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城市 “发展战略指向”问题思考

2010-04-10 16:02:46郭先登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年4期
关键词:环渤海海洋战略

■郭先登

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规划,首先需要确立的是发展战略;确立科学发展战略的前提是,正确判断国内外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走向,进而确定本区域的发展战略指向。 “发展战略指向”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发展新理念,近年国内外越来越多地用于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本文以环渤海城市制定 “十二五”规划及更长远时期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提出城市需要高度重视的八大 “发展战略指向”。

城市发展战略指向之一:充分发挥环渤海城市普遍临海的地理优势,以新理念强力推进海洋产业发展

环渤海城市客观具有的临海地理优势,所拥有的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物质技术基础等综合国力,决定了处于该区域的城市必定以新理念强力推进海洋产业发展。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海洋产业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大生产门类。在现代海洋开发利用中,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处于以渔业、盐业和运输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其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海洋石油工业的兴起等,传统的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海洋石油化工业、现代海洋大型运输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旅游娱乐业等构成的现代产业成为迅速崛起的海洋支柱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海洋生物药物全面推向市场为标志,由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海底矿物开发、海能利用、海洋生物利用与药物制造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崛起,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进入了呈现加速度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海洋产业按照经济学的分类,主要包括:海洋港口运输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造船业、海洋新材料业、海洋石油化工业、海洋纺织业、海洋地矿业、海洋药物业、海洋捕捞业、海洋养殖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服务业等12类。现代海洋产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并不断完善着各个子门类,催生着若干细分生产门类的形成与崛起。如近年来海洋药物业就呈现着不断 “细分”的趋势。浩瀚的海洋蕴藏着约17万种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具有多用途的海洋矿物,在海洋生物药物发展的同时,海洋矿物药物也开始作为海洋药物业一个细分生产门类加快开发利用。为此,各国加快海洋开发与利用,都把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放到突出的位置来抓。在这种发展态势下,环渤海城市制定 “十二五”规划及更长远时期发展规划,必须把强力推进海洋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 “发展战略指向”。

城市发展战略指向之二:深入推进环渤海区域已经确定的进入国家战略的经济区布局,以新理念加快推进临海地带发展

进入21世纪后,辽宁省以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六城市为国土空间,制定的 “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已经进入国家战略序列,成为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 “国家队”;河北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等亦已抢占先机,迅速崛起;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带来重大生机;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近期昂首阔步进入国家战略序列。在这种发展态势下,环渤海城市必须以新理念实施临海地带发展战略。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实践中,临海国家与地区普遍重视临海地带发展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普遍更新理念,加快推进临海地带发展战略,以此带动国家与地区的经济振兴和发展。实施以新的理念为指导的临海地带发展战略,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好以下三个子战略问题。

一是科学实施临海地带划分标准调整战略。现代海洋经济是一种以立体、多维空间为载体的经济形态;海陆交汇的边缘——临海地带,是开发利用海洋的桥头堡;按照国际规则,临海地带一般指的是陆域概念,最早划分的标准是以海岸线为外界,向陆域方向延伸30公里的方圆为临海地带;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实践的发展,目前,划分的标准是以海岸线为外界,向陆域方向延伸100~150公里的方圆也可以界定为临海地带。由此可以断言,人类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念、观念和概念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更新。显然,环渤海城市必须抛弃传统理念,坚定不移地科学实施临海地带划分标准调整战略,不断以更加符合实践的临海地带划分标准,为城市开辟足够的多维发展空间。

二是科学实施区位优势布局优化战略。从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不同的区位优势具有客观形成的不同的经济发展优势。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优势,关键是如何实现布局优化。按照这一理论的指导,环渤海城市必须抛弃传统理念,坚定不移地科学实施区位优势布局优化战略。如山东省青岛市不断强化实施的 “依托主城、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线辐射”的城市发展布局新模式,作为一种科学实施区位优势布局优化战略的典例,可以为其他城市与区域所借鉴,特别是可以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所借鉴。再如,山东正在以2009年12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黄河入海口沿海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 (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总人口985万;区域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优势突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可以肯定的讲,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三是科学实施围海填海造地战略。

