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玲 黄 峭 邹冬梅
跌倒是指平地行走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严重时可导致意识丧失、突然出现瘫痪等。跌倒及其产生的后果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日常生活及独立生活能力[1]。为减少老年患者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并为其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现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环境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 51%与环境因素有关[2]。老年人住入病区后,由于对新的环境不熟悉,室内灯光昏暗或灯光过度刺眼、地面不平或潮湿打滑、住院病房内座厕、浴池缺少扶手、病床无床边护栏、床铺过高等均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
老年住院患者身体条件差、平衡灵敏性差也是导致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虚弱、眩晕、风湿性关节疾病、帕金森病、运动器官的畸形等使平衡下降而易使住院老年患者跌倒。
药物如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等,可以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3]。由于住院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有些药物使反应减退或削弱认知能力,使意识错乱等,增加了老年人的跌倒机会。
住院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其中本体感觉、前庭、视觉老化,传导神经和中枢整合能力明显降低。老年人位置觉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可出现平衡觉失调,如走路不协调、站立不稳,易发生跌倒。另外,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女性跌倒的几率为男性的 2倍[4]。
自信心和情绪也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心理因素。一方面老年人个性好强,常有不服老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对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要自己尝试去做,这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机会。另一方面害怕跌倒的心理,又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降低了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跌倒的危险性随之升高。沮丧和焦虑心理可削减老年人对自身、环境和其他人的注意力,不易发现危险情况,从而增加跌倒的机会。
如在值夜班时,一般只有 1~2名当班护士,但需承担整个病区 40~50名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重任,巡视病房的时间间隔长,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因此,护士人力资源不足,也是造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助患者亲临各处环境,包括餐室、厕所、浴室等处,给予提醒安全防范之处,并向家属以及陪护人员关照,如离开患者时,需拉起床扶栏,安置和固定护栏,日常用品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并将呼叫铃妥当放置在床头或枕边。病房的走廊、厕所等安置护手栏,夜间打开夜间照明装置,地面及卫生间保持干燥。
对有跌倒相关疾病因素的患者应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在患者一览表上贴上标志,使医务人员一目了然,从而给予特别注意。对于有高危跌倒倾向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要有人照顾,如:起床、散步、如厕及洗澡等,以防跌倒。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并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避免做危险动作。要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劝告易跌倒的住院老年患者尽量使用拐杖,尤其对于防止患有关节病、骨质疏松、行走受限的老年人跌倒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告知用药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服用镇静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利尿药的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让老年患者掌握自己有哪些跌倒的倾向因素,给予预见性的指导,有助于减少跌倒的发生。
跌倒属于突发事件,状况各种各样,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只要有了防范意识,就可预先提示和预防[5]。因而对相关人员的防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护士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对护士的防范安全意识教育,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起防范的安全理念,建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如在平时与患者的交流中,关心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有需要协助的方面,给予及时帮助解决。在走廊或病区的其他地方,遇到老年患者,主动搀扶或问候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对于有跌倒病史、糖尿病、贫血等患者,在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宣教时,突出可能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的教育。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关键在于全面的护理评估,消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通过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使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 殷 磊主编.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
[2] 范宝华,王秀平.老年人的跌倒问题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2):24.
[3] 库洪安,詹 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9(2):143-144.
[4] 胡国萍,硅万琼,陈蜀萍.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5):397-398.
[5] 姜旭雯,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8):3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