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堂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6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生态伦理思想论析
朱建堂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62)
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实际,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对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作了继承和创新。毛泽东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关注是多元的,包括人口有计划地再生产、水患治理的人文关怀以及森林资源对人类高质量生存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则从科学和法制的角度着手于生态伦理建设;江泽民通过近半个世纪新中国的建设实践从“促进”的角度关注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的综合发展新理念,以人为本,将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置于其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生态伦理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党的领导人如此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的一种实践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理性的规范下的一种必然。这是因为人类社会通过长时间的痛苦和悲剧的实证之后,人类才开始觉悟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而马克思主义正是顺应了人类的这一实践,才把生态伦理作为自己的自然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各时期领导人十分重视生态伦理建设,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建设思想,尤其是当前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在总结前期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伦理思想方面的的创新性实践。
1.坚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十分强调“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1]168。在这里,马克思力图避免把人作为绝对主体并将其置于自然界之外或之上的思维惯性,而把人置于自然之中,把自然看作人无机的身体,肯定了自然界的内在权利和价值地位。与此同时,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探究人的类本质的起点,提出了“人的自然本质”和“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概念,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呼吁建立一个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社会。这种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22。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生态伦理,改善环境伦理难题的重要实践。在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看来,人既是自然的改造者,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协调者。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人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因此,在建构新中国建设蓝图的日子里,毛泽东认为即将到来的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唯有一个大规模的建设群体才能够在一个灾难深重和贫穷落后的基础上绘就一幅最新最美的画图,因此得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的唯物主义结论[2]1516,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
然而,人与自然共存于一个系统性的生态结构中,在这样一个系统性的生态结构中,从承载人类活动的唯一空间——地球看,它所储存的资源是一个常量因而是有限的,既然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基于此生活于其间的人口总量能不能无限制的增长呢?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对于地球上人口总量的增多负有多大的责任呢?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不仅准确定义了“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样一个唯物主义命题,同样也树立了“人类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没有计划了,这是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这样下去,我看人类是要提前毁掉的”的生态伦理思想,所以他指出:“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侯就快要接近灭亡了。”[3]3这里,毛泽东把人既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又是人类家园的保护者统一到了一起。表明他已在更深程度上认识到:宇宙中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和可供人类居住的空间容量都是有限度的。
2.提倡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增长 由于中国的人口总量大导致的人口再生产的潜力十分巨大,再加上长期以来封建社会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沉淀,因此控制人口再生产的任务十分沉重。所以早在1957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3]2~3基于此,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生态伦理的内在需要。否则,人类和地球必然会陷于崩溃的境地。人口生产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使用的可持续性与否和生态环境保持的良性循环与否。因为就全球而言,控制人口的数量及其惊人的增长率是解决人与自然环境内在紧张的主要措施,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毛泽东指出:“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计划生育”。同时针对我国人口总量大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沉淀,群众的接受心理需要循序渐进这一特点,他指出:要使“计划生育也有希望做好”,其步骤可以是“经过大辩论,要几年试点,几年推广,几年普及”[3]6。这样,中国就率先实行了“计划生育”并将此上升为“基本国策”的高度来实行。
3.着眼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而重视对大自然的治理 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是毛泽东在治国实践中最为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而解决新中国环境伦理的难题也是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环境问题从其产生的历史来看,它不是近代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自人类诞生后开始从事改造自然活动时起,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就开始了一个不断量变的过程,只不过那时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规模小、程度低,环境破坏是区域性的,加上人的活动还没有超过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所以那些被人类破坏了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自我恢复,取得新的生态平衡。但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人认识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不再是自然的奴隶,而成了自然的主宰。大机器的广泛使用,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并导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超过了自然的再生能力,其对自然的破坏也从局部走向立体,环境问题开始全球化。因此导致最近百年来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基于此,环境问题也开始由边缘走向中心。对此,毛泽东的实践就是对人类对大自然的无尽的索取坚决反对的同时,特别强调要注重对大自然的治理,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建国起步后就开始关注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治理水患则成了毛泽东毕生为之奋斗的最大的环境伦理难题,同时为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他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因而对大自然的治理也是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水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万物之本。中国是一个多水系的国家,水资源非常丰富。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河流长期年久失修,又使这些河流变成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河患”、“水患”。针对黄河历史上无尽的改道和决口,从而形成黄泛区,恶化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毛泽东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仅黄河治理,毛泽东还针对淮河和海河也同样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和“一定要根治海河”。黄河、淮河、海河等治理水患的巨大工程既是毛泽东治理水患的重要实践,也是毛泽东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贡献。治水实践中也能够体现出毛泽东所具有的初露端倪地可持续发展思想。1958年2月,毛泽东指出:“我们祖先已经烧了2000多年的煤,现在我们会用水来发电,应尽量少用煤,让煤再埋它个2000年,留给我们的子孙吧”[4]。所以,一种极其难能可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上世纪50年代就在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身上体现了出来,当今长江、黄河中上游的一系列水利工程乃至三峡大坝都是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组织策划的。
对大自然的治理还体现在毛泽东尤其重视保护森林的问题上。毛泽东历来强调林业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就在各级政府中设立了林业部门,从政府行为上注重对森林的保护,因为“森林是很宝贵的资源”[5]5。“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5]69。1955年,他就林业对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的优越性作了说明:“南北各地在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5]251958年11月,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强调:“要发展林业,林业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业。……林业,森林,草,各种化学产品都可以出。……你要搞牧业,就必须要搞林业,因为你要搞牧场。这个绿化,不要以为只是绿而已,那个东西有很大的产品。森林这个东西是多年生,至少是二十五年生,这是南方;在北方,要四十五年到五十年。”[5]57这既说明林业的作用是巨大的,又说明搞好林业是个艰巨的工程。
从上述实践和摸索中,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关注是多元性的。从总体上看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二是从控制人口增长的角度,提倡实行计划生育,从而把人既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又是人类家园的保护者统一到了一起;三是坚决反对人类对大自然的无尽的索取,而是着眼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进而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
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生态伦理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清醒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重视科技进步对生态伦理建设的支撑作用 1983年,他强调:“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6]221988年,邓小平在同外宾的谈话中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274。邓小平在谈到与生态息息相关的农业这一基础产业时,他认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6]17“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6]275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科技含量。1990年3月3日,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进行第二个飞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6]355的战略思想。他坚定地把科学种田、走科教兴农之路摆在了实现农业飞跃的核心地位。这就表明,邓小平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的方向,这将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和大发展。
