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冀生
(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 1000029)
要揭示大学的深刻内涵,必须首先认清大学和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质的区别。众所周知,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把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教育的本质就是大学的本质。自1810年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著名原则后,育人不再是大学承担的唯一任务了,教育的本质不再是大学的本质了。人们进而把大学的本质界定为“一种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 。由于育人是大学应当承担的根本任务,所以教育功能是大学这种机构独特的文化组织的根本属性。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把学术研究的功能引入大学,提出了“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著名原则。所以学术功能是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人们常常又把大学称之为高等学府。应当说,这两种理解都有道理。但是,这些理解和称谓并没有改变大学是“一种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的本质。
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到此并没有终结,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刻揭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西方大学曾经长期远离社会、从事传授知识的教学活动和追求真理的纯理性研究,因而被人们称之为“象牙塔”。自大学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以后,大学的存在就有两种哲学基础,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崇尚学术”,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适应社会”。如何认识和处理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大学办学实践中面临的基本问题。一方面,大学应当主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积极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大学属于一种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既不是经济组织更不是政治组织,所以应当把学术价值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以其特有的知识、文化和精神力量服务并引领社会前进。简单地说,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这是分析和观察一切大学现象的根本出发点;大学应当自觉地坚守自己的价值立场,其他社会组织(主要指企业和政党、政府)应当对此予以高度的尊重。
一流与卓越历来是改革者追求的目标。“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这是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育人是大学之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科学是大学之根”是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它们既相互渗透又辩证统一。
(一)“育人是大学之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
作为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育人是大学之本”主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把“育人”作为自己承担的根本任务,从而成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和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这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古典大学、现代的研究型大学和一般大学也是这样,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洪堡倡导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这条重要原则的深刻内涵。在洪堡看来,“修养”是新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种道德和人格境界,是人作为真正的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它与专门能力和技能无关。洪堡认为,科学活动是一种心智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和探索性的活动,具有涵养品质和促进修养的作用,因此,科学是借以达到修养目标的媒介。为了实现“由科学而达至修养”这个目标,洪堡还提出了“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这条重要原则,并把学术研究功能引入了大学。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新人文主义教育家,洪堡提出“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这条重要原则,并把学术研究功能引入大学的主要着眼点是通过落实“由科学而达至修养”这条重要原则来提高育人质量,这是大学区别于纯粹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的重要内涵。现在人们有一种误解,以为洪堡提出“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这条重要原则的重心是在学术研究上,并把德国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 的主要代表,结果导致一些大学出现重研究轻教学和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第二,两千多年来,大学始终坚持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始终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文化修养” ,这就是教育活动的本义。儒学以“明德济世,修齐治平”为核心的教育理想和亚里士多德以“注重发展人的理性”为核心的自由教育思想,都是人类早期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杰出代表。“明德”要求受教育者首先应当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贤人,“济世”要求受教育者“以天下为己任”,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关键是“修身”,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19世纪工业革命兴起以后,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受到挑战,新人文主义教育家洪堡积极倡导“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人文主义注重“修身”和“理性”的教育传统。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学科分化和社会分工,高等教育逐渐演变为一种专门教育、以培育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其间的办学实践证明,由于在大学教育工作中出现了技术化和非教养化的功利主义倾向,结果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滑坡和人的片面发展。面对这一新的挑战,《耶鲁学院1928年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通识教育”构想,并使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满足工业经济时代需要的、理性与专业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20世纪80 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提出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政府于出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大力倡导以“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为基础的新大学教育观,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文化修养”,包括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灵活的智慧和健全的心理,目的是“培养一个既有专门职业或技术,且有作为一个自由人和公民的一般素养的专家做准备”。
(二)“科学是大学之根”是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
