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高健的文学世界

2010-04-07 09:24孙永嘉
关键词:文坛写作方法文体

孙永嘉

一 作家开高健

开高健(1930年——1989年)是战后日本有名的作家、记者、美食家。开高健1930年在大阪出生,毕业于大阪市立大学。1950年,开高健发表了小说《印象生活》,初次展示他过人的文学天赋。同年,他加入文学杂志《铅笔》。1953年,开高健和著名诗人牧羊子结婚。1957年,开高健凭借处女作《恐慌》初登文坛,同年凭借小说《赤裸的大王》获得第38届芥川文学奖,步入作家的行列。1964年,开高健作为朝日新闻临时海外特派员奔赴越南,近距离考察越南战争,在战争最前线度过了三个月的战地生活。这次战争经历使开高健的文学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高文学由此迈入了新的阶段。此后,以越南为舞台,叙述自己在越南的所见所闻的作品不断见诸于开高健的笔端。《越南战记》、《发光的黑暗》、《夏日的黑暗》等名作深受好评。其中,1968年出版的小说《发光的黑暗》被日本文学界称为开高文学前期和后期的分水岭。三年后问世的小说《夏日的黑暗》被认为是开高健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开高健也把这部小说称作是自己的‘第二处女作’,认为这是自己文学道路的再出发点。从越南回国后,作为记者的开高健周游于世界各地。1968年的巴黎、东德西德,1969年的阿拉斯加、欧洲诸国、北非,1973年的越南,1977年的巴西等地都留下了开高健的脚印。在旅途中,开高根据他在各地的见闻创作了众多的优秀作品。

除了文学之外,开高健对旅行、垂钓、酒、美食也保持浓厚的兴趣。一般来说,和开高健同时代的日本人出国是很难的,但开高健作为记者曾经独自驾车行驶于中国、东欧以及南北美洲各地。这样长期的远距离的旅行,在日本作家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和旅行相伴的还有垂钓。开高健从少年时代起就喜爱钓鱼。自从凭借《恐慌》登上文坛以来,开高健经常在去往各地采风之际,在当地尽情钓鱼,并将这些垂钓经验总结,写出了《我的钓鱼大全》《超越》等垂钓纪行。在这些纪行中,开高健所使用的绚烂的修辞和漂亮的语句被人们竞相模仿,开高健的垂钓纪行的写作方式甚至成为当时日本国内垂钓纪行写作的标准文体。此外,开高健还酷爱饮酒。开高健的朋友——著名作家菊谷匡祐曾经说过,开始同开高健交往的时候,开高健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酒量、食量和他的大嗓门。开高健曾经在著名酒类杂志《洋酒天国》担任总编辑,策划了许多洋酒的广告,对洋酒十分了解,甚至每天在家写作都要喝上两瓶威士忌。在开高健的作品里也不乏关于美食和美酒的描写。可见作家对酒的喜爱之情。

总之,开高健在日本文坛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写作上,他一生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当时的日本文坛带来一缕清风。并且在垂钓、美酒、旅行等方面开高健也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潮流。

二 开高健的文学世界

1.开高健的文学世界。

在日本文学史上,开高健是在战后文学界获得广泛好评的作家之一。开高文学也是战后日本文坛的一朵奇葩。开高健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小说、随笔、报道、纪行等多种体裁的优秀作品。内容涉及战争、政治、经济、旅行、美食、酒等诸多领域。1950年开高健凭借小说《印象生活》初登文坛,开始了他长达40年的文学旅程。1957年开高健在《新日本文学》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恐慌》。这部小说在当时的日本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此,开高健日益受到日本文学界的关注。同年,开高健在《文学界》上发表小说《赤裸的大王》。第二年,他凭借这部作品获得1957年下半期的芥川文学奖。至此,开高健正式跨入知名作家的行列,得到了日本文学界的普遍认可。1964年对于开高健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年份。1964年11月,开高健作为朝日新闻临时海外特派员赴越南报道越南战争。从此,开高健和他的文学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高文学的风格和题材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开高健一生曾经三次赴越,在越南战争期间,开高健活跃在战场上,作为一名随军记者用他的笔记录着战争。开高健近距离地观察战争,也经历了许多九死一生的时刻。此后,开高健围绕着越南战争创作了许多可以称之为他的代表作的作品。例如他的“黑暗三部曲”——《发光的黑暗》《夏日的黑暗》《花落的黑暗》,以及纪行《越南战记》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开高健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把他在战场上的感受都融入到作品当中去,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开高健本人,作品描述的场景也是开高健在战场上亲身经历过的战争场面。可见这场战争经历对开高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这场战争也彻底改变了开高文学的前进方向。从越南回国后,开高健整日投身在钓鱼、饮酒、周游世界等活动中,在旅途中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不乏像《玉碎》《耳朵的故事》等引人注目的作品。1989年12月9日,开高健因食道癌并发肺炎逝世。1990年,他的遗作《花落的黑暗》在杂志《新潮》上连载,为开高文学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开高健文学世界的特征。

