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怡
《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解读
陈靖怡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揭示了人类想通过征服自然来体现自身伟力必将遭受惩罚的生态思想。试从生态批评角度以《老人与海》为例分析人类生态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其中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思想因素等。只有当人们明确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
生态批评;根源;人与自然
生态批评是上世纪90年代流行于北美并迅速向世界其它地区波及的批评浪潮。“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老人与海》讲述了老渔民圣地亚哥出海捕鱼的故事。老人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第八十五天的早晨,他继续独自出海并捕获一条比他的渔船还要长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两夜的较量,老人杀死了马林鱼,把它绑在小船的舷边。然而在返航的途中一再遭到鲨鱼袭击,最后回到港口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该小说是作者对相似生活经历的体验和对自然及社会的思考而写成的一部寓意深刻的作品。它充满了象征和寓言的意味,真实中凝聚着深刻,简单中深藏着丰富。过去几十年,人们都在欣赏和赞扬老人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进入21世纪,生态批评在中国悄然兴起,成为当前文学理论批评界一股鲜活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部经典巨著,在众多的生态解读中,大多数人都趋向于认同老人的失败是因为他“出海太远”,寓意为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走得太远,从而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而“鲨鱼”对马林鱼的攻击寓意为是自然对人类行为的报复。现代的环境问题看上去貌似自然界的问题,其根源却是经济问题、文化问题、思想问题等因素综合作用而成。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探索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了老人的生态观也即人类的生态观。
在影响环境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始终是第一位、根本性的。因为,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而从事生产就得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当人们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易造成环境问题。渔民们的经济活动就是捕鱼,也就是向自然(大海)索取资源。老人也不例外,而且能否捕到鱼对他尤为重要。他已经84天没钓到鱼了,没钱买食物和鱼饵。尽管老人和小男孩每天都会有这样的对话,老人说有一锅鱼煮黄米饭,孩子还要帮老人拿渔网,但孩子知道这两样老人都没有,这不过是他们的一种精神安慰。老人实际上倒霉到极点,他的食物和鱼饵都是男孩在帮他。他的家也极其简陋,用棕榈叶做的窝棚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泥地上一处用木炭烧饭的地方。用棕榈叶展平了叠盖而成的褐色墙壁上,有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一幅科夫莱圣母图。床上铺的是旧报纸,盖的是一条旧军毯;穿的是补丁加补丁的衬衣,光着脚丫没穿鞋。老人非常喜欢棒球,总是和男孩谈论他喜欢的明星,在大海上孤独航行时,希望能听听棒球新闻,他知道有钱人的船上有收音机。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捕鱼来维持,第八十五天他希望能有收获。出发前,他问男孩,“你可想看到我逮回来一条去掉了下脚有一千多磅重的鱼?” 刚出船,心里就盘算着,“今天,我要找到那些鲣鱼和长鳍金枪鱼在什么地方,说不定会有条大鱼正跟它们在一起。”在钩住大鱼并被其拖着漂流于海面时,心里想的却主要是:“不过它是条多大的鱼啊,如果鱼肉良好的话,在市场上能卖多大一笔钱啊。在历尽三天周旋、好不容易杀死大鱼后,他心中想的仍然是:“看样子它不止一千五百磅重,他想。也许还要重得多。如果去掉了头尾和下脚,肉还有三分之二的重量,照三角钱一磅计算,该是多少?我需要有支铅笔来计算……”从这些话语可明显地意识到,圣地亚哥捕鱼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维持生活。
老人捕鱼为基本生存这种想法本不至于导致最后的失败,他的失败源于他“出海太远”,寓意为人类的行为超过了自然的承受力。但“出海太远”并不是他的主观意愿,而是因为近处的鱼越来越少,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为了生存他必须到一个更远的地方去寻找,走得越远风险就会越来越大。可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他走向冒险,结果证明他并没有侥幸成功。实际上老人出海太远是一种被迫的行为,是受“外部经济”效应影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对外部经济做了这样的定义:“当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一个人使他人遭受到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而且这些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本或收益并没有通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得以补偿时,外在性或溢出效应就发生了。更确切地说,外在性就是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影响他人的福利,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并不是所有的渔夫都像老人那样倒霉。在小说的开头,说到跟他一起的男孩因为老人四十天都还没捉到一条鱼,就听从父母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捉到三条好鱼。文中对凯旋归来的渔夫有一段细节描述,“当天打鱼得手的渔夫们都回来了,把大马林鱼剖开,整片儿横排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一端各由两个人抬着,摇摇晃晃地送到收鱼站,在那里等待着冷藏车来把它们运往哈瓦那的市场。逮到鲨鱼的人们已把它们送到海湾另一边的鲨鱼加工厂去,吊在复合滑车上,除去肝脏,割去鱼鳍,剥去外皮,把鱼肉切成一条条的,以便用来腌制。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到渔夫们出海捕鱼目的是为了自己享用或以满意的价钱卖出,因此他们都希望捕到更多更好的鱼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一些人实现的利益最大化却在无形中影响了其他渔夫的收益,也就是外部经济效应中说的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的福利。
另外这也是类似哈丁提出的“公地悲剧”的“公海悲剧”,大海是公有的,对所有渔民开放的,而渔夫捕到的鱼却是私有的,当公共资源作为一种无偿资源时,谁又不想多争取一点利润呢。可未曾想到,大海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他们捕鱼的数量超过鱼资源的繁殖速度时,于是“公海悲剧”就发生了。每个人都想追求自己的最大的利益,相信自己在公海上的自由,最终不仅仅会发生老人那样的悲剧,而是所有渔民的毁灭。
