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孝科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教育与改革】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模式透析
孙孝科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一个专业的准确定位决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制定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与实施。对于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培养模式现状进行透析与反思,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构建和实施旨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发展乃至完善的现实迫切诉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反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 1998年批准设置、1999年首次招生、目前全国招生高校数量达 300余所的一个相对较为“年轻”的本科专业。正是因为其“年轻”,因而其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模式等方面均还存在诸多不尽完善之处。对于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模式等现状进行观照、透析,反思其存在的不足,进而探索其未来路径选择,既对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完善极富理论探索价值。
定位具有作为名词和动词的双重属性。作为动词的“定位”系指用仪器对某一物体所在位置的测量;作为名词的“定位”系指物体经过测量后所确定的最终位置。鉴于此,作为动词的“专业定位”是指专业定位主体对某一专业在其所处学科中应有与应得位置的确定。作为名词的“专业定位”则是指某一专业在整个学科中的实际准确位置。不过,“专业定位”就其实质而言,均需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该专业在整个大类学科中的地位即所谓的纵向地位问题;其二,该专业与同一层次的其他相关(尤其是相邻)专业或学科相比较而言的横向地位问题。
根据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内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我国所有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 12个大的学科门类。其中,管理学门类下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5个一级学科。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又分为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5个二级学科、专业。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直到 1998年才批准设置,因此在原国家教委 1997年颁布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未曾出现而只在 1998年颁布的高校本科目录中出现,自在情理之中。然而,时光流逝毕竟已有 10年有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却只是在 2009年联合下发了一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通知 (学位 2009 [28号])》文件,但是究竟修订的结果如何,学科、专业最新目录具体内容及其颁布时间等至今尚无下文。那么,公共事业管理究竟能否成为一级学科?如果其只能作为二级学科,那么又该隶属于哪一个一级学科?且其与同处该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邻、相近二级学科的关系和区分度又为怎样?与其学科地位相对应的所授学士学位的类别又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均仍然处于探索和猜测之中。显然,目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同一个“私生子”,在我国业已颁布的专业、学科“大家庭”中的真正“户口”和合法“身份”还不明确,从而凸现了其实际地位的处境尴尬和令人忧虑。此外,从全国各高校该专业毕业生所授予诸如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等学位的类别庞杂、迄今为止全国高校仍无该学科的硕士点(其实部分原因也可推到该专业话语权的缺失),以及学术界对于其专业定位的种种纷争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学科定位问题确实仍然处于极度迷茫和相当模糊之境况,并从而凸现了对其深入探究的必要。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意欲达到的规范和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则指人才的具体培养方式、手段与途径。前者主要强调人才培养的标的指向,后者则主要着力于人才培养的具体形式、手段与途径探究。因此,就某种意义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则决定、统摄、服务于前者。
教育部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与此相对应,各个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选择上,则大体选择与采用了以理论型培养方式为主、应用型培养方式为主以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型培养方式为主等三种不同培养模式。显然,尽管教育部关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然而综观我国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执行以及其各自选择、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实况,客观地说笔者可以而且只能用“怎一个‘乱’字了得”对之进行综合概括。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执行及其模式选择上的纷繁乱象,可以从课程设置、专业方向与学位授予、就业去向以及具体培养方式、手段与途径等既相互关联又反映其人才培养目标执行与模式选择实况的几个方面得到直接与综合体现。
其一,各个高校课程设置上的“五彩斑斓”。诚然,尽管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在我国各相关高校基本上都得到了开设(不过在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课时分配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是在专业任选课和方向课开设数量上却呈现出从少到十几门至多到几十门的差别明显的不等状态,以及开设课程性质和类别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态势。笔者调研所及得知,综合类高校与师范类高校在主干课程之外多设置一些如文学、社会科学、哲学及艺术类等综合知识拓展类课程,财经类高校多设置一些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类课程,而其他类型高校则一般均根据其自身学科优势分别多设置了一些各具本校学科优势、特色的学科概论性课程 (如信息类高校开设的通信概论、农业类高校开设的农学概论等)。
其二,或许是基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体现办学特色等的考量,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着诸如师范、艺术、卫生、体育、环保、农学、社会保障等多达十余个不同方向,与此相对应毕业生所授学位也分别有着管理学、法学、医学、农学、教育学、工学、文学等不同类别。显然,同一专业的方向庞杂与授予学位的类型多样实际上从一定意义上是对其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与清晰的某种否定甚至颠覆。
