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发梅
(互助县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青海 互助 810500)
野兔生活习性及对幼林地危害情况和防治对策
雷发梅
(互助县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青海 互助 810500)
随着我国林业六大工程启动,我国林业事业的迅猛发展,幼林面积的快速增加,特别是通过封山育林等育林措施,山上植被恢复较快,生态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使得野兔、山鸡繁殖量大,数量迅速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山兔的危害面积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对新植1~3a幼林及7a以下幼苗的危害相当严重,造成补植面积较大,严重影响了造林绿化进程。为了防止野兔的危害,平安县采取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取得很好效果。在树干刷药、刷防啃剂、喷洒动物血及有腥味物质释放气味,只能起到驱避山兔的作用。发动群众以捕兔笼、捕兔夹、捕兔网、钢丝索套和绳套等物理器械捕捉野兔,这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在条件好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引进、培养和保护野兔的天敌,如猎头鹰、狐狸、黄鼠狼等,依靠自然的力量形成自然界合理的食物链,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这是治本之策。掌握野兔的生活习性和啃咬树的规律,做好对野兔防治的预测、预报,是提高防治成效的科学保证。
野兔具有昼静夜动的习性。白天闭目养神,采食量很少;夜间精神旺盛,采食、饮水增加,约占全日采食量的70%以上。但在发情季节里,它们打破了自己的所有规律。
野兔是一夫多妻的动物,公野兔总是想同尽可能多的母野兔交配,它们忙忙碌碌地寻找母野兔,用去了大量的时间,和母野兔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充其量不过一两天,之后,公野兔会继续它自由的游荡生活,只留下母野兔照管即将到来的小生命。野兔虽有群居性,但很差。群居时,不论公、母及同性别的成年野兔经常发生互相争斗现象,特别以公野兔为甚。
野兔自己不打藏身的地洞,它们露天生活,依靠比较厚的皮毛抗寒;野兔的后肢发达强壮,靠奔跑速度来逃避天敌的追击。野兔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视角可达90度,但两眼的视角不能重叠,因此没有立体感,不能准确判断距离,往往顾了后头而忘了前头,被追急的时候,会撞在前方的障碍物上。
野兔系胆小动物,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使视野开阔、嗅觉灵敏的野兔处于不安和戒备的状态。但在危急时刻,会突然勇敢地冲向敌人,并用后腿连蹬几下,将入侵者赶走。
(1)草食性。野兔喜食植物,野兔嗅觉和味觉发达,凭借发达的嗅觉和味觉选择自己喜爱的植物,野兔通常以草本植物及小灌木的嫩枝、嫩叶、皮及禾苗或瓜果蔬菜为食;在冬季和早春季节食物匮乏期,它们啃食幼苗或幼树(以3~7a生树木为主)的树皮、嫩茎、嫩芽,对幼林、林间的简易苗圃危害尤其突出,严重时可使成片树木枯死。
野兔抗逆性、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90d可达2.5~3kg),1只母野兔1a可产仔成活30只左右,野兔的汗腺不发达,全身覆盖浓厚的被毛,体表散热能力差,主要靠呼吸散热,长期处于高温(35℃以上)、潮湿环境会引起疾病。
兔科动物作为一个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几乎遍布全球,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兔形目动物是草食性的,不仅是为了食草果腹,还因其牙会不停地长,和老鼠一样需要通过大量啃食磨牙控制牙的生长,故对草原、农作物、林木的危害十分严重。在历史上,曾使许多国家生态遭受巨大的破坏。我国也是兔害发生重灾区,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报道,目前,我国森林兔害除了华东、华南以外的所有地区都有发生,而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危害的种类有草兔、东北兔、雪兔、灰尾兔、华南兔。据预测,我国森林鼠(兔)害每年发生面积将突破133.3万hm2,全国489.3万多公顷未成林和0.67亿公顷中幼龄林面临直接威胁。根据最近5a调查,我国林业鼠(兔)害年均发生面积达到126.67万hm2,比上世纪末增加了58.3%,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18%,比上世纪末增加了8个百分点。目前,青海省兔形目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尤其在农林牧交汇海东地区、三江源局部地区,分布数量较多。在冬季和早春季节食物匮乏期啃食新栽7a内的幼树树皮、树叶、嫩梢和枝干。特别是啃食树皮,破坏树木输导组织,导致树木死亡。据青海省林业局森防站统计,截至2008年10月底,青海省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27.47万hm2,森林鼠害、兔害15.4万hm2,同比上升1.8万hm2;预测2009年发生鼠(兔)害15.6万hm2。自2000年青海省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们仅对平安县新造6413hm2退耕地结合每年(2000~2008年)造林检查验收和每年补植补栽面积调查发现,野兔造成苗木死亡率平均在50%以上,个别地块苗木死亡率高达100%,年年补植,年年如此。受害严重的树种有沙棘、枸杞、青杨、新疆杨、油松、山杏、枣、苹果、梨、柽柳等。据平安县大红岭林场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采用铁丝扣防治结果调查,当地野兔的种群密度达到2只/hm2以上。据2007年11月全县兔害调查表明,全县发生面积达1.33万hm2,严重威胁到青海省造林绿化成果。