世界与中国沿海区域发展客观需要的陆域空间,决定了人类必定会通过围海填海造地的方式,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陆域空间。笔者在国外考察中印象最深的是,从德国乘车走高速公路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入荷兰国土后,大片的围海填海造就的牧场成为亮丽的风景线;韩国仁川市已经建成的200余平方公里的 “空港新城市” (拓展目标是千余平方公里),主要依靠围海填海造地,其松岛开发区全部是围海填海造地,韩国围海填海造就取得的成就应当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所借鉴。笔者几年前撰文提出,沿海地区展现出向海要田、扩大土地面积的前景。同时,笔者还提出,近期,国家将首次制定围填海规划,并可能从环渤海地区开始试点。环渤海城市要高度重视国家具体政策的发布,抓住机遇,发挥经济圈拥有海岸线长的经济地理优势,力争成为首批试点的区域。我们需要继续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和借鉴,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科学实施围海填海造地战略,以改写陆域版图,开拓越来越大的陆域发展空间。

城市发展战略指向之三:充分发挥各个城市所具有的特色比较优势,以新理念完善城市品牌价值链运行体系

现代品牌学揭示,城市价值最终体现为城市品牌,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价值最大化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城市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带来的最大利益。如果说资源禀赋决定了城市竞争中的比较优势,那么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比较优势的核心。青岛建设品牌之都的实践证明,单一品牌而集合起的品牌经济发展模式,必将由 “名城基地”通过集群式集合起的品牌经济发展模式所替代。品牌产品与品牌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以产品价值链延伸为基础的品牌价值链的延伸。

面对 “十二五”规划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城市决策要更加重视以品牌为主导的城市价值提升和内涵挖掘,用城市价值理念指导发展思路创新,指导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系。

以品牌为主体标志的城市竞争力是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及其状态型形象。城市品牌价值链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价值链包括其价值活动和价值流。环渤海城市充分发挥已经形成的特色比较优势,从定位导向转到价值导向,真正提升城市品质、产业品质和市民生活品质,进而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吸引更多人才、资本、技术、产业的集聚,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生产力发展的良性循环。

城市发展战略指向之四:实施以新理念为指导加快推进城市清洁生产体系建设,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面对世界与中国进入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各国与现代企业正积极寻找新的替代产业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奠定基础,而低碳产业正是各国关注的重点。低碳经济是在较高文明发展水平前提下,表现出的一种碳生产力水平较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的经济形态,目前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与现代企业的共同选择。推行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中国从能源、资源等多重困境中 “突围”,更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途径。以 “低碳经济”为标志的低碳产品与技术竞争,着眼点是未来数十年国家经济实力的比拼,超前部署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跻身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

在 “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未来更长的发展时间内,中国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环渤海城市要跟紧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更高发展目标,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加快推进城市清洁生产体系建设,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迎接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揭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建立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解释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科学问题连接,为国家建立应对和减缓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全球化影响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此,环渤海城市 “十二五”规划期要做到:一是抓住城市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能源结构清洁化、资源结构节约化,突出单位产出所需能源、资源消耗逐步下降;二是巩固城市已经形成的清洁生产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能效;三是优化产品结构,降低高碳产品比重;四是建立城市 “绿色消费”模式。

城市发展战略指向之五: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真正建立起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经济新结构

建立以新理念为指导的现代城市经济新结构,需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创新与转型,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环渤海城市 “十二五”规划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一是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是,以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产业,以节能环保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以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以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行业。

