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太,王 亮,高鹏飞
(河北工程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河北邯郸 056038)
和谐校园建设要以人为本
梁洪太,王 亮,高鹏飞
(河北工程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河北邯郸 056038)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灵魂,文章联系创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和必要性,着重谈构建和谐校园为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从而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学校各项办学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师生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国哲学中带根本性的范畴。和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强调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这其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密切依托国家社会发展的高校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促进人与校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和谐、良性、持续、健康的学校发展新局面。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由大学师生为主体、包涵各类物质实体和精神产品的相对完整的群体系统,其成员来源广泛,更迭频繁,与家庭、社会和各行各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校园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问题。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校园持久安定团结的需要;是形成融洽和谐人际关系、奋发向上精神状态、优质高效工作学习秩序、优美整洁校园环境和激发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需要;是实现育人目标、建设人民满意大学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不仅要把大学建成和谐校园,而且要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光荣使命。
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突出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权益,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校风、学风建设等工作离不开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发展建设应该首先从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一整套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科学机制,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骨干和带头作用。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而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抓好师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那种师生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
(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友好、合作对于学生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把爱心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主旋律,打造根植于本校土壤的优秀校园文化。
(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学生面前都是教育者,都需要以自己的高尚形象来做学生的楷模。校领导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为了搞好教育工作而来学校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为了搞好自己的学习而来学校读书的。在信任的基础上再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其次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充分利用教师中的典型来影响大家,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再次要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执行好师德规范,注意经常性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尽可能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四)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人与环境同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要素。对于高等院校来说,环境建设水平体现了建设者的精神面貌、审美品位和整体素质,优美整洁、富有文化内涵的环境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具有育人的功能,可以提高人的审美品位和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追求文明生活和文明行为。要进一步提高校园环境建设的水平,重点是将大学的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水平,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五)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把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综上所述,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和谐凝聚人心,和谐聚集力量,和谐推进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校园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建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最终使我们的大学达到和谐发展的良好状态,真正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李远贵.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探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6(3):91-95.
Peopl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L IANG Hong-tai,WANGLiang,GAO Peng-fei
(Hebei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 monious campus,with people-oriented as its heart and soul,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 rmonious society.Basedon the connotation and necessityof constructing the ha rmonious campus,thispaper focused onwhy to adhere to people-oriented,and how to realize people-oriented in constructing a ha rmonious campus,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staff and students,an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schools.
ha rmonious campus;people-oriented;teachers and students
G41
A
1673-9477(2010)01-0069-02
2010-01-20
梁洪太 (1956-),男,河北大名人,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责任编辑:陶爱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