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艳
(湘潭大学 科技处,湖南 湘潭 411105)
湖南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张筱艳
(湘潭大学 科技处,湖南 湘潭 411105)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湖南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相对发达的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引起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不强、结构失衡等问题。实现湖南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需要立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湖南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打造湖南高等教育的核心增长极,创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拓展湖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空间。
高校;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湖南
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1]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与政策优惠。教育投资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而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则决定了教育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方向。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是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物质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速度和规模、科研和科技开发等提出相关要求,决定区域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教育投资的增长水平。
高等教育兼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责,通过开发人力资源、通过推动科技进步、通过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等途径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时,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以省级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大部分高校均由省级政府负责,各个区域的高校一方面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另一方面又对促进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是当代大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我国地域广,人口多,历史悠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建设在不同地域文化、经济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必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从事课程开发,成为区域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从而激活更多办学资源,激发更大创新活力,实现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双赢。
湖南高等教育基础比较好,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省共有普通本科院校30余所、高职高专80余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在全国排第8位;各市州设有一所本科院校、一所以上高职院校的格局,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国家重点学科、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博士点、硕士点等10多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也排全国前10位左右。以全国排第12位的经济总量取得如此成绩,是很不容易的。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不甚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相对发达的高等教育之间必然存在诸多矛盾。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实际投入,导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存量资本不足。湖南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12位,人均财力更是相当靠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全省地方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等多项指标,在全国排名也都在20位以后。由于湖南公办高校比例过高以及湖南财政能力有限性的影响,目前湖南省高校普遍存在的高负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高等教育产品的有效消化,导致“花开湖南,果结外省”的尴尬局面。湖南高等教育在融入区域技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较弱。湖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为61.2%,但省本地转化率只有29%。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当一部分在外省(比如,2008年,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75%以上,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沿海就业),这既是湖南人才资源的流失,更是湖南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失,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滞后所导致的诸如师资短缺、设备落后、场地不够、流动性资金短缺、资本信用危机等问题将日显突出。
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是高等教育以其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对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引领社会发展等竞争要素的既有优势和潜在优势进行战略整合。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在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和效果。湖南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尽管有些核心指标比较靠前,但整体实力还不够强。
从高等教育投入看,基本上还属于政府行为方式,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依据是“基数加发展”,政府按高校的规模大小及日常开支需求核定一个拨款基数,以后各财政年度的经费开支预算便在上年基数上,按财政状况增减本年度经费数,没有考虑生均成本、规模效益等因素,不易克服拨款中的盲目性和制止不正当的开支行为。[3]从高等教育过程看,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需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办学定位不清、目标不明的问题,盲目制定高标准、追求高目标,研究型大学追求世界一流,教学型大学要向研究型大学发展,专科院校却要办变相的本科教育,忽视自身特色和优势,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从高等教育产出看,科技成果转化滞后于市场需求,高校科研成果很多只停留在实验室实验成功、论文发表和完成报告的水平上,与工业化应用和大量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
随着湖南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湖南“三化”进程的推进而引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传统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尤其是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不适应性矛盾日趋凸现。[4]同时,湖南高等教育规模主要是通过扩招这一外延式的发展途径扩大的,高等教育的师资、设备、环境等软件、硬件要素并没有随着规模的扩大得到相应改善,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等问题已成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湖南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突出表现为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与湖南主导产业发展不相适应。许多高校依靠新增专业来扩充规模,一些投入相对较少或通用性专业、热门专业发展过快。一些新设专业缺乏传统专业基础,现有资源不能共享,大量投入难以取得相应效益。湖南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点41个、英语专业设点40个、艺术设计专业设点37个、法学专业设点35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点34个,规模明显偏大,2008年全省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达5000人。工程专业和一些新兴学科专业因布点少、培养规模小,毕业生供不应求。造成“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时并存。[5]湖南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明显偏低,研究生和本科生规模偏小。2005年湖南省每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研究生为4.85人和本、专科生学生共112.13人,而全国每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分别为7.48人和119.44人。2005年湖南省在校研究生与普通高校本、专科生之比为1:23.10,远远低于全国1: 15.96的水平。[6]
高校在人、财、物等领域没有真正的自主权,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行政化倾向使得高等教育缺乏生机和活力,制约了高等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大为增加,公共财政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所引发等政策、争经费、抢项目等问题将日益严重。
一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抓住国际和沿海产业加速转移、资源重新配置的机遇,加大“9+3”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实施力度,促进优势资本、战略资源、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中,推动结构调整,尽快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工艺和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重点支持机械、有色、石化、食品等千亿产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工程机械、精品钢材、有色金属材料以及冶金、建材、纺织等产品产业上规模、强品牌、增效益。
二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沿,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关键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使之尽快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坚持立足产业基础和科技支撑,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核能、再生能源,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等能源设备制造水平,形成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形成装备与材料配套的产业集群。
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托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积极搭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着力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推动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紧密协作的产学研体系,构建产业技术合作及创新联盟。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促进科研投入重点向企业倾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