二是以放大城市功能新理念,完善城市功能。理论经济学揭示,如同现代化商业业态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一样,城市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放大城市功能紧迫课题。从完善城市功能,克服和化解 “城市病”蔓延方面看,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实践已初有成效,如城市综合体的兴起,CBD、CRD及总部经济的发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城市功能,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已经把城市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如 “城市综合体”又被称为 “城中之城”,一份权威机构调查显示,集约型城市综合体内的各种业态和物业的运转效率将提高36%,节能收益将提升42%。事实证明,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对于新兴区域的崛起或旧区域的再生,都体现出极大的价值发展空间,综合体已经成为城市改造和再生的标志性成果。再如,从目前城市CBD的发展情况看,其首先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的限制,前瞻性地统一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发展规划,有意识地引导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实现对接,既有助于产业的集聚与整合,也有助于城市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增强。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CBD的发展将城市功能与形态以集群的形式进行重新整合,使城市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使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有助于一个城市体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而这正是城市产业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本。

三是实施多元主体经营的突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服务经济主要应当依靠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现代服务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资本市场为建设各类服务企业和项目筹集资金、满足多种投资需求和富有效率的运作体系。尽管近年来环渤海城市开始形成多元主体经营的局面,但是同若干城市比较起来,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很不充分,必须突破。目前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实施突破:鼓励现代服务性企业积极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做优做强;积极推进证券产品创新,扩大投资者对现代服务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选择能力。

四是实施地域合作的突破。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几乎都在进行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环渤海城市无论是从的过去,还是从未来发展看,发展现代服务经济都需要实现跨区域的合作。发展现代经济必须在空间上实施地域合作的突破,目前主要有两大突破:通过发展现代经济,城乡统筹发展的合作,加强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的功能,强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反哺,实现城乡合作新突破;实现集团性、连锁性、跨国性、跨区域性经济合作新突破。

五是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全面提升环渤海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水平。 “十二五”规划期,环渤海城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发展态势是,以建设高端产业为主体,建立先进制造业,从 “中国制造”彻底转变到 “中国创造”上来;要从依靠低成本的竞争彻底转变到依靠独特价值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上来。实现上述两个转变需要突出品牌经济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同时对企业环境进行投资,更新企业战略,建立和加强相关制度,特别是利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改造城市的传统产业。不同的城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利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改造城市的传统产业主要指的是,改造城市具有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

六是突出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环渤海城市 “十二五”规划期要在 “十一五”规划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和生态系统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类型。环渤海城市已经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上取得重大进展,如秦皇岛市的集发生态园和北京的蟹岛生态园等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典例。环渤海城市 “十二五”规划期主要是继续扩大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态。只有扩大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态,才能走出适合城市特点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建立起高效率的城市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七是充分利用环渤海城市客观存在的经济与地理优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突出以定向招商招商、促进产业、调整振兴为主线的高层次招商引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提高外经外贸发展的结构水平。

八是突出文化产业、旅游业和会展业,以集群模式,促进新型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十二五”规划期环渤海城市要基本建立起文化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和会展产业集群。突出旅游产业和会展产业集群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国际会议产业,国际会议产业是旅游产业和会展产业共同派生出来的一种朝阳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产业,可以充分的展示城市的经济文化形象。青岛发展国际会议产业,要从大文化、大会展的视角,认真借鉴国内北京、上海、深圳及国外韩国发展国际会议产业的经验,把发展国际会议产业放到重要位置上抓。

城市发展战略指向之六:突出大港口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环渤海城市港口集群联合发展战略

环渤海区域是中国拥有港口最密集的区域,是中国港口发展最具有区位优势的区域,中华民族曾经蒙受过的耻辱、新中国港口发展的繁荣都同环渤海区域港口的兴衰连在一起。打造强大的环渤海经济圈,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区,单靠“个体”港口的发展,是承担不起历史责任的。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 “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相互交融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要从港口经济是蓝色经济的第一视角,全面审视 “以港兴市” 与 “以港兴省”、 “以港兴区”的关系。环渤海经济圈要真正实现 “以港兴圈”,必须建设强大的环渤海港口集群;有了这个集群,才能真正打造成一体化的环渤海经济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发展规律驱使的结果。

