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2010-04-07 16:38董展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中西部湖南贸易

董展眉

(湖南女子学院 经济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004)

0 引 言

湖南是一个内陆省份,对外贸易不发达,加工贸易发展缓慢。近年来,由于产业密度和饱和度越来越大,土地、劳动力、电力等要素价格上涨,导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受限,加工贸易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为湖南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下文将对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即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分析,为相关支持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1.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1.1.好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

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特点决定了区位优势在发展加工贸易中的关键性作用。加工贸易首先在我国沿海地区兴起,正是区位因素的作用。而加工贸易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也是由于东部地区某些区位优势正在丧失。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北接湖北、东接江西,南与广西、广东为邻,西和贵州、重庆接壤,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湖南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之一。航空有黄花和张家界两个国际机场,另有常德和芷江两个机场。京广、浙赣、湘桂、湘黔、枝柳五条铁路干线贯穿全省,已经建成通车的武广专线将长沙到广州的时间缩短到3小时。106、107、207、209、319、320、322 等国道经过湖南境内。高速公路遍布全省各地,截至200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1公里,到2012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5700公里,92%的县市区在半小时内都可以上高速,“五纵七横”的高速公路网将逐步建成。水路方面,省内湘、资、沅、澧四水均可通航,有城陵矶港、霞凝港等对外开放的港口。

1.2.富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工贸易往往集中在那些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这从我国大陆及东南亚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可以看出来。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持续动力也是源于劳动力成本的差异[1]。湖南劳动力资源丰富,一是劳动力供给能力较大,根据湖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06年末,湖南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564.83万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1001.26万人,占39.04%,而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又占到外出从业劳动力的69.1%。二是劳动力成本较低,湖南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大大低于东部沿海省市,2007年湖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21534元,而江苏、广东、浙江和上海则分别为27374、29443、31086和49310元。三是劳动力素质较高,湖南是劳务输出大省,湖南每年约有500万劳动力流向广东省,大量受过训练的产业工人数年后又回到湖南,使湖南目前储备了大量的具备一定劳动技能和产业工人素养的劳动力。

1.3.好的工业基础

湖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经过建国后60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以冶金、机械、电子、食品、能源、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部门。但是,湖南轻重工业比约为29:71,重工业所占比例明显偏高;轻、重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重工业以采掘和原料工业为主导,轻工业以农产品原料为主导,产品加工深度都不大[2]。湖南经济技术发展总体水平低,非常适宜于开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有利于湖南轻工业的发展和改善全省的工业结构,加速推进湖南的新型工业化。

2.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2.1.工贸易发展水平低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10省市,下同)。据海关统计,2006年、2007年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97.6%和97.4%。这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相当滞后,占全国的比重非常小,但上升的空间巨大。具体到湖南省,加工贸易业务发展相当缓慢,一是加工贸易总量小,2007年湖南省加工贸易出口仅为5.5亿美元,不到湖北的1/3,江西的1/2,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六;二是加工贸易同期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低,2005-2008年全省加工贸易占货物贸易的平均比重为8.88%,不仅大大低于全国50.4%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排名中部地区末位。

2.2.工贸易企业数量少,实力弱

一是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2007年,湖南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仅115家,其中在我省体现有进出口实绩的105家,平均出口仅478万美元。2008年,湖南加工贸易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43家,比上年新增39家。出口企业121 家,比上年同期新增39家,进口企业122 家,比上年同期新增38家。二是加工贸易的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2004 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共计437家,而湖南加工贸易出口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只有LG曙光电子1家,过亿美元的没有。江苏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 85家,出口额379.4亿美元,是湖南3.36亿美元的100多倍。江苏最大的加工贸易出口企业——苏州名硕电脑公司出口32.3亿美元,是LG曙光电子的50多倍[3]。2008年,湖南进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仅有24家,过亿美元的仅有三一重工一家。

2.3.工贸易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物流成本高

东部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庞大、分工明细、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比如广东顺德的家电产业,东莞、佛山的电子产业,虎门的服装产业以及江浙一带的电气产业等。这种产业产生的集聚效应使得在产业链上的一个有限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十分便捷、合理,对降低企业成本起到很大作用[4]。而产业配套能力不足是影响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省内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加工贸易企业难以从当地获得所需料件和配套产品,其下游产品也只能在外地生产。因此,目前湖南大多数加工贸易处于“一进一出,单一工序”的简单加工装配,产业的关联度小,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未得到充分释放。同时,湖南物流产业规模小,运行方式落后,物流时间长、成本高。据了解,一个40尺的标准箱从郴州运到广州黄埔港需 6000元,到深圳盐田港需 6600元,比珠三角地区运输费用增加了5000元。企业运输成本在珠三角只占总成本的3%左右,搬迁到湖南后要占到10%。

