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腾
(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江苏扬州 225002)
“中国模式”内涵的多维透视
徐 腾
(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江苏扬州 225002)
“中国模式”是近年来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提出的认知中国发展的新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立场不同,角度不一,观点各异。从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世界历史的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外交诸层面,来解读中国的当代巨变,应当认为,“中国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现代化模式,也是发展中大国和平崛起模式。
中国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平崛起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讨论中国发展道路的问题。近年来,世界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同中国所选择的正确道路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沉着应对,积极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为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用惊叹的目光观察中国,进一步掀起了研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热潮。与此同时,国内学术界也对中国模式的讨论高度关注。然而,到底什么是“中国模式”?对于这一世界共同的话题,学者们却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中国推进改革的方法;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威权政府加市场经济”;有人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有人认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等等。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模式概念的理解虽然立场不同、角度不一、观点各异,但他们普遍看到了中国在体制方面的巨大优势,也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的正确发展策略。笔者认为,应该从多种视角来审视中国模式,从社会主义的视角看,它应该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从现代化的视角看,它是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现代化模式;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它又是发展中大国和平崛起模式。从总体上看,“中国模式”是三位一体的统一。
西方学者在论及“中国模式”时,大都刻意回避“社会主义”这个词,不愿意承认中国模式的成功是社会主义的成功。事实上,中国首先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所谓的中国模式首先应该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或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统一性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马克思指出:“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事实,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程度差别。”[1]列宁认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2]社会主义的民族形式是以社会主义的科学原则为前提的,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再好的民族形式也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通过有效的、合适的民族形式体现出来,并发挥出自身强大的功能和潜力。
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最早的一种实践形式,是苏共中央高度集权并对全社会实行计划管理的后发跃进型的社会发展模式。苏联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然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端,不适合各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有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被更新和取代是必然的。
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体制模式。但它与苏联模式有着重大的原则区别,它是在反思苏联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坚持马列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突破和超越。应该说,中国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模式和前进路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
具体说来,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包括以下内涵:首先,它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远远落后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二、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一千多万,这一世界上少有的持续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能不能说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共十七大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3]可以这样说,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回答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其次,它是学习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讲社会主义还要学习、借鉴、利用资本主义,很少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合作的一面,企图借助“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尘不染的真空中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没有看到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甚至是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基础之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生产力运动的连续性和积累性,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和一切反应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验,加快自身发展,取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邓小平大声疾呼:“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373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确立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了允许私营经济发展和不断引进外资的历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根本原则。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372有了这个标准,人们就可以解除姓“社”姓“资”的思想禁锢,转化僵化的观念和陈旧的思维模式,正确认识和借鉴资本主义,从而促进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再次,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中国模式的最大特色突出地表现在经济方面: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发展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在中国改革开放前,人们把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两大特征,把市场经济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对立面,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国家都对市场经济采取限制、遏制、扼杀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破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信条。邓小平率先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373中国实行的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在西方学者看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是怪怪的,不可思议的;国内也曾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加上社会主义就不伦不类了。“而中国正是要以‘社会主义’原则来约束和抵制原教旨的、完全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市场机制的负面作用,这个原则就是国家主导和整体利益、社会目标和伦理道德。无论是效率目标,还是对外开放方面,都必须服从社会主义原则”[5]420。中国模式“是试图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理想相结合的一场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创新实践”[5]250。
最后,它是推动科学发展、追求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伦理原则逐步被纳入发展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代际协调问题,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能力提高和人的潜力发挥问题。这样,由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自单一经济发展向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以及人自身全面发展在内的“四位一体”发展拓展,关于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规律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的必然选择。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趋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改善民生,缓解矛盾,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乃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重要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现代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运动,是指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由工业化引起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现代化首先发轫于西方,最早进入现代化进程的英、美等国,其现代化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由社会自身需要引起的社会内在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它们属于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对于广大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卷入现代化的大潮中去的,因此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
自近代以来,在世界现代化浪潮席卷之下,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化探索却一直充满了艰难曲折,处于迷茫徘徊之中。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开始打破依附性的发展道路,进入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新阶段,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然而,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建国后的发展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历史教训,与世界上一些早发现代化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文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采取对外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开始了人类现代化新模式的探索,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一种立足于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
