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be”句型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2010-04-08 15:32
关键词:范畴原型语言学

张 曲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There be”句型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张 曲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等,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内,对“there be”句型的生成发展和意义拓展进行分析;而对“There be”句型进行认知解读,不仅可以拓宽其研究视野,亦可廓清其生成和演变的认知理据。

“there be”句型;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认知

一 序 言

“There be”句型是一种存在句型。这种句型既是自语言产生以来就存在的自然语言现象,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这种普遍而特殊的“there be”结构一直是各语言学派关注的热点。语言学研究史上,描写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都曾对此进行过深入探讨。描写语言学致力于对“there be”句型的特点、功能和分类进行归纳,因此它只解决了“there be”句型“是什么”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有鉴于此,为了穷其“存在”之理,生成语言学开始探索“there be”句型的结构生成。生成语言学家认为“there be”句型是根据there插入规则和移位规则,用表层结构there来填充深层结构实义主语的位置,并将实义主语右移而形成的。[1]由于生成语言学只局限于从语言结构内部去寻求“there be”句型的成因,因此有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解释。功能语言学则更强调“there be”句型的语言功能,并开始从一些非语言的外部因素(如交际、语篇等)探讨“there be”句型的功能理据。它们认为“there be”句型中there置于句首只是为了提供一个话题,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将信息焦点置于句末,因此存在结构就是一种信息整合结构。[2]系统功能语言学则将there be结构称为存在小句,是及物性系统网络中的6个过程之一,即存在过程。[3]功能语言学虽然已经开始注意一些非语言因素,然而它却忽略另一些更为重要的语言外部因素如人的感知、心理和认知在“there be”句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认知语言学正是致力于探讨语言结构与人的感知认知和心理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因此,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研究“there be”句型,较好的弥补了传统研究的缺陷。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从认知角度来研究“there be”句型,如张健[4]、张克定[5]等。然而,此类研究现在还少之又少。笔者认为,人类概念结构和“there be”句型形成过程可表述为“人类在对客观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了范畴。每个范畴对应于一个概念,同时产生意义(范畴、概念、意义三位一体),逐步形成了概念结构和语义系统,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后就用语符将其固定下来”[6]。认知语言学中的许多理论,如象似性原则(概念)、语法化(意义)、原型范畴理论(范畴)等确实给我们探讨“there be”句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there be”句型的生成、发展和演变。

二 “there be”句型生成的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最基本的理论观点是:“将语言看作是认知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将语法看作在本质上是有意义的。”[7]所谓“将语言看作是认知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指认知语言学否认将语法看作是独立的,完全脱离于人的认知、心理及日常生活经验的自主系统。相反,它断言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源于实践的认知模式有其直接和广泛的语言学表征,同时语言结构也为揭示人类基本的心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8]所谓“将语法看作本质上有意义的”是指认知语言学坚持语法是一个象征符号现象,所有的语法要素都理所当然地被赋予了某种概念意义。“there be”句型之所以是这种特殊的结构,是因为它是人的认知规律在语言上的体现。象似性原则正体现了从客观现实到语言表现之间的映照关系。

象似性原则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有理可据的(motivated)。[9]Haiman认为:“句法结构甚至句法规则是非任意的,是有理可据的,也就是说句法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10]Peirce也曾指出:“每种语言的语法,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11]象似性主要体现在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等几个原则上。

“there be”句型有两种结构:第一种为:地点状语+V P+NP。如:(1)On the table is a book.(2) On the hill top stands a tree。两句子分别表示:“桌上有本书”,“山上有棵树”,都表示“某地存在某物”。

语言成分在线性句子结构中的次序与人们在感知这一存在事件时的经验次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思维的次序对应于语言符号的先后次序,因此它符合了顺序象似原则。这种结构是最具有临摹性的,其象似性很强,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认识。随着人们对存在这一现象的不断熟悉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there be”句型的第二种结构:即 There+VP+NP+地点状语出现了。

其中,there表示一个抽象方位,或一种心理空间,而具体的存在地点由其后的地点状语表示。由于there是表抽象方位或心理空间的,即它是表示“存在地点”的一种简单表达。因此,句子词序仍然是按照“某地存在某物”来排列的。所不同的是,此时“某地”不是第一种结构中的具体地点,而是一个抽象地点或方位。因此,从整体上看,There+VP+ NP+地点状语也是遵循顺序象似原则的,即思维顺序对应于语符的顺序。反过来说,“there be”句型之所以有这种词序排列,是因为人们在认识存在这一客观现象时的思维顺序所决定的。