3.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3.1.家产业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2007年以来,由于土地和用工成本的上升,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收益的下降,我国珠三角等地的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日益困难,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或倒闭,或外迁。为此,国务院提出了引导和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带动中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路。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07年第44号公告,对加工贸易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东部地区新设立的外贸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而中西部地区A类和B类加工贸易企业继续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促使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促进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2007年11月22日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其主要内容有:一是至2010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引导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等三类加工贸易生产企业到中西部发展;二是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政策性贷款的支持,共同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3.2.部崛起发展战略为湖南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针对中部地区六省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 “中部崛起”战略为湖南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据此,中部六省将享受历史欠税豁免、税收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将吸引国际资本和东部产业向湖南转移,为湖南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3.3.断优化的省内政策积极迎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为推进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 2008年7月,成立了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领导小组。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湖南推出了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的新举措。2008年6月湖南政府出台了《湖南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16号文件)。从加强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强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加强园区载体建设、保证产业转移项目用地、保证劳动用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政策到位等9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8年6月,长沙海关出台了《关于支持湖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10项措施》,包括:支持出口加工区建设;支持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科学设置海关机构,支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贯彻守法便利原则,继续提供加工贸易政策支持;继续扶持沿海整体搬迁来湘的企业;继续支持我省重点产业开展加工贸易;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手段,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推行加工贸易手续当日办结制度;支持公共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建设;加强海关统计辅助决策和咨询服务。2009年8月10日,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作为中部首批、湖南唯一的一家保税物流中心,其将为全省乃至部分中部地区进出口加工贸易提供配套服务,让长沙市以及省内等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资本运作效率。此外,省内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发展加工贸易的软环境不断优化。

4.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威胁(Threats)分析

4.1.际金融危机冲击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一贯表现强势的中国纺织服装、塑料制品、IT数码、有色金属等行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衰退现象。从2008年9月份开始,湖南全省的纺织服装、塑料制品、有色金属、IT数码企业订单数量明显减少,与2007年同期相比减少三成左右,并且呈现加剧下滑态势。而产品订单恰恰是加工贸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受金融危机影响,客户付款和赎单不积极,拖欠货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货款回笼周期延长,工缴费难以及时到位,上游企业跑单现象时有发生。全省加工贸易15强企业的应收账款少则100多万元人民币多则达到600万人民币,更有拉美和欧盟客商付了定金后,集装箱到码头以种种理由拒绝提货,经多次协商后降价才付款。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对广东省东莞市、南海市等依存度较高的来料加工中小型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全国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5]。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摩擦数量日趋增加,出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4.2.海欠发达地区的竞争

东部各省市内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如江苏的苏南和苏北、广东的珠三角和粤北,经济发展差距很大。与中部地区相比较,沿海地区的“内地”交通更便利,经济更发达,对需要转移的加工贸易产业更有吸引力;另外,东部地区各省市的政府也不愿意产业从本省转移出去,而是尽可能创造引资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产业向省市内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当前的产业转移,省内产业转移占主流,从苏南向苏北转移,从珠三角向粤北转移,从省内的沿海地区向省内的“内陆”地区转移,而从东部向中西部的跨省梯度转移尚未大面积出现。

4.3.西部其他地区竞争

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出台后,中西部各城市均在努力创造条件,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湖南与中部其它省份在区域位置、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方面都比较接近,使得其加工贸易产业承接与中西部其他地区存在较强的同质性竞争。如江西省把握毗邻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区位优势,已设立九江、南昌和赣州三个出口加工区,形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南、中、北相互策应的发展格局。2007年,赣州市提出建设沿赣粤高速和京九铁路的“赣粤产业承接走廊”,贯通1个经济开发区和7个县(市、区),含8个省级工业园,聚集2000家外资企业、1500家港资企业,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湖南郴州市与江西赣州市同为全国第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地理位置类似,郴州基础更好,近几年却被赣州迅速甩开,2007年赣州加工贸易出口3.04亿美元,是郴州的8.7倍。这主要是郴州在投资环境、产业配套能力、通关、物流、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与赣州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由于没有搭建好区域快速通关平台,郴州企业的一个 40尺标准箱在深圳盐田港通关需1天以上、600元左右费用,而赣州企业只需2分钟、2元费用。因此,湖南要在这一轮承接产业转移中后来居上,必须借鉴兄弟省市的做法,出台过硬的政策措施,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撑体系。

4.4.自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

由于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飞地效应”和“候鸟经济”特征,哪里的政策环境好、产业配套能力强、营运成本低,加工贸易产业就会转移到哪里,属于典型的“无根工业”。我国周边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经济蓬勃发展,先后实施了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加上其要素成本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环境日趋成熟,比较优势日益突现,使得一些外资项目极有可能转移到这些国家。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外资制鞋企业大量搬迁至越南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而湖南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构成等方面处于初期阶段,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形成,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方面的绝对优势尚未取得。

5.析与总结

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既是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便捷途径,也是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机遇。因此,湖南必须充分认识到,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此,湖南必须抢抓机遇,立足自身优势产业和相关产业链,充分利用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展加工贸易在吸引外资、税收、外汇管理、金融、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出台相关的鼓励和支持政策,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湖南加工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1]雷朝阳,资树荣.江西加工贸易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8,(2):59-61.

[2]丁永志,刘兴堂.对湖南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建议[J].经营与管理,2009,(6):73-74.

[3]兰勇,邵华.湖南加工贸易结构的现状、问题与优化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140-142.

[4]张先进,容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8,(4): 112-114.

[5]加工贸易处.金融危机对我省加工贸易的影响及对策[EB/OL].ttp://jgc.hunancom.gov.cn/swdy/73088.html,2009,01-15.

猜你喜欢
中西部湖南贸易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贸易统计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