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君,秦双锁,曹一伟
(1.河北经贸大学 校长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经贸大学 宣传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高校管理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
耿彦君1,秦双锁2,曹一伟1
(1.河北经贸大学 校长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经贸大学 宣传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目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校园网络成为师生们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发挥了其应有的效用;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存在着受发布者的情绪影响、信息失真以及青年的非理性冲动等问题。对此应明确网络领导、网上监督、网下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形成校园网络舆论导向机制,创新工作思路等引导策略。
网络舆论;影响因素;引导策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10日,全国网民总数达到4.2亿,其中学生网民占31.2%。河北省互联网协会《2009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也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河北省网民总数达到1 842万,网民规模居全国第6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14.2%。由于互联网具有便捷、高效、廉价的特点,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认知渠道之一,网络舆论也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价值取向。为此,有针对性地研究校园网络舆论,正确地加以引导,对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校园网络舆论可以界定为大学生通过网络论坛传播对某一焦点所表达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主要表现为与学校有关的、设立并在相关网站上发表的舆论。校园网络舆论主体是在校的大学生,客体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本质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特点是具有公开性、一致性、权威性和倾向性,其作用是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校园网络舆论的载体是网络论坛,如:校园网络中的河北经贸大学BBS等,百度贴吧中的“无名湖畔”吧(河北科技大学)、“路过的青春”吧(石家庄学院)等,网络社区中的燕山大学社区等。而据一份在北京各高校发放的问卷显示,大学生对网络BBS的认知度高达92.88%,可见,网络BBS作为校园网络舆论的载体最具有代表性。
截止到2010年6月10日,论坛BBS的使用率达到了31.5%①。以校园BBS为例,从1995年第一个建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上的水木清华BBS正式开通到目前,校园BBS迅速在各大高校生根发芽并不断成长,其中最有影响力、较为知名的主要有清华大学的“水木社区”,北京大学的“北大未名”,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等,每个BBS注册用户数量都在10万人以上,均提供外网匿名浏览,同时在线人数达1.5万人左右,每年的访问人次达1 000万次以上②。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河北省高校网络舆情,笔者对省属18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是:与各高校有关的非官方网络论坛达到100%,如百度贴吧、网络社区等,13所高校设立了相关网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党委正、副书记或副校长担任;17所高校无专职部门,12所高校在党务部门如宣传部、党办(校办)等设专职领导和人员,14所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由宣传部负责,10所高校网络建设和管理的日常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其他部门工作经费,15所高校建立了主要由政工干部、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并尝试性开展了工作。设立校园BBS的达到39%,有的学校实行了实名注册制,有的学校领导能够做到与学生进行交流。
网络论坛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如河北大学立足学校优势,依托“航标网”等校园红色网站,积极实施“理论武装”、“思政创新”、“文化创建”等系列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河北经贸大学的“仰望星空”网站、河北工程大学的“春潮”网站、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红旗飘扬”等网站,也都结合自身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网络论坛中可以经常看到很多关于失恋、就业、毕业、食堂、宿舍管理等问题的讨论,其中,大声的抨击淹没了冷静的思辨。这些抨击和批评又常常会以曲解对方意思、偷换概念、答非所问等形式表现出来,不仅缺乏应有的论据,有时连论点都是模棱两可,甚至没有论点,完全是一种情绪宣泄。如河北某高校一学生通过BBS对某任课老师进行辱骂,随后其他同学对这一帖子进行反驳,最终这位学生落得被大家鄙视的下场,孰是孰非,在BBS上一目了然。
网络信息良莠难分,甚至有对大学生思想健康非常不利的东西混迹其中。谣言在校园BBS上屡见不鲜,大到对一些国内外形势、政策的误读,小到对学校相关政策的扭曲或对大学生较关注事件的恶意编造等。近期河北某高校有学生因对学校饭菜不满意,在校园BBS上编造了一份省教育厅对该校食堂管理批评的文件,由于校方及时辟谣,没有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应特别警惕敌对势力将触角伸向网络论坛,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如:向社会主义价值观、传统民族道德观提出挑战,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热点、敏感问题,煽动学生情绪,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等。
由于大学生处在特殊的心理成长阶段,偏好较刺激的事件或言论,对于一些事件怀有猎奇心理,甚至是恶作剧心理。他们面对某些事件不深究其真相,反而添油加醋、杜撰附会,因而通过BBS传播的信息往往和事实大相径庭。如某高校因有学生在校园BBS上误传学校新改造后的篮球场将实行定时收费的消息后,学生在校园BBS上跟帖反应较大,好在学校反应及时,第一时间要求相关部门澄清事实,在网络留言和具体工作中作出相应解释,事件才得到了平息。
由于高校网络舆论主体的绝大多数是校园生活的参与者,校园生活成为舆论关注的核心。在网络论坛里,涉及某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布者中,该校的学生往往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活跃者的意见和观点会引起大多数网友跟帖,所以当他们围绕某个特定主题讨论时,就容易使舆论主题表现出一致性、倾向性和持续性,从而影响大多数跟帖及看帖学生的态度和观点。
高校在校园网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职责不清,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引导工作不到位,专业化队伍建设不够,对校园网络舆论控制存在尺度不统一,有些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没有把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等。
校园网络具有的开放性、隐匿性和交互性的特质,也成为形成校园网络舆论的原因之一。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遇到不顺心或不理解的事情,就想找渠道发泄,为避免现实生活中“祸从口出”,就利用网络对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大加评论,站在同一处境下众多学生纷纷跟帖,表达观点,就会引起舆论。
通过调查,河北省各高校由于大多数没有设立校园BBS论坛,即使设立也未完全对师生开放,这就造成了师生表达诉求平台的缺失,致使校园网络舆论充斥在非官方网络论坛,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河北省各高校应当建立校园BBS,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服务师生、改善学校管理的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和学校互动的平台,构建起师生合理表达诉求方式的机制,营造出一个公平、开放并且具有包容性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
建议各高校成立网络宣传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一名党委领导任组长并设立专职办公室,挂靠在党委宣传部具体分管,安排有编制的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同时,建立由党委宣传部指导下的三支队伍:第一支是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由各院系领导、辅导员、资深论坛评论员组成,负责分析校园网络舆论动向,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第二支是学生网管员队伍,由学生骨干组成,负责搜集网络论坛中的校园舆论信息,汇总给网络舆论评论员,并在网络中及时互动;第三支是校园BBS技术队伍,由专职网络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维护。
