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的冠衣履衣民俗风情

2010-04-07 14:03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无名氏杂剧

周 玲

(广东警官学院 文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232)

元杂剧中的冠衣履衣民俗风情

周 玲

(广东警官学院 文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232)

元杂剧中因剧情和反映生活之需要,保存了大量的服饰民俗风情,其中不乏冠衣履衣风俗的描写,男冠中有唐巾、抹额(又称抹头、包头)、磕脑等,而女冠中有包髻等。冠衣中述及皮鞋、布鞋、麻鞋、木履以及缠足妇女所穿的“半弓”和非缠足妇女穿的靸鞋之类。表现为亦蒙亦汉、亦南亦北、亦古亦今的特点,呈现出元人在民俗风俗上的包容性、承传性、变异性诸特色。从剧情上表现和发展的需要上看,元剧中的服饰风俗文化的展示是附着在剧情和剧中人之上的,因而这种习俗的展现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生活习尚的描述和表现,才赋予戏剧深广时尚的艺术魅力。

元杂剧;冠衣履衣;民俗

元朝是蒙古人所建立的统一的帝国,因其所征之地包举大部分亚洲,并跨有欧洲的一部分,这使其民俗风情呈现丰富多采的状态。其中有蒙古人、汉人传统的习俗,亦有境内其他 少数民族的习俗的自然传承与存在,也有各族间的相互影响融合的一面,尤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首先得到最为直观的表现。本文重点观照元人服饰民俗文化遗存中的冠衣履衣习俗,尤其是以元杂剧为研究范围,看看元剧中是如何表现这一习俗的。

元人的帽子可分为男冠和女冠,如按民族来分,又可分为汉人和蒙古人等,若按封建等级来分,可分为士庶平民及官服等。为了叙述方便,简单分为两大类即男冠和女冠。

一 男 冠

先看元代汉族士庶及平民巾帽。元代汉族士庶与平民服饰基本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的遗风。民间男子多戴头巾(幞头),有唐巾、抹额(又称抹头、包头等)、磕脑等流行式样。当然,元代士庶及平民巾帽也有不同。其中,幞头这一包头巾,不仅为官吏贵族所戴,而且也是士庶及平民百姓的头饰。但质料与形制方面有所不同。平民百姓幞头质料,以粗布青纱为主。官员所戴幞头形制与宋代长脚幞头相似,只是展角较偏后,也有用交角幞头。而士庶所戴的幞头,一般多用唐巾。

唐巾亦称唐帽,元剧中多有描写。无名氏杂剧《盆儿鬼》第二折[中吕粉蝶儿]:

按唐巾将俺这角带频挪。

元剧无名氏《朱砂担》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我将这带鞋来搀,我把这唐巾按。

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黍》第一折[金盏儿]:

(王仲略云)我们饮不多几钟,早天色明了也。行人贪道路,哥哥慢行,您兄弟先行。哥哥,您兄弟无伴当,于道路上自做饭吃,这些果子下饭,您兄弟将去,路上 他耍子。(做取按酒放唐巾内戴上,揭衣服取饮筒装酒科,下)

“ 他耍子”犹云吃着玩,“ ”,吃之意。元剧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白:

(正末拍板引 儿上,云)……金陵不住,直至汴梁,勾栏中得悟,再不入班行。唐巾歪裹,板撒云阳,腰系编带,舞袖衫长,倒大来幽静也呵。

上述诸戏文中所描写的戴唐巾者,不是买卖人,就是士人。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农服一》中谓唐巾:

非士大夫服也,今率为士人服矣。

从以上元剧描写看,在元明时唐巾已不是帝王冠了,而是一种各阶层人士皆可戴的头饰。

抹额,古代汉族男人束额之巾。亦称抹头、包头等。以各色纱绢为巾,裹在头额上。在元代,抹额也是男人们所戴头饰之一。尚仲贤的杂剧《三夺槊》第二折[哭皇天]:

来日你若那铁幞头抹额,乌油甲皂罗袍,敢教你就鞍心里惊倒。

又郑光祖的《三战吕布》第三折白:

紫(冠,分三叉;红抹额,茜红霞;绛袍似烈火,雾锁绣团花。

无名氏的《小尉迟将平将认父归朝》杂剧第二折[醉春风]:

我与你忙弓铁幞头,紧拴了红抹额。

“抹额”也叫“抹头”,是头巾,由上述描写不难看出它是元代男人中官员或武士的服饰。

磕脑,元代男人裹头的头巾,亦作搕脑。戏文《张协状元》第八出:

有采时提一两个大虫,且落得做袍弓脑。

磕脑有时作“虎磕脑”。如关汉卿杂剧《哭存孝》第二折[尾声]白:

将我虎皮袍、虎磕脑、铁燕挝与邓夫弓,就是见我一般也。

《张协状元》第一出[犯思园]白:

如何打扮?虎皮磕脑虎皮袍,两眼光辉志气豪。

“虎磕脑弓,用虎皮制成的磕脑,多弓武士所戴。

按《元史·舆服志》的记载,宫廷护卫人员使用的巾、冠等就有13种之多,现录如下:(一)交角幞头,交折其角于巾后。(二)凤翅幞头,形制类似唐巾,两角上曲作云头,两旁覆以两金凤翅。(三)学士帽,形制类似唐巾,两角如匙头下垂。(四)唐巾,椭角,两角上曲作云头。(五)控褐幞头,形制同于交角幞头,金缕额。(六)花角幞头,形制同于角幞头,两角及额上簇象生杂花。(七)平巾幞,用黑漆革制成,形制如进贤冠之笼巾。(八)绯罗抹额,上绣宝花。(九)五色 巾,上画宝相花。(十)锦帽,用漆纱制成,后幅两旁前拱而高,后画连线锦,前额作聚文。(十一)武弁,用皮革制成。(十二)甲骑冠,用皮革制成,加黑漆,雌黄为缘。(十三)金兜鍪,用皮革制成,金涂五色,与衣甲同色。[1]P87-89

此外,在元剧中还有多处述及男用帽子的。男子结婚时要戴帽,有宋元时婚礼上对新郎的打趣语为证,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寄生草]:

(张驴(云)我们弓日招过门去也。帽(光光,弓日做个新郎;袖(窄窄,弓日做个娇客。

梁山好汉常戴一种帽儿,叫烟毡帽。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二煞]:

我将烟毡帽遮了眼睛,粗布制缚了腿,着谁弓识破我乔行径?

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博鱼》杂剧第四折:

[离亭宴歇指煞]半合(歇息弓牛王庙,一(的走到梁山泊,若见俺公明太保,还了俺这石榴色茜红巾,榴叶砌乌油甲,荷叶样烟毡帽,百炼钢打就的长朴刀,五色绒刺下的香绵袄。

无名氏《争报恩三虎下山》杂剧第一折[村里迓鼓]:

(搽旦云)他笑里有刀哩,正是贼。(正旦云)你道他是贼呵,(唱)他头顶又不又不曾戴着红茜巾、白毡帽,他手里又不曾拿着粗檀棍,长朴刀;他身弓又不穿着这香绵衲袄。

“白毡帽”,旧时绿林好汉戴的帽子。

另有一种叫“折支巾”的,即折叠的布帽。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

幞头之制,本曰巾,弓弓曰折,以三尺皂绢,向后裹发。晋宋曰幕后,周武帝遂裁弓四脚,名曰幞头,逐日就头裹之,又名折弓巾。

“折支巾”即“折上巾”。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博鱼》杂剧第二折[金盏儿]:

我这里抢起折支巾,拽起夜叉裙。

又如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第二折[醉太平]:

只弓你弓材是整齐,将经史温习,联诗猜字尽都知,因此弓将女孩(配你。这幞头呵,除下来与你戴只。(做除幞头科)这罗弓呵,你下来与你穿只。(做你罗弓科)只的来身(弓只只只只的。(云)张千,跟着我来。(唱)我去那堂子里把个澡洗。(下)

“幞头”古代男子所戴的一种头巾。《新唐书·车服志》云:

幞头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

后成为常服,贵贱通用,历代形状多有变化。除此之外,元剧中还有泛称帽或帽儿的,现举几例: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第二折:

(旦儿云)好老儿,你跟我家去,我打扮你起来,与你做一领硬挣挣的弓盖,再与你做一顶新帽儿,一只搽褐绦儿,一对干净凉皮靴儿,一张凳儿。

关汉卿《温太真玉镜台》杂剧第三折[满庭芳]:

量这些(个甚的!忒斟得(杯潋滟,因此弓把宫锦淋漓。大弓家展污了何须计,只要你温夫弓略肯心肯,便弓到一两肯香肯弓肯,肯到百肯个公服朝衣,弓夜里我早知他来意。酒淹得袖湿,几时花压帽檐低?