其三,就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而言,则更呈现出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各显神通状态,换言之也就是毕业生就业指向上的“无所适从”状态。尽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为泛管理类岗位,但是其实际去向却呈现出真正的“各有所就、各显其能”状态。以笔者所在的邮电高校为例,学生的就业去向则主要为通信企业管理岗位以及除此以外的其他管理类岗位等。
其四,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尽管各高校均指称按照教育部关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严格实施了所谓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因为教育部对每一专业均规定了相关的理论性环节课程、实践性环节课程以及两类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但是现实中大多数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却呈现出一种以理论型培养模式为主的单一性特征生态(据笔者调研所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环节课程在大多数高校均流于形式),从而与教育部规定的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要求和标准难以相符甚至于相去甚远,并由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我国高校该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总体上的不尽如人意以及就业分配上的劣势凸现。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学科定位之模糊,与其说是由教育部未曾给其一个合法身份所致,倒不如说是学术界及其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对于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性质及其内涵的认识肤浅甚至曲解、误读。应该说,前者只是问题呈现的表象,后者才是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
一般而言,一个专业或学科的准确定位源于定位主体对于该专业或学科性质的正确与清晰认识。而要真正弄清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或学科性质,自然得以专业或学科的缘起以及学科内涵的正确揭示作为突破口和出发点,否则难免会有隔靴搔痒或“只抓芝麻”之嫌。
众所周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国产专业,而是一个源自西方高校的“舶来品”专业。诚然,任何一个专业或学科的产生,不仅源自学术界的理论探索及其发展、成熟,而且更源自其所处时代现实社会实践的需要及其推动。而要追溯西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真正产生,又要推到英国撒切尔政府时期的以政府退却、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也即公共服务私有化)等为主要特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而时处世纪之交的其时中国,政府政治现状也大抵接近于撒切尔政府时期的政治生态。于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主、客观条件得以相继形成。其中的“天时”是指恰逢西方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蓬勃发展及其学科体系的相对成熟;“地利”是指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生态及其所引发的公共服务私有化劲风的吹拂,以及相应的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全新人才的旺盛需求;“人和”是指像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等先行者的呐喊、倡导以及全国相关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齐心聚力与艰辛求索。
但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实况只是接近于而并不是完全等同于英国撒切尔政府时期的政治生态。而作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的倡导者与先行者们却更多的是“囫囵吞枣”式的“照单全收”,由此引发的专业“水土不服”便自然随之而生且不可避免了。毕竟,一个专业的健康发展源于其营养丰富的生长“沃土”,其生长土壤的任一或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都必将导致其发育的营养不良甚至于使其中途夭折。显而易见,专业发展上的营养不良说到底便是专业定位不够准确的直接体现。
应该说,对公共事业管理内涵的认识不清甚至误读、曲解,是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模糊的根本原因,也是该专业现实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对公共事业管理内涵认识问题上,目前国内学界至少存在着两种极端看法:其一,内涵认识上的过于狭窄,即所谓的对于诸如文教、卫生、科技、体育等传统事业单位的管理;其二,内涵认识上的过于宽泛,即除非营利组织以外的所有事业单位的管理。学界对于专业内涵上的这些不同甚至相左认识,显然直接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上的模糊不清。
再者,国外与国内公共事业组织概念及其具体指标口径上的不尽一致,显然也会导致学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内涵认识的曲解或误读,并进而也毋容置疑地影响到了该专业的准确定位。
诚然,教育部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的明晰度显而易见,但是各培养单位即专业开办相关高校及其相关专业教师等对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执行却并非不打折扣,至少可以说是不够彻底的。应该说,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执行实况总体上不尽如人意,且其主要又有着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成因。
其一,专业开办高校及其相关教师培养意识上的欠缺。众所周知,中国大部分高校专业申报与后期建设的普遍生态是:专业申报的积极性极为饱满、高昂,专业建设的主动性与后劲不足,也即专业申报与专业后续建设、完善存在着事实上的“两张皮”现象。此外,中国社会所普遍存在着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律作祟,从而使得专业申报书上的“言之凿凿”与专业后续建设上的成绩平平对比明显。
其二,专业开办条件与资源上的相对匮乏及其制约。专业开办资源与条件包括办好一个专业所需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主客观资源要素。实际上,专业申报材料上所填写的办学资源要素与各高校所实际拥有的资源要素往往也存在着极不相称的“两张皮”即“名不符实”现象。为了使得申报专业顺利获批,对之进行某种必要的“虚假包装”既是常态又在所难免,这与国内外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之“上市之路”如出一辙。事实上,专业获批前后的师资资源状况一般会有一定出入有些甚至会大相径庭,专业获批后的后期建设投入也普遍会大大缩水,专业开办所需的软、硬件教学设施有些极有可能只是临时借用、拼凑甚至于子虚乌有的虚假填报,等等。
