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超杰
(靖江市第一中学 江苏靖江 214500)
构建互动课堂氛围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闻超杰
(靖江市第一中学 江苏靖江 214500)
通过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探究氛围、营造创新能力等来增强课堂气氛的互动性,通过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生互动;提高效率;营造环境;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总是把引导学生寻求现成的结果、现成的答案、现成的认证等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而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更多地关注过程与方法。特别在江苏现行的高考政策和新的规范教学行为的形势下,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通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互动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课堂上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创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能和加强师生互动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实现: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更注重激励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大胆设想,从多角度、多方向提出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质疑,从而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从“学会”向“会学”转化。例如在学习“分子结构与性质”时,要求学生根据初中所学氧气的性质以及前一章所学的元素周期表知识,推断氧族元素的性质,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判断、推理、联想、讨论、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以及递变规律,由此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让我告诉你,请你照我这样做”这样的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会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去解释为什么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都比硫化氢高、为什么常温下水是液态而硫化氢是气态。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运用探究教学方法,能更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的程式化、满堂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认识过程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广泛地联系实际、联系旧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随着问题深入学。探究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论课上、课下都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与情境,自始至终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中敢疑,并引导学生会疑、善疑和释疑。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和巩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化学教学体现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特征。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来获得新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施展,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新课改的理念是关注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探究性教学,这时老师要努力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并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对所提供信息的处理,通过实验、推理等得出结论。同时,促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多种能力。如在“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有一道题目:一个蓄电池两个电极的极性标志模糊不清了,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两个电极的极性。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设计方案、讨论、实验、再讨论,对该问题进行了解决,对电池极性的判断有了深刻的体会。
近几年来,无论是水平类试题还是选修类试题,时代感都很强,试题往往从学科前沿或社会热点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发展,涉及环境、生活、军事、科技、化工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渗透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重大社会问题、最新科技成果、获诺贝尔奖的科技内容。教材中密切联系实际的素材极为丰富,如多处出现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特别是教材中设计的“资料”、“阅读”及“选学内容”栏目。教学时,我们一定要认真挖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解答习题时,要善于借题发挥,前挂后联,扩展思路,倡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促进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领略到应用化学知识的无限乐趣。
在互动探究式教学氛围中,教师应有开放、民主、宽容的心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要善待学生的质疑问难,不能摆架子,训斥那些善于钻研问题的学生,也不能不懂装懂,敷衍了事。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思维的思想火花,教师应积极肯定,认真引导,采用多元评价,让学生敢于尝试并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课堂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教师应抱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教学的最新潮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祖浩.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情境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008-0546(2010)06-0027-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0.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