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

2010-11-22 07:37:32董志翘
关键词:现代汉语

董志翘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中1zhōng(中间、中心)→中等

为了便于叙述,将表示“中间”义的“中”称为“中1”,表示“内部”义的“中”称为“中2”。

“中1”(表示“中间”义)和“中2”(表示“内部”义)的主要区别是:“中1”乃指线性的两端之间或中间,因此参照项应该是两项,常与“左、右”“前、后”“南、北”“东、西”“上、下”等相对。而“中2”则指一个封闭的界限内或三维空间的内部,参照项应该是一项,常与“外”“表”等相对。

一 “中1”的用法与功能

(一)中1·名(表示在不偏向两端的中间,类似形容词。与其他成分结合时,一般是前置的)

1 指位置(如现代汉语之“中途”“中游”)

【中1路】中途;半路。《晋书·慕容熙传》:“朗闻其家被诛也,拥二千余戸以自固。及闻旱中路而还,谓有内变,不复为备。”

【中1道】中途;半路。《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唐孟郊《审交》诗:“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中1途】半路。《列子·力命》:“中涂遇东郭先生。”唐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中1阪】半山坡。《文选·宋玉〈高唐赋〉》:“中阪遥望,玄木冬荣。”李善注:“中阪之中,犹未至山顶。”《史记·封禅书》:“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汉王褒《九怀·株昭》:“骥垂两耳兮,中阪蹉跎。”

【中1江】江的中央。《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顷之,烟炎张天。”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着前,中江举帆。”《北齐书·王琳传》:“太清二年,侯景渡江,遣琳献米万石,未至,都城陷,乃中江沉米,轻舸还荆州。”

2 指时间(如现代汉语之“中旬”“中秋”“中古”)

【中1夜】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孔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三国魏曹植《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唐杜牧《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于心。”

【中1宵】半夜。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世说新语·尤悔》:“中宵慨然曰:“大丈夫乃为庾元规所卖!”

【中1夕】半夜。晋刘伶《北芒客舍》诗:“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廵。”宋陆游《岁首书事》诗之二:“中夕祭余分馎饦,黎明人起换钟馗。”

【中1夏】指农历五月,夏季之中。《淮南子·说林训》:“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去。”

【中1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秋季之半。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

【中1伏】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齐民要术·小豆第七》:“中伏断手为下时,一亩用子一斗二升。”唐皎然《五言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中1旬】一个月中间的十天。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北·宋云惠生使西域》:“九月中旬入钵和国。高山深谷,险道如常。”唐王建《宫前早春》诗:“内园分得温汤水,三月中旬已进瓜。”

3 指等级、规模(如现代汉语之“中型”“中档”“中雨”等)

【中1等】《周礼·秋官·司仪》:“公于上等,侯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宋史·食货志上》:“别遣官经画市籴,中等户以下免之。”

【中1人】中等的人。《论语·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汉书·食货志上》:“数石之重,中人弗胜。”颜师古注:“中人者,处强弱之中也。”

【中1才】指中等才能的人。《后汉书·王符传》:“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从此言之,中才以上,足议曲直,乡亭部吏,亦有任决断者。”唐道宣编《广弘明集·释道安〈君为教主〉》:“此盖中才之圣,非上智也。”宋邵雍《秋日雨霁闲望》诗:“陈言生活不须矜,自是中才皆可了。”

(二)中1·动(如现代汉语之“中断”“中继”“中转”等)

【中1断】中间断开。《晋书·李雄传》:“李雄,字仲儁,特第三子也。母罗氏梦双虹自门升天,一虹中断,既而生荡。”

【中1止】中途停止。《韩诗外传》卷9:“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将兴中止,若往而归。”

【中1辍】中途停止。《后汉书·郑玄传》:“伯仁先归,厘我国祭,玄定义乖,褒修礼缺,孔书遂明,汉章中辍。”《旧五代史·宋圭传》:“谓圭曰:‘服之可以延寿,然不可中辍,辍则疾作矣。’”

