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平 闫纪萍 崔玉兰 李素娟 梁会贞 刘 相
在众多的护理实践中,静脉输液治疗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实践活动。据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1]。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操作质量,我院于 2004年开始,对静脉输液流程进行了新的探索尝试,现介绍如下。
本组随机抽取 200例病人,男 136例,女 64例。年龄 4~83岁。
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对照组由普通护士采用传统输液流程为病人进行输液操作。实验组由输液专职护士采用改进流程为病人输液操作。即由辅助护士先行挂液及输液前宣教,再由输液专职护士评估病人、选择治疗给药部位、途径、输液工具并实施穿刺。静脉输液部位均为四肢远端的浅静脉。连续收集 3个月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输液相关情况。
应用S P S 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病人输液相关情况进行t检验和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表1显示,在输液穿刺速度、导管留置时间、病人满意度、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导管耗用数量方面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液专职护士穿刺速度快,耗时少,留置时间长,耗用导管数量几乎比普通护士少一半,节省了开支,而且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病人满意度增加。
据文献报道[1],输液护士能早期识别并发症,及时进行有效干预,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一半;输液专职护士队伍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发生率从 12%降至 9%;普通护士和专业护士维护外周输液导管的效果:前者比后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高 30%;输液专职护士可使院内血源性感染降低 35%;输液专职护士可使与输液相关的菌血症发生率从 4.6/1000降至 1.5/1000(P<0.005),能有效降低与输液有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报道[2,3],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疾病和住院使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很关注实施穿刺的护士知识、技能和态度。如果日常的输液治疗能及时安全有效的实施,病人的满意度会很高。由于输液专职护士熟悉输液实践标准,知道如何实施最好的操作,如何正确使用和评价输液设备。因此,病人能得到全面的评估,连续的护理,能及时完成治疗。
由于输液工作量大、程序复杂,耗时长,一支优秀的静脉专职输液队伍能实现预期治疗效果,普通护士能用更多时间专心于其他护理项目。专业化的分工也增加了护士职业满意程度,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使护士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输液专职护士通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人额外住院天数,提高了病床利用率。通过高质量的护理确保病人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机构的潜在责任风险,保证护理人员临床技能与知识更新。最终病人满意度高,投诉少,提高了医疗机构的信誉,赢得市场竞争力。
3.5.1 教育者 每个输液专职护士都有责任教育其他护理人员输液的相关新技术,帮助她们识别早期并发症,评价现有输液工具的利弊,给病人、病人家属、医务人员进行输液相关内容的宣教,以便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3.5.2 先进输液技术掌握者 对于不同的输液治疗方式,输液专职护士都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对于不同疾病的诊断指标、给药方式、输液工具选择和操作,她们都了如指掌;对于新技术如P I C C和中长导管的置管,也能熟练掌握。
3.5.3 管理和自我管理者 输液专职护士能严格遵守护理实践标准和效果评估细则,不断的收集临床资料,对不恰当的护理实践及时评估并加以纠正,完善质量评价、监督,提高了护理质量及自身素质。
静脉输液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5]。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正在走向专业化,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但是,我国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得到法律认可的输液标准权威文件,没有权威机构对输液护士进行培训、考核、资格认定,医院成立输液专职护士队伍也刚刚起步,加之护患比例不足,护理质量难以保证。我院对静脉输液流程进行的探索尝试,在护患比例不足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专职输液护士的作用,为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走向专业化提供了良好铺垫,使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在降低费用、提高疗效、提升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 王腾珍.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专业化现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279-280.
[2] 卢人玉,彭 玉.静脉输液护理存在的问题及举证责任倒置的思考[J].现代护理,2002,8(11):865-866.
[3] 刘世云.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6(2):224-225.
[4] 王 萍,陈 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与我国静脉输液护理现状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223.
[5] 刘 可,张美芬,颜 君.中国护理专业与专业标准差距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