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遥
(厦门大学 历史系,福建 厦门 361005)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实施,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在此地区软实力的增长也日益明显,已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周边国家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的崛起产生一种恐惧和威胁感。而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是驳斥“中国威胁论”最有效的手段。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中国崛起的周边环境,因此,软实力对中国的崛起至关重要。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实施软实力的工具主要有:经贸、援助、外交、教育文化交流和旅游等[1]。但与中国有文化、血缘等关系的华侨华人在提升中国软实力中的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注]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没有讨论华侨华人和中国软实力关系的文章和专著。因此,从国际关系(软实力)的角度研究华侨华人,或从华侨华人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特别是软实力)对拓宽华侨华人研究以及实施中国软实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软实力”是约瑟夫·奈(Joeseph S. Nye)于1990年提出的概念,[注]关于软实力的理论详见:约瑟夫·奈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No. 80, Twentieth Anniversary (Autumn, 1990), pp. 153-171.目前,它在国际社会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中美决策者重要的政策工具。在亚洲语境下,软实力概念被拓宽,它不仅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和外交等因素,也包括投资、援助、贸易等[注]Joshua Kurlantzick, “China’s Charm: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 Carnegie. Endowment Policy Brief no. 47 (June 2006).p. 1.美国国会研究报告甚至把军事交流也看作是软实力。另见:陈显泗.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J].东南亚研究,2006,(6):44.。本文所说的“软实力”是除军事领域之外的经贸、外交、文化等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外交政策越来越成熟,中国在海外的软实力逐渐上升,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增长相对明显。
1.经贸方面。中国和东盟已互为第4大贸易伙伴,2007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025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2]中国和东盟双方相互投资持续升温,[3]1995-2006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由1.52亿美元增长到9.37亿美元,占东盟吸收境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相应从0.76%提高到1.79%。实际投资额应比这一统计数字大,因为这一数据未包括许多在东盟国家投资而未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未在商务部备案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4]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也于2010年1月1日建成。
2.中国形象方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对中国的认知逐渐改善。在中国的“魅力攻势”和“软实力”战略下,中国逐步提高了自身的国家形象,软实力得到提升。东盟前秘书长鲁道夫·赛维里诺(Rodolfo Severino)说:“几年前曾有人问我:‘在与东盟关系方面,我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我是这样回答的:中国已经成功地使东盟各成员国不再将其看成是个威胁。更积极的一点是,东盟国家日益镇定甚至是满意地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崛起的亚洲大国。”[5]92007年皮尤民调(Pew Research Poll)显示,仅仅29%的被调查的印尼人和27%的马来西亚受访者对美国持喜欢(favorable view)的态度,而两国对中国持同样态度者分别是65%和83%[6]3。
3.外交方面。1997年 3月,在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中国正式提出了“新安全观”[7];中国从主张双边主义到多边主义的政策转变是东盟对中国认知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为了打消东盟的疑虑,中国接受并主动寻求在多边框架下解决南中国海领土争议问题,并在此问题上保持克制。《南中国海各方行动宣言》的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的签署和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东盟的外交关系。
可见,近十年来,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但对此也不应高估,恰当的态度应是谨慎的乐观。中国的政策和努力正在经受着东南亚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审视,其结果仍有一定的变数,如南中国海问题,仍是双边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另外,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较多表现在对外援助和经贸方面,在价值观、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和大众文化方面相对于美国仍有很大的差距。“和谐世界”、“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等理念的吸引力仍不明显。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在经贸、形象和外交等方面都日趋提高。其中每一方面软实力的提升都与此地区的华侨华人的作用和影响密不可分。以下主要从经贸、文化教育和政治等方面分析华侨华人在提升中国软实力中的作用。
1.经贸方面。 据最新资料统计,全世界约3000万华侨华人中,居留在东盟各国的就有约2452万人,约占总量的70%以上,其经济实力估计为1500-2000亿美元,约占全球华侨华人经济资源的70%以上。[注]泰国《亚洲时报》,《全球华人华侨财富约达1.5 万亿美元》2002 - 12 -10,转引自:陈 永,游筱群.20 世纪末期以来东盟国家华人华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可见,东盟国家华侨华人经济在世界华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显著好转。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东南亚各国承受经济巨大冲击及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的日益改善。华侨华人成为所在国同中国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成为提升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东南亚成为中国外资来源、国家侨务政策的重点地区。
