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凌
患者,女性,28岁。因停经40d,发现盆腔包块2d来院就诊。患者婚后2年未孕,平素月经周期不规律,量较多,有痛经史。1年前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时发现其子宫体积偏小,宫体大小约4.5cm×3.9cm×2.7cm,子宫内膜最厚时仅达0.8~0.9cm;双侧卵巢内卵泡发育不良,未见优势卵泡。遂在本院中医门诊行补肾养血疗法。治疗数月后再次监测卵泡时发现子宫体积较前稍增大,约5.0cm×4.4cm×3.3 cm,子宫内膜增厚,最厚时可达1.5cm,卵巢内可见优势卵泡。另于子宫右侧发现一2.6cm×1.5cm实性等回声团块,与子宫相连,内见内膜样回声。超声诊断:子宫右侧包块,残角子宫可能(图1)。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单角子宫;右侧输卵管不通畅。本次停经40d时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单角子宫腔内未见胚囊回声,在子宫右侧包块内可见胎囊样回声,大小约0.9cm×0.8cm,其周围有薄而完好的肌壁回声,与子宫相连(图2),腹腔未见积液。超声诊断:残角子宫妊娠。于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中所见:单角子宫,中位,稍增大,左侧卵巢、输卵管外观正常,并与单角子宫相连,单角子宫右侧可见一残角子宫(图3),大小约3.0cm×2.0cm,呈紫蓝色,右侧卵巢、输卵管外观正常,与残角子宫相连。行残角子宫切除+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残角子宫妊娠。
图1 非妊娠期残角子宫声像图,箭头所示为残角子宫。 图2 残角子宫妊娠声像图。 图3 术中所见残角子宫妊娠实像图,粗箭头所示为单角子宫,细箭头所示为妊娠的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属子宫先天发育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双侧苗勒管中下段不对称性发育不全,形成一侧无峡部、无宫颈的小子宫,有肌层或纤维带与发育侧的子宫相连。根据有无内膜腔又分为无内膜残角子宫和有内膜残角子宫;后者根据内膜腔与对侧宫腔是否相通又分为内膜相通型和内膜不通型[1]。本例即属于有内膜不相通型残角子宫。残角子宫妊娠发生率很低,常因大出血引起休克,故尽早明确诊断成为关键。据有关资料报道,残角子宫妊娠术前确诊不到5%。本例患者在停经40d超声即提示残角子宫妊娠,并经手术证实,之前鲜有报道。当然此次早期确诊,很大程度依赖于之前超声做出的可疑残角子宫的提示。尽管最初因残角子宫体积较小,内膜不明显,超声曾一度漏诊,但经中医调经后单角子宫及残角子宫内膜均增厚,当阴道超声清楚发现子宫右侧包块内的内膜样回声时即正确提示了残角子宫,为以后早期确诊残角子宫妊娠打下了基础,充分体现了经阴道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当然,如果患者停经后发现宫外妊娠包块,而之前病史资料不详时,尚需与输卵管妊娠、双子宫、一侧子宫妊娠及腹腔妊娠等鉴别。
[1] 谢红宁.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