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福 张 琦
(1.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成本管理对象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所有资金耗费,既包括财务会计计算的历史成本,也包括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现在和未来成本;既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内的资金耗费,也包括行业价值链整合所涉及的客户和供应商的资金耗费。成本管理的对象最终是资金流出。传统的加工型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进行简单的成本计算,成本管理对象也就限定在企业内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处于激烈竞争的大型企业必须关注企业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其成本管理对象就突破了企业的界限,凡是和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资金消耗都属于成本管理的范畴。
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包括为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利益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成本信息以供决策和通过各种经济、技术和组织手段实现控制成本水平。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可分为:成本计算目标和成本控制目标。成本计算目标是为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包括为外部和内部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成本计算的目标是确定盈亏及存货价值,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财务成本,满足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需要;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的成本意识;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使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管理成本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成本管理是由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内容组成。成本规划是根据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的经济环境制定的,是对成本管理做出规划,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思路和总体要求。成本计算是成本管理系统的信息基础。成本控制是利用成本计算提供信息,采取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实现降低成本或成本改善目的的一系列活动。业绩评价是对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目的在于改进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动和激励约束员工和团体的成本行为。
成本管理主要有三项功能:为定期的财务报告目的,计算销售成本和估计存货价值;估计和预测作业、产品、服务、客户等成本对象的成本;为企业提高业务效率、进行战略决策提供经济信息。
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统性较差。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弃,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加大了管理成本。其研究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在成本管理上注意生产过程,忽视供应过程;注意投产后,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注意产品成本本身水平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高低;注意企业成本管理,忽视宏观成本管理。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企业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忽略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管理。成本管理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有效应用成本效益原则。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虽然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购买者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可以根据自我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需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我国仅有极少数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大多数企业生产组织比较粗放,对消费个性重视不够,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但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未得到推广。
长期以来,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
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管理者因偷逃税款、牟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不良利益动机的驱动,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使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日益严重,造成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效能降低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成本信息失真也可能由于成本信息与成本管理的相关性较差而引起,是成本管理系统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研究每种成本管理方法本质及其适应经济环境,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一方面,企业产品在市场上要有竞争力,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生产过程,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要求,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生产成本、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另一方面,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成本管理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等。
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充分有效利用作业成本法,适应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顾客化生产的需要。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改革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提高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对产品、服务进行定价,使收入与所付出的成本能够配比;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选择产品组合。
加强成本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管理为全员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高度关切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
首先政府部门要把好成本开支范围关,通过立法确立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的,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和屡教不改的,要给予纪律处分或民事责任。其次,改革财会人员和财务总监的管理体制,成立会计局,财会总监实行双层领导,其它方面由企业代管,执行会计独立的体制。第三,加强执法力度。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内部控制内容涉及到企业治理机构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但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贯穿于内部控制。同时要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1]曾良秀.价值链分析法与战略管理成本[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9(6).
[2]刘冬荣,王琳.价值链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07(3).
[3]窦登奎.企业价值链的战略成本[J].财经科学,2008(3).
[4]金永利.价值链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