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贯生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弗洛伊德性格无意识与其学术思想关系探析
于贯生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弗洛伊德的性格是歇斯底里性格,即易受暗示、强烈的自我中心需要、情感极端化和富于幻想。这一性格的无意识与其具体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其学术思想的独特性。带胎衣而生的文化解读为其性格的暗示性注入“伟人”意识;生命“归土”概念与对死亡的预期为其歇斯底里暗示性注入“死亡”意识;俄狄浦斯情结、非友即敌的结友方式、专横性格则是其歇斯底里性格自我中心需要和情感极端化的体现;其人格结构理论反映了他的歇斯底里幻想性。
弗洛伊德;歇斯底里性格;无意识
作为一代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虽然辞世已70余年。但70多年来,人们在受益于其学术思想的同时,也在思索着一个问题——他的独特学术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早在40年前,美国著名学者弗洛姆就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1]1。但遗憾的是,他从社会历史角度所作的分析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与其说他是在分析弗洛伊德的个性,还不如说是在分析弗洛伊德生活时代的社会“群性”,对于“为什么是弗洛伊德”的问题依然没有给出答案。从弗洛姆提出问题至今,近40年时间里,学界一直在忙于争论或享用弗洛伊德的学说,却鲜有对弗洛伊德本人的研究与解读。这一状况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弗洛伊德及其学说带来了诸多困难。近来有学者认为英雄和权威主义、勇敢和理性主义、恋母情结和爱等三方面因素是弗洛伊德性格形成的原动力[2]。但这一研究仍然没有回答为什么弗洛伊德能集这三方面因素于一身。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说,“自我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思维活动本身是无意识的过程”[3]8-9。因此,将英雄和权威主义、勇敢和理性主义、恋母情结和爱等自我层面的因素作为弗洛伊德性格的原动力是不妥的。这三方面应是弗洛伊德某种无意识的表象,而不是其无意识本身。那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究竟是什么?本文拟从其自身性格角度讨论这一问题,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学界方家。
本文认为,弗洛伊德是一个具有歇斯底里性格的人。弗洛伊德特殊的行动、思考、感受源于歇斯底里性格的无意识。
歇斯底里性格属焦虑型性格,有以下基本特征:(1)暗示性强。在某种环境气氛或情感的基础上,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和观念;对自身感觉或某种观念无条件接受。(2)自我中心需要。处处吸引他人的关注,以获得别人的重视和同情。(3)情感极端,个体行为方式受情感支配,易感情用事。(4)富于幻想,常有多重人格[4]298。这些特征在弗洛伊德身上的表现十分明显。
弗洛伊德的“伟人”暗示从他出生时就开始了。带着胎衣出生这一事实给他注入了暗示的具体内容。接生的医生说:“他将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像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的著名小说《大卫·柯伯费尔》中的主人公柯伯费尔先生一样,在诞生时从母体中带出了胎衣。他将从他的母亲身上获得巨大的征服世界的力量和无往不前的成功的信心。他是我所见到的第一个从母体内带出了胎衣的婴儿。他将征服整个世界。”[5]6通过这位医生,这一预示着“伟人”诞生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弗莱堡。还有一位老妇人专门上门道喜:“你头一胎就给这个世界生下了一个伟人。”[5]8
这种“伟人”的暗示很早就内化为弗洛伊德的自我意识,并通过言行体现了出来。一次,2岁的弗洛伊德,在床上撒尿时遭到父亲的指责,他说:“别着急,爸爸。我会在市中心给你买一个新的、美丽的、红色的床来赔你。”[6]10又一次,弗洛伊德弄脏了一张椅子。弗洛伊德便安慰他母亲说,他长大以后要买一张新椅子来赔偿[6]15。