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据笔者调研所及,且不论支撑专业开办的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匮乏以及专业建设后续资金投入的短缺,甚至连最基本的师资资源状况也很不如人意。可以说,大多数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多是由各高校原马列主义公共课教师转行而来,或者说是所谓的“游击队员”出身而非“正规军”出身。专业开办条件和资源状况尚且如此,专业建设、发展乃至完善所需条件与资源的满足状况更可想而知。
严格说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与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是,理论与实践、文字与行动上的脱节与难以相符在所难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与有效。可以说,大多数高校关于其专业培养模式总结(尤其是专业学位合格验收时的总结)的文字阐述大都会堆放大量溢美之词。问题是,纸上的华丽文字易于流出,但是其实况的窘迫却客观存在且难以遮掩。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况的不尽如人意,还源于赖以支撑其运行的相关主客观条件与资源的短缺。前文提及的专业师资资源的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专业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的不足也有目共睹,当下中国高校普遍兴起的新校区建设所导致的累累负债状况下对身处弱势专业态势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及其发展所需资金的投入状况也同样可想而知,更不需提及由于专业本身“年轻”(招生年限迄今仅区区11年)而不可避免导致的专业教材建设的滞后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的艰难与难以满足需求,等等。所有这些,均使得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者们纵使“心有余”然而却“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公共事业管理,就其本来意义而言实则便是对于公共事业组织或机构的管理。因此欲厘清公共事业管理内涵,必先揭示公共事业或公共事业组织内涵。
在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组织一般是指所谓的非营利组织(简称NPO),它是区别于工商企业等营利性组织而言的、不以营利为目标且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因此,非营利性是公共事业组织的首要特性,无论中国抑或西方皆然。因此,我国传统事业单位(如文教、卫生、科技、体育等)理应和定然属于公共事业组织,但是学界所认为的公共事业组织等同于传统事业单位的观点则是对公共事业组织外延认识上的太过狭窄。毕竟,无论机构类别抑或机构数量,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均远超通常所说的传统事业单位。
其次,公共性是公共事业组织的又一基本特征,尽管公共性与非营利性在含义上确实有所交叉。一般说来,公共性组织必然具有非营利性特征,然而非营利性组织却并非一定具有公共性特征。公共性是指涉及全体公众甚至整个社会利益的特性。因此,公共事业组织也便是从事社会公众甚至整个社会之事业的组织,具体而论则指从事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的组织。鉴于此,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不仅包括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等传统事业单位,而且还理应包括诸如自来水公司、公交公司、社会保险等各种公用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组织。尽管像自来水公司等组织性质在我国似乎与非营利性有些出入甚至矛盾,但其根本意义上的非营利特性则是不言自明的。
基于上述关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涵剖析,由此可以从一般意义上对于公共事业管理内涵予以揭示。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于兼具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特性,且从事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的相关组织的管理。具体而言,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于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公用事业组织、行业协会以及慈善组织等的管理。
显然,公共事业管理的管理特性决定了其只能隶属于“管理学”这一大的学科门类。至于其学科的纵向地位级别,其作为一级学科既无可能(其学科内容只是整个管理科学的一个子集),也不现实(无论从其发展现状抑或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均差强人意),因此它只能拥有二级学科的地位。此外,由于公共事业组织所兼具的公共性与非营利性特征,它显然又不能作为如“工商管理”等营利性组织管理研究的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只能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某一二级学科。而其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横向地位的确定,笔者认为其理应拥有与“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教育部业已颁布的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平等的地位。而教育部原颁布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两个二级学科、专业则应该予以撤销而取而代之以“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专业,因为从上文分析可知社会医学、卫生事业以及文教等组织均无一例外隶属于公共事业组织范畴。再者,与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专业的二级学科、专业地位相对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所授学位也相应只能分属于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医学等四种不同学位类型。
尽管教育部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极为明确和清晰,然而,反观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现状,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而对这一现状真正需要反思者,恐怕大抵可以锁定为相关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执行者——专业开办高校及其相关专业教师。
针对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总体执行不力的主、客观两个方面原因,笔者以为务必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强化人才培养责任意识,树立专业建设质量观念。人才是组织之基,强国之本。专业人才的好坏关乎国家相关组织或机构运行效果的优劣及其发展的健康与否。同样,作为培养我国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高级专门人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好坏微观视之似乎只是关系到上述这些部门的公信力大小及其健康发展与否问题,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效应以及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却预示着我们不可对此等闲视之。因此,实施诸如集中宣讲、责任到人、绩效考核等相关宣传与激励措施,强化相关专业建设人员与专业教师的专业人才培育意识,牢固树立其专业建设质量观念,便成为当务之急。