近年来青海省兔害之所以频频发生,且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
(1)随着我国林业六大工程启动,林业事业的迅猛发展,幼林面积的快速增加,通过封山育林等育林措施,为野兔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加上兔科动物繁殖能力很强,一年中,野兔产仔五六窝,因而总体数量迅速上升。
(2)过去可以猎杀野兔,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自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兔科被列为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2000年,国家林业局又将6种野兔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兔得到了很好保护,种群数量自然大幅度增加。
(3)我国是一个农药使用大国,由于人们经常使用农药和滥捕滥杀,造成野兔的天敌如黄鼬、狐狸、荒漠猫、猞猁、狼、貉、鹰、雕等大量消失,使得生态链遭到了破坏。
为了防治森林兔害,青海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一直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近年来野兔等动物危害日趋严重。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林造林地鼠害、兔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和颁布了《未成林造林地鼢鼠及野兔危害防治技术方案》精神。在鼠害、兔害发生的部分地区,成立了兔害防治小组,组建了鼠(兔)害防治专业队伍,采用物理及人工防治,并于2007年我国对林业有害生物又采取43项措施,“一是全面加强预防,促进防治工作由治标向治本的根本转变;二是加强对重要林业有害生物的治理,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三是抓好林业有害生物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四是应用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大了对青海省森林鼠害和兔害的防治力度。
兔科动物作为国家保护动物,各地对森林兔害的防治还是以驱避为主,属于预防性措施,基本处于被动防治状态。各地主要应用树干保护技术预防兔害,在树干上涂白或捆扎塑料套、草绳、金属网、芦苇、柳条筐、防啃剂等防护材料。这些措施既保护野生动物,又很好地起到保护林木作用。另外,天敌保护及饲养释放技术也正在加紧研究。一些天敌开始向自然界投放,如黄鼬、狐狸、鹰、雕等天敌,对野兔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一些生态较好的地区,建立了天敌饲养繁殖基地,实施对天敌的保护、饲养和释放,增加其种群数量,增强自然界的自控能力,以达到对森林兔害的可持续控制局面。
虽然各地在兔害的防治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办法都产生了不错的成效,但森林兔害防治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第一,基础研究工作较差,对野兔种群密度消长难以准确估测,对指导防治工作带来难度。目前兔害调查只能以林木被害株率方式进行。加上兔类奔跑快、活动范围广、迁移迅速快,给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小面积的治理难以见效。第二,用捕兔笼、捕兔夹、钢丝索套和绳套等物理器械捕捉野兔,虽然是一种对环境安全、无污染的防治措施,也是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和防治的有效技术。但方法简单没有成型产品,长期使用野兔警觉性提高,捕捉更加困难,影响防治效果。第三,防治经费的不足是最主要的问题。野兔作为林业有害生物,过去虽也有危害,但因发生面积小、程度轻,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没有专项兔害防治费用。现在兔害大面积发生后,因防治经费不足、不能及时到位,给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第四,“重营造、轻管护”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把大部分钱花在造林方面,造林后期管理的投入不够。再加上野兔种类多,习性差异大,因投入的精力与财力有限,对它的科学研究不深入。在控制对策上,往往都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强。已有的科研成果,缺乏推广,很少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上。另外,兔害往往发生在农林混交地带,农林牧各部门因利益不同往往难以协调,联防协作性差。
