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仙
约束带是保护躁动患者,限制肢体活动,防止患者伤害自己或他人,达到维护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用物[1]。2008年7月对我科住院使用约束带患者 33例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现介绍如下。
本组 33例,年龄 64~90岁,平均 76岁。脑卒中 20例,老年痴呆 9例,心脏介入术后 4例。意识 :清醒 26例,谵妄 6例,昏迷 1例。约束原因:不配合 23例,躁动 6例,医疗限制4例。约束部位:33例患者均为四肢约束。约束时间:<24 h 4例,占 12.12%;24h以上一周以下 6例,占 18.18%,一周以上 23例,占 69.70%。33例约束患者中知情同意签字 5例,占 15.15%,其余为口头告知患者、家属或陪护。患者体位合适 30例,占 90.9%;本组患者均约束带松紧合适,皮肤与血循环好;首次均有相关护理记录,约束期间有间断观察记录,均无连续性观察记录。
使用约束带的 33例患者中,老年合作欠佳及躁动者 29例,心脏介入术后 4例是科室为提高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等并发症[2]而常规约束穿刺侧肢体。69.64%的约束患者约束时间在一周以上,与教材只能短时间使用相悖,主要是痴呆和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较长时间留置鼻胃管、深静脉置管而患者不能配合。
本组5例患者由医师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相关谈话内容并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签字,占 15.15%。其余为口头告知患者、家属或陪护,其中有 5例为告知陪护,主要由于患者家属不常来探视患者,全权由陪护代为照管。
护理记录均记录了首次约束的原因、时间、部位、局部皮肤情况,而大部分未记录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及其同意情况,少部分记录了对患者或家属的告知及其同意情况,但无患者或家属签字;约束期间间断有相应护理观察记录,无连续性观察记录。分析原因是我科约束带使用较常见且使用时间较长,护士对约束带使用过程管理[3]意识较淡薄,有麻痹思想,注意了约束带松紧、皮肤与血液循环等的观察,但忽略了相应的记录和交接班。
我科制定了实施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对确需实施保护性约束患者[4],在使用约束带前,护士与医师联系,共同向患者和/或家属告知约束的原因和目的,征得同意并在实施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如家属委托陪护全权照管患者,则请其签署委托书,委托书和实施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随病历走。
组织学习约束带使用相关知识,如约束时打结的松紧度及肢体的活动度[5]、使用约束带相关管理规定等。选择恰当的约束带进行约束,针对科室四肢约束几率高的特点,设计并定制了四肢约束带[6]。
科室拟定约束带使用患者护理记录模本,记录内容包括约束保护原因、告知情况、约束起止时间、约束部位、局部皮肤及血液循环情况、观察间隔时间等。组织学习,要求按模本记录。强制要求各班护士对使用约束带的患者要交接班,护士长加强督查,如有违反将受到处罚,督促护士重视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1] 殷 磊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5-168.
[2] 郭慧丽,田 蓓,胡 洁.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应用效果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9):19-20.
[3] 许辉琼,成翼娟,向代群.病人使用约束带护理的过程管理的调查[J].现代护理,2007,24(13):2305-2306.
[4] 刘桂芝,李 霞,于兰贞.在 ICU中干预治疗计划对选择使用约束带的效果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2):576-677.
[5] 万 梅,关 纯,张泰来.从保护性约束到人性化约束[J].临床护理杂志,2006,5(1):321.
[6] 王美玲,任宏镭,纪玉佳.约束带的改进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