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鸿蛟
析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暴鸿蛟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拟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内涵、“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价值等生态智慧。深人挖掘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摆脱环境困境,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人合一;和谐;生态文明
中华文明发展史表明,在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对当时的生态环境起了积极的保护作用,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观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工业化及其所蕴含的“天人对立”文化理念的产物。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们摆脱环境困境,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世界观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生命本质统一、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这种古代整体论的哲学通常被概括为 “天人合一” 思想。先秦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并把它作为处理天人关系的最高境界和主导思想。所以说,“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整体意义上的生态伦理观念十分鲜明,以至于儒家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孔子肯定了天之可则,即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可则,人与自然可以统一。在儒家思想中,“天”包括了“自然之天”、“社会之天”、“伦理之天”、“人格之天”等多重含义。
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包含 “天人一体”、“天人共生共荣”、“法则自然”这三个层面的意思。这样,儒家的天人之学在方向上很自然地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说(环境道德学说)相吻合,若能很好地加以发掘和阐扬,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有利的。
1.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首要内涵就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万物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孔子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何言哉!”(《论语·阳货篇》)这里的“大”是指自然界,“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则指天的基本功能,“生”则肯定了自然的生命意义。孔子的这一命题说明人与天是不可分割的,是统一的。《礼记·中庸》中说:“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尽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种人性与天地合一的观点,强调人如果达到了“至诚”的境界,就可以溶于“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易传》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可见,《周易》主张的“天人合一”既肯定了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又肯定了人的价值追求与自然界是不可分离的。
2.提倡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从价值层面上讲,就是自然和人都有各自的价值,天人之间应该形成和谐、统一的价值关系,其基本特征就是注重“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和谐共生的观念。
先秦儒家讲“仁民”而“爱物”,即人不仅要爱惜生命,也要重视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保护。把人际的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界万物之中去,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例如,“孝”是“仁学”中的重要伦理范畴,但儒家也常常把其运用到自然万物中。曾子曾引述孔子的话说:“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就是说,孔子认为不以其时伐树,或者不按规定捕猎,是不孝的行为,应予以禁止。可见,孔子把对自然保护提到了道德行为的高度。再如《孔子家语·弟子行》云:“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民而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宝贵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孟子要求世人对人、对物,都应该持有一份“不忍之心”。仁政之德不仅在于施恩于黎民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和谐自得,而且还应该拥有更为博大宽广的、泛爱万物的胸怀,“恩足以及禽兽”(《孟子·梁惠王上》),使万物在共同的世界里和悦共生、协调相处。荀子则从天道自然的角度理解自然,倡导尊重和保护自然,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如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天伦》)生态伦理观。这种以“仁”作为价值诉求的仁爱之心,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终极关怀。
3.以追求“和谐”为终极目标。“和谐”的本质是“生生”,宇宙的本质是“和谐”。孔子作《易传》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其思想基础,他说:“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义”(《易传·说卦传》)。这里天道、地道、人道被称为“三才”之道。由于这“三才”之道在“道”的层面上,体现了一种相成互补性和内在一致性,所以,《周易》把这种和谐的构建称之为“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就是说要顺应自然界的法界,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即“顺乎天而应乎人”。
对这种宇宙观的追求,要求人在自然面前积极有为,参赞天地之大化流行,来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以及荀子在“明于天人之分”和“人定胜天”的基础上,反对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人应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万物,达到“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的最高和谐境界。
“和谐”思想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者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即只有做到“中和”,才能顺天应地,万物才能生生不息。“中和”思想是儒家最高的道。只有追求这个最高的道,才能实现“天人合一”。
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产生于人类直接依赖土地和血缘关系的时代,对于近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文明对自然界的全面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全球性难题,这种生态伦理思想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首先,从自然方面来讲,儒家的“天人合一”含有朴素、猜测的性质。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实是人对自然的盲目崇拜,而没有深入地探索自然本身的复杂结构,没有充分认识自然的规律和属性。例如,《荀子·君道》篇中说:“君子之于万物者,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事实上,利用万物,必须掌握万物的规律,不理解万物的“所以然”,是难以“善用其材”的。
其次,从人的方面来讲,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追求的是一种通过道德的内在超越,来实现天道与人性的和谐统一。但在天人关系之间,则表现出非常明显地将自然规律伦理化的思想倾向,即把“天”的神圣性看作体现人的神圣性的工具或手段。儒家这种以人道体天道,把“仁”的道德化含义赋予天地,由此把“仁”当作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做法,虽然高扬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歪曲了“天地不仁”的自然性质,犯了把自然界拟人化的错误。这种只重视“德性之知”,而忽视“见闻之知”态度,必然导致缺乏对天地之道和自然生态规律的深刻认识。