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商业网络是华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国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这些网络大多以地缘、血缘和方言等为纽带组织而成。降低了华人在投资和贸易中的交易成本,提升了相互信任度。这些华商网络也成为发展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重要纽带。例如,大量的东南亚华商到其祖籍地福建、广东等地投资办厂,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这些华侨华人投资的企业大多为出口为主的企业,充分利用了中国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中国政府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据统计,1978年至2005年东盟五国在华投资总额为379.3亿美元,其中华商投资额为341.4亿美元,占90%[8]。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吸收的外资和学习到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绝大多数来自海外华侨华人。[注]以(厦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投洽会”)为例,该会是我国惟一国家级的、以“招商引资”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国际投资促进活动,每届与会的华商一般占投洽会境外客商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详见:沈丹阳.华商企业对华投资基本情况、新趋势及引发的思考[EB/OL].(2006-12-07)[2009-12-08].http:∥wjmj.ningbo.gov.cn/zhuanti/index.php/default/view/id/57266.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领导人纷纷率领庞大的以华商为重要(或主要)成员的商业代表团访问中国。他们企图通过华商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拓宽同中国的商贸关系。在中国与东盟十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华商的资本力量及其商业网络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扩大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区域政治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市场规模,促进经济技术合作。东南亚华侨华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力量和网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助于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
从中国对外投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来看,华商网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如改革开放以来来华投资主要以海外华人为主,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战略可有效利用华商网络,通过他们,中国企业可以得到有效的资讯和帮助,可以选择预期效益稳定、投资风险小的项目,减少因经验不足而遇到的挫折,最大程度地克服跨国经营中的“文化障碍”[9]94。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走出去”的渠道少,对海外同行企业和市场缺乏了解,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10]18。而借助于海外华商网络则是解决这一困境的主要途径。目前组织程度高的华商网络主要有台湾当局的亚洲(世界)华商会议、新加坡的世界华商大会等[11]502。此外,中国企业同东南亚华商网络的合作,也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同华侨华人所在国的其他族群经济的合作和交流。
2.文化、教育方面。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传播的先锋力量,是中国扩大海外利益的重要资源,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极具潜力的力量。他们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他们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时刻都在向世界宣传中国,扩大中国的影响,他们是中国的软实力[12]44。在这一文化传播过程中,以方言、地缘和血缘等纽带组成的华人社团是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和载体。华人社团及其主办和支持的华校、华文报刊是中国实施软实力的“新三宝”。东南亚华人华侨主要以族群联系和人际关系为基础,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以血缘、地缘、业缘等诸缘结合的社会团体。李明欢认为华人社团主要有三大功能:协调海外华人族群的内部关系;协调华人族群与当地国的关系;协调华人族群的国际性联系网络[13]331-420。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华人社团的族群内部管理和自治的功能相对弱化,而其与当地社会及国际性联系网络的协调功能增强。世界性和洲际性华人社团数量稳步增长,社团日趋区域化和全球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华人社团在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现在海外华侨华人团体的总数约有9000多个,其中世界性的、影响较大的团体有几十个,每个社团都聚集和联系着众多的华侨华人[14]。这些海外侨团融入所在国的社会,成为所在国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在扶助弱小、联络感情、开拓事业、调节纠纷等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并对所在国和祖(籍)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4]。
在日常生活中,华人华侨把中国武术、中医药、中国建筑等民族文化融进华社建设,每逢中国传统节日,社团便主办大型文化活动,如妈祖庙游神活动,中秋园游会等,华人舞龙舞狮,唱粤剧、京剧,踩高跷等。例如,在东南亚有大量的中国式的建筑:妈祖庙、关帝庙、会馆等。而各种民间信仰的庙宇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吸引了一批当地居民加入祭拜活动。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春节,也成为东南亚众多国家的假日之一,当地居民和华侨华人一起共同庆祝。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以前严重排斥中文的国家,也都加强了中文教育,华文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政府对此相当重视,成立了“华文教育基金会”,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基金会,更好地帮助加强华文教育[15]。为了加强海外华文教育,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广建孔子学院[注]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详见:国家汉办网站,(2009-10-30)[2010-01-06] .http:∥www.hanban.org/content.php?id=3258.。截至2009年10月,在84个国家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其中东南亚有34所。此外还建立了大量的孔子课堂,有力地促进了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并加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16]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已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目前大约有华文学校2700 所,师生近1000 万人,华文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1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华文作为一门相当实用的外语,得到了东南亚各国政府的认同和支持,逐渐融入华侨华人居住国的国民教育体系[17]56。与海外华侨华人有密切联系的中国侨联也在教材、师资、培训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都有利于密切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强化双方的经贸交流。