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湖南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服务。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湖南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紧缺行业的需求,及时调整现有的传统学科与专业,积极发展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新材料、电子信息、化学化工、有色、机械工程、法学、经济、管理等专业,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与创新工程,继续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湖南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的作用,探索订单式培养、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引领湖南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湖南省将大力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升级排头兵。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紧密结合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研发技术、化学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与制药等支柱产业,重点关注整合资源,建立面向湖南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成果-产业对接机制,完善校地科研成果孵化机制,改革和完善科技立项和评价制度。
三是引领先进文化,为湖南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让高等教育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策划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高校要组织精干力量,配置优势资源,努力承担一批对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工程,如重点开展对湖湘文化、湖南民间艺术的发掘、抢救与整理,加强对湖南文献资源的调查与整理,加强对红色旅游文化的研究。立足广电湘军、文学湘军、动漫湘军等现有优势,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和科技开发等方面向优势领域倾斜,努力打造湖湘文化新品牌。
一是理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层级秩序,合理定位,激发湖南高等教育活力。在完善和改革现行高等教育财政预算和财政拨款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按照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普通专科型、高职学院型的层次,依据学校的层次、社会影响和实际贡献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院校,实施新一轮湖南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层次、专业结构。
二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结构,因地制宜,完善湖南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湖南高等教育已基本形成以长沙、湘潭、株洲、衡阳为重点,各市州均设有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以上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湖南应依托各地特色经济、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地方文化,因地制宜建设好特色鲜明、能够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和培养满足当地特色资源开发与特色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相对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同时,抓住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开展扩大省政府教育统筹权的试点,逐步推进湖南自主确定省属高校布局和设置普通本专科学校,自主审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等。
三是积极推动长株潭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突出重点,打造湖南高等教育的核心增长极。长株潭高等教育一体化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是湖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省、市政府联合高校成立长期领导协调机构,协调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形成大学城际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服务能力,提高长株潭高校群在全国的竞争优势。高校应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契机,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和科技开发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学分互认、信息共享,充分发掘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潜力,提升整体实力。充分发挥长潭西线高速沿线高等教育资源密集的优势,推动沿线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引导沿线高校和大学科技园区协调发展,打造湖南高等教育的核心增长极。
一是培育高等教育资本市场,有效化解高校债务。资本市场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制度安排,培育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资本市场对于开拓融资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政府投入是高等教育经费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政府和高校都应深入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生均经费标准和经费分配机制,开拓经费筹措渠道,实施经费预算单列、社会公示、使用监管等制度;针对目前高校普遍的高负债困境,可以探索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建立高等教育基金、吸纳社会投资、捐赠、有偿为社会服务等途径来拓展资本市场。
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人才流动制度改革改变人才竞争的不利地位,情感引才、待遇引才、制度引才,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人才柔性流动是“人”与“才”相对分离的流动制度,是“落脚不落户,引智不一定引人”的引才办法,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消除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7]通过柔性流动,高校可以让教师更多走出校园,更多了解市场需求,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科研,也可以吸纳社会力量进入校园,更新办学理念,优化师资结构。湖南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创新杰出人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途径,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交流和使用,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中青年高级专家和创新型企业家,形成一批引领湖南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
三是改革教学管理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不断强化教育质量观,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改进教学方法为手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可以探索多元化入学制度、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校际学分互认制度、休学创业制度等途径,让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可以选择的资源,缓解高等教育供求矛盾,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公平的学习机会、创业机会、工作机会,真正面向社会培养人才。
四是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提高科研和科技开发效益。湖南高等教育在优化内部科技资源配置的同时,应该积极争取外部科技资源,争高级别项目、出高水平成果、建高层次平台,以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科技库”为目标,做好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确立高校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与鼓励高校积极申报建设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三位一体的管理协调机构,搭建高校与企业、地方之间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示范园区、留学生创业园等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促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更好地释放高校的科研能力,使高等教育为建设教育强省、为富民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1]王兆峰.湘鄂渝黔边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互动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38-42.
[2]宋大成.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地方院校发展定位的理性选择[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2):120-122.
[3]罗光强.推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促进湖南地方高校科学发展[EB/OL].http://220.169.45.179/KXFZG/read/ 1/ view.htm?id=421.
[4]李琳,徐烈辉.湖南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6,(6):36-40.
[5]申纪云.优化专业结构,提升高教质量——湖南省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8-11-24(5).
[6]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快报(附表)[J].教育发展研究,2006,(8A):93.
[7]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中国的实证分析及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3,(9):39-44.
(责任编校:王晚霞)
On the Optimum Allocation of Hunan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theInteractio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ZHANG Xiao-yan
(Xiangta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Xiangtan Hunan 411105,China)
The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The conflicts between Hunan's relatively backw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vely well-developed higher education will inevitably cause the lower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s, etc..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timum allocation of Hunan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the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should base on Hun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t also need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unan,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to build the core growth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unan, and to innovate the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xpand the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system in Hunan.
university; resource configuration; economy develop
G646
A
1673-2219(2010)07-0090-04
2010-04-08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湘潭大学为例”;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积极和谐发展研究”。
张筱艳(1978-),女,湖南澧县人,湘潭大学科技处教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