在实施环渤海港口集群联合发展战略中, “十二五”规划期,特别要加快建设以港口物流为主导、综合配套的自由贸易港区。港口要发展成国际枢纽港,需要一系列类似保税区的政策来保证国际货流、特别是国内支线港向枢纽港的转口及第三国进来的转口业务。新一轮以争创保税港为龙头的开放潮的出现,环渤海主要港口要抓住这一机遇,转型为自由港。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将会促使环渤海城市港口群在国内及东北亚的竞争中,发挥各种已有优质开放资源在地理上的高度集中的独特优势,赢得对外开放新的制高点。

城市发展战略指向之七:实施以新的理念为指导的综合配套体制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

“十二五”规划期,发展与改革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环渤海城市特别要关注综合配套体制推动城市发展战略问题,特别要关注各个区域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的动态,及时借鉴。如目前上海浦东新区围绕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正在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等十大方面改革的经验;天津滨海新区进行OTC(柜台交易)、银行混业经营、企业金融控股以及集体土地流转等在内的60项试点型实质性改革经验;重庆市以 “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为重点。建立城市农村土地储备整理整治制度的经验;成都市创新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九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经验;武汉城市圈在金融和财政方面包括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资源税试点,组建光谷科技银行,在圈域内发行市政债、节能债及水专项债券等综合配套改革经验;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体制、土地管理、投融资体系、财税、对外经济统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10大重点改革领域展开综改实验的经验;深圳市进行的包括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等 “四个先行先试”等,都非常值得环渤海城市借鉴、争取和学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经济文化一体化不可遏止地发展趋势, “经济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理论概念,指导着 “经济文化强省”、 “经济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显然,通过综合配套体制推动城市发展,环渤海城市特别要重视突出 “经济文化强市”,培育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长期以来,主导我国文化市场的是国有文化单位,因此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就是通过把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有效、有序地转制为国有文化企业,培育出一批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为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创造微观基础。因为只有具备了合格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十二五”规划期,环渤海城市要重点培育一批如出版集团、报业集团、视频传媒集团等等文化市场主体的发展。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他们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以及对同类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尽快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主力军” 和 “国家队”,使其做大做强,成为中国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投资者之一。

城市发展战略指向之八:以新的人才观引进和培养人才,建立与城市发展同步的人才体系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共识,人才的竞争是最大的竞争;未来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就丧失了竞争的主动性;从生产力标准看,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竞争。有评论指出,“‘人才争夺战’是一场全球战争;真正有竞争力的城市,其最关键的要素是人,而不是资源和资本。应该说,近年来环渤海城市越来越重视人才。但是目前城市拥有的人才同加快发展的城市经济比较看,人才储备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还没有要建立成与城市发展同步的人才体系。

环渤海绝大多数城市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比较起来,既没有北京所形成的静态性政治优势,也缺乏像上海、深圳等城市那样的静态经济优势,但是环渤海城市可以充分发挥“临海”的地理优势,吸引人才。如青岛市充分利用最适宜与人居住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到青岛来居住的同时实现创业的愿望,坦诚的讲青岛近几年来,在引进人才上创造了很多的经验,他们实现了在青岛创业的愿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青岛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上,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上仍然还有很多大文章要做。着眼于未来, “十二五”规划期环渤海城市必须实现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方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已有人才的作用,留住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组合。

另外,新的人才观揭示,单个的城市绝对不会全部拥有推动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唯有借助 “外脑”,才能形成强力的人才资源优势,建立起与城市发展同步的人才体系。不会借助“外脑”,舍不得必要的资金投入,是借不到 “外脑”的,也绝不会形成强力的人才资源优势。

参考资料

1.郭先登.关于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的思考.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2.郭先登.青岛市提高 “大港口”建设与发展水平思考合理.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7期.

猜你喜欢
环渤海海洋战略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14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战略
海洋的路
当代音乐(2018年4期)2018-05-14 06:47:13
战略
爱的海洋
琴童(2017年7期)2017-07-31 18:33:48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小学科学(2017年5期)2017-05-26 18:25:53
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心收敛和空间溢出性——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
环渤海发展纲要获批将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38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