【中1分】从中间分开。《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颜氏家训·后娶篇》:“哀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李白《登金陵凤皇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中1立】居中而立。《大戴礼记·保傅》:“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宋史·乐志十三》:“圣子中立,臣工四环。”在对立的各方之间,不倾向于任何一方。《国语·晋语二》:“吾秉君以杀太子,吾不忍。通复故交,吾不敢。中立其免乎?”韦昭注:“中立,不阿君,亦不助太子也。”《后汉书·荀彧传》:“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今来速者,计必未定,及其犹豫,宜时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李贤注:“不令其有去就也。”

古代汉语中,这些“中1·动”结构往往是“状·谓”结构,“中断”即从中间断开,“中辍”即从中途停止,“中分”即从中间分开等。后来,随着语言的变化发展,这些短语逐渐凝固词化,成为了偏正结构的双音词(一般为动词),随着词化,它们的意义也往往发生了变化。如:

【中断】动词,中途断绝:

中断了两个企业的合作。

【中止】动词,中途停止:

因为下雨,中止了这场比赛。

【中立】动词,在对立的各方间,不倾向任何一方:

他们保持中立的态度。

【中转】动词,中间转手:

产销见面,减少中转环节。

中途转换交通工具:

到上海站后,要办中转手续。

二 “中2”的用法与功能

作为语法成分的“中2”,主要表“内部”义,表示在一定的界限内、里。乃方位词。与其他成分结合时,一般是后置的(它的引申义不完全受此限制,如“中官”指宫廷的内官)。现汉不能单用。

(一)名·中2

1 指空间范围(如现代汉语书面语之“家中”“树林中”“学校中”等。现代汉语口语一般用“里”)

【田中2】田野里。《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昔汝南有人于田中设绳罥以捕麞。”

【山中2】山里。《左传·桓公十二年》:“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

【丘中2】山丘上。《诗·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闺中2】宫室里。《楚辞·离骚》:“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王逸注:“言君处宫殿之中。”

【舟中2】船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车中2】车里。《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右,毙于车中。”

【胸中2】心里。《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强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于胸中矣。”

但是在上古,特别在《诗经》中,此类意思的表达经常采用“中2·名”结构:

【中2河】河里。《诗·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毛传:“中河,河中。”

【中2泽】水泽里。《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中2谷】山谷里。《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传:“中谷,山谷中也。”

【中2逵】四通八达的大路上。《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逵。”毛传:“逵,九达之道。”

【中2洲】洲上。《楚辞·九歌·湘君》:“蹇谁留兮中洲。”王逸注:“中洲,洲中也。”

【中2阿】山湾里。《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毛传:“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

【中2沚】水中小块陆地上。《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毛传:“中沚,沚中也。”

【中2林】林野里。《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毛传:“中林,林中。”

【中2囿】苑囿里。《石鼓文·壬鼓》:“寓逢中囿,孔庶麀鹿。”

【中2野】原野里。《易·系辞下》:“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中2心】心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上古文献中,“中2”和名词结合表示这个名词所示事物的范围内部义,一般是置于名词之后,但也有不少是置于名词之前的。最集中的是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2”凡出现67次,“中2·名”占49次,“名·中2”只占7次。先秦其他古籍中亦有“中2·名”的现象,但远不如《诗经》这么集中(《孟子》中出现10次)。以前有的学者认为:“中2·名”的结构是出于押韵的需要。但据统计,《诗经》中“中2·名”这种结构处于句中或非韵脚处的占65.4%,处于句尾韵脚处的只占34.6%(具体见下表):

形式数量比例是否处韵脚数量比例例词“中2·名”式4987.5%韵脚1734.6%中谷、中逵、中林、中露、中央、中坻、中陵、中阿、中泽、中国、中乡…非韵脚3265.4%中心、中冓、中田、中原、中林…“名·中2”式712.5%韵脚457.2%泥中、桑中非韵脚342.8%丘中

另外,这类结构也出现在先秦非韵文文献中。

【中2心】《孟子·公孙丑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中2庭】《孟子·离娄下》:“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中2野】《荀子·王制》:“货财粟米者,彼将日日栖迟薛越之中野,我今将蓄积并聚之于仓廪。”