旧时男人考中状元或结婚时,帽子上要插戴花朵,以示荣耀和喜庆。此例是比喻在爱情上得志。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

(净扮葛彪弓,诗云)有权有势尽着使,见官见府没廉耻,若与小民共一般,何不随他带帽子。

“何不随他带帽子”意为如果与百姓一样,那就要像他们那样戴便帽。古代贵族戴冠,帝王及诸侯加冕,武将戴武弁,都显示出尊贵的身份,而布衣百姓只能用布包头。《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见庶人只能认巾帻为帽。

另外,还有一些巾和笠。如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第二折[后庭花]:

那厮绿罗衫绦是玉结,皂头巾环是减铁。他戴着个玉顶子新棕笠,穿着对锦沿边干皂靴。

范康《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三折:

(正(改扮渔翁弓,诗云)江弓撑开一叶舟,竿头收起钓鱼钩。箬笠蓑衣随意有,斜风细雨不须忧。俺这打渔弓,好不快活也呵。

有一种包头用的网巾叫“网儿”,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杂剧第一折:

(柳隆卿云)自家柳隆卿,兄弟胡子弓。我两个不会做什么营生买卖,全凭这张嘴抹过日子。弓城有一个赵小哥扬州奴,自从和俺两个拜弓兄弟,他的勾当,都凭我两个弓。他无我两个,茶也不吃,饭也不吃。俺两个若不是他呵,也都是饿死的。(胡子弓云)哥,则我老婆的裤子,也是他的;哥的网儿,也是他的。

又如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第一折[金盏儿]白:

(杨(吾云)打的还轻,依着我弓,则一下打弓脑浆来,且着他包不成网儿。

其实,“网儿”是用丝织的网状的束发的头巾,从此二例中可看出它是男用的。清王棠《知新录》卷廿六:

元谢宗可咏物诗,内有《网巾诗》云云。诗序乃元至正癸巳正月汪泽民所作。

于此可知元代确有此物。

综上可见,元人男子戴冠和扎头巾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且有时有独特的作用,诸如《死生交范张鸡黍》中看到的,用唐巾来包裹水果等物。

二 女 冠

元代民间女子亦戴头巾,称为包髻。所谓包髻指当时妇女用以包裹发髻的各色头巾。它与团衫、绣手巾成为金元时娶妾订婚的彩礼,这在元剧《西游记》、《望江亭》、《调风月》等剧目中有所表现,因在叙述“团衫”已触及,此不赘叙述。

在元剧中描写富家小姐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妻妾时,多有“珠冠儿”、“凤冠霞帔”的说法,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圣药王]:

(正旦唱)珠冠儿怎戴者,霞帔儿怎挂者,这三檐伞怎向顶门遮?唤侍妾簇捧者,我从来打鱼船弓扭的那身子儿别,替你稳坐七香车?

这支曲子提示了戴冠、挂帔、遮伞等身段与舞姿,表演做侍妾时洋洋得意的神态。“珠冠儿”即缀有珠宝的帽子;“霞帔儿”指花色长背心;“三檐伞”是三道檐的阳伞;“七香车”用多种香料薰过的车子。前三物都是贵妇人的穿戴用物。同样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第四折[醉太平]:

(搽旦云)阿哟!我戴凤冠霞帔的夫弓,是好锁的?待我来。(除凤冠科,唱)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冠儿。儿你霞帔科,唱)解下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

白朴在《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中写到了王昭君出塞后所戴的暖帽,充分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习尚。该剧第二折[乌夜啼]:

王嫱这运添憔瘦,翠羽冠,香罗绶,都做了锦弓头暖帽,珠珞缝貂裘。

最具特色的女冠当属姑姑冠了。它是一种制作独物而颀高的帽子。多已婚贵族妇女戴之。在此不赘述。

三 履 衣

履即鞋也。元人的鞋有很多种,而且因民族、地域以及人们地位、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的讲北人多穿靴,而内地平民以鞋为主、靴次之。

鞋,内地汉人的鞋类中有皮鞋、布鞋、麻鞋、木履以及缠足妇女所穿的“半弓”和非缠足妇女穿的靸鞋等。

皮鞋布鞋,分冬季穿的和夏季穿的。夏季的叫“凉鞋”。元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第三折[梁州第七]白:

(旦儿云)好老儿,你跟我家去,我打扮你起来,与你做一领硬挣挣的弓盖,再与你做一顶新帽儿,一只搽褐绦儿,一对干净凉皮靴儿,一张凳儿。你坐着弓门着,与我家照管门户,好不自弓哩。

“绦儿”是指用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

元人中多流行的兀剌靴是来自北族的皮质或布质足衣,后传至内地,各族通用,流传至今。如本章开篇提及的《渔樵记》、《宋大将岳飞精忠》均有关于“兀剌靴”、“歪兀剌”皮靴的描写,可以参看。

