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栋梁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44)
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兴趣的措施
刘栋梁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 450044)
太极拳是一种集养生、保健、技击、修身、娱乐于一体的哲学拳术,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大学体育教材基本内容之一。虽然太极拳拥着以上这么多特点与优点,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太极拳学习兴趣并不浓厚,直接影响了学生太极拳的学习效果。该文通过对影响学生学习太极拳兴趣的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学生;太极拳;兴趣;学习
在青少年时期,学生在身体机能,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等各个方面上有很大发展。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和健身术,是一种动作柔和缓慢、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内外兼练的运动、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哲学拳术[1]。它按照中国传统道教阴阳学说的理论,通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去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的运动形式。它是我们祖先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2]。经常的练习是健身的良方,又是强体的妙招。同时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良品质的塑造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3]。所以说学习掌握太极拳尤为重要。
1.1 学生缺乏对太极拳的了解和认识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汲取了百家拳法之所长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博大精深,对于非武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深奥。大部分学生接触太极拳是从武打小说或电影电视中的武打片中看到的,有些影片中的太极拳动作华丽优美再加上特技效果处理更加让人感觉“高深莫测”,然而作为文艺作品的武术影视片和武侠小说多采用艺术夸张的手段,这势必与太极拳的现实本质产生偏差甚至背离。让青少年对太极拳的本质认识上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对太极拳的认识仅停留在武力、暴力的层面上。
另外,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充满哲理,兼收并蓄古代哲学、养生学、美学等相关思想和内容,而大部分体育教师的人文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少,对太极拳传统文化的认识匮乏,因此在教学过程对太极拳理论的讲解教学减少,从而影响学生对太极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1.2 教学环节及教材滞后 在体育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教材的完备是教学的基础。学生学习太极拳兴趣的产生和保持对太极拳学习的热情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基本上都学练过简化太极拳,但有些教师由于长期没有开展太极拳教学,对于太极拳动作逐渐生疏,每个动作的要领、攻防含义已无法进行详细的讲解。有些老师虽然参加强化训练班的学习,但对太极拳理论、技能掌握还非常浅薄,语言表达能力差、动作不规范、教学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照猫画虎”、“现学现卖”的方式进行教学,自己都谈不到体会领悟太极拳的内涵,更别提教授学生了。这势必导致他们太极拳教学能力的降低,影响太极拳的教学效果[4]。
1.3 课时少是影响太极拳教学的难题 太极拳教学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它具备“三多”的特点:一是动作数量多;二是路线方向复杂变化多;三是每个动作所包含因素多。例如简化 24式太极拳共有几十个动作组合而成[5],学生需要比较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按常规该课程一般安排 11次课,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其中还包括考核,即每次课学生要学习2~3式的内容,而且在上课的 90 min内除必要的准备活动和复习前次上课内容外,教师还要安排一定自由练习时间,这样对相对减少了新动作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太极拳是一种需要经常练习的运动项目,如果仅依靠每周一次课,课后不进行一定时间的练习,势必会造成这次课的动作没学会,上次课的动作已忘记的恶性循环。即使每堂课开始阶段复习前次课所学内容,也会因动作不熟或忘记而影响学习效果。
以上诸多情况使太极拳的学习无法顺利完成教学的预期目标,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1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对太极拳认识其渠道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太极拳学习动机的形成。教师首先要规范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从教材、录像、磁带等编排录制着手。在校园内的宣传栏设置太极拳专栏,介绍太极拳的相关文化。另外可以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室内放映太极拳的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们看到真正的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太极拳、可以用来防身的太极拳、动作优美的太极拳等,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起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可以加强学习,提高对太极拳运动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活泼多样化的太极拳教学不仅可以锻炼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们的体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继承[6]。
2.2 太极拳教学深入浅出 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们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诸如跳绳、呼啦圈等易学、易用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也越来越常见于体育教学中,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而太极拳由于动作多,内容复杂。所以在教学当中应当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兴趣为本,通过“玩”的教学形式,由浅及深,逐步引导学生。例如:在学生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中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动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手位置的摆放不正确或手掌心方向错误等问题,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扶着桌子照镜子”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强化学生记忆,纠正错误动作。
2.3 提高教练的水平 教授太极拳的体育老师多数是田径和球类专业毕业的,对武术项目相对来说不是很了解。太极拳是内外结合的运动,没有用一定的时间来研究它,想学好太极拳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理解较差,基本上会是单纯的模仿动作和记忆动作。以至于太极拳的拳路对他们来说,过于枯燥和没兴趣。所以没有理论和技能过硬的老师教授太极拳,会使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提高体育教师自身太极拳水平是必要的。
2.4 因人因材施教 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学习模仿能力有强有弱。针对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一些的学生,老师就要进行“大锅烩”重复性的教学。有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通过一两遍的学习以后就可以很熟练地掌握了动作的流程,缺点是动作不细腻。针对这样的学生就需要老师对其加以强化,规范动作,深入介绍动作的实战意义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将其树立为榜样,让这些掌握较好的同学做示范。
综上所述,在太极拳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体育教师正确合理的引导培养下,学生才能对太极拳建立正确的认识,对其产生学习兴趣,改善太极拳的教学效果。
[1]唐 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侯有良.太极拳经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程春凤,潘季刚.中国学校体育学太极拳对人体生理的调节[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冯志强.太极拳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5]徐 才.武术科学探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6]任 圆.太极拳与健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责任编校:蔡秀连]
G 807
B
1008-9276(2010)05-0612-02
2010-03-20
刘栋梁 (1981-),男,河南省漯河市人,本科,助教,从事体育教育训练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