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下的近代中国式民主
——读《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一文有感

2010-04-10 09:43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国族公私民主

周 游

(澳门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澳门 999078)

·科社新探·

传统思想下的近代中国式民主
——读《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一文有感

周 游

(澳门大学社会与人文学院,澳门 999078)

民主;传统思想;近代中国

黄克武先生的《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一文对自明末至清末期间三百余年中国思想界关于何谓公私、何谓正道、何谓群己作了描述以及评论,并深刻比较了中国以及西方社会在个人意识、民主意识的觉醒过程中的诸多不同。读来令人感想颇深。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古中国的文化没有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并且流传至今。其他三个古王国的灭亡基本都与外族入侵有关,其实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外族入侵,甚至蒙古族以及女真族一度建立了中央政权。但是中国的文化不仅没有因为被征服而毁灭,反而将外来者迅速同化:入侵的外族很快就发现汉族王朝所传承着的帝王之道以及民众头脑中固有的等级观念有助于自身地位的巩固,因此最终结果就是外族接受已经在中国传承了千余年的思想与制度,并且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制度的维护者。明末至清末这三百余年的时间中,除却女真氏族入关,取代了大明王朝以及李自成的“大顺”这样的巨大震动之外,中国思想界也受到了类似于政治变革一般的冲击:始于宋,发展于明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强大起来,一直以来被讳莫如深的个人观念以及私人观念被一些理学家摆上了桌面;并且对之加以肯定,顾炎武甚至提出“合天下之私,以诚天下之公”的观点。然而自明清之交的顾炎武到清末辛亥革命,较为主流的思想理论都是在王道的框架下对公私、民主等观念进行探索研究,因此多出对英国君主立宪制感兴趣的思想家;而对美国三权分立之研究却只是《瀛环志略》一书而已。

中国的封建王朝曾经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由“儒、法、道、释”等思想构建起来的封建社会可以征服外来的征服者们。即使到了近代中国不再强大,但是内部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却仍然在影响着思想家们。无论这些思想家观点为何,所抱有的出发点都是对中国国族的认同、对传统公私观念的整合,并且研究何种政治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最终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研究君主立宪制,这是中国社会条件下的一个必然,深受传统思维影响的思想家们想要跳出传统的思想束缚很难。因此,在研究中国式民主的时候,传统的王道思想先入为主,思想的开放程度也就不能有如美国革命那般完全的破旧立新,也很难像法国大革命那般剧烈而彻底。明清两代的思想家对帝王仍存有幻想,祈祷内圣外王的君主可以引导政治走向君主立宪制,甚至是革命者孙中山,早年间也是不赞成革命的。在诸多同根不同源思想(即本质上仍然对君主制度进行维护,只是在转变还是转化、变革还是革命中持有不同意见)的交集中,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体现出“民主之儒家”的特点。尽管中国的思想家吸收了大量西方的民主以及个人理念,但是在进入其自身的思维领域时都会先经过中国传统儒学模式的改造,然后再形成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民主思想,再向外予以传播。这样,虽然中国近代思想领域方面名家辈出,但往往是在一个共同的大框架下进行小规模的争论以及对民主的探索,难以再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形了。

中国传统概念中一直是比较避讳“私”的,至今仍有如“大公无私”等词汇在被使用。然而自明末开始,中国的思想家面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觉醒,开始出现了如同西欧社会一般,对人欲以及私有财产的肯定;到了清末更是因为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大批的学者接触到西方先进思想开始肯定“私”并且对私的概念进行完善,“私”被分为了统治者之私以及庶民之私,思想家对要求自身公平自主权利的“庶民之私”进行了肯定,并且针对这一部分进一步提出了私与公的关系,即“合天下之私以为公”,认为私是公的前提,不能维护私就很难维护社会正义。然而在对公私关系的再次整合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发挥了巨大的影响,思想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除了引据西方外来思想之外,也喜欢从古圣贤的典籍中寻求支持,如汪缙提倡对孟子王道思想的重振,以及对上古尧舜禹三王公天下的推崇等等。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思想大部分是讲帝王之术,也就是如何帮助帝王成就统治者之私,但是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思想家们仍然坚持寻找古圣贤之语,也就是体现出中国的民主以及私有思想的不完全性。

明末至清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变革时期,明清之际西欧各国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迅速崛起,并且解放了人性;而与此同时中国王朝的盲目自大与闭关自守使得中国失去了在世界上的绝对领先的地位。到了清末,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传统的封建思想再也不能如以往一般最终同化并且征服侵略者,中国的一些思想家最终被西方先进的思想所折服并且开始研究。但是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处于萌芽阶段而没有获得深入发展,大部分思想家的私有、民主、民族意识是被迫接受或者是看到中国的落后而主动吸收,而并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中国的民主也就带有一定的残缺以及嫁接的成分在内。用中国传统思想对民主进行解释与完善,是明清这些早期的中国思想家们或主动或被动,但是却不能拒绝的一个现实。然而也就是这些并不完善的民主思想,不能满足人民实际的需要,这也变相推动了中国此后历史的发展,诸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乃至共产党的兴起。

D092.4

A

1008-8520(2010)03-0034-02

2010-04-07

周游(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公共行政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赵延民]

猜你喜欢
国族公私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非公担当
公私之交 存亡之本
滕州前掌大墓地的国族问题
规范公私合作很紧迫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台湾如何看待日本占领折射国族认同
公私合作 不回避重规范
民族国家构建与国家民族整合的双重变奏
——近代中国国族构建的模式与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