针对校园网,拥有官方BBS的高校应实施必要的“人工”防火墙技术,有效地将与色情和暴力有关的链接或关键字封锁,使学生在校园BBS上的过激语言得到初步过滤,还要在服务器上对BBS进行检测、整理。对一些存疑帖,不应简单删除,应迅速分析事件的真相并作出反馈。针对重大紧急事件,建议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情况和动态,第一时间作出研判和新闻发布,使偏差舆论在第一时间得到澄清和纠正。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以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要有网络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网络管理引导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指导思想, 确定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必要的处理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之中,如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政工干部、辅导员、“两课”教师、学生党员干部应全员参与,及时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复。同时,在网络论坛上,学生网管员直接与学生良性互动,必要时以事实为依据予以反驳、争辩,还要有计划地主动出击,引导舆论走向,对初现端倪的问题,提前发帖展开讨论,适时揭示真相,让谣言不攻自破,还可以邀请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在网络论坛上发布权威信息、在线实名交流,从正面引导网络舆论,“堵”、“疏”有效结合,避免过激行为。尤其是在重大决策之前,应注意事先收集网络舆论意见,关注网络舆论的导向。
1.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创新校园网络教育模式。将网络教育纳入法制教育轨道,努力做到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和宣传法制教育协调一致,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法制观念,遵守网络法规。要充分利用网络论坛优势,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教育,自觉构筑抵制不良信息的“防火墙”。高校可在《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法律基础》等教学大纲中增设网络行为规范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通过相关案例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与河北电视台《法制时代》栏目举办的《法制时代之走进大学校园》节目,河北经贸大学编著的《百案说法》,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制订并下发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及《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都是对网络法制教育的成功探索和实践。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伦理学走进两课课堂。网络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确立信息的批判、选择意识,提高他们对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塑造诚信、自尊自爱的道德品质,使每个学生主动地维护网络的健康秩序。对此,各高校应自主拟定《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等,对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作出相应的规范。尽快出台符合大学生心理、生理实际的网络伦理规范,尽早组织编撰《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教材,把网络伦理纳入两课教学的重要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
1.建立运行体系,引导理性的校园网络舆论。将网络论坛纳入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建立完备的运行体系。首先,要有专门的工作条例。用严格的工作条例规范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确保工作方向的健康发展。其次,要有系统的培训制度。定期对学生网管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再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资深网民和本版版主组成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强化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权威性。最后,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及时发现解决重大问题提供有重要舆情信息的舆情评论员、网管员、技术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有效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加强网络教育研究,掌握网络舆论新动向。高校要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技术人员和理论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加强对网络思想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入研究校园网络文化现象、网络心理、网络伦理等内容,积极探索校园网络媒体的建设新规律、新途径和新方法。建议将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纳入到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当中,定期召开校园网络舆论主题研讨会,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评选工作,编写年度舆情分析报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增强思政教育的科研针对性,充分利用其科研成果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研判工作提供素材支撑。
3.创新工作思路,开拓高校网络舆论新阵地。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好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就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采用富有创意、灵活多样的方法,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发挥高校网站的影响力与亲和力。建议以“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团旗飘扬”、“红歌嘹亮”、“红色经典”等为主题建设一批红色专题网站,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拓展”、“社会实践历练”等为主题建设一批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专题网站。网站建设在形式上要注重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在内容上既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又要突出服务功能;在宣传手段上应多样化,改变网站形式单调、表现力弱的缺陷,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和优势。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第7期。
②程家国:《高校BBS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刍议》,《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杨琳瑜.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创新探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2]赵瑞钦.校园网站的管理与维护[J].福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0).
[3]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The Current Situation,Affecting Factors and Guiding Policy of the Public Opinion of the Internet on College Campus
Geng Yanjun,Qin Shuangsuo,Cao Yiwei
At present,the public opinion of the Internet on college campu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For one thing,the Internet on the campus has become the area on which student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For another,there are some issues concerning the message on the Internet,the emotions of the message publisher,the distorted information and irrational impulse of the youth.Therefore,some measures have to be taken for Internet leadership,online supervision and offline education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et moral education,thus forming a guidance mechanism for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campu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f the Internet;current situation;affecting factors;guidance policies
G64
A
1673-1573(2010)04-0109-04
2010-09-06
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HB2010WT198)
耿彦君(1954-),男,河北藁城人,河北经贸大学校长办公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秦双锁(1956-),男,河北藁城人,河北经贸大学宣传部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焦世玲
责任校对:周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