“there be”句型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思维顺序,也体现了人们在感知“存在”现象时的视觉感知经验。这是由于“there be”句型不仅遵循时间顺序象似性,还符合空间顺序象似性原则。空间顺序象似原则是以人的视觉感知为基础的。根据人类的感知经验,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整体到部分,语言描述也遵循相应的空间顺序。

观察以上例句,table是大范围,book是附在这一大范围之上的小范围;同样,hill top是大空间, tree是属于这一大空间之内的小空间,而以there引导的存在句,there由于是一个抽象的方位,当然其范围更大更模糊,其后的名词,当然被认为属于这一范围之内。由此看来,“there be”句型的语序遵循了由大空间到小空间、由大范围到小范围的空间顺序原则。“there be”句型所体现的空间顺序原则反映了人们的视觉感知经验对“there be”句型结构生成的影响。

在存在结构 There+VP+NP+Adverbial中, NP表示存在物,VP是存在方式,而A则是存在地点。NP,VP与A三者之间,NP与VP关系更为密切,因为一个存在物以什么方式存在当然比它存在于什么位置更重要,因此在语言结构中,NP与VP距离较近而与A则相对较远。这其实体现了距离象似性的原则:概念意义上距离相近的成分在语言结构上也相近。距离象似性是人们认识事物时联想思维和记忆所必需的,是认知经济原则的需求。因为如果一个概念的激活能引起相近概念的激活,则神经元的激活就可协同发生,从而缩短认知处理的时间,实现认知效果最大化,从而实现省力原则。[12]

鉴此,建议将“there be”句型的生成理据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人们认识“存在”这一客观现象时的思维顺序在语言上的映现;2)人们在感知“存在”这一过程时的视觉感知经验次序在语言上的体现; 3)人们在认识客观外界事物时尽量追求认知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所致;4)人们所认识“存在”的“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和“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13]

三 “there be”句型发展和演变的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是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最早提出来的,他将“语法化”定义为“词汇成分向语法成分的演化”[14]。“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示语法功能的过程或现象。”[15]语法化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具有普遍性。“所有语言都要经历这一过程,而且这种演变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涉及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16]

“there be”句型从第一种象征性很强的结构“地点状语+VP+NP”到第二种结构“There+VP+ NP+A”,其间的变化其实就是一个语法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当上例句(1)中on the table成为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而且当table离交际双方较远时,遵循交际省力原则,说话者完全可能一边指着桌子的方向,一边说“There is a book”(那里有本书)。这是个极具象似性的句子,其中there是一个词汇词,有明确的词汇意义,用来指地点和方向,意为“在那里,在那个方向”,在句子中需要重读。当语境on the table不是交际双方共有知识时,为了说明书的具体位置,就只能说“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这时具体空间位置由on the table来表示了,there只暗示一个抽象方位,不再表具体的空间位置,其词汇意义弱化了,而且读音也被弱化了,在句子中不能被重读了。这就是“there be”句型语法化的开始:词汇意义部分丧失和语音弱化。当引入抽象的存在实体(如up risings,doubt)后,there表空间位置的词汇意义就完全丧失了,而成了一个用来表示存在的语法标记,从而完成了由词汇意义到语法意义,由具体意义到抽象意义的虚化过程。这就是there be结构的语法化过程的最重要的一步——语义完全丧失,语法功能获得。随着人们对“there be”句型的进一步熟悉,它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被进一步语法化的可能性也越大。随着在交际中重复率的增高,人们出于省力原则又对它进行了形式上的简化和语义上的扩展,如将there is/are简写成there’s/there’re。经过语义扩展之后,there be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实体在空间中的具体存在,如例(1);也可以表示某一事件在抽象的时间轴上的存在,如下文例(4);还可以表示某一情感、思想在更为抽象的情感域或逻辑域的存在,如下文例(5)。

综上所述,“there be”句型由地点状语+VP+ NP向there be结构的发展演变,其实就是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这一过程经过了语音弱化到功能改变到语义拓展等几个主要阶段。语法化过程降低了there be结构的象似性,而使其抽象性更强。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人类认知能力是随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的。

四 “there be”句型多义性的原型范畴

如前所述,“there be”句型随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其语义亦随之拓展,可以表达许多意思。下面采撷几例常见的“there be”句型的用法。

(3)There was a sheep in the garden this morning.

(4)There were many up risings in history.

(5)There is a doubt in my mind.

(6)There sprang up a wild gale that night.

(7)There goes the train.