2.重视法制建设在生态伦理的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1978年3月5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978年12月31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提出: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7]146次年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它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开始走上了法制轨道。1981年9月16日,邓小平指出:“最近发生的洪灾涉及林业问题,涉及森林的过量采伐。”[8]273因此,他提出:“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国家在苗木方面给予支持。可否提出个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或者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使它成为法律,及时施行。总之,要有进一步的办法。”[8]290由此可见,邓小平在关注生态伦理建设的同时,强调法制的保障作用。
3.重视在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7]163~164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需要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目标在内的全方位的“三步走”的战略构想,这就成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纲领。要通过“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必须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一方面必须解决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设计师,他始终把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局中去考虑,使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他指出:“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7]164并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9],另一方面,他主张实行优生优育和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人口素质。
总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分注重从法律和制度上确保生态伦理建设,为党的生态伦理建设理论从科学、法制和制度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作为跨世纪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江泽民鲜明地提出了“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10]295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这就构成了江泽民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支点。同时,从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等视角创造性地阐发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11]534的科学论断和要“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1]532构想。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践行的、符合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开创性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12]465。阐明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一大贡献。
1.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是跨世纪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准确认识和超越,同时也构成了党的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支点。因为人们只有树立准确的自然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江泽民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和基础。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一方面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得了丰厚的资源和空间,另一方面人类也向自然界排放废物,影响自然的结构、功能和演化,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就必须从哲学的高度精辟地提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人对自然应采取的科学态度,这是江泽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因为,只有首先在认识上科学地把握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理念,才能在实践中做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才能做到“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3]26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好河山[11]659。
2.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世纪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考虑到“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社会发展文明的道路的选择”[10]461,江泽民认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路径也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战略性的。因而他把“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必不可缺的发展道路[10]462。因而,江泽民把社会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是三者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他认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1]463因此在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正式把此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载入了党的正式文件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再次重申了“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3]26。这样,江泽民就能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并得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11]532的结论。同时把“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11]534。
正因为如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发展就是要避免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真正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指历史中的、现实的和具体的生命个体,而且是指类存在意义上的人和群体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增进全体人民的幸福,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所以“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4]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
协调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通过经济、社会和人的相互协调,使得“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进入到现实层面,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4]而“永续发展”则是新世纪初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来考虑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和生态伦理所提倡的人本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蕴涵着生态伦理的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这种生态伦理的人本精神,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应该具有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和实施具有价值导向作用,而且可以向人们间接地传播生态伦理思想,从而在实践层面调节、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与此同时,新一代领导人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3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12]850这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可持续发展”核心的发展,要求是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当代生态伦理基本原则的公平原则与协调,即要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人、后人和生态环境,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生态文明,这是人类从环境问题意识到生态伦理,在总结工业文明经验教训基础上,从生态伦理出发培养出来的一种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有生命力的文明形态,它的宗旨就是要以生态伦理为指导,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由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的这种内在的趋同性,意味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一条全面提倡和建设和谐生态伦理的发展道路,而要全面建设和谐生态伦理就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连续发生非典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青海玉树大地震、泥石流等。胡锦涛同志面对上述一系的自然灾害,提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救人是重中之重,要全力以赴抓紧时间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百倍努力[15]。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上,注入了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伦理思想中“以人为本”的一个创造性发展。
这样,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伦理思想的丰富与创新。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发展新理念的一种伦理观,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在吸取了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表明,今天的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是坚持把满足人的理性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的价值取向,作为发展的目标。这就意味着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价值诉求是“以人为本”,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和传统发展观相比较,发展的目的已经发生了转向,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将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3]中国计划生育全书编辑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论述[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
[4]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曲格平.关注中国生态安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9]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N].人民日报,1982-09-08.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4.
[15]胡锦涛.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5-18
B82
A
1001-4799(2010)06-0028-05
2009-10-20
朱建堂(1957-),男,山东沂南人,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雷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