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扬
清洁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操作,主要是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出肠内积气,减轻腹胀;为手术前、分娩前和各种检查前做准备,尤其是妇科手术容易损伤直肠,保持肠道空虚,可以避免损伤肠管,减轻术后胃肠胀气,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防止肠粘连。有些妇科肿瘤,如卵巢恶性肿瘤,易侵犯肠管,做手术时有可能切除部分肠道,所以清洁灌肠对妇科手术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清洁灌肠(肥皂水、生理盐水 +左侧卧位)灌肠在临床应用中要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不但灌肠次数多,总的灌肠量大,而且肠道的清洁情况也难以令人满意,给手术造成一定的难度。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找到了一种既能减轻产妇痛苦又能彻底清洁肠道的方法。现总结报道如下。
2008年 1月 ~2009年 1月,我科行清洁灌肠的手术病人100例,年龄 38~66岁,平均 50岁。体重 45~72 kg,平均体重 53.78 kg。其中子宫肌瘤 69例,功血 13例,子宫Ⅲ度脱垂15例,绒毛膜癌 3例。以上病人均作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 5例)。将产妇分成 4组各 25例,一组使用开塞露、生理盐水,采用左侧卧位组;二组使用肥皂水、生理盐水,采用左侧卧位组;三组使用开塞露、生理盐水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改良卧位);四组使用肥皂水、生理盐水,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改良卧位)。四组病人年龄、体重、病情、治疗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四组病人均使用国产一次性肠道清洗器,操作人员固定。四组病人均禁食 12 h,水温 38~40℃。一组、二组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脱裤至膝部,臀部与床边齐。挂一次性肠道清洗器,液面距肛门 50~60 cm,润滑肛管,排气[1]。一组取开塞露 40~80ml,倒入一次性肠道清洗器中,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 20~30 cm。固定肛管,松开调节器,使开塞露液缓缓流入后拔出,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 5~10min以上,以利软化粪便。病人首次排便后,用生理盐水灌入,直至排出液清洁无粪块为止。二组首次取 0.5%肥皂水500ml灌入,其余同一组。三组、四组采用改良卧位:产妇取左侧卧位,将床的头部摇低 10 cm,臀部抬高 10 cm或直接在病人臀部垫高 10~15 cm,每次灌肠完成后保持此种卧位 5~7m in,然后下床活动。三组用开塞露法,四组用肥皂水法。其余同上。
肠腔清洁度判断[2]:(1)清洁。检查部肠管瘪沓,肠腔无粪渣,无粘液或少量黏液,气体较少,不影响手术。(2)不清洁。检查部肠管鼓起,肠腔有散在性粪渣、粘液及大量气体,影响手术。
采用 SPSS软件,对四组产妇平均灌肠液总量、灌肠所需时间进行 t检验。α=0.01。
2.1 采用开塞露清洁灌肠的两组手术病人灌肠液总量为1 040~3 880m l,平均 2 157.14ml,(两组中改良卧位组灌肠液总量为 1 040~2 680ml,而传统卧位组为 1 560~3 880 m l)。肥皂水两组灌肠液总量为 2 200~4 000ml,平均数为2 904.17ml,(两组中改良卧位组灌肠液总量为 2 200~3 100 m l,而传统卧位组为 2 880~4 000ml)。经统计学处理,t=3.74,P<0.01,说明开塞露组使用灌肠液总量明显少于肥皂水组;改良卧位组使用灌肠液总量明显少于传统卧位组。
2.2 采用开塞露两组灌肠所需时间为 30~60min,平均数为37.00min;(两组中改良卧位组所需时间 30~45min,而传统卧位组时间为 40~60min),肥皂水两组灌肠所需时间为 34~100m in,平均时间为 54.04min,(两组中改良卧位组所需时间 34~78min,而传统卧位组时间为 55~100m in)。经统计学处理,t=4.10,P<0.01,说明在灌肠所需时间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开塞露组灌肠所需时间明显少于肥皂水组;改良卧位组所需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卧位组。
3.1 清洁灌肠的目的是要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是 50%甘油制剂,辅以蒸馏水,为无色溶液,无毒、无副作用[2]。由于高渗透压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可润滑肠壁、软化粪便而使粪便易于排出[3]。直肠和结肠是粪便积聚的场所,直肠的长度约 12~15 cm,乙状结肠全长约 25~40 cm。采用开塞露、生理盐水行清洁灌肠,充分发挥开塞露的润滑作用,首次排便充分,再行生理盐水灌肠,所需的灌肠液总量明显减少,时间明显缩短,效果显著。
3.2 传统卧位灌肠,直肠、结肠处在同一平面,因而两者间不存在压力差。根据流体力学一般规律,在一段管道中,液体的流量与该管道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而与管道对液体流动的阻力成反比[4]。由于肠道是肌性器官,结肠、直肠内均存有粪便,因而阻力大小基本相同。故灌肠液一部分进入直肠,另一部分进入结肠,当灌肠液在直肠内聚积 150~200ml时,直肠内压力达到 7.3 kPa,直肠壁感受器发生强烈兴奋[5],病人马上产生便意,立即排便,多数病人灌到中途被迫停止。因此,每次灌肠量小,灌肠液总停留在直肠、结肠下端,未能到达结肠上端就开始排便,因而不能软化结肠内全部粪便,排出物先是液体后是粪便。尽管灌肠次数多,有的达 14次,但总有灌不净的感觉。
随着手术的进行,麻醉的加深,肠管松弛,结肠上端部分粪便下移,有的病人术中出现肠管鼓起和排出粪便的现象。由于灌肠次数增多,肛管频繁受到刺激,可损伤肠道黏膜,病人术后首次排便时有排出棕色便的现象。改良卧位灌肠,结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处在直肠低位,直肠在高处,因而直肠、结肠间产生压力差,液体通过肛管顺利进入结肠,又因结肠较直肠长,容量大,每次灌肠量大,且灌肠量多少能由操作者掌握[6]。由于灌肠液绝大部分进入结肠,可充分软化该部位的粪便,刺激结肠蠕动,促进粪便下移,当下移到直肠内粪便达到一定压力时病人才产生便意,因而比灌肠液直接刺激直肠产生便意的时间延迟,再经过 2~4次彻底清洗,最后排出物澄清无色,因而,这种卧位灌肠肠道清洁彻底。
采用开塞露、生理盐水行清洁灌肠,代替较传统的肥皂水、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具有方便、易取材,能及时清除结肠中的粪便,减少灌液总量,缩短灌肠时间,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并可防止大量多次灌肠引起病人虚脱等并发症。而传统卧位与改良卧位灌肠比较,改良卧位灌肠次数少,总的灌肠量少,肠道清洁彻底,不易损伤肠道黏膜,因而明显优于传统卧位灌肠。所以使用开塞露、生理盐水采用改良卧位适用于临床各科病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 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99.
[2] 肖顺贞主编.临床护理药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61.
[3] 华艳萍,王莉慧.开塞露使用方法的改进[J].现代护理,2003,9(8):640.
[4] 周衍椒主编.生理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9.
[5] 李鸿勋主编.生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73.
[6] 刘 方主编.人体解剖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