文化因素也是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圣经》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文化,在其中可以找到人是自然万物中心的根据。《圣经·创世纪》第一章26-27节中明确地记载着这样的话,“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因此,按照《圣经》的说法,人之受造,便是万物的主人。上帝授予了人统治自然的权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奴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基督教虽然提倡人类的爱,但这首先是爱上帝,其次是在人与人之间实行“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式的爱,而自然界的万物从来没有成为人类之爱的对象。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的观点就埋下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伏笔。以至于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在《 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中指出,“犹太—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神学家莫尔特曼也承认,《圣经》构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
海明威生长在一个宗教氛围很浓的环境里,他的诞生地奥克帕克又叫“圣休村”,有很多教堂。他的家庭也是一个宗教家庭,一家人的宗教活动包括:饭前必做祈祷,早课是祈祷,读圣经,唱赞美诗,而且还每个星期日都要去教堂。海明威的姐妹们终身都笃信宗教,他自己也承认他恪守宗教信条和戒律。可见《圣经》对海明威的影响之大。他的宗教思想也在《老人与海》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圣经》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决定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创作倾向,也是圣地亚哥杀死大鱼时矛盾性格的根源。
老人杀死大马林鱼除了为生存目的外,他还想通过征服大马林鱼来体现自身伟力。正如他杀死大鱼时内心所想的那样,杀死大鱼,不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鱼肉,是为了荣誉而杀死它,因为他是一个渔夫。这种欲望超过了他对鱼的兄弟情感,他杀死马林鱼前这样想到“我爱你,非常尊敬你。不过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我巴望也能喂那条大鱼,他想。它是我的兄弟。可是我不得不把它弄死,我得保持精力来这样做。”老人杀死了马林鱼,但它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代表自然复仇者的鲨鱼报复了他,只给他剩下一副鱼骨架,这对老人的征服欲是莫大的讽刺。《圣经》对老人的影响文中也有直接的描述,如在老人窝棚的墙壁上,有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一幅科夫莱圣母图。在与大鱼的搏斗中老人说:“但是我愿意念十遍《天主经》和十遍《圣母经》,使我能逮住这条鱼,我还许下心愿,如果逮住了它,一定去朝拜科夫莱圣母。这是我许下的心愿。”
控制自然的思想根源是为了控制人。威廉.赖斯在其代表作《自然的控制》中指出:现代文明或现代西方社会是基于对自然的征服之上的,但这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是,征服自然是为了征服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观念培养起来的虚妄的希望中隐藏着现时代最致命的历史动力之一:控制自然和控制人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一方面控制自然的真正目的在于控制人。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说,控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为承认主人的权威而斗争,控制的必然相关物是那些服从他人意志的服从意识。另外一方面,控制人的目的又只能通过控制自然的方式实现。只有加强控制者对自然的控制力才能体现控制者的权威,从而使其他人臣服于控制者的意志。
老人圣地亚哥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威信,尽管他总在梦中梦见象征力量与勇气的狮子,回想起年青时与大个子黑人比手劲的美好光景,这一切都因他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倒霉运气而不复存在。老人是孤独的,唯一跟他的小男孩都离他而去。小说开篇这样描述道: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说老人准是倒了血霉,就吩咐孩子上了另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三条好鱼。老人也受到其他渔夫轻视,尤其是年青的渔夫。“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老人并不生气。另外一些上了些年纪的渔夫望着他,感到难受。”从老渔夫们对老人的同情中可推断出老人内心也是难受的。老人是别人怜悯的对象,老人很久没有钓到鱼了,他没有钱买食物和鱼饵。尽管有小男孩和饭店的老板总给予他照顾,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一种谦卑的地步。而要改变自己的孤独,改变人们的轻视与怜悯,唯一的方法只能是钓到一条好鱼,证明自己是一个顶好的渔夫。所以在与大马林鱼搏斗时他坚信只有杀死他才能重塑自己作为渔夫的威信,而艰难的与袭击马林鱼的鲨鱼搏斗目的就是为保住自己的战利品,重塑自己在渔夫们中威信,虽然他没有如愿,但从量鱼骨的渔夫和饭店老板的惊讶中可以知道老人已经获得了一些尊敬,“‘它从鼻子到尾巴有十八英尺长,’那量鱼的渔夫叫道。” “‘多大的鱼呀,’饭店老板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鱼。’”最后孩子也决定回到老人身边,决定跟随老人一起钓鱼,因为他还有好多事要像老人学习。
环境问题是受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因素合力而成。我们只有从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等角度认识其产生的根源,才能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
[1]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2003,(1):139.
[2]高中华.环境问题的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
[3] Paul·A·Samuelson, William. D.Nordhaus.Economics (Twelfth Edition),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1985:712.
[4] 威廉·赖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6.
[5]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EcologicalInterpretationoftheOldManandtheSea
Chen Jingyi
Ernest Hemingway reveals the ecological thought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that human will suffer from punishment if they want to display their power through conquering nature. From the view point of ecocriticism,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reasons of ecological crisis aris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complex factors, including economic factors, cultural factors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etc.. only if we understand the root cause of ecological problems can we fi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Old Man and the Sea;ecocriticism;root cause;man and nature
ClassNo.:I 712.074DocumentMark:A
蔡雪岚)
陈靖怡,硕士,讲师,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南充。研究方向:文学,英语教育。邮政编码:637000
1672-6758(2010)05-0121-2
I712.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