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民,张 英
(1.唐山市开平区农林畜牧水产局,河北 唐山 063021;2.深泽县林业局,河北 深泽 052560)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在河北省唐山市栽培面积较大,名列全国第四。非洲菊品种繁多,各地栽培品种不下几十个,并且花色齐全,有红色、黄色、粉色及多种过渡色。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红色、黄色、粉色和橘红色品种,其市场认可度高。
(1)红艳。又名大臣,红色青心,大花型,花朵直径可达12cm以上,花梗长40~80cm,夏季最长达100cm;株型较大,不适合密植,最适宜密度为667m2栽植3600~4000株。较抗白粉病。
(2)法莱轮斯。粉色青心,大花型,花朵直径可达12cm以上,夏季高温季节花梗较长,可达60cm,冬季遇低温时花梗较短;株型中大,适合中度密植,667m2栽植4000~4500株较为适宜。抗病力中等。
(3)阳光海岸。黄色黑心,大花型,花朵直径可达14cm,花梗长50~70cm,冬季稍短;株型中大,适宜中度密植,667m2栽植4000~4500株较为适宜。易感白粉病。
(4)阳光露。又名太阳风、太阳露,橘红色青心,大花型,花朵直径10~12cm,最大可达13cm,花梗较长、粗壮;株型较为松散,适宜栽植密度为667m23800~4200株。抗病力中等,易患叶螨。
非洲菊为多年生深根性植物,肉质直根发达,侧根极少,根深40~60cm,土层深厚肥沃时,根深可超过100cm。喜肥沃疏松土壤,定植前需施足基肥,一般667m2至少施入腐熟好的农家肥4000~5000kg,并同时施入复合肥40~50kg,然后深翻40~50cm,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再整细耙平。
非洲菊根颈部极易感染真菌病害,常因此而导致整株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十分重要。实践证明,采用高畦、滴灌栽培管理,较平畦、漫灌栽培可更有效地防止此病发生。所以,建议非洲菊生产上采用高畦滴灌方式栽培,一般畦面宽度70cm,畦高15~20cm,畦间距离30cm,畦面平整,最好畦边略高3~5cm,以避免肥水流失。
非洲菊种苗大部分是组培苗,市售种苗有营养钵苗和裸根苗两种,最好选购营养钵苗,此苗有营养土护根,秧苗根系完整,定植后没有缓苗期,成活率高,可达95%~100%,生长发育良好、健壮,抗病力强,可比裸根苗提前20d进入采花期。此外,种苗大小也很重要,以有3~4片较大叶片的健壮苗为好,若种苗太小,其抗性差,成活率低,生长慢;种苗太大,运输过程中叶片易受损伤,定植后会延长缓苗期,并且增加运输成本。种苗个体之间的大小要相近,以免栽后参差不齐,给管理带来不便,并影响全园产花量。
根据品种株型大小,确定栽植密度和株行距,一般每畦栽植2行,呈犬牙交错状,定植点距畦边10cm,大株型品种株距30cm,中等株型品种株距25cm。非洲菊没有明显的地上茎,栽植深度要求严格,栽植过浅,不易成活,生长较弱,采花时易将植株折断;栽植过深,根颈部易感染病害,且花枝不易采下。最适宜栽植深度是:植株芯部比地面略深一点,浇水后正好与地面平齐。
非洲菊幼苗期较短,一般定植后75~90d为幼苗期,之后即陆续进入产花收获期。幼苗期管理较为简单,定植后适当遮阴7~10d,以利于缓苗,可用遮光率30%~50%遮阳网于白天强光时段遮阴6~8h,夏季遮光时间长些,春季遮光时间短些;要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但不宜大水漫灌,非洲菊最惧水淹,浇水最好采用滴灌,土壤含水量掌握在白天畦面可见一薄层干土,早晨土壤表层湿润为好;定植20~25d后,视缓苗情况,可追施少量低浓度液体肥料,灌施于根部周围,所用肥料以硝酸钾、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为主,可10~15d追施1次,幼苗期最好不用尿素,施肥量掌握在成苗期用量的一半左右,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增大施肥量。
非洲菊定植后经过75~90d生长即进入开花期,幼苗期随之结束。成苗期管理较为复杂,工作量也大大增加。
3.2.1 浇水 非洲菊喜水,经常湿润的土壤对其生长更为有利。很难确定多长时间浇一次水,这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而定,掌握在白天土壤表面轻微潮湿为好。使用滴灌比使用大水漫灌更有利于非洲菊的生长,非洲菊栽培中,禁止使用喷灌。缺水会导致生长障碍、植株矮化、产量降低;水分过多会引起植株徒长,花柄过于伸长、细弱,降低花的品质,且易感染病害。因此,浇水量必须适中。
3.2.2 追肥 非洲菊是多年生植物,常年处于生产状态,对肥的需求量非常大,除了定植前土壤施足基肥外,追肥是必不可少的。在采收盛期的春秋季节,每10d追施1次肥料,其余时间每15d追施1次肥料。追肥以灌施液态肥料为好,将计算好的肥料以定量的水溶解,灌施于植株根部周围。可参考如下配方及用量:每1000kg水,加入硝酸钾(KNO3)0.5kg、硝酸钙(Ca(NO3)2·4H2O)0.55kg、磷酸二氢钾(KH2PO4)0.25kg、硫酸镁(MgSO4)0.2kg,667m2种植面积每次约浇灌液体肥料4000~5000kg,此配方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生长情况做小幅调整,或再加入适量微量元素肥料。以上所用4种肥料均为化学纯肥料。
3.2.3 病虫害防治 ①叶螨。主要为害叶片。常发生于秋末冬初季节,致使叶片畸形、失绿,严重时可致叶片干枯死亡,使植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使用阿维菌素或其它杀螨剂,均可有效防治其为害。
