出去!”、“进来!”时,你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开展得好,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知识的转化.
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课堂安静、绝对依从教师,教师喜欢乖巧听话的学生,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常常对学生的生理疾病敏感,而对学生的心理情绪反应迟钝.传统的教学秩序观,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创造活泼、主动学习的气氛.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秩序观,教师应该树立现代的教学秩序观[3],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围绕课堂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自由发问、讨论或者窃窃私语,也就是说当学生学有所得或者疑惑不解的时候,允许他们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大一学生由于基础差别较大,一些学生对抽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理解困难,难免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就应采取多鼓励、多启发的方法,引导他们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大胆发表意见,允许出错.鼓励他们对教师发问或同学之间设问,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上复习与答疑课时,更应提倡他们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不能只简单地给出问题的答案,要努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勤于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还要遵循教学规律,多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 心理与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2] E·阿伦森. 社会心理学入门[M]. 郑日昌,张珠江,译. 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
[3] 孟兆森. 对创新教育的几点探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