在这里需特别提及一下元平民或道人隐士喜欢穿的“八答麻鞋”,亦称八答鞋、八踏鞋。元杂剧《墨旋风》第一折[滚绣球]白:

你这般茜红巾,腥衲袄、干红褡膊、腿绷护膝、八答麻鞋,恰便似烟薰的子路,墨染的金刚。

又如《玩江亭》第二折白:

(牛员外云)理会的。(做弓门科云)……我弓家去不是这般打扮。着我头出出弓髻,身穿粗布袍,腰系杂彩绦,脚下行缠八答鞋,手拍渔鼓简子,口念黄庭道德经。

再如《朱砂担》第二折[隔尾]:

一领布衫我与你刚刚的扣,八答麻鞋款款的兜。我又不敢高声大咳嗽,我将这厮左瞅、右瞅。哎!天也,怎的他一阵(昏迷稳放我走。

妇女缠足,始于五代,北宋时缠足妇女还不多,南宋时多起来,到了元朝时江南地区妇女“札脚”蔚然成风,“人人相效,不为者为耻也”[2]P6266。元代汉族妇女缠足,皆穿弓鞋。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楔子[越调金蕉叶]:

(正末唱)你看他那行动处呵,(带云)娘也,又不是那小脚儿,竖里一尺,横里五寸。(唱)做多少家鞋弓袜窄,可怕不打扮得肯分像胎?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煞尾]:

下香阶,懒步苍苔,动弓处弓鞋凤头窄。

弓鞋,一般全长三寸,布制,亦有缎制,鞋面多绣花鸟图案,也有作凤头形的。“鞋弓”,底中弓起,合于脚骨之裹折者。所以元人又称弓鞋为“半弓”。元李好古的《张生煮海》第一折[油葫芦]所谓即指此类鞋也:

袖(笼,指肯葱,裙(籁鞋半弓。

翻开《全元散曲》,不难发现文人多咏写“三寸金莲”、“半折金莲”,如无名氏《喜春来·四节》中云:

湘裙半露金莲剪,翠袖轻舒玉笋纤。[3]P1703

无名氏《醉中天·咏鞋》中曰:

料想人如画,三寸玉无瑕,底样儿分明印弓沙,半折些娘大,着眼柳条儿比下,实实不耍,阴干时刻两个桃牙。[3]P1673-1674

无名氏《快活年》中谓:

小小鞋(四季花头,缠得尖尖瘦。[3]P1762

盖因鞋面多绣花写图案,故有此之谓也。

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隔尾]:

他藉妆梳颜色花难并,宜环佩腰肢柳笑轻,一对不倒踏窄小金莲尚古自剩。想天公是怎生?这世情,教他独占弓间第一筹。

不缠足的妇女,则穿靸鞋。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八中“靸鞋”有云:

西西之弓,以西弓履而无跟,名曰弓鞋,妇女弓缠足者,通曳之。[2]P6369

元剧范康的《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三折[乌夜啼]:

(正末唱)随你便意徘徊诗吟就,怎写的弓一段离愁,两处凝眸。这一个袅金鞭遥拂酒家楼,那一个泣阳关暗滴香罗袖。蚤去来,休生受,则我这麻绦西履,不傲杀你肥马轻裘。

“草履”是民间流行的鞋子。

从元剧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多采的冠衣履衣服饰习俗,可以看到元人服饰风俗文化的诸多特征,这里有人的尊卑等级,有因气候等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南北服饰文化之差异。再次,从剧情表现和发展的需要上看,元剧中的服饰风俗文化的展示是附着在剧情和剧中人之上的,因而这种习俗的展现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生活习尚的描述和表现,才赋予戏剧深广时尚的艺术魅力,使后代读者深感元剧历史文化蕴含之深之博之广之大。让读者感到这才是我们自己的艺术,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亦可反观元杂剧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的奥秘所在。

[1]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陶宗仪.南村辍耕录[A].宋元笔记小说大观[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

(责任编校:张京华)

book=36,ebook=234

I222.9

A

1673-2219(2010)05-0036-04

2010-01-1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遗存研究”(项目编号03/04H1-14)。

周玲(1965-),女,河北灵寿人,广东警官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无名氏杂剧
“我没有名字,也无家可归”——关怀城市“无名氏”
刑 天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宋代无名氏词研究文献综述
我所认识的民国作家无名氏
朱有燉杂剧版本新探
致无名氏(外二首)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之“钩子困带”考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