兔害是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失去相互制约的一种现象。目前,森林兔害已开始显现,以后,其它的森林动物危害也很可能会陆续发生。因此,防兔及防治有害生物必须从源头抓起,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具体防治以生态控害为主,辅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杜绝化防。使生态系统内部物种间保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
野兔作为林业有害生物,过去虽也有危害,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如今兔害大面积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因防治经费不足,难以及时到位,给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治本必须从源头抓起,建议国家在造林时,加大造林投资成本,特别是提高抚育成本,从源头控制兔害及其它有害生物发生。
面对森林兔害日益严重,单纯的、被动式的驱避防治已不适应实际情况。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各地组织群众组成专业队伍,在严格监管下,采用物理方法,按要求对野兔进行限时、限地、限量的捕杀,变“守株待兔”为主动治理,同时,鼓励群众抓野兔给予补贴的办法,提高群众防兔的积极性,把野兔种群密度控制在一个可允许范围之内。
利用食肉动物灭兔。野兔的天敌主要有黄鼬、狐狸、荒漠猫、猞猁、狼、貉、鹰、雕等,大力开展鼠害天敌保护和招引。在造林地及封山育林区周围林木上设挂鸟箱,在无林木的地方设置招鹰架,选择生态较好的地区建立食物投放点,招引天敌,创造天敌栖息条件。在林区,按照我国野生保护动物条例的要求,建议国家以授权和补贴形式,豉励单位、群众及个体,饲养黄鼬、狐狸、荒漠猫、猞猁及家猫等,提高天敌种群,依靠自然的力量形成自然界合理的食物链,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严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依法打击偷猎野兔天敌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禁止一切食肉动物捕猎现象。
根据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对野兔体温调节都不利的特点,结合天气状况,在野免生活场所投放病原微生物,进行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灭兔。利用对野兔致病而对其它生物安全的细菌、病毒性制剂灭兔。细菌、病毒的灭兔扩散范围广,致病特异性强,生产成本低,不破坏生态环境,不会引起二次中毒[3]。因此,这种方法是兔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后,我国必须加大这方面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如激素、不育剂等。兔害猖獗的主要原因是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高,激素过多或过少都能使兔类的代谢发生混乱。过量的雌激素制约哺乳期乳腺分泌,提高幼兔的死亡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能使其抵抗力减弱;性激素分泌减小,生殖受到制约,同时胚胎死亡率增加[4]。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这种方法控制兔害,我国已经开展利用肉毒梭菌灭兔灭鼠。激素、不育剂正在研究阶段,兔害取食后不会立即死亡,不影响竞争能力,而失去繁殖能力。
生态较好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天敌饲养繁殖基地,实施对天敌的保护、饲养和释放,以达到对森林兔害的可持续控制局面。以天敌饲养繁殖基地为依托,开展人工野化天敌实验,经过野化训练,将天敌投放到天敌的少林区内,增加其种群数量,增强自然界的自控能力,对兔害起到了积极的控制作用。
在营林时,采用除草等抚育措施,减少兔的食物来源,破坏兔的栖息场所,促使迁移。根据兔类奔跑快、活动范围广、迁移迅速快、多发生在农林牧交汇地带的特点,加强各部门协调,建立预防机构,整合资金,齐抓共管,共同防治,使兔害得到控制。在造林时,选用多树种混交密植和抗兔危害树种,提前做好苗木抹防啃剂、涂白或捆扎塑料套、草绳、金属网、芦苇、柳条筐等防护材料,促使林木提前郁闭,是营林防兔最有效的措施。
森林兔害的发生警示我们,生态平衡不是说说而已,它可以大到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可以小到非常具体的一个微生态系统的协调。人类过去自以为是,根据眼前利益去“改造”自然,然而,若干年后回头来看才发现,被我们“改造”出来的世界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利益,反而造成危害,灭了几十年的老鼠,不仅没有被灭掉,队伍反而更加壮大了。因此,“生态环境”建设还任重道远,以后面对象兔害一样更多的森林动物危害,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造林绿化成果。
[1]马沛勤,王绪祖.论鼠量持高不下之原因及对策[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8(3):31-32.
[2]陈桂明.鼠害综合治理[J].云南农业,2004,(2):14.
[3]潘有珍.安徽省农区鼠害发生现状与综合治理[J].农技服务,2008,(2)98-99.
S764.5
A
1002-3356(2010)04-0051-03
201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