因此,张世禄、储泽祥等认为,这种“中2·名”的现象乃原始汉藏语特点的遗留。*张世禄《先秦汉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如向日征《吉卫苗语研究》指出:吉卫苗语中名词和方位词成分结合是放在方位成分之后的。[1]而根据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所编《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2]也可以看到壮侗语族语言在表示“里边、内部”义时,基本上都是“方位成分·名词”的次序。按照李方桂的分类法,苗瑶语、壮侗语和汉语存在发生学关系,是同一语系。那么“中2·名”就是原始汉语的遗存。(如果按白保罗的分类法,壮侗语和汉语不存在发生学关系,不属同一语系,那么上古汉语中的“中2·名”现象就可能是一种语言借用现象。)

“中2·名”的结构到中古、近代仍然出现,如:

【中2河】晋张华《轻薄篇》:“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

【中2谷】《文选·成公绥〈啸赋〉》:“飞廉鼓于幽隧,猛虎应于中谷。”吕向注:“中谷,谓谷中也。”

【中2林】曹植《吁嗟篇》:“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白居易《及第后忆旧山》诗:“偶献《子虚》登上席,却吟《招隐》忆中林。”

【中2野】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中2波】陆机《棹歌行》:“乘风宣飞景,逍遥戏中波。”

【中2丘】南朝宋卞伯玉《荠赋》:“有萋萋之绿荠,方滋繁于中丘。”

【中2池】南朝梁沈约《咏芙蓉》诗:“中池所以緑,待我泛红光。”

【中2庭】《论衡·语增》:“夫纣虽嗜酒,亦欲以为乐。令酒池在中庭乎?则不当言为长夜之饮。”白居易《白牡丹》诗:“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中2囿】《文选·班固〈东都赋〉》:“遂集乎中囿,陈师按屯。”张铣注:“中囿,苑中也。”

【中2心】徐干《情诗》:“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酲。”

不过这类结构到《诗经》以后,特别是中古以后就迅速减少,出现频率也急遽降低(即使出现,也大多是出于仿古的需要)。到现代汉语中,基本只保留在成语中。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与“中1名”形式相同,容易引起歧义,不利于语言的可区别性、明晰性。所以后来这样的表达方式逐渐被淘汰。

2 指抽象群体范围(如现代汉语之“百姓中”“文章中”“方案中”)

【人中2】【饿鬼中2】【畜生中2】【奴婢中2】【庶民中2】后魏法场译《辩意长子者经》:“长者子辩意白佛言:‘人何因缘得生天上?复何因缘来生人中?复何因缘生地狱中?复何因缘常生饿鬼中?复何因缘生畜生中?复何因缘常生尊贵,众人所敬?复何因缘生奴婢中,为人所使?复何因缘生庶民中。’”(14-837)

【坐(座)中2】座席之中。《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神仙中2】《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古诗中2】《世说新语·文学》:“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

【众中2】众人之中。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

【文章中2】《新唐书·薛苹传》:“苹于文章中长于诗。”

3 指时段范围(如现代汉语书面语之“节日中”“假期中”“黑夜中”,现代汉语口语一般也用“里”)

【夜中2】夜里。《国语·吴语》:“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后汉书·吕布传》:“布疑其图己,乃使人鼓筝于帐中,潜自遁出。夜中兵起而布已亡。”唐姚合《赠王尊师》诗:“海岸夜中常见日,仙宫深处却无山。”

【春中2】春日里。《宋书·沈攸之传》:“卿春中求伐彭城,吾恐军士疲劳。”

【夏中2】夏日里。晋王羲之《谢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复何似,耿耿。”《宋书·庾登之传》:“夏中送甘蔗若新发于州,国吏运载樵荻无辍于道。”

【秋中2】秋日里。王羲之《问慰诸帖》:“秋中感怀雨冷,冀足下各可耳,脾风遂欲成患,甚忧之。”《南齐书·礼志上》:“凡置生二百人,其年秋中悉集。”

【冬中2】冬日里。《齐民要术·种胡荽》:“若令冬中食者,以草覆之,尚得竟冬中食。”

【五更中2】五更里。《三国志·吴志·吴范传》:“至五更中,果得之。”

【三四更中2】三四更里。《南齐书·东昏侯本纪》:“每三四更中,鼓声四出,幡戟横路。”

【九月中2】九月里。《齐民要术·大豆》:“九月中,候近地叶有黄落者,速刈之。”