最后,从系统性方面讲,现代系统科学和生态伦理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它要求承认人与自然的差别,并且主张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天、地所构成的系统则往往是一个被消解了对立、差别和矛盾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朦陇、混沌而非精确化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伦理观带有非常明显的原始思维的系统性特点。尽管这种整体性思维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缺乏分析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致命的缺陷。因为缺乏分析的整体,是具有片面性的整体,不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整体。
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虽然是一种朴素的、缺乏系统论证的生态观,但是,对我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第一,“天人合一”思想对实现从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向人与自然有序藕合的有机协同机制转变具有世界观的指导意义。“天人合一”论坚持人与天的整体统一性,这种世界观为人们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思想资源。事实也正是如此,西方许多有志之士把自然价值、人类道德主体地位与义务、人类价值需求与满足手段合理性等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表明他们已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其目的在于强调自然生态存在的重要性和人类为此应承担的责任。这种转变,表明由于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不断加重,也促使人们用一种崭新的视角重新去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如,《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中说道,“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资源的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的毒化,环境的污染,人口的暴涨,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造成了“自然和谐”的破坏,而且也造成了“人和自然和谐”的破坏,这些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现在是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的时候了。
第二,“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找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现实途径具有方法论意义。儒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告诉我们,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和全球环境灾难。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儒家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并探寻中国先哲们以直觉思维揭示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所具有的特殊的现实意义,以供我们在制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分析、借鉴和吸取。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之上确立的这种可持续发展观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种持续发展的模式,这就与“天人合一”观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目标相一致,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以从以“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里汲取许多思想营养。
第三,“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促进现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生态伦理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政府从政策和宏观管理的层面,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生态伦理主体意识。此外,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往往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这就要求企业把 “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来约束其经济行为,作为一种基本道德意识来加以培养,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实践要求来加以履行,从而使企业以环保的生产方式投身到生态伦理建设中。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同时看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提出要厉行节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启示我们,建设现代生态文明要从每个人做起,提倡节俭的消费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而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由上观之,由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现出的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更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先秦儒学“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蕴涵着宏深久远的生态智慧,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古代文明都已经毁灭,而只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绵 5000多年至今仍在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倘若我们能够结合现代科技文明,从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思想,那么在当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在人类不断呼唤与自然和谐的时候,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将显示出她强大的生命力,并与其他优秀文化一道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冯达文,郭齐勇. 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陈谷嘉. 儒家伦理哲学[M].人民出版社,1996.
[3] 张岱年. 中国伦理思想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 赵凯荣. 天人和一思想的当代诠释学意义[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1).
[5] 孟昭红, 李学丽.略论儒家伦理思想中的生态消极因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 (6)
EcologicalWisdomofUnityofHeavenandManAdvocatedbytheConfucianists
Bao Hongjiao
The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philosophical resources ,the ecology ethics connotation of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eory as well as the ecology ethics value and wisdom from the aspect of ecological ethics .It is of significance for us to dig deep into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ethics ideas .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 harmony ;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lassNo.:B82-058DocumentMark:A
刘丽萍 郑英玲)
暴鸿蛟,在读硕士,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2009级,青海·西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与公共管理。邮政编码:810008
1672-6758(2010)05-0026-2
B82-05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