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中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它又是一个战略规划系统,系统的各部分诸如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规划、大学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等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系统的整体。本文着重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规划和大学发展的战略规划的角度,对研制战略规划的两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目标是任何一个战略规划的主要要素。同样,目标对于一个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来说,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定位的一个主要方面。依据什么来定位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与指标,这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确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从一般意义而言,通常有以下三个视角: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预测数据来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目标与指标;二是从国际国内比较的视角来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目标与指标;三是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侧重于问题),来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目标与指标。而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与指标时常常需要将以上三个视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而长期以来我们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时更多地是从国际国内比较的意义上来考虑的,也就是根据其他国家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来确定本国或本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应当说,这是我们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时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或依据。而在进行国际比较参照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比较参照标准的普适性与特色化。也就是一方面要厘清哪些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国际通行标准,另一方面要搞清楚哪些是需要根据国情进行本土化的标准。(比如我们的财政体制、税收制度不一样)进行国内的比较参照也有类似的问题。不论是进行哪种比较参照(国际的、国内的),都要力求避免比较参照的片面化、表面化、简单化。尤其要选择适当的比较参照对象,即要具有可比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或多个区域的比较可能有时会出现经济等领域具有可比性,但在高等教育等领域又不具可比性的情况;二是比较参照标准的实然与应然。在比较参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是,我们是用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实然状态数据,作为我们确立目标的一个参照标准(即应然参照),却没有对这一实然状态数据本身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比如,分析国外和其他地区的高等教育实然状态数据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国情、区情?这种实然状态数据是一种理想状态,还是一种发展中状态?如果是理想状态,其普适意义如何?如果是发展中状态,其比较参照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使用比较参照标准时必须作出解答的。我们在进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时不能简单地因为某个国家或区域高等教育已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水平,来确定一个相应的目标水平。
从战略规划目标的前瞻性和本土性来考虑,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教育的发展基础,通过科学的预测(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来进行战略规划定位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战略规划的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同时,着眼于现状问题的解决来确立战略规划目标,无疑将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效性。
当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确定以后,大学发展规划的研制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上位战略规划的确立,也为大学发展规划的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发展定位是研制大学发展规划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对大学要不要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这一问题,在认识上、理论上已经没有太大的争议,这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问题。高等教育系统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决定了大学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的必要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在分层(类)定位后又如何保证各大学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和品牌。如何定位分类,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定位分类。阿什比所言的“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实际上为大学定位分类提供了寻求依据的思路。所谓遗传,实际上就是从大学自身而言的,也就是根据大学自己的实际状态来进行定位;而环境则更多地是从高校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来说的。应当说,现行的大学定位分类所依据的往往是大学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状态,而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回应不够。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考虑,要十分重视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素结合进去,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因为这对大学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有大学生就业状况是大学定位分类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实际上也是环境因素。从总体上来说,加大发展应用型大学(如高职院校)的发展力度是必要的。
当大学发展定位分类确定以后,如何切实落实这一定位分类,使大学真正能各安其位,并在各自的层类上办出特色和质量,对于保证高等教育系统的有序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政府对定位分类的政策导向及配套措施,尤其是政府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直接起到“指挥棒”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的政府资源配置基本是学术导向型的(如“211工程”、“985工程”等政策所具有政府资源配置功能),且主要是任务需求取向性的。也就是说,政府对大学资源的配置,一是根据这所大学的学科发展水平和学术发展情况来确定,二是依据其所承担的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服务)所需求的资源来确定,这实际上就是任务需求取向性。应当说,依据所承担的职能任务作为资源配置的因素并不是没有道理,如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承担任务不一样,所需求的资源也肯定不一样,政府在资源配置上体现这一差异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现在的问题是,仅仅以学科发展水平和学术发展状态作为政府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对于一般的普通大学(如教学型大学)是不公平的。而且,由于缺乏激励性资源配置,也就是大学在自己的层位上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办出了高质量、办出了一流,但在政府资源配置上并没有必要的体现。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要使大学(主要是处于低位的大学)各安其位、不力争上位显然是困难的,在情理上也是很难说过去的。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起政府资源的“双配置”方式:一是任务需求导向型,即根据大学承担的职能任务所需求的资源进行政府资源的配置,因为大学的学科发展水平和学术发展状态与所承担的职能任务密切相关,所以实际上这也把学科发展水平和学术发展的情况考虑进去了;二是业绩激励导向型,也就是对办得好的大学给予奖励性的政府资源配置,这是使得各大学能各安其位的关键性因素,从而鼓励它们在各自的层位上办出高质量和高水平。至于非政府资源的配置(或流向)也将会跟随“双配置”方式进行自然的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