9岁时,弗洛伊德阅读了梯也尔的《督政府和帝国》。梯也尔擦军靴的事更激发了他成为伟人的梦想。他崇拜拿破仑和马塞纳,还有汉尼拔和克伦威尔。后来,他用“奥立佛”为其次子取名,就是纪念他少年时特别偏爱的伟人——克伦威尔[7]14。
随着年龄的增长,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伟人”人生观。他曾对未婚妻玛莎说过:“我这人性格倔强,敢于冒险。一旦有了好的机会,我会不顾一切地去争取,即便对那些小心谨慎的人认为过于冒险的事我也毫不退缩……敢于冒险,勇于想象,努力去干。在我身上你是找不到普通小市民那种谨小慎微的作风的。”[8]166他相信自己的努力,认为“如何度过美好的时光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而不是天气、别人的情绪甚至是随时发生的喜讯或者噩耗”[8]171,坚信“我们的事业会永垂青史”[8]153。
“力必多理论”提出后,他将自己与哥白尼、达尔文等量齐观,认为其学说是继哥白尼与达尔文之后又一个对“人类的自恋”造成“严重损伤”的科学研究成果[3]4。
弗洛伊德一生充满了伟人意识,而这一意识显然源于家庭及环境的暗示。当然这又源于带胎衣而生的出生场境。确切地说,源于与出生表征相关的文化环境,即对带着胎衣出生的文化解读。
弗洛伊德的“伟人”人生观与犹太民族历史及其家庭经历显然存在极其严重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作为“伟人”,弗洛伊德选择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并与环境作“伟人”般的斗争。
在中学时代,他就显示出与环境作斗争的“伟人”般的心态。在给玛莎的信中,他曾明确表露这种心态:“在学校里我就是个大胆的反对派,我总觉得自己处在极端需要自卫的地位,—般地说,我是不惜为之付出代价的。因此,当我争得第一名时,我一连几年保住它,从而赢得人们的信任,再也无人对我抱怨。你知道勃洛伊尔有一天怎么对我说?他说他早就发现我是个刚强的人,是个用羞怯的外衣裹着令人难以相信的大无畏的人。”[7]71926年,在《致自由犹太人协会》这一文件里,他表达得更加充分:“因我的犹太本性而为我发现的两个品质,那是我在崎岖的道路上最需要的。这就是作为犹太人,我发现我自己免除了其他人所有的许多偏见,他们正为有这些偏见而限制了自己的心智才能的运用,因为我是犹太人,我已经为和反对派联合,并和‘密集大多数’的任何妥协决绝做好准备。”[7]9
对自身感觉或某种观念无条件接受,这在弗洛伊德身上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对其观点的坚信是近乎宗教化的。当荣格表达对性本能理论的怀疑时,弗洛伊德说:“我亲爱的荣格,请答应我绝不要放弃性欲理论。这是最本质的事情。瞧,我们必须使它成为一个信条,一道不可动摇的防线。”[9]154
弗洛伊德“伟人”的自我暗示,也体现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还在维也纳学医的时候,弗洛伊德就表现出狂妄的态度:“我旁边那群愚蠢的医生正在费尽心思测试一种更为愚蠢的药膏,看它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但是正在此时,旁边一个蠢笨透顶的医生打断了我的思绪,硬要和我讨论有关汞盐的问题。愿上帝惩罚他的无趣!”[8]6在弗洛伊德的后期思想中,这种狂妄更上一层,达到藐视人类大多数的程度。他说:“我发现,人类总的说来无‘善’可言。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人都是废物——无论他们是否同意这条或那条道德信条或全然不信。”[9]394
可见,无论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弗洛伊德所表现出的“伟人”特质,都说明他性格中与生俱来的暗示性。“伟人”特质则是由带胎衣而生的文化解读注入的。这种暗示性所表现出的“伟人”特质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无意识动力,与其他特质一起共同构成弗洛伊德独特而显著的个性。
弗洛伊德的“伟人”暗示是终其一生的,但中老年后,添加了新的内容——对死亡的恐惧。
作为歇斯底里性格主要特征之一的自我中心需要,在弗洛伊德身上也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在维也纳读中学时,弗洛伊德就表现出自我中心的霸道。他成为家中的“特殊公民”,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家里唯一的起居室让给他做书房兼卧室;其他人点蜡烛,唯有他的房里点煤油灯;8岁的大妹妹该练习钢琴了,但因他“嫌闹,妈妈便把钢琴摆得远远的”[7]17。
生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获得心理满足的难得机会。弗洛伊德正是如此。1882年8月他生病了,却不去看医生,受到埃利的指责,说他“只会给家里增加负担”。他在给玛莎的信中申诉说:“我只想全身心地感受,也让你感受到我们之间真挚的爱,感受到我们总是在尽可能地努力适应对方,让对方感到幸福。”[8]37
