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创新刍议*

2010-04-07 15:52:22陈冬梅郭伟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分层考试英语教学

陈冬梅,郭伟峰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高职英语教学创新刍议*

陈冬梅,郭伟峰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职业教育的方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化调整提速,人才需求格局重建,高职教育得遇良机。在此背景下,固守传统教学模式无疑将桎梏高职教育前进的脚步,尤其对于英语这门存在多年的基础课而言,只有秉持创新理念,大胆变革,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

高职;英语;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行业调整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对高职人才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具备一技之长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新生力军。无疑,高素质与高技能依然是衡量职业院校人才的两大标杆,但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当前人才技能构成应作出怎样的贡献?围绕该问题,专家学者有褒有贬,各大院校有压有扬,无论对策为何,不可否认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当前社会高度国际化、交互化、融合化的背景下,依然是高职人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大“卖点”。

一、高职英语应探索教学新形式

1.教学形式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形式上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该课制既具备传统优越性,又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班级授课制刻意强求在综合智商和智能类型方面存在或大或小差异的各类学生齐头并进,在当前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吞不下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学习好的学生停滞不前或倒退,学习差的学生举步维艰,跟赶不上。因此,打破教学形式的单调化、封闭化,实行教学形式的开放化,根据教学实际采用适应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是教学形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2.可采纳的英语教学形式

(1)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具备多种模式: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分层走班模式、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等。以分层走班模式为例,同一年级的学生,可通过考试按其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若干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分层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制”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其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学差生”的学习难度,又能满足“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2)网络、多媒体教学。日益发展的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便捷、及时的学习材料,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还要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地、有目的地去网上学习。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制作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多媒体课件的便利,这将有助于把传统课堂的“听讲”模式转化为“形、声、色”的多维刺激模式,消除学生的注意力疲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

二、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应走出两大误区

1.当前英语教学的两大误区

(1)高中延续型。有学者形象地把高职一、二年级的英语称为高四、高五,原因就在于二者之间并无太大区别。高中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知识的特性在高职阶段得以继续贯彻、推行,很多英语课程内容、编排设计、教学重点等与中学阶段的雷同甚至重复,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本科压缩型。迫于就业单位对证书的要求及目前优秀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相对匮乏的客观实际,有些院校直接采用本科院校低年级学生的英语教材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教材,忽视了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2.解决办法

(1)注重英语与各专业的结合。改变英语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相剥离的状况,聘请各专业熟悉业务的教师为英语教师进行专业介绍,广泛征求各专业对英语教学的具体建议、意见及要求。

(2)注重英语与实际相结合。英语教学内容应与提高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相关,以实际生活、工作场景英语应用为教学重点,注重实际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下进行对话。

(3)做好教材配套建设工作。在教材建设方面,有意识地选择、引进国内外先进教材,注意开发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英语教材,鼓励有经验的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材或讲义,促进教材建设与学校教学实际相契合。

三、创新考试考核评价机制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依然是传统考试考核方法,这种考试形式单一、方法僵化,考试内容多为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过分注重语法知识,忽视主观性发挥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能力,少主观性试题,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得分很高,但“说不明,听不聪”,英语仍是哑巴英语,不具备实际应用性;另外,这种考试过分关注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考试结果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而非形成性评价方式,一般采用期末试卷一卷定音,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应对考试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重新布局,首先应清醒地认识到:考试是用来检验教学效果并推动、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英语考试应定位于成为撬动学生求知好奇心的杠杆,成为激励学生探索知识的驱动器,成为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乐趣的实际体验。

考试还应着眼于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准确性和流利程度,使学生真正能读能听能说,这是当代英语素质教学的核心要求。基于此准则,英语语言测试重点应放在具体情境下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上,而不是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本身的了解上。因此,在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测试的命题方式上,不拘泥于某一个模式或较多地集中于某一个模式,而是注重采取多种考查方式(如段意归纳、读图表写作等),强调理解和运用。

最后,考试是评价教学,促进教学,推动教改,使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培养、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完善、逐步展开。对待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坚定稳步改革的信心,要以科学的现代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全面实践创新措施,逐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实际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逐步建立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全新的教学、考试、评价体系,使高职英语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展示一个新面貌。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宋 悦)

G642

A

1008-469X(2010)03-0060-02

2010-03-24

陈冬梅(1963-),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分层考试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准备考试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