那么,“there be”句型的各种意义之间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呢?多义性之间扩展的机制又如何呢?原型范畴理论为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下面我们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探讨“there be”句型语义扩展的线索及各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观察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所有的句子在结构和语义上都很相似,它们具有家族相似性,因此构成一个“there be”句型范畴。这一范畴有一个原型成员。例(3)表示某一具体的空间位置存在某一具体物体,存在物是可见可触摸的实体(object)。这一用法是存在句最基本、最自然、最普遍的用法,也是儿童最先学会,二语习得者最容易习得的一种用法。因此,它是“there be”句型范畴的典型成员,处于范畴的中心地位,成为认知“there be”句型其他成员的参照点。从例(3)到例(4)经历了隐喻拓展,将具体的空间概念映射到了抽象的时间概念,表示“某一时间存在某件事情”,存在物是无形的抽象事件(event)。例(4)到例(5)经过再一次隐喻拓展,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进一步扩展到更为抽象的情感概念,其语义为:在某人心里存在某种情感,存在物是更为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情感(emotion)。这样,从例(3)到例(5),地点状语由具体的空间域映射到抽象的时间域再到更为抽象的情感域,句中的存在物也由具体的物质名词(sheep)到抽象的事件名词(up risings)再到更加抽象的情感名词(doubt),这一扩展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由虚到更虚的原则。隐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隐喻是意义扩展的线索和方式,正是由于隐喻思维,there be结构的含义才有可能从源域经过投射到达目标域,然后经过二次投射到达另一目标域。

例(3)是“there be”句型范畴的原型成员,经过隐喻拓展,产生了等级性很高的两个中心成员,即例(4)和例(5)。尽管意义上有细微差别,他们都表示“存在”,因此,它们在“there be”句型范畴中地位很高,范畴隶属度也很强。例(6)和例(7)却不同了,在结构和语义上都有较大的区别了。结构上,用出现类动词(sp ring up)或消失类动词(go)等代替了动词be;语义上,不再表“存在”,而是表“发生”或“消失”。因此,尽管它们仍属于存在句范畴,但它们是边缘成员,范畴隶属度较弱,范畴等级性很低。由此看来,“there be”句型的各种句式构成了一个原型范畴,具有原型范畴的诸多特点,“there be”句型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隐喻拓展就是其多义性产生的机制。

五 结 论

基于认知语言学,沿着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和原型范畴理论来探讨“there be”句型的生成、演变和发展及其多义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象似性原则和认知经济原则是“there be”句型结构生成的认知理据,语法化则展示了“there be”句型的发展演变,而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拓展则说明了“there be”句型多义性的拓展机制。正因为如此,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才能给“there be”句型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提供一个哲学层面的令人满意的解释。

[1]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2] Ward,Gregory,Betty Birner and Rodney Huddleston.Information Packaging[A].In Rodney Huddleston&Geoffrey K. Pullum(eds.)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C].Cambridge:CUP,2002.1365-1372.

[3] Halliday,M.A.K.&Christian M.I.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third edition)[M].London:Hodder A rnold,2004.256-259.

[4] 张 健.英、汉存在句的句法象似性探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129-132.

[5] 张克定.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解释[J].外语学刊,2007,(2): 81-85.

[6] 王 寅.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体验性概念化——十三论语言体验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2-3.

[7] Asher,R.E.&Simpson,J.(ed).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5[Z].Oxford:Pergamon Press Ltd.,1994:590.

[8] Langacker,Ronald,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J].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38.

[9]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 -8.

[10]Himan,J.Natural syntax[M].Cambride:Cambridge university p ress,1985.78.

[11]Peirce,C.S.The Philosophy of Peirce[M].Buchler,T. (ed.),N Y:Harcourt,Brace,.1940.106.

[12]王慧莉,刘文宇,隋丹妮等.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码转换消耗的非对称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121-125.

[13]黄和斌.关于认知语言学哲学观的几点思考[J].外国语,2005, (4):8.

[14]Meillet,A.L’e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s[J].Scientia. 1912,(2):148.

[15]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4.

[16]Fischer,O.On the Role Played by Iconicity in Grammaticalization.Processes[A].From Mining Meaning---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ds M:Nanny&O.Fischer Amsteclam:John Bejamins,1999.348.

Cognitive Analysis on“There Be”Sentences

ZHANG Q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o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meaning expansion of“there be”sent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conicity,grammaticalization and prototype theory in the fram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Study of“there be”construction from a cognitive view no t only expands its research perspective but also makes clear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of“there be”sentences.

“there be”sentences;iconicity principle;grammaticalization;prototype theory;cognition

H313

A

1008—1763(2010)03—0117—04

2009-10-26

张 曲(1973—),女,湖南绥宁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范畴原型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包裹的一切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