对自己不受重视的焦虑,就连他自己有时也有所觉察。1884年1月16日他在给玛莎的信中说:“令我恼火的是我怎么老是喜欢谈论自己,这也许表明我担心自己一点儿也不重要。”[8]124这里的“对方”无疑是弗洛伊德本人。
与其他歇斯底里性格者一样,弗洛伊德的自我中心需要的无意识表现就是专横。他自己对此也很清楚。他曾在给玛莎的信中说:“……当然我也承认自己的血脉里有一种专横的天性,而且这种毛病极难克服。”[8]64
弗洛伊德的自我中心需要所表现出来的专横,在家里是有保障的。青少年时代,母亲毫无条件地满足他的愿望,后来有女儿安娜的忠顺。但在社会上他却带来麻烦。在德累斯顿和里萨之间的一次旅行途中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他在给玛莎的信中作了详细的描述:“事情是这样的,你知道,我坐车时总是喜欢打开窗子,呼吸新鲜空气,在火车上更是如此。当时我打开了一扇窗子,把头伸出去想多呼吸一会儿。突然有人叫嚷着要我关上窗户,因为他那里是迎风的一边。我对他说,除非打开对面某处的窗子,否则我就不会关上这扇窗子。在整个长长的车厢里只有我一个人打开了一扇窗子。”这一不顾及他人的举动在车箱里引发了小小的种族冲突。“‘一个犹太人,真讨厌。’——这句话使整个情形发生了突然的逆转。我的第一个对手也随即成了一个反犹太主义者,他接着说:‘我们基督徒是为大家着想的,你那可爱的自我必须服从我们这个集体。’而第二个对手则毫无教养地骂个不绝,他还准备爬上凳子让我看看,还有其他很多粗鲁的举止……在流氓面前我毫无惧色……冲着那为首的家伙大声嚷道:‘不服的话可以过来,要想与我决斗,还差点儿呢!’……我勇敢地使用了适合我的方式,而没有降低自己的身份。”[8]106-107
这次历险,他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他感到“其乐无穷”[8]106。显然,这次冲突以“基督徒”们的退让而结束。弗洛伊德却认为这是他“勇敢地使用了适合我的方式”的结果。他的自我中心需要再一次得到了满足。
歇斯底里性格的自我中心需要一旦无法满足,易产生强烈的焦虑,出现歇斯底里的临床症状。弗洛伊德也是如此。其临床症状是癔症性晕厥。一次在1909年,是由荣格没有专注于弗洛伊德的思想而是大谈特谈“沼尸”所引起的。一次是在1912年,发生在慕尼黑的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上发生的事对弗洛伊德脆弱的自我带来更大的打击。一是荣格与里克林在瑞士期刊上发表文章阐述精神分析,却未提及他的名字,这对于特别重名的他而言无疑是十分严重的事件[9]178;二是荣格认为埃及法老阿美诺庇斯“保留着对父亲的光荣记忆”,这无疑是在向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挑战,撼动着弗洛伊德赖以为傲的思想根基[9]174-175。
歇斯底里自我中心需要的本质是一种焦虑,对自我“不重要”的无意识恐惧和对获得同情、认同的强烈渴望。这一心理进而决定了他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特点与情感倾向。
对父母的不同态度最能体现弗洛伊德的情感特性。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对母亲和对父亲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他不止一次地强调母亲对于他的意义,而多次表现出对父亲的恨。
贤惠而善良的母亲一生都称他为“我金子般的西吉”,将他作为家庭中的“一等公民”。因此,弗洛伊德在母亲那里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弗洛伊德曾说:“母亲在同儿子的关系中总是给予无限的满足;这是最完全、最彻底地摆脱了人类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的一种关系。”[6]9他后来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认为自己所以能不断地越过阻力,是由于幼儿时期从母爱获得的力量。“谁曾是他母亲的爱子,谁就终身保有这胜利的感情,而这又是对成功的信任。这信任将继续存在。在现实斗争中,它不把人导向成功那是极少的。”[7]211931年,他在《致弗莱堡市长信》里表示感谢说:“作为一个少艾妈妈的长子,在弗莱堡度过的童年深深地楔入我的内心,从这片土地和这地方的空气中摄取的早年印象始终不会消失,它将永远在我身上活跃。”[7]12
然而,他对父亲却有爱恨交加的“矛盾情结”[7]19。父亲雅可布是一位心地善良又乐于助人的犹太人,同样对儿子寄予极大的期望。但相比而言批评多了一些,甚至有些强势。因而没有能形成“最完全、最彻底地摆脱了人类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的一种关系”[6]9。