②棉铃虫。主要为害花朵,使其丧失经济价值。常发生于夏末,止于秋末,用52.25%农地乐667m2用量80~100ml,可有效控制该虫为害。
③白粉虱。是非洲菊栽培中发生较重的害虫,其主要为害幼嫩叶片,导致叶片生长缓慢,营养不良,畸形,并在叶片表面产生大量分泌物,诱发叶霉病,影响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防治该虫,可用10%一遍净2000倍液喷雾,重点喷雾叶片背面,该药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治效果好。对严重发生的地块,要连续防治3~4次,每3d 1次,待彻底压低虫口密度之后,转为每7~10d防治1次,如此即可有效控制其为害。另外,在虫口密度较低时,使用黄板诱杀,对白粉虱也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每10m2挂一专用黄板于植株上方0.5~1.0m高度,使其均匀分布于温室内即可。
④野蛞蝓。为害叶片和花蕾。取食叶片使之形成孔洞,严重时,叶片成筛状;啃食幼嫩花蕾后,致使花蕾发育畸形;取食花瓣后,整个花朵失去观赏价值。野蛞蝓除盛夏气温高、阳光强烈时活动减弱外,其余季节均可造成为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甚至绝收。防治此虫,可使用8%灭蜗灵颗粒剂,2g/m2撒于畦面,并根据防治效果,连续防治数次。
⑤茎腐病。为害植株根颈部位,常导致整株突然枯萎死亡。该病毁灭性强,可在较短时间致使大片植株感病死亡,尤其大水漫灌式栽培,病原菌可随水快速扩散,传播此病。发现病株,可用绿亨2号500倍液灌于根颈部位,5~7d 1次,连灌3次。此病防重于治,一旦发现个别病株,既要全园预防,使用绿亨2号500倍普灌2次。此外,生产上要尽量避免使用大水漫灌,应采用滴灌方式灌溉。
⑥白粉病。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花梗,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致花梗坏死,失去经济价值,严重时,可导致叶片、花梗干枯死亡。硫制剂能有效抑制该病原菌活动,可用50%硫悬浮剂300倍液叶面喷雾予以防治,但气温高于32℃或低于7℃不宜使用。此外,用硫磺熏蒸法也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具体做法:667m2温室内均匀悬挂6个硫磺熏蒸器,尽量向高处悬挂,于晚间开启电源熏蒸,每次2h,每3d熏蒸1次。
⑦灰霉病。真菌病害。灰霉病可为害整个植株地上部分,多致植株局部死亡。此病在冬季温室中发生较重,用农利灵、百可得可有效防治此病为害。灰霉病要治防结合,防、治并重,白天要注意温室通风,将温室中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发现病株要及时喷药消灭疫情。
3.2.4 去除老叶、病叶 随着新叶的不断生长,早期长出的叶片逐渐老化、死亡,因此,要经常去除丧失功能的老叶。此项工作可随时进行,也可每半月定期进行1次,同时去除受害较重的病叶,留下足够的健壮叶片。非洲菊每株有7片以上成熟叶片既可正常开花,但要保持高产,每株要有10~12片成熟健壮叶片。
此外,要及时除去杂草,以节省土壤营养、减少病菌和害虫生存环境。
待花朵舌形花瓣展开、内部小花开放3~4层时,既可采收,此时花朵颜色纯正鲜艳,花梗硬实挺拔。采收过早,无论花色还是花梗硬度都未达到最佳;采收过晚,花朵老化,会减少瓶插寿命。采收时用力要适当,小心不要折断植株根颈。采收后,按不同品种分级、捆扎,一般20支1扎,将基部浸入清水中,以防失水。采收后要尽快销售,如较长时间未能售出,要每天换水,并于4℃低温环境下保存,否则会导致花梗基部变黑、溃烂,降低经济价值。
进入夏季,随着气温升高,非洲菊逐渐进入半休眠状态。一般白天气温达到30℃以上,生长即有所放缓,产花量开始下降,气温34℃以上,即呈明显半休眠状态,大部分植株生长极度缓慢,部分植株停止生长,产花量明显降低,质量变差。夏季管理的主要措施是适当遮阴,加大温室通风,尽量缩短半休眠期、延长切花高产时间,尽可能保持较好的切花品质。一般选用30%~50%遮阳网遮阴,盛夏时节晴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遮阴,阴天可不遮阴;非洲菊最忌雨淋,整个生命周期不能去掉温室薄膜;盛夏季节要减少水肥供应,及时除去老叶、病叶,保证株间通风良好,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使其尽可能保持健壮;进入8月中下旬的初秋季节开始,可逐渐减少遮阴,增加光照,逐步进入正常管理。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低,用普通日光温室生产非洲菊,要尽可能增加温室光照时间,保持薄膜的较高透光率,最大限度满足非洲菊对光的要求。过低的温度会使非洲菊生长缓慢,甚至处于半休眠状态,事实上,夜间温度低于8℃,植株生长速度即开始明显放缓,产花量明显下降,夜间温度低于5℃,植株即进入半休眠状态,0~2℃时会出现低温伤害,叶片由绿色变为紫色,生长停滞;受到低温伤害后,即使再提供适合的环境条件,也需15~20d才能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受到低温伤害后,花的颜色会明显变差,花梗大大缩短,极大地降低其经济价值。因此冬季温室保温十分重要,必要时可采用加温措施,使夜间室温尽量保持在10℃以上。此外,冬季温室潮湿,要注意通风换气,尤其要注意对灰霉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