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立快乐的化学课堂

2010-04-11 12:11:15张柏青
化学教与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习题化学情境

张柏青

(铜山县单集中学 江苏 铜山 221127)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动力。

但是,受到升学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中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化学也被冠以“第二外语”、“理科中的文科”。 不少学生对化学产生畏惧感,认为化学就是那些繁琐的符号、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推理判断等,感觉到化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学生的这种心理也给我们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适应目前的教育现状,还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化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主阵地——课堂上下功夫,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建立快乐的化学课堂,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化学。我们如何建立快乐的化学课堂?我认为可以从教学环节入手研究:

一、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

“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整个社会的追求,和谐同样也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为积极探究、自我建构。和谐自由的课堂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能对所学知识、已获技能有正确独到的体验和感悟。我们教师怎样去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呢?

首先,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当然,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情感交流中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心理有对学生的爱,就会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对学生的行为就会多一份理解;教师心理有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就会多一份宽容。例如,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实验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我们教师可以幽默地提醒学生:“这位学生是想提醒大家,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容器是错的,他在示范错误操作给我们看。”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快乐,这种处理能使全班同学都会心一笑,课堂气氛马上放松了,缓解了台上同学的紧张,融洽了师生关系。和谐的学生与学生关系要求学生之间体现出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成效。

其次,我们要建立和谐的课堂秩序。良好的课堂秩序就是课堂有条理、不混乱,同时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潜能的机会。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探索、创造。然而,有的课堂活动过多,追求形式,致使课堂秩序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动静搭配合理,张弛恰当有度,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思索中感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性与倡导秩序井然并不矛盾,秩序井然的课堂有赖于教师创设尊重学生的情境与氛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教师不要制止他,听他说完理由,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爱因斯坦说过:“学生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株脆弱的幼苗,他除了需要鼓励外,还要自由,要是没自由,他不可避免的会夭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以较多的自由。不但要允许学生发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发问,帮助学生克服害怕提问。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用于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进行“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在进行“化学材料”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进行“环境保护”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我们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新制的氧化钙中加水能煮熟鸡蛋”等来设置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如组织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的净水作用”、观看录像“硬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都可以为学生学习化学有关的知识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探究去解决问题。如“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出现‘空中生烟’的奇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等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化学教学中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一是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学生通过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归纳出“物质溶解时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结论。二是调查、辩论等活动,如“结合今年我国西南五省遭遇的特大干旱,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状况,提出有关的建议”;“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等。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 (图书馆或互联网)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我们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利用趣味实验适当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例如 “探究稀硫酸的腐蚀性”,可设计为 “魔焰显字”; “探究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可设计为 “密信书写”等。只要我们仔细研究,其实趣味化学实验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设置新奇“有用”的化学习题

课堂中化学习题的设置,应该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联系,使学生感到化学是“有用”的学科。这些习题必须是隐藏在学生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纯学术问题。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对他有用,是他所需要的知识时,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决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生活中许多事例都可以作为化学习题的原型,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提炼素材,并将其及时地引入教学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的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进行 “淀粉和油脂”内容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习题:“我们学校刚刚举行了运动会,在中长跑、短跑比赛后,为何很多同学感到很累?有的同学提议赛前服用葡萄糖,这样有用吗?若改食花生或者面包,效果会更好吗?”学生在完成这一习题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该习题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化学真实、有用,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已经渗透到众多学科领域之中,日趋成为“人类继续生存的关键学科”。中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和参与意识,他们关心人类社会发展,具有远大的理想。应用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的知识设置化学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创新能力,使化学教育真正地面向未来社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如进行“化学方程式”教学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习题:“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院士的研究组用催化热解法使四氯化碳和钠反应,以此制备出金刚石纳米粉,被国际刊物誉为‘稻草变黄金’。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题设计的精妙之处是将化学的前沿知识渗透于其中,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前沿知识,使学生感到高科技并不神秘,它就隐含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当中,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教师要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泥土,就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要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要体现在行动上,转变以往单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采取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将学生的发展真正放到首位,建立真正的快乐化学课堂。

[1] 高剑南,王祖浩主编.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星,沈怡文主编.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习题化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护患情境会话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