弗洛伊德回忆说:“我记起一件家庭琐事,它发生在我七岁或八岁那年。一天晚上,临睡前我有件需要,而且不合时宜地要在我父母的卧室里当着他们的面得到满足。父亲斥骂我,厉声地说:‘这孩子没指望了。’这句话使我感到十分委屈,因而在我的梦里经常出现和这场景关联的暗喻。在梦里,常是我在列举自己做过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意思仿佛是:‘你不是清楚地瞧见我已经成为像某人那样的一尊人物了吗。’”[7]15可见,父亲的一句批评也深深地楔入弗洛伊德敏感的内心,让他终生难忘。
另据钢琴教师莫利兹·罗森塔尔说,有一次,弗洛伊德与父亲在街上争论,父亲强势地说:“怎么?你跟你父亲对立?我的西格蒙特的小蹄子虽然比我的脑袋更机智,但你休想有胆量同我对立!”[6]18
30余年后,弗洛伊德借助“俄狄浦斯情结”的概念在理论上解释了他与父亲的关系——性“敌人”,从而将人们对与父母的关系的认识引向了歧路。事实是,不幸具有歇斯底里性格的弗洛伊德幸运地遇上能绝对满足其愿望的母亲,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言:“最完全、最彻底地摆脱了人类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的一种关系。”[6]9因而他认为母亲是他的亲人。而父亲相对严厉,正常的批评对于弗洛伊德却是不能承受之重。因而,父亲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中是“敌人”,甚至在幻想中否定父亲的存在。如他曾幻想自己是“没有父亲、独自长大”[9]176的。
这种强烈而极端的情感无意识也直接导致弗洛伊德在人际关系中的偏激——非友即敌。众所周知,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等友人、荣格等学生都因一些意见分歧而化友为敌。
情感的肤浅通过“单纯”性格也体现了出来。传记作者钟斯曾专门向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请教过弗洛伊德的性格。安娜毫不犹豫地说:“他的突出的特性,就是他的单纯。”[6]3
最能体现弗洛伊德情感丰富而肤浅特性的,是弗洛伊德的情书。从订婚到结婚之间的4年零3个月中,弗洛伊德几乎每天一封信,共写了900多封信给他的未婚妻,而且都比较长。一般都有4页左右,长的有10多页甚至达22页。这些书信从数量上说明了弗洛伊德情感的丰富性。但如果我们深入到信中,则不难发现,绝大多数都是一天的流水账,如做了哪些事,心情如何,花了多少钱,跟谁吃饭,与谁不愉快,到什么地方旅游等。
可见,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自我中心需要不仅表现出他的歇斯底里的性格,还注定了他的非敌即友的处世方式,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他对人类作出的杰出发现。其实,“俄狄浦斯情结”只不过是具有歇斯底里性格的弗洛伊德对有“矛盾情结”的父亲和“最完全、最彻底地摆脱了人类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的母亲的不同情感的极端表达。
歇斯底里性格的幻想往往与受暗示性和焦虑心理结合在一起,幻想生动且鲜明,但难以分辨现实与幻想的界限。
弗洛伊德在青少年时期的幻想就是成为伟人。中年之后,弗洛伊德的幻想则多与对死亡的焦虑有关。贝克尔在《反抗死亡》中将死亡列为弗洛伊德的第一个大厌恶,反映了这一事实。
早在6岁的时候,弗洛伊德就对死亡有了深刻的印象。这年母亲告诉他说:“人是由泥土作成的,所以,人必须回到泥土之中。”他起初并不相信。当母亲在他面前用双手擦下皮屑,并告诉他:“这就是和泥土一样的东西。”弗洛伊德很吃惊。从此以后,他就在自己的脑海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回音:“你必定会死。”[6]16-17这是弗洛伊德获得的对死亡的初次暗示。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好友弗莱斯之后,弗洛伊德对死亡的幻想更加经常而强烈。喜欢玩测字的朋友弗莱斯曾预言弗洛伊德将在51岁死去,弗洛伊德十分相信弗莱斯的预言。不仅如此,他在此基础上,还具体想象出自己的死亡方式——他有可能在40岁以后死于心脏破裂。平安度过51岁后,弗洛伊德接受了另一个迷信——他将死于1918年2月。弗洛伊德对死亡的担心与焦虑往往下意识地流露于言语之间。他常常向学生谈到自己的衰老,谈到自己死期已近[9]166。弗洛伊德还对他可能死于父母之前感到焦虑。他说:“我的死不会使我害怕;使我害怕的是,我的死将会使她悲痛。”[9]166
死本能概念的提出正是他在人生后期试图超越死亡恐惧的具体体现。