【数日中2】数天里。《世说新语·术解》:“王从其语,数日中,果震柏粉碎。”

【一夕中2】一夜里。《世说新语·豪爽》:“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不过此类“名·中2”有时与“名·中1”甚难区分,因为二者外部形式相同,只是“中”所表示的语义不同。如“秋中”既可表示“秋日里”的意思,那么即属“名·中2”,上举晋王羲之《问慰诸帖》例即是。但有时属“名·中1”,如:唐姚合《八月十五夜看月》诗:“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此处的“秋中”当指秋季之中点,也就是“中秋节”。再如“日中”,既可以表示“太阳里”,《论衡·说日》:“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此属“名·中2”,但有时也属“名·中1”,指太阳当顶,正午。如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从旦被缚至于日中。转到日没晦冥大闇。”(4—268)对此,我们必须结合具体语境从语义上去辨别。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这类与时间名词结合,表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中2”上古时期还较少,因为时间概念比处所概念更抽象。而到了中古则大量出现,而且出现频率极高。

一般情况下,此类也有“中·名”的表达方式,但有的意思不完全相同,不少“中·名”式之“中”为“中1”,表示“中间”义。详见上文。

4 指情况、状态、过程(如现代汉语之“睡梦中”、“昏迷中”)

【梦中2】睡梦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梁沈约《别范安成》诗:“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眠中2】睡眠之中。《世说新语·假谲》:“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

【睡中2】睡眠之中。《敦煌变文集新书》卷8:“子京睡中,忽然梦觉,而坐叹曰:……”

【病中2】疾病之中。《世说新语·文学》:“(习凿齿)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客中2】谓客居之中。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诗:“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宋戴复古《泉南》诗:“客中归未得,岁事渐相催。”

【念诵中2】唐一行撰《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二相应者谓于三念诵中。其作意及出入息。此最相应为第一也。当勿异者。”(39-785)

【寒中2】寒冷之中。皮日休《奉和鲁望病中秋怀次韵》诗:“静里改诗空凭几,寒中注《易》不开帘。”

此类结构也都出现在中古之后,“眠”“睡”“念诵”等本为动词,“寒”本为形容词,但它们加上“中”后,都体词化了,表示在某一情况、状态的持续过程中,“中2”的语义也进一步虚化。随着“中2”的语义由具体空间范围→抽象群体范围→时段范围→情况、状态、过程的虚化,“中2”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大,不过至此它还不属时体助词。直到近代,才出现与介词配合的表进行、持续状态的“在……中2”(类似现代汉语的“大桥正在建设中”“方案在研究中”),如: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婆拕黎曰:‘不也世尊,说随信行应知亦尔。非二行者正在定中,可为世尊之所告勅。’”(29-683a)

元惟则会解、明传灯疏《楞严经圆通疏》:“而五种妄想,为见思之,异称者正在观行中,互相对垒。”(续12-927b)

清通理述《楞严经指掌疏》:“晦昧下责以逐妄,言:心性本妙,云何遗失?又正在悟中,云何便迷?”(续16-53b)

《绿野仙踪》第四十三回:“四人正在说笑中,觉得一阵异香吹入鼻孔中来。”*张谊生《“V中”的功能特征及“中”的虚化历程》一文中说:“我们知道,日语中表示动作行为持续有两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将日语汉字‘中’附于动词之后。这种表达方式不可能不对汉语的‘V中’产生影响。”“时态助词‘中’在我国台湾地区最为发达,不但使用频率较高,而且使用方法多样。这一现象显然同日本统治台湾半个世纪,强制推行日语有关。”(《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我们认为:与日语的接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的语法化过程,但不能说与日语的接触是“中”进一步语法化的唯一原因。“中”的语法化应该是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实现的。因为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到,在近代汉语中,“中”已经有了进一步语法化,向时体助词发展的萌芽。

(二)代·中2(如现代汉语之“其中”)

【此中2】这里,这里面。西晋竺法护译《生经》:“病人便前诣释言:‘我欲去,愿乞此瓶。’释便与之,语之言:‘此中有物,在汝所愿。’病人即持归。”(3—108)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中有第一沙门。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此外更无沙门、梵志。”(1-590)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如是论时。我于此中则有名称。”(1-103)隋阇那堀多译《起世经》:“阎浮提中。转轮圣王。出现世时。此中海道。自然涌现。与水齐平。”(1-312)