总体上看,开高文学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即小说《发光的黑暗》发表之前可以称作前期开高文学,之后称作后期开高文学。从少年时代开始,开高健就形成了内向、忧郁的气质,常常想到自杀,把自己的存在看成是一种不安。究其性格的成因,可以说是和开高健年轻时经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初期的大萧条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日本来说,战争不仅给他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也给本国普通百姓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随着战败,日本旧的社会秩序被完全破坏,新的秩序又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处于混乱之中。当时的日本正经历着战后最黑暗的时刻,战争给日本人带来的破坏深深地烙印在日本民众的心中。在这种情况下,少年时代的开高健不得不面对这种混乱的社会状况和悲惨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这是年轻的开高健初次经历战争,这场战争对后来开高文学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战争的惨状以及战后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深深地震撼着开高健的心灵。从此,开高健开始审视战争,探究战争的本质。为此,置身于战后日本社会的开高健尽量使自己和这个他想要看清的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冷静、客观的眼光观察尖锐的社会矛盾,探究社会的本质,并且用文学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手法,开高健创作了《恐慌》《赤裸的大王》等当时引起无数日本人共鸣的作品。可以说,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出了开高健对于从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到人性的自我回复这一主题的一贯追求,这也成为前期开高文学最重要的主题。此外,说到前期开高文学的特征,用开高本人的话来说就是用“离心力”的写作方法进行文学创作。所谓“离心力”的写作方法就是作者主观上远离所要描写的事物,使自己与该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用客观、真实的笔触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描述,进而探寻事物表象下所隐藏的本质因素。在前期的开高文学中,这种写作方法体现得淋漓尽致。开高健利用这种写作方法,使自己和当时的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多彩的汉语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完成了《恐慌》《赤裸的大王》等多部优秀作品的创作。这种“离心力”的写作方法给了开高健更加宽广的视野,在他的创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果我们探究开高健这种“离心力”创作手法的成因的话,就必然要提到开高健年轻时代的成长背景。在战争刚刚结束的那个时代,日本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人们在黑暗中过着凄惨的生活。年轻的开高健对这样令人绝望的生活充满厌恶。从那时起,开高健决心远离这个社会,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从外部来描写当时社会的黑暗,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来发现处于战后生活下的人们。正是开高健年轻时经历的这场战争促使他用这种“离心力”创作手法来描述他心中的无限忧郁和哀伤。

但是,前期开高文学这种写作方法在作者从越南战场回国后开始发生变化。随着1968年小说《发光的黑暗》的发表,开高健的视线和描写的对象渐渐融合,作为观察者的作者也把自己和现实社会统一起来。从这部作品开始,开高健逐渐放弃了“离心力”的写作方式,转而力求接近描写的对象,把自己置身于被描写的对象中,通过“向心力”的写作方式进行创作。究其写作方式转变的原因,恐怕与开高健的越南之行是分不开的。开高健在越南的三个月里,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状,他采访过许多越南人,旁观过枪杀越共少年的死刑,多次跟随美军到战场的最前线报道美军作战,并曾经有过被越共的游击队伏击,几乎面临死亡的经历。可以说这些经历给开高健以巨大的震撼和打击。这使得开高健不断思索处于战争死地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并且随着这种思索的不断深入,开高健想把自己也融入到这些人当中去,从而更真实地感受他们的内心,探究他们内心对于战争的真实看法。这样,就奠定了后期开高文学的“向心力”的写作方法。

从文体上来看,初登文坛不久的开高健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文体。那时的开高作品中充满了独白体、会话体、讲谈等各种各样的文体。小说《发光的黑暗》发表以后,开高健的文体逐步统一。开高健喜爱海明威的文体,曾经大加赞赏。刚开始写作的开高健崇尚去除文章中抒情、比喻、对比等修辞以及丰富的形容词修饰,彻底地压缩语言,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事物的文体。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开高健的文体也逐渐发生变化。从越南回国后,开高作品中的紧密的结构、诗人般的抒情,比喻、并列等修辞的广泛运用,形容词的修饰以及深刻的心理描写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成为后期开高文学的主要文体特征。

三 结束语

开高健作为战后日本的一位著名记者、作家,从二十岁踏入文坛直到去世,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日本乃至全世界的读者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作。作为记者,他深入战争最前线,以自己客观、真实的笔触报道战争,使民众了解战争的真相。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战争文学作品,向广大读者揭示战争的残酷本质,为日本文学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1]开高健.开高健全集第六卷[M].新潮社,1991,11.

[2]佐佐木基一.战后的作家和作品[M].未来社,1967,2.

[3]谷泽永一.回想开高健[M].新潮社,1992,2.

[4]向井敏.开高健——青春的黑暗[M].文艺春秋社,1992,4.

猜你喜欢
文坛写作方法文体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