其二,提升专业办学水平,打造专业建设精品工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器说”贯乎古今,成为兴邦立业的基本前提和核心思想。对于专业建设而言,“利器”实则就是提供专业建设所需的人、财、物、信息资源。对于总体上处于各高校专业弱势地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其“利器”更为必需、必要,也更为急迫、关键。因此,配备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购置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软、硬件设施,尽可能提供专业建设、发展乃至完善所需的经费支持等,便成为了打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精品工程的必备要素。
与诸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农学、林学等这些纯理科性质的专业以及如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通信工程等这些纯工科性质的专业相区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种介于理论与应用之间但是又更偏重于应用性质的中间层次专业。此外,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涵盖面的广泛及其对应人才技能的多样性需求等,均昭示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向度与多元化的诉求。换言之,惟有构建和实施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才能真正培养出满足需求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管理人才,舍此则别无他途。
当然,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主要根植于其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师资配备、专业教学软硬件设施置备、专业实践基地打造等诸多方面。
其一,构建科学且合理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年轻既是一笔财富,因其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极大可塑性。但是年轻同时也还是一种欠缺,因为其不可避免的幼稚和脆弱。对于相对年轻与弱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其发展征程上诸多方面的稚嫩和不成熟自在情理之中。反映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总体上的课程开设数量多少不均、课程开设质量差强人意、课时分配主观随意、课程特色“各显神通”等特征十分明显。鉴于此,相关高校应该组织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部门及其相关人员,认真研究专业课程的性质及其功能目标,坚持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为课程总体构建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出一个由不同组分课程(通识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实践性环节课程等)开设数量、各门课程课时分配以及各组分课程的总体课时分配等组合结构相对合理的课程体系。
其二,配备优质专业师资资源。鉴于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的原初人马多为“游击队员”(即由各高校原马列主义公共课教师转行而来)出身而非“正规军”出身这一现实状况,亟需对于这些“游击队员”师资实施培训进修、提升学历等工程,以增强其学科知识素养,使其尽快且尽可能成长为“正规军战士”。对于专业新进师资,则务必在学历层次、学科专业方向、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诸多方面严格遴选,以确保其业务综合素质的尽可能优秀;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尚需高校聘请与配备相应数量的,参与如电子政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以及大部分专业实践性环节课程教学的相关供职于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的“社会导师”,以充分发挥他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固有优势,同时也能弥补高校专业教师实践知识欠缺而导致的教学弊端。
其三,建设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的专业实验室。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是具有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且在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特征,既预示着课程制定者应该在条件许可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开设名实相符的相关实践性环节课程,与此同时对于诸如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应用统计、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等包含实验、情景模拟等相关内容的相关课程,尽可能配备相对完善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因此,一个能够满足专业实验教学需求、设施相对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极为必需,以加强对学生必需的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
其四,打造对口、稳固的专业实践基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只有回到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才能验证其真理性与有效性,也才能真正将相对枯燥的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鲜活的应用技能。此外,作为一个应用性相对较强的专业和学科,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极为关键和必要。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入口是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因此城市社区、公共卫生组织、慈善组织、保险公司、自来水公司等机构均是学生当然、理想的实习与实践基地。鉴于此,高校应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相关机构领导、人员给专业学生做学术讲座以及担任“社会导师”、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生赴相关组织交流、学习、实习),与相关组织及其人员构建一种持久、稳定、和谐的“对接”和“联姻”关系。惟其如此,才能建立较为稳固且有效的专业实践、实习基地,也才能真正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 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126-127.
[2] 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5):162.
G642
A
1007-8444(2010)05-0686-06
2010-06-23
南京邮电大学重点教改项目(JG02406JX55)。
孙孝科(1965-),男,湖南邵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科技哲学等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孙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