【是中2】这里,这里面。《汉书·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越》:“使美人相和歌之去,曰:‘是中当有自知者。’”三国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王即问言:‘大婆罗门!是处可畏无有人民,是中唯是闲静修道之人独住之处,仁何缘来?’”(3—55)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世尊!譬如有人欲见大海,稍稍前行,若见树若树相,若见山若山相,当知是中去海尚远。”(8—554)唐不空译《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以虚空为库藏。是中珍宝满虚空中。给济苍生。五种之施令无匮乏。”(18—293)

【斯中2】这里,这里面。吴支谦译《大明度经》:“若大士闻斯义得净定者,疾近受决不久,或见一佛若两,便受决。或自于斯中受决,得无上正真道。”(8—489)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普生斯念:斯中有形之类。蒙佑无量。何况人形?”(2—827)唐澄观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即显空假是此中道之空假耳。非是从彼空假入斯中矣。”(36—693)

【阿堵中2】这个里面。《世说新语·巧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个中2】【个中2】这里,这里面。唐寒山《诗》之二五五:“若得个中意,纵横处处通。”陆游《对酒》诗:“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醺未醉时。”

【彼中2】那里,那里面。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此摩竭提国有一聚落,彼中有城,名婆呾那。”(9—765)隋阇那堀多译《观察诸法行经》:“彼世尊宝光威轮王如来,有园名爱见,彼中世尊所游。”(15—741)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彼一切相悉能了知,又能了知彼中所有若干众生种种性、种种色。”(11—232)《南齐书·张敬儿传》:“又张雍州启事称:彼中蛮动,兼民遭水患,敕令足下思经拯之计。”《旧唐书·李德裕传》“德裕曰:‘杷头峯北,便是沙碛。彼中野战,湏用骑兵。”

【厥中2】那里,那里面。吴支谦译《梵网六十二见经》:“往还其中,于彼住在。厥中生俱会行,于网中行,死不得出。”(1-264)宋赞宁撰《宋高僧传》:“释亡名者,不知何许人也。居褒城西数十里,号中梁山。数峯回负,翠碧凝空。处于厥中,行终诡异,言语不常。恒见者弗惊,乍亲者可怪。”(50—847)

【那中2】那里,那里面。后汉支娄迦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愿佛为我说诸佛国功德,我当奉持,当那中住,取愿作佛国亦如是。”(12—280)失译附后汉录《分别功德论》:“佛言:‘止!止!目连,汝神足虽能反此无难。那中众生,可以一手执虫,一手反地。’”(25-41)竺法护译《菩萨十住行道品》:“过去诸佛悉那中生,当来诸佛悉那中生,今现在诸佛悉那中生。何因菩萨入大道中?从何因缘入是大道中?”(10—454)

【就中2】这里面,那里面。庾信《春日极饮》诗:“就中言不醉,红袖捧金杯。”《颜氏家训·归心》:“国有增减,星无进退,灾祥祸福,就中不差。”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其中2】这里面;那里面。《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晋陶潜《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在中古时期,“指示代词·中2”的形式特别丰富,指示代词包括近指代词(此、是、斯、阿堵、个)、远指代词(彼、厥、那;就、其),特别是在口语性较强的佛教文献中,使用频繁。中古以后,由于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加剧,单音节方位词语法功能逐渐退化,置于指示代词后的功能逐步被双音节方位词取代(如“这中间”,“那里面”),到了近代汉语后期,“中”基本不再和指示代词组合,一则由“里”替代(但“里”已经几乎虚化为一个代词词缀),一则因为“其中”既可表“这里、这里面”义,又可表“那里、那里面”义,所以其他的形式逐渐消亡,在现代汉语中,只有“其中”硕果仅存。

作为后置方位词表示“内部”义的“中2”,在先秦汉语中比较多见,有时表达这一意思也用“内”,但使用频率不高,且一般只能和名词结合。如:

【邦内】《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封内】《荀子·正论》:“封内甸服。”杨倞注:“王畿之内也。”