从总的特征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是政治驱动型的。这是因为,中国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以及在这个党领导下的权威政府,这是中国模式形成和发展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就这一点来说,中国模式与新自由主义模式是相反的,因为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反对权威政府、主张弱化政府,甚至是“守夜人政府”。然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执政能力,以及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权威体系。有关政治学研究表明,一个强大的政党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体制有能力做到两条,第一条是通过体制本身扩大政治参与,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并使紊乱或革命的政治活动无法展开,第二条是缓解和疏导新近动员起来的集团得以参与政治,使其不至于扰乱体制本身。”[6]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正是拥有一个社会基础牢固、规模庞大却精英化程度很高、组织纪律严整并思想政治高度统一、政治整合和社会动员能力超强的中国共产党。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会比较平稳和高效,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采取了渐进主义的改革策略。改革实质是一场新的革命,必然对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对既得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阻力由此而生。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改革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不能有效消解改革对于原有利益结构的冲突,致使改革流产,甚至造成社会动荡。为了减少改革的困难和风险,中国拒绝“休克疗法”,采取了渐进主义的改革策略,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和政治发展的软着陆。具体改革方略是:先从比较容易推进并能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入手,即首先从农村改革入手,然后推进到城市改革,同时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然后推进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并且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即自上而下,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考虑各方面的承受程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少成多,逐步推进。改革的渐进性使得中国有时间和空间来不断调整传统体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例如,当国有企业改革陷入困境时,先不要急于改革。一方面,逐步在国有企业内注入新体制因素,让新体制因素逐步“蚕食”旧体制因素;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以内部压力和外部示范两重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如果在改革早期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的情况下,强行在国有企业搞资产重组并购和职工下岗分流,势必会使广大职利益受损,可能激化矛盾,从而产生难以设想的灾难性后果。
第三,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做到积极参与全球化与坚持独立自主相结合。全球化对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依附加深,等等。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要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积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内部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另一方面,中国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把引进与开放创新、利用外资与自己积累、增加出口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在对外开放中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始终保持对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同时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当前,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体系与普通民众的亲和力日益显现,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和相得益彰正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主要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包容、和谐,容忍各种形式的社会制度,尊重选择和尝试,关注团体利益,强调社会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重义轻利的价值诉求没有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市场经济带来“市场至上”文化的同时,趋利避义的价值取向并没有为所有大众所接受和推崇。同时,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开始引导民众进行发展目的反思,“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些中华文化的根基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做拯救现代文明根本缺陷的良方。
近代以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9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的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历史上“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7]。于是,大国之间的战争,似乎成为历史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的必由之路。16、17世纪英国与西班牙、荷兰争夺海洋霸权的战争,18、19世纪英、法、俄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的战争,20世纪初德国崛起导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崛起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国崛起的旧道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
历史进入了21世纪。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连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作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围绕着这一主题,中国开始表达新的愿望,寻求新的答案:中国不能走西方殖民主义走过的靠殖民掠夺来积累财富、实现崛起的道路;也不能走德国和日本走过的靠军事扩张、对外战争来实现崛起的道路;还不能走原苏联走过的搞意识形态对抗、军备竞赛和军事对抗的道路。中国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即和平发展的崛起之路。
中国选择这条道路也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考察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历史文化传统的相似之处就是,强烈追求财富的欲望与宗教狂热传统,使得西方大国的崛起伴随着对殖民地的侵略和掠夺。相比之下,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与西方截然不同。千百年来,“和为贵”始终是中国社会思想的主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是中国人民的宽大胸襟;渴望和平、追求和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田,融入人们的血液之中。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甚至要求“视人之国,若视其国”;汉代大儒刘向强调:“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郑和率领当时天下第一的舰队七下西洋,执行的外交政策是:“以德睦邻”。可见,中国的和平思想,深深地根植于这样一种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之中。
“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11月3日,时任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的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这一论题是针对国际上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而提出的。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阐述了“和平崛起”要义:“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8]从温家宝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也是以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依据的。中国模式是维护和平、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具体说来,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包括以下基本点:首先,坚持和平路线,通过和平的方式发展自己。当今时代任何国家都难以再通过军事战争手段主宰世界,而是主要依靠科技和文化去赢得世界,发展自己。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表明中国要发展,而且表明中国发展的和平特质。墨西哥《标志》周刊载文指出:“我们看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区别。过去我们所了解的大国都是通过破坏性的战争或流血的征服行为来获得权力,然而中国的崛起走的却是和平的道路。”[9]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的需求,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其次,坚持独立自主,利用世界和平的环境来实现自身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总体和平、稳定、缓和的大好时机,立足于全民族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求实创新,立足于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中国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广阔的国内市场,丰富的人力和其他资源,坚持改革开放,依靠思想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勤奋劳动和不懈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
再次,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最强音,建立一个国与国和平相处、人与人和睦相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世界,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与此同时,世界和平与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在继承中国一贯外交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建设和谐世界,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具体地说,就是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92.
[2]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 1990:163.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俞可平,黄平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80-381.
[7]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美国[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297.
[8]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4-3-15,(3).
[9]别用恐惧的眼神错误地看待中国[N].参考消息2006-1-18,(16).
责任编辑:彭安玉
D24
A
1004-1605(2010)12-0027-06
徐腾(1975-),男,安徽利辛人,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