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联网后党报校对工作的重要性

2010-04-11 03:18魏跃勇
关键词:小样原稿编辑出版

魏跃勇

(湖南日报社 编辑出版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5)

“告别铅与火,甩掉纸与笔”,电脑编辑出版系统的应用颠覆了党报传统的出版模式,也对所有的党报编辑出版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有人认为,联网后稿件都是网上釆编、使用电子文本,校对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原稿基础,没有什么可“对”的了。但实际上,电脑联网后,校对工作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重要。

一、校对工作重心转移

电脑编辑出版技术应用于党报出版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电脑拼版阶段。此阶段只是操作员单纯运用电脑敲字、改小样,然后录入拼版,编辑很少直接参与电脑操作。校对工作者在校对时有原稿、小样、大样,都以原稿为依据,付印时则以编辑改后的清样为准,主要消灭原稿、编辑和排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差错。第二阶段,即半网络化阶段。在此阶段,编辑记者还没有完全实行电脑操作,虽然在某些重要环节,如录入文字、排版、出样等方面已实现微机化,但还有大量纸稿,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第三阶段,即全网络化阶段。这一阶段,编辑记者彻底丢掉了纸和笔,无论是记者写稿,编辑、部门主任审改,主管编委、老总审稿,还是排版、出样,全程网络化,真正实现了无纸化操作和办公。

第一、二阶段由于有纸质原稿存在,在校对界统称为传统校对阶段,以校“异同”为主,是一种“死校”。与“忠实原稿,对原稿负责”的传统校对相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脑技术的进步,釆编网络化系统在各报社得以全面推广应用,很多党报现在已进入全网络化阶段。作为编辑出版中心的重要环节,校对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表面上看,校对工作比以前轻松了,但实际上,实行电脑联网后,进入网络小样库中的小样,既是原稿又是传统意义上的小样,是两者合一的电子稿。此时,大量的明显性差错和隐蔽性差错都隐藏在整个版面的各个角落,黑白间危机四伏,校对工作不再是被动地、简单地“缘木求鱼”,而是积极主动地“海底捞针”,由简单的机械性校“异同”升华为更为复杂的校“是非”,由被动性校对变为主动性校对,变以前的主要注重消灭原稿字词差错转移到消灭一切差错。

校“是非”也即“活校”,要辨识出隐藏在大量正确信息中的各种差错,既包括稿件写作中的差错,也包括电脑操作中的失误,还有大量编排上的规范性错误。校“是非”是一种更高级的、富有创造性的校对方式,主观能动性更强,因此责任也更大。

二、校对工作职能扩大

校对工作本就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是编辑出版工作的独立程序,这从各报校对部门划分为编辑部或总编室就足以说明。电脑联网后,编辑功能实际上已划分为三大块:组版编辑(负责组织版面)、校对编辑(负责精细加工)、版式编辑(负责版式拼排美化)。而校对的编辑功能也在电脑联网后得到加强。

(一)校对编辑职能扩大。党报校对人员一般队伍相对稳定,专业知识丰富,对版面、版式各要素,如报眉报尾、题文相符、图文对照、字体字号、各种标题与行文格式的规范化,是否有违反出版条例的内容,文章内容是否有出入以及专业知识性差错,标题字体搭配是否谐调、名称是否统一,版面是否有重稿、重图片,稿件转接版是否衔接等这些编辑内容早己耳濡目染。联网后,这部分内容便成为校对的常规工作,校对人员与组版编辑同司其职。校对人员编辑职能在不断扩大,只要版面里有的内容无不成为校对之矢,其职能范围已不仅局限于“一字”之师,俨然已成“一版”之师。

(二)在版面编排上,组版编辑和校对的着眼点不同。组版编辑在编排稿件时,要从当前大局出发,根据稿件的级别、重要性以及缓急程度安排位置。同时,版面编排要美观大方,新颖生动,追求版面的整体宣传和艺术效果。而校对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并纠正校样中的各类差错,核对小样和编辑在各校样中的错误或改动之处是否有漏改、错改之处。同时,校对要全面检查组版编辑的规范性内容,及时订正和完善,以保持规范性内容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此外,校对还需纠正照排操作中的失误。

(三)在稿件处理上,编辑侧重的是稿件的导向性和整体性,是从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考虑,其着力点不在于单个字词或标点符号的差异上,有时难免会出现疏漏。而校对人员则是从文章的细处着眼,以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为单位,逐标点逐字逐句逐文逐版面进行精校细斟。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稿件的再创造,是“第二次编辑”。

三、校对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随着党报编辑出版系统网络化的应用,校对的对象、方式、时效发生了根本变化,校对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专家型人才。

(一)校对对象已由传统的纸制原稿直接变成小样库中的小样、大样、清样,校对人员失去了对原稿的依赖,就好比高空中的杂技演员无保险绳保障一般。党报校对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文字到内容,从风格到版式,从单纯的字词差错到整个版面的“是非”,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政策性很强的文件、法规、条例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评论,又有介绍某些专业知识的文章,还有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等。要适应这种情况,校对工作者就必须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杂家”,练就一双孙悟空式的“火眼金睛”。

(二)传统校对是结对唱校,即一人读原稿,一人看校样。联网后校对程序得到简化,是一人独校,单独作业,面对的载体是电脑显示器,不再是手写稿或打印稿,具体操作上鼠标和键盘也基本上取代了纸和笔。联网后,搞好党报校对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掌握电脑的操作与使用,了解电脑编辑出版系统的基本原理,摸清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的规律。只有这样,校对工作者才能胜任新时期的党报校对工作。

(三)报社使用电脑编辑出版系统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出版时效。具体到校对部门,在时效上已无传统校对对各校次的具体时间要求,总体要求是又快又好,各校次都要求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不能拖组版编辑的后腿。如清样检查以前规定半小时以内完成,现在虽无明确时间要求,但一般要在十五分钟以内完成。这样,每一位党报校对工作者都要时刻注重对党的理论、党的政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政治政策水平,丰富专业知识,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工作中快速反应,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

(责任编辑 陶新艳)

猜你喜欢
小样原稿编辑出版
跳舞吧,去庆祝!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跳楼事件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搞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