东南亚华人社团传播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创办华文传媒。当前,新加坡有4家华文报纸,其中《联合早报》在华人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马来西亚有华文日报18家,泰国有6家华文日报,菲律宾有4家华文日报。[18]136-137此外,华文电子传媒如电视、网络等媒体也有所发展。虽然华文媒体面临经营、人才和受众群缩小等问题,不过, 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进一步频繁和华文实用价值的提升, 东南亚华文传媒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19]66。
因此,华人社团及其创立和支持的华校、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华文教育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活动正是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主要体现和实现的途径。
3.政治方面。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具有两种文化,对居住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有深入的了解,这种因素成为发展中国与各国双边关系的桥梁。他们可以更好地向居住国的政府和人民传播中国的“和谐”政治文化,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产生支持作用,能够将中国爱好和平的愿望传递到世界各地[20]。他们可以影响当地的政要和群众,从而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密切联系;也就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的和平共处,这样有助于构建和谐世界[20]。近年来,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部分领导人,都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他们具有中国的血统,从而利用这一点来发展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华人在东南亚往往专注于商业活动,较少参与所在国的政治活动。但这一趋向可能会随着华人逐步融入当地社会,华人经济在所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东盟一些国家主动利用华人发展同中国的外交关系而改变。“东南亚与中国关系的发展、世界华商网络的发展、台湾对东南亚的大规模投资和中国经济的崛起等因素都有助于东南亚华人政治地位的改善和华人文化的复兴, 也会进一步唤起华人的参政意识”。[21]34此外,受美国华人入阁的鼓舞等原因,华人从政将会是未来东盟一些国家常见的现象。华人参政或影响所在国政治的另外一种途径是通过华人政党、社团和其它各种利益集团来实现。华人在东南亚各国政治影响力的增大将有助于改善和发展各国同中国的关系。反过来,中国可以通过东盟各国有政治影响力的华人和利益集团来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和中国在此地区的软实力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如何通过华侨华人来提高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开展华侨华人和软实力相结合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界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对华侨华人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但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多以文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角度对海外华侨华人进行个案研究,鲜有把华侨华人研究放在世界史或国际关系的大视角,采取大历史式的研究。可喜的是,近年来部分学者主张拓宽华侨华人的研究视野[22]23-39,提出“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课题[23]42-46。另一方面,国际关系学科在中国有长足的发展,软实力问题也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很少涉足华侨华人的研究,鲜见把软实力和华侨华人相结合的研究。
从理论的角度看,有必要对华侨华人和国际关系,特别是和软实力结合起来研究。这样可以拓宽华侨华人的研究范围和视野,也有利于深化国际关系的研究,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为提高中国软实力和侨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可以召开国际关系特别是软实力和华侨华人相结合的研讨会;在相关期刊上设立软实力和华侨华人关系研究的专栏;加强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机构同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的合作和对话。
2.加强侨务战略和软实力战略的整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华侨华人对中国的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与中国政府正确、恰当的侨务政策分不开的。但侨务战略和政策与中国当前的软实力战略并没有有效的结合起来。华侨华人在提升中国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和应有的重视。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需要侨务部门和外交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侨务对外交的补充和支持功能。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放弃双重国籍的重大举措,被认为是侨务和外交的合作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24]6。21世纪中国在东南的软实力战略中,可以实现侨务和外交的第二次大合作。加强外交和侨务工作的信息共享、沟通、协调和合作。培养既懂外交又懂侨务工作的人才,以服务于中国崛起的目标。
3.追求中国与华侨华人及其所在国多方共赢。在全球化时代,华侨华人在华投资或与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合作,除了“五缘”因素外,最主要是追求利润。“显然,目前东南亚华人以利润为目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投资,使得他们同中国的关系,完全建立在全新的有利可图的基础上”[25]284。因此,在通过华侨华人发展中国的软实力时,必须充分考虑华侨华人的利益及其所在国政府和其他族群的利益。因而,提高中国软实力,必须努力营造中国、华侨华人和其所在国政府及人民多赢的局面。如果仅仅是单方面利用华侨华人资源,而未能使华侨华人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将可能最终失去这一资源。如果通过华侨华人资源提高中国软实力,没有考虑和照顾到华侨华人所在国的利益,那么华侨华人的因素可能将起相反的作用,成为“中国威胁论”新的诠释。
