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贵
大学发展规划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了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准备采取的带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谋划和决策。通过对学校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明确学校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具有针对性、挑战性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目标,确定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实现目标所拟定的保障措施,以达到快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1995年提交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曾经指出,国际、地区、国家和学校各级的决策人在考虑各种方案和作出决定时应以决定高等教育在社会上的战略地位及其自身的职能的三个口号为指导,即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1]按照这一观点,我认为,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应当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制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和策略选择。
国际化发展有其深刻的内在和外在动因。现代大学发展的逻辑起点是知识,对高深知识的传播、保存、发现和应用是大学最基本的活动。而知识具有普遍性,科学技术的研究历来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自古希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大学产生开始,高等学校就具有国际性,只不过由于文化、宗教的原因和通讯、交通等条件的局限,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尚处在相对较低的层次,当时的国际性尚未达到“化”的程度。16世纪后欧洲的基督教改革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得高等教育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上升,国际化趋势下降。二战后,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其活动逐步由民间的自发行动转变为国家行为,由学术行为变成了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的综合行为,由地区性发展为全球性。[2]而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格局。国际化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正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1995年提交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提出的那样,“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这首先是教学和科研的全球性的一种反映。现行的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文化间了解的日益需要以及现代交流、消费市场的全球性质等,正使这种世界环境得到加强。”[1]目前,实施国际化发展策略已成为了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面向新世纪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例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采用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的教学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韩国则专门成立了“21世纪委员会”,将努力提高和增强学生“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和对各国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作为其人才的培养目标。
尽管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但是诸多事实证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改革开放初期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外基金组织的援助,使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得以装备一批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国际人才交流,使我国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较快地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在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的差距;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攻关的国际合作,促进了学校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国际的信息和文化交流,带来了我国大学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加速了教育管理科学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高等教育就没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今天。
需要指出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只是“985”和“211”高校的专利。不但重点大学要国际化,普通高校(包括地方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应该国际化。因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徘徊,并付出了极大代价而作出的重要抉择。在经济领域,不但高新技术产业、沿海城市发展等要国际化,农村经济,包括乡镇企业、边远地区同样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所有的企业都要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不管是哪个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在新的形势下都要有较强的国际化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所以,普通高校也应该走国际化之路,为所在的地区培养面向世界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质量人才,也要根据国际化的要求,不断改革与之不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社会重视过去,工业社会重视现在,信息社会重视未来。在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的我国封建时代,我们尚且不能“独学无友”而“滞于一乡”;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信息社会时代,我们更不能闭关锁国,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因此,推进国际化,决不仅仅是高等学校“锦上添花”的权宜之举,而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长远之计。
将国际化的理念融入大学发展规划之中,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国际化的认识。观念转变是改革的先导,只有对国际化的概念、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特殊作用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发展规划的制定不应只是学校领导、院系领导和几个“笔杆子”的事情,它需要全校动员、全员参与,上下配合,共同努力。国际化不能仅停留在教育外事工作的层面,而应成为学校“一把手”工程,成为学校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共同任务;不能停留在“迎来送往”的国际交流活动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进入到教学过程,国际化发展将会引发教学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深度改革,要进入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过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将国际化的要求列入学校的发展目标。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要涵盖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多个方面。既要有数量和结构的要求,又要有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既要有长远的总体目标,也要有分阶段发展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其具体目标的确定,既要有挑战性,不能定得太低,要跳一跳才摸得着;也要有针对性,要从学校的实际可能出发,不要可望而不可及;还要有可测性,要包括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例如,在人员交流上,要有具有一年以上国际交流经历的教师、校级和院系领导的比例要求,来华留学生特别是学位生的比例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出国或出境参加国际交流的比例要求;在教学过程国际化上,要有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先进性的要求,使用外文教材和外语授课的课程比例要求;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方面,要有学校承担国际合作研究课题的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师生在国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和取得专利的数量要求等。
再次,选择学校国际化的发展重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原则,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国际化的发展重点,形成新的突破口。发展重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在全面诊断的基础上找出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扬长避短。要从学校自身的特点出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发展历史的高等学校,应该有不同发展重点和途径。例如,广东的高校毗邻港澳,历史同源、文化同宗、语言同系、交通便利,而港澳的高校具有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可以通过加快粤港澳高等学校合作的步伐,来推动学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一些条件较好的并有一定特色的高等学校,可以通过联合建院、系或专业来形成合作办学的机制,通过联合建立研究院、研究基地和重大课题攻关来形成国际合作机制,通过“以点带面,各个击破”的方式快速推动国际化的发展。
最后,制定保障措施。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要有领导和组织保障,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一些学校组建了校院两级的国际化发展指导委员会,负责规划和专项计划的设计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实践证明,领导的重视和推动是最为重要的。要有经费的保障,国际化的策略实施需要系列配套的基础设施与软件建设,如校园网,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图书馆的建设,便捷有效的管理服务体系等。要有长远的眼光,舍得投入经费在教师与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学习上。要有制度保障,包括学校外事管理的规章制度,重点项目的申报、审批、监控和信息反馈制度,项目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制度等。要有环境建设的措施,不但要重视项目的开展和活动的组织,也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有限的国际化资源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要重视校园国际化学习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即使不出国门也能快速了解和掌握国际学术前沿的最新动向,受到国际化环境的熏陶,确保培养面向世界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目标的实现。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5/info5995.htm
[2]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教育研究,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