对死亡的幻想还体现在弗洛伊德的臆断性思维之中。1909年在不来梅,荣格谈论“沼尸”导致弗洛伊德的昏厥。之后,弗洛伊德指责荣格对他怀有死亡意愿。弗洛伊德的主观臆想,让荣格很冤枉。荣格说,这种说法使他惊奇不已[9]178。
歇斯底里幻想常以多重人格体验体现出来,即个体感到自己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弗洛伊德多重人格体验生动而明确。最明显的体现在他的人格结构理论。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他曾生动地说:“人的心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恰好相反,它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王国,迷宫般的动机,各不相干地驱使着行为,伴随着动机的是众多的本能以及复杂的内外关系。这之中,很多动机、本能又互相对抗,不可调和。”[3]6“可怜的自我,其所处的情境更苦;它须侍候三个残酷的主人,且须尽力调和此三人的主张和要求。这些要求常互相分歧,有时更互相冲突……此三个暴君为谁呢?一即外界,一即超我,一即伊底。”[10]221
当然,弗洛伊德将他的多重人格体验表达出来,提出本我决定自我的潜意识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无疑是有贡献的。他自己也十分看重这一点。他说:“这两个发现——性本能的活力不能被完全抑制住;思维活动本身是无意识的过程,这……等于这样一个判断:自我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这两个发现代表着人的自恋所受到的第三次创伤,即我称之为心理学的创伤。”[3]8-9
弗洛伊德在环境或他人的暗示下产生的丰富幻想以及多重人格体验反映了他的歇斯底里性格的无意识幻想性。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弗洛伊德无疑具有歇斯底里性格,即易于暗示性、强烈的自我中心需要、情感极端化、丰富的幻想。带胎衣而生的文化解读为歇斯底里暗示性注入“伟人”意识;母亲的生命“归土”教育与弗莱斯的死亡预期为其歇斯底里暗示性注入“死亡”意识;俄狄浦斯情结、非友即敌的结友方式、专横性格则是其歇斯底里自我中心需要和情感极端化的体现;其人格结构理论反映了他的歇斯底里幻想性。这些对于弗洛伊德都是无意识的,是其歇斯底里性格的自我表达。理解弗洛伊德的歇斯底里性格,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位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理解他一生的艰难与努力。同时,也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大师精神分析学说的原动力及其局限,为我们深入大师的内心世界开了大门。他与歇斯底里症所作的顽强抗争,不仅为心理学作出杰出贡献,他的个人经历也为心理学界对性格无意识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财富。
[1] [美]埃里希·弗洛姆.弗洛伊德的使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2] 陈葆.弗洛伊德性格形成的原动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4] 张晓琴,章军建.神经病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欧文.弗洛伊德传[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6] 高宣扬.弗洛伊德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7] 洪丕熙.弗洛伊德生平和学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8]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情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9] [美]E·贝克尔,林和生.反抗死亡[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0] 徐信华.弗洛伊德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王荣江
B516.5
A
1007-8444(2010)05-0607-05
2010-01-20
于贯生(1964-),男,江苏涟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大学生职业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