4.充分利用华侨华人网络。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各种形式的网络,如商业性的华商网络,文化性的社团网络等是中国提升实施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应鼓励中国相关部门(商界和教育界等)和社会团体与其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建立华侨华人网络数据库,使得华侨华人在东南亚和世界的网络同中国大陆的各种网络建立联系,形成“通道——圈”[注]“通道——圈”理论是孔飞力(Philip A. Kuhn)在《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中提出的,主要是指华人一方面构建起双向输送资金、人员、信息、技术的“走廊”(corridor),以维持住在国与家庭、“侨乡”及祖国的联系,另一方面适应环境,在异国他乡筑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小生境(niche),形成联系移民所在国和中国侨乡社会的两个圈之间的通道或走廊。详见:李明欢.海外华人移民的现代篇[J].读书,2009,(8):81.。加强东南亚孔子学院与华侨华人社团间的合作,适当开发建立中国在东南亚华社和其他族群社区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走出象牙塔,走进基层社会,加强互动。
5.开发面向东南亚的华文媒体。发展面向东南亚的华文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对提高中国软实力有重要作用。开展此类华文媒体同东南亚华侨华人所在国媒体和教育部门的合作。通过华文媒体传播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吸引更多的华侨华人来中国旅游。
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借助飞速发展的经济对东南亚展开了“魅力攻势”和“软实力”战略。十多年来,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快速增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华侨华人这一纽带和桥梁。华侨华人在经济、文化、教育和政治等方面的作用是中国软实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华社、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成为中国提高软实力的“新三宝”。
为在东南亚更好地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有必要加强华侨华人和中国软实力相结合的研究,加强外交工作和侨务工作的联系和合作,促使中国、华侨华人和其所在国三方共赢局面的形成。但在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方面,华侨华人的作用可能仍然是一把双刃剑,它受制于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大气候。华侨华人的作用要慎重对待,以免使东南亚各国政府产生新的恐惧。此外,华侨华人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但几乎只是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流行文化的新形象必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来发展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soft power”in South America, Asia, and Africa : A study prepared for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United States Senate by th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 April 2008.
[2] 王岐山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新华网, (2008-10-22)[2009-12-18].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22/content_10233271_1.htm.
[3]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我国与东盟双向投资持续升温. (2005-02-21) [2009-12-23] .http:∥caitec.mofcom.gov.cn/aarticle/a/e/200502/20050200356138.html.
[4] 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和投资发展概况[EB/OL].贵经网, (2008-04-9) [2009-12-23].http:∥www.gxi.gov.cn/tzjj/tzjj_tzyj/tzjj_tzyj_gj/200804/t20080409_45044.htm.
[5] 鲁道夫·赛维里诺.中国——东盟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J].当代亚太,2008,( 3).
[6] The 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Global Unease with Major World Powers[R].June 27, 2007.
[7] 人民日报:我单方面裁军行动范围之广史上所少见[EB/OL].新华网,(2007-12-06) [2010-01-07].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12/06/content_7207719.htm.
[8] 沈丹阳.华商企业对华投资基本情况、新趋势及引发的思考[EB/OL].(2006-12-07)[2009-12-08].http:∥wjmj.ningbo.gov.cn/zhuanti/index.php/default/view/id/57266.
[9] 陈卓武,林逢春.华商网络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功能作用[J].全国商情,2007,(10).
[10] 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 陈 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12] 刘 静,曹云华.华侨华人与中国的海外利益[J].八桂侨刊,2008,( 4).
[13] 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14] 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的分类[EB/OL].中华海外联谊会网站,[2009-12-03].http:∥www.cofa.org.cn/hwzl/stfL1.htm.
[15]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华文师资不足问题亟待解决[EB/OL].人民网,(2007-08-02) [2010-01-07].http:∥cppcc.people.com.cn/GB/49056/6059796.html.
[16] 孔子学院[EB/OL].国家汉办网站,(2009-10-30)[2010-01-06].http:∥www.hanban.org/content.php?id=3258.
[17] 廖新玲.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八桂侨刊,2009,(1).
[18] 黄耀东.东南亚华文媒体的现状和出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9).
[19] 周聿峨,陈 雷.东南亚华文传媒的历史和现状[J].东南亚纵横,2004,(6).
[20] 华侨华人社会地位提高作用发挥越来越大[EB/OL].香港《华人世界》杂志官方网站, (2006-04-02) [2010-01-11].http:∥www.chineseworld.net.cn/lhzt/32.shtml.
[21] 庄国土.东南亚华人参政的特点和前景[J].当代亚太,2003,(9) .
[22] [菲]洪玉华,吴文焕.扩大华人研究的视野[M]∥郝时远.海外华人研究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3] 周聿峨, 龙向阳.关于“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的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2,(6).
[24] 程 希.从“双重国籍”的放弃看中国侨务和外交的关系[J].东南亚研究,2004,(3).
[25] 王赓武.东南亚华人与中国发展[M]∥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