作为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科学是大学之根”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西方大学最初只是一些知识分子自发组织的一种社会团体,期望通过相互交流和切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到了近代,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下,理性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认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巨大进步。从此,高深学问及其学科(专业)成为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科学正式进入了大学这个知识殿堂,大学逐渐成了知识的集大成者。人们由此形成了共识:“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可见,大学以科学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由此确立了它作为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的历史地位。
第二,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崇尚学术”,“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以探究真理和发展知识为己任,把学术自由作为维持其活力的源泉,以学术价值作为其应当追求的核心价值。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适应社会” ,认为“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 ,“智力优秀只应该是学院和大学的众多目标之一,社会公正也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绝对纯粹的研究只是一种幻想” ,“如果一定要保持价值自由,摆脱价值判断,那么,学问就有无人问津的危险”。解决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促使大学与社会保持一定的张力,确保大学能够在积极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的同时坚持大学应有的基本学术价值。由此可见,大学是为科学而存在的,为了促进科学的繁荣昌盛和大学的根深叶茂,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为真理而献身”的独立精神。
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主要体现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方面;“文化是大学之魂”提示我们:一是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等独特使命和崇高理想;二是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以“为真理而献身”为核心的独立精神。“求真育人”是“大学之魂”的精髓,育人为本,求真是根,大学应当在求真中育人,在育人中求真。这既是大学应当具备的文化精神和应当承担的独特使命,也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
高深学问及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大学所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主要体现为个性化的大学文化形态(即指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的总和)。它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创新和承担重大文化使命的根本基础,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内在力量所在。
(一)大学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
组织文化的灵魂是构成特定社会组织的群体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信念体系。高深学问及其学科(专业)主要是由掌握各门学科(专业)高深学问的大学教授组成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基础和大学组织固有的文化个性:第一,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批判性和前沿性的基本特征;第二,学术权力是大学组织运行的主导机制,充分的教学、学术自由是维持其活力的源泉,大学内部比较松散的组织结构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以人才养成和探究真理为己任,始终坚守以“人文关怀“和“独立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精神;第四,拥有对未来世界的强烈兴趣,坚持对超越现实功利的理想追求。
(二)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集中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及相应的校训、校歌和校风之中。当代的大学精神文化应当体现“以人为本,求是创新,科学发展,引领社会”的时代精神。
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体育设施以及树木、草坪等有形资产的文化内涵。西方近、现代的大学既没有宏伟壮丽的大门,也没有现代化的建筑,那里的每一根廊柱、每一尊塑像、每一张布告,都散发出它的历史气息和个性之光。这就是大学的文化。
大学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需要相应的制度文化予以保证,其核心形态是以优秀学生、知名教授、管理精英和杰出校长为主体的大学行为文化。这是因为,以优秀学生、知名教授、管理精英和杰出校长为主要代表的大学人是大学文化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素养、气质、言行和作风之中,其中,知名教授和杰出校长是大学文化人格化的主要象征。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著名学者和道德楷模的有机结合,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以“教授治学育人,校长全面治校” 为基本内涵的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环境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生态文化,旨在为大学顺利进行治学育人活动构筑一种高品位的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其文化功能在于确立一种凝聚人、教化人、鼓舞人、引领人的生命信念和人文关怀,全面提高大学人的整体素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教授治学育人的享有充分自由的教学、学术氛围,形成自然美与人文美、科学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和谐校园。这是构筑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的根本所在。
(三)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社会主导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文化起反作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可见,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一个既相互渗透又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大学应当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大学应当与社会保持一定的张力,在大学与社会之间构筑一堵“精神围墙” ,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功能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既服务又引领社会文化前进。
(四)大学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日益深入,文化的力量体现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大学文化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既是大学承担重大文化使命的根本,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
之所在,国家的兴衰与大学的兴衰紧密相关。
所以,现代大学应当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育人和文化引领的重大文化使命。文化传承是大学应当承担的基本使命,文化创新是大学之所以是大学的本质要求,育人是大学应当承担的首要价值使命,文化引领是大学应当承担的社会精神使命。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现代大学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永恒主题,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和“全面提高文化素质”的素质教育观。
大学兴旺推动国家昌盛,这是普遍现象。11至12世纪,现代大学的前身在意大利出现,意大利随后成为文艺复兴的基地;近代大学在英国兴起后,英国很快成为领导全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大学将英国的博雅学院、德国的研究型大学和美国的专业学院三者融为一体,世界进入了“美国世纪”。可见,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大学文化不仅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而且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的世界性“核心竞争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基础。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基于此,大学必须确立和实施“化强校”战略方针,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强化一流大学文化的精神建设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