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010-04-11 15:09:51陈玉健
化学教与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师

陈玉健

(浦口区第三中学 江苏 南京 211800)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能从初三化学课的开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就能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下面就来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教材、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例如在第三单元爱护水资源教学时,提前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附近的“城南河”,河水清澈吗?并问问父母,他们小时候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呢?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课后布置学生到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中北浦口客运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汽车。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铁锈,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有食醋的杯中观察气泡的产生、鸡蛋的沉浮,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诱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强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说过: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化学学科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他们对于化学实验,对于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往往有着更浓厚的兴趣。新课程教科书安排了诸多的活动与探究及演示实验,要想学好化学,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分析总结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快乐和创造的成就感,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因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设计趣味实验,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俗语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教师在上绪言课前,除了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外,要将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竖立信念上,为此除了绪言课的正常内容教学,关键是如何通过一堂绪言课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念。趣味实验往往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而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绪言课时,可以向学生这样介绍: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随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用酚酞的酒精溶液写上 “化学”两个字并晾干的白纸,然后将白纸悬挂在盛有少量氨水的烧杯上方,显出红色字体“化学”,学生欢欣不已,此时再将纸悬挂在盛有浓盐酸的烧杯上方,红色字很快又消失了,学生惊讶不已,而后如果在教学中再穿插“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清水变牛奶”等实验,带着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和疑问,学生的情绪被推到了高潮,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就要好好学习化学、学习化学中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上好分组实验,指导做好家庭小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家庭小实验等。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演示实验要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在实验中,要让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要有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例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可以先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大理石、碳酸钠与稀盐酸,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让学生分析得出初步选用药品的原因,最后教师归纳得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另外要将一些现象不明显的课本实验加以改进,不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也设计成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先设计成“变色喷泉”或气球膨胀实验,再讲反应的原理,学生就易于理解并掌握。在讲盐的化学性质时,要适时补充演示氯化钠与硝酸银、硫酸钠与氯化钡等溶液之间的反应,让白色沉淀产生这样明显的现象告诉学生盐与盐溶液可以反应,使学生对盐的性质认识更加完整。

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他们就会觉得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另外课本中还安排了一些家庭小实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现状,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做好这些实验,使学生能养成自主实验的习惯。学生利用生活废品替代实验仪器完成家庭小实验,利用家庭条件进行实验装置改进,可使课内实验得到延伸和补充,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培养学生探索化学奥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爱观察、爱用实验探究化学新知识的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在实验中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去揭示化学之美,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教师在实验后一定要做好小结,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倍增,就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实验固然生动有趣,但教学中一旦涉及到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计算等知识时,就显得枯燥无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能在这种气氛下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1.用创新的教学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展开,而在一线的化学教师,更要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化学教材自2004年改版后,从课本的排版、插图的增添、色彩的鲜艳都体现出一切要创新。

(1)化学史的介绍要做到创新

综观化学走过的历程,化学上每一个成就与创新都是分不开的。假如教师能够在化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穿插这些有趣的化学成就,带领学生去探求化学家们的成功之路,认识化学家们的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创新精神,就可以挖掘出其中的创新,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时,可以首先介绍波尔曼和 “屠狗洞”的故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得到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① “屠狗洞”为什么会屠狗?②“屠狗洞”为什么屠狗不屠人?③波尔曼可用哪些方法证明屠狗妖就是二氧化碳。利用了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如能恰到好处地在课内或课外传授给学生,无疑会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极大兴趣,活跃其思维,有利于唤起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化学教学手段要做到创新

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伴随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只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对教师的依赖情绪,如果适当的夹杂着包括多媒体在内的手段来辅助化学教学,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就能调动起来。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时,原子等粒子结构的教学比较抽象,用原先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果当然不乐观,但是多媒体教学时,其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的运用,再加上教师及时讲解,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已开展多年,它也有优缺点,因而教师在针对不同课型教学时一定要学会创新。例如在习题中的选择题教学时,过去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单调又枯燥,但如让学生自制A、B、C、D卡片,并让学生手举卡片抢答、分析选项的对错及原因,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化学实验教学要做到创新

固定的设计、固定的实验、毫无创新的演示实验等只会让学生久而久之产生厌倦情绪或形成定势思维,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毫无益处的。因而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有主见,有意的去设计一些简单易行、实验现象十分明显的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更可以自主设计演示等实验,来代替教材中的实验。如在金属性质介绍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金属钠与水(已滴加酚酞)的反应,让学生从钠在水面的游动、噼啪的声响、液体变红等现象上去认知金属的性质;又如在分析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可以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学生亲眼看到蓝色沉淀生成的事实,就容易理解太活泼金属往往不宜用来置换盐中金属的事实。经验证明只要现象明显,能够说明问题的演示实验,都值得提倡,因为这就是创新,创新不但让学生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也能主动去思考,在无意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化学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诸如自学辅导法、边讲边实验法、化学游戏法、参与式教学法、科学探究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相信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较果。如:化学游戏法,在初中化学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除课堂上注意讲解记忆,重复练习外,采取游戏法,可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突破难点;而科学探究法中探究活动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再如参与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尤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从而提高稳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然在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甚至在一些课题教学时,让学生主讲,让学生补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第三单元课题四“爱护水资源”教学时,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学生,教师加以指导、提前布置,设立主持人,由他将课本中关于水资源、爱护水资源各个环节分派下去,让几个同学负责一块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寓学寓乐,比一个准备不充分教师的空讲要精彩的多,这样的活动适当开展可以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从而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到轻松,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主要有:“化学游戏”、“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小报”等,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举行。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一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沙尘暴的形成”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一讲道尔顿、侯德榜、张青莲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再如“化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举行化学知识竞赛,从而实现加深巩固化学知识的目的,也能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以保持和发展。例如在讲空气污染、爱护水资源时,就可以让学生分头去调查一下原江浦化肥厂附近的河水、空气的质量,然后以化学小报形式将调查得到的内容展示出来,以自己的切身的体会:人未到厂边却闻到刺鼻的气味、看到发黑又发出臭味的河水去分析给环境带来多大的污染,让所有同学都了解爱护环境就等于爱自己的生命,并结合如何防治污染,让所有同学都能明白只有学好化学、懂得化学原理才能将自己的地球建设的更加美好。

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对于每位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其中包含了一些难点和知识分化点,主要有: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的综合计算、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中的学生即使兴趣再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降低,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非常重要。例如:化学用语记忆时,可以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分批识记。如从绪言开始就可以让学生记忆碳、氢、氧三种元素符号,到第一单元课题一时再把铜、氯、钙元素符号列举出来,到课题三把锌、钠列举出来,就这样把课题中物质所含元素慢慢列举出,日积月累,到需要记忆课本75页表格中元素时,学生早已熟记于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教会学生自查,一查化学式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短横有没有改成等号,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生成物的向“↑”“↓”有没有标出。而在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记忆时,可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识记。对于计算要让学生多练多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散的化学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理解总结,形成体系,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增无减。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1] 杨剑春.“自主、合作、探究”把握学习化学的真谛[J].化学教与学,2006,(19)

[2] 曾清意.初中绪言课教案设计[J].化学教学,1995,(4)

[3] 蒋蓉.化学课外活动的一点尝试[J].化学教学,1996,(6)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师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