【海内】《孟子·梁惠王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焦循正义:“古者内有九洲,外有四海……此海内,即指四海之内。”

到汉后才逐渐多起来,如“室内”“宫内”“车内”“三月内”等。但紧接着名词后面的新兴方位词“里”汉代口语性较强的文献中已经出现,如:

【筋髓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经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

【宫里】失译附后汉录《分别功德论》:“王亦闻此女妙,欲纳之宫里。”(25—43)

【殿里】蔡邕《对诏问灾异八事》:“而称伯夏教入殿里,与桓贤言。”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方位词“里”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不仅出现了“村里”“河里”“狱里”“洞里”“瓮里”“铛里”等数十种与具体的名词的搭配,还出现了大量“雾里”“风里”“心里”“梦里”“曲里”“今夜里”等与抽象名词的搭配。根据汪维辉的统计:“中2”和“里”的出现频度“从东晋的约5∶1到隋代缩小为约2∶1。到唐代的王梵志诗里,‘中2’和‘里’的出现频率已大体持平。……至敦煌变文出现了‘这里(者里)、’‘那里’、‘里’由方位词进而虚化为词尾。可见至迟到晚唐五代,方位词‘里’已经完全发展成熟了”。[3]到现代汉语,“中2”和“里”基本成了书面语和口语之别(文白之别),不过“里”还未能彻底取代“中2”,在有些习惯组合中还只能用“中2”而不能用“里”。比如“动·中2”结构表示过程的“讨论中”(讨论中发现了新的问题)、“谈判中”(谈判中,双方获得了谅解)、“战斗中”(战斗中他负了伤)等。表示持续状态,用在介词“在”之后的“营业中”(饭店正在营业中)、“进行中”(演出还在进行中)、“研究中”(方案仍在研究中)等。

另外还要说明的是:“中2”也可说成“之中”,不过因汉语韵律的要求,“之中”一般不用在单音节词之后。如《论语·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季氏》:“且在邦域之中矣。”现代汉语更是如此,可说“宫殿之中”,不说“宫之中”“殿之中”;说“风雨之中”,不说“风之中”“雨之中”;说“睡梦之中”,不说“睡之中”“梦之中”等。

以上,大致探讨了“中”的基本意义“中1”(中间)、“中2”(内部)义的来源及语义、语法功能方面的差异。特别是探讨了“中1”“中2”从上古到中古用法及使用频率的变化以及“中1”逐渐在口头语中由“里”替代的情况;中古时期“中2”作为方位词与指示代词搭配的多样性及逐渐消亡,统一于“其中”的轨迹。

有关“中”的一些其他义位,如《汉语大词典》“【中】zhōng:2.特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5.指内心。6.引申为感情。7.指内脏。8.身体”,这些义位无疑都是从“内部”义引申出来的。而“10.居于其中。12.半,一半。13.间隔。14.媒介,居间。15.指介绍人,中间人。16.正。17.均匀。23.指二十四节气的中气。24.中午,日中的时候。25.指中年”等等,这些义位无疑都是从“中间”义引申出来的。至于《汉语大词典》:“【中】zhōng:18.合适;恰当。19.指正确的标准。20.犹言可,行,成。”此类义位虽然也由“中间”义引申,但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儒家推行的是“中庸之道”,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因此符合“中”的标

准就“合适”“正确”“可”。(关于“【中】zhòng 1.箭射着目标。2.泛指击中或被击中。3.符合。4.及,到达。6.考取;录取。7.得到。8.相当;相应。9.值得。10.击;杀。11.侵袭;伤害。12.指被侵袭、伤害。13.中伤,陷害。14.遭受;受到。”以及“【中】zhòng:‘仲1’的古字。1.指每季中居中的。2.指排行中的第二位”等义位,也是由“中间、中心”义引申而来。)

因为严格地讲,这些都不属于语法问题,故略而不论。但从这些众多的义位来看,其核心义位当是“中间”和“内部”。

[1]向日征.吉卫苗语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6.

[3]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36
试论现代汉语人体器官量词的类别
现代汉语“形容词+‘一点’”的语义特征分析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36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说“骉”
寻根(2014年5期)201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