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学校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综述

2010-04-05 20:29香格里拉学会
地理教学 2010年20期
关键词:长江资源学校

香格里拉学会

长江水学校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综述

香格里拉学会

一、背景综述

资源开发是长江水学校项目的五个部分之一。此子项目的目的是集中三个区域及各试点学校的力量,开发一整套以水(长江流域)为主题的适合基础教育阶段使用的跨学科教学资源。在内容上,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背景,透过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历史的等视角,系统地探讨水资源的自然特性、水域保护和可持续管理的策略,基于地域特色把握人水关系在不同地域景观、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特质与文化内涵。课程资源采用动手做、角色扮演、价值澄清、模拟、辩论、绘画、写小论文、手工制作、实验操作、实地调查等鼓励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力求在建构水概念、提高爱水保水意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接触和品味家乡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线索和途径,批判性地思考社会、文化、决策与自然等因素与水资源管理的关系。

二、技术路线

2008年春,在北京密云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的两次讨论会上,英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深学者John Huckle先生和来自云南、四川、上海三地的老师以及香格里拉学会工作人员共同确定了资源开发的概念框架和资源类别。会议决定,由学会协调和支持,三个区域中心协作,组织项目试点学校的骨干老师,集体完成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

嗣后,三个区域中心向学会项目指导小组提交工作计划,启动资源开发工作。三个区域中心分别召集了四到五次小型研讨会,汇总和交流资源开发的成果,就集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应对的建议。项目指导组一方面汇集并通报三个区域的工作进展,另一方面通过书面反馈和现场面对面的交流,就典型问题提供咨询。实践证明,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参与者开展自我反省、达成专业发展的学习过程。

三、行动理念

课程资源的开发围绕水域认知、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展开,在开发过程中力求遵循和体现以下思想:

1.长江及其支流构成一个流域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构成生命支撑系统。

2.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江提供生活的资源及其支撑能力面临巨大威胁。未来世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潜力和机会有可能被削弱。

3.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讲政治,着眼未来,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4.集体决策和协调行动是跨自然地理界线、跨社会领域、跨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单一的要素,需要作长期的、超越地方利益的、超越部门利益的考虑。

5.流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成就了文化足迹和地方认同。透过人和地的和谐共处,流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

6.加强儿童参与和公民素质教育,通过儿童影响家庭和社区,小手拉大手,形成全社会和谐共建的氛围。

7.注重富有趣味、联系生活的学习过程,与国家课程改革和学校课程发展相配合。活动内容应融合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寓教于乐的要素。

8.活动的设计和内容根据国际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进行。着眼全球,立足本地;重视概念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校和社区的联系,重视科学知识和本土知识的联系。

四、资源类别

1.活动包:针对小学低年级(一到三年级)、小学高年级(四到五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每个区域开发16个活动,合计48个活动。每个学段的活动都将涵盖水域分析、流域综合管理、社会学习、文化学习等4个主题。

2.乡土教材: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版本,每册课时约8个学时,合计6册。小学版以村庄或街道为背景,图文并茂,介绍较小区域内人们对水的利用以及当地生物和文化多样性。初中版聚焦区域的水质、水利、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如上游(云南)可侧重森林,中游可侧重大坝,下游(上海)可侧重污染。

3.长江读本: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对象,以长江为背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长江流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传播可持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4.流域分析技术手册:手册内容包括长江水学校项目简介、长江水学校的行动哲学、学校水课程的计划与实施、校园地景营造与社区景观分析、水的理化性质指标与测试、水性质的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方面。供长江水学校项目的老师制定和实施水活动方案参考。

猜你喜欢
长江资源学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江之头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学校推介
长江8号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