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娟 翁楚歆
(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2.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363)
略谈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谢子娟1翁楚歆2
(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2.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363)
文章对多校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见解,以期对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一校多校区的发展格局下,如何做好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和谐,这是高校建设者们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座谈相结合等方式,对新校区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征询了华南师范大学三个校区(石牌校区、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大量师生的意见,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由于新校区承载校园精神的氛围和环境相对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看,华南师范大学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其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新老校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容易造成文化传承上的断层。老校区位于广州市中心,而大学城校区和南海校区在地理上和本部存在一定的距离,除了走高速公路的学校交通车,一般往返新老校区坐公交接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而校车班次少、主要是接送老师上下班。交通不方便使得新老校区的学生沟通少,而很多教师因住宿等关系也较少在新校区,只是上课时与学生接触,平时缺乏联系。新校区相对缺少教师身影,较难感受老师搞科研的氛围。调查显示,对于和课任老师的联系,有57.3%的学生认为很少,几乎没有。这说明师生关系相对疏远。教师较少参与指导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术关怀”和“人文关怀”都相对欠缺。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较之老校区而言,很多关键的互动环节较少,如师生互动,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校领导与学生互动,从而影响了校园文化中厚重的精神文化对新校区学生的传承。
(二)新校区没有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难以感受校园文化个性。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校园物质文化,无法寻找和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69.4%的受访者认为,南海校区和大学城校区都是按照现代建筑的风格设计建造的,不像校本部有浓厚的历史积淀。
(三)制度创新过程中,由于师生参与的不足,理解上的差异及利益、观念、惯性等因素,还没有被师生员工在心理上接受成为制度文化。课题组通过采访一些师生发现新校区由于实际情况不一样,会产生一些新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和规则与校本部有时会存在出入,这就导致新校区师生在制度认同上存在一定的迷茫,难以一下子接受新校区的新制度,或存在一个以哪个作为行为规范和衡量标准的问题。
(四)教育资源不足或正处于加紧建设之中,使他们未能充分享受大学阶段应有的资源保障。新校区缺乏老校区的校园氛围、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文化活动设施、场所需要逐步配套和完善,校园文化的传承、连接和生长需要有一个过程。新老校区的交流存在距离障碍,学生难以获得如同老校区一样的高密度信息,文化氛围不如老校区浓厚。
研究发现,两校区间校园文化活动和制度文化差异较大。华南师大三个校区由于办学背景不同、学科结构、办学层次、特别是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往往本部、大学城校区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相比之下,南海校区管理上相对独立,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学校的各部门职能一般只延伸到大学城校区,所以与校本部和大学城校区的校园文化差别比较明显。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和投入资源存在差别,由此也导致两个新校区间信息没有完全共享,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
经过调研,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大力发扬和传承华师精神。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包括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和绝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生活信念等意识,也是通常所说的校园精神,它属于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大学可以没有围墙,但是不能没有氛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发展格局中进一步探索华师精神和华师传统,在华南师范大学一校三区的总体格局下,创建“同质”而非“异己”的校园文化,必须追求新校区与老校区不仅“形似”更有“神似”的精神内涵。校史和校训就是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传承载体,要让新校区的师生时刻感受到学校历史和校训的存在。我们应通过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对校训进行解释和宣传,使校训能真正深入人心,并使师生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意志和情感,为实现校训的理念而孜孜奋斗。
(二)狠抓学风、教风、校风,打响新校区校园文化品牌。调查显示,有32.4%的学生认为学风是一所高校品牌的根本所在,另有25.1%的学生则认为教风也是影响一所学校的品牌效力的重要方面。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一个高校学风和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培养出来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新校区在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学风教风。优良学风教风得益于严格的管理,但新校区毕竟起步较晚,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应该扬长避短传承好学校的精神基础。
(三)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形成校园发展的长效机制。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制度、公约以及习俗等等,当这些制度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时,不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纪律性、意志等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新校区应该把老校区的制度精华吸收过来,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管理模式的调整,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
(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学术是学校的根本,“大学之学”首先体现在学问。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力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前途命运,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老校区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但真正落实三个校区和谐共享,还任重而道远。大学城校区主要师资力量是来自本部,而南海校区由于在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某些自主权,利用好这些自主权对于南海校区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除了提高教师学位门槛,更应从培育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出发,广纳良才。
(五)建设“数字校园”,促进校园文化传承。建设“数字校园”,走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文化战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新老校区的联系、交流与沟通,体现其血肉相连的亲缘关系,使新老校区分而不离。与时俱进,扬长避短,推动校园文化数字化建设,通过网络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的最强音。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文化和学术的交流,在公寓内能充分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的作用,形成网上红色阵地,对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推动网络党建工作起着直接作用,为新时期给德育工作提出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难题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六)重点扶植组织文化建设,推动校区学术水平的提升。校园的组织行为文化包括师生以教学为中心的各种行为方式和业余生活方式,如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等群体行为和文化活动等。它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体现。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有58.7%的同学认为学生能力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要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展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团学组织在引领校园文化发展主旋律的同时,应自我完善,夯实基础,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出去能干”的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注重传承,在移植中求创新、求发展。通过改善交通,跨越地理障碍,实现跨校区沟通。通过做好跨校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传承与创新,加强学生社团跨校区活动,做好学生刊物、校办刊物的交流与传承;其次,要注重实际,循序渐进。广州大学城校区和南海校区正处于一个建设的过程中,各项事业都在发展,文化建设也是这样,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不断展开,要有规划地进行文化建设;再次,要挖掘传统、培育精神。新校区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学校精神来优化学校的物质环境,完善制度保证机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弘扬学校精神;最后,文化育人推行情感教育,弘扬正气。学生在受关爱中体会丰富多彩的内涵,从而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生与社会、理想与追求、情与爱、都会在校园文化中表现出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键就是扶正压邪,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老校区应该以本身的校园文化基础来带动新校区的发展,新校区则应以制度促规范、以文化积底蕴、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新老校区最终应该达成和谐校园,不失传统而各具特色。
[1]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楼仁功、陈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3]黄飞.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On the Heritage and Creation of Campus Culture for Multi-campus Universities
Xie Zi-juanWeng Chu-xin
(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Kangda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Guangzhou,510631,Guangdong)
This paper aims to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the heritage and creation for multi-campus universities so as to get some benefi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lti-campus universities.
Multi-campus;Campus culture;Culture heritage and creation
G122
A
1008—6772(2010)04—0042—02
2010-7-29
谢子娟(1965-),女,广东平远人,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翁楚歆(1984-),男,广东汕头人,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法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