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跃
RDA(Resource Descrip tion and A ccss资源描述和检索)将取代AACR2(Anglo-American Cataloging Ru les,2nd edition,英美编目条例,第二版),已确定于2010年6月正式在网上发布。AACR2为什么要被取代,AACR2与RDA有什么关系,RDA的适用性如何等问题不仅需要我们编目界积极关注,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以便掌握国际编目新动态,指导日常编目工作。作者结合学习RDA最终草案,分析 AACR2与 RDA之间的关系以及RDA在资源描述方面的不同,目的在于与时俱进地了解国际编目的新动向、新知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对编目员的新要求。
AACR2是在1967年由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图书馆协会及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编制出版的AACR1基础上,于1978年由英国、美国图书馆协会、加拿大编目委员会、不列颠图书馆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几家共同提出、编制出版的国际编目规则,由早先的英国版和北美版两个版本合并而成。随后由AACR联合修订指导委员会负责其修订和维护工作。AACR2自出版以来,已作过多次增、删、改等修订,尤其是1988年、1998年和2002年进行的三次重大修订,目的在于适应计算机文档和连续出版物的发展变化。AACR2继承了AACR1的结构,不单依据文献类型,而主要根据著者对文献知识内容所承担的责任来选取标目,同时采用《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的著录格式,在传统文献的基础上,大量增补了非书资料和计算机文献的著录规则[1]。
迄今为止,作为国际性的通用编目规则,AACR2已经在世界范围广泛地被使用了30多年,不仅在英国、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被广泛使用,同时也在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多个亚洲国家的图书馆使用[2]。除英语之外,还被翻译成24种语言文字。依据AACR2所编制的记录已达亿万条,仅OCLC就有大约4800万条记录,仅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600多位编目员在遵循AACR2规则编制着各类文献记录[3]。
AACR建立在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上,服务对象主要是图书馆员,而不是广大的读者群。由于AACR2产生于传统的卡片时代,在缩写、标点符号和空格的使用、多个著者的选取和省略等著录规则方面都受限于卡片的空间大小;而且只关注单一记录的描述,文献之间和记录之间的相互关系难以体现;在联机目录的环境下,可以任意检索各个著录单元的信息,但由于卡片目录的框架构成和理念,致使OPAC上的信息揭示和检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和不适;再加上由于数字时代的文献资源,在种类和格式方面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新兴媒体如网络上的资源、mp3、DVD等多种数字资源缺少可依据的著录规则。AACR2的编目规则尽管在持续修订完善,规则也日趋复杂,但除了给编目员在掌握和应用规则上增加难度之外,远远不能满足对多种电子资源及其他非书资料的描述和揭示的需要。由其理念上的严重滞后,势必影响到读者服务乃至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RDA正是在这种思变的需求中应运而生,由RDA发展联合指导委员会(JSC)负责起草。其成员有美国图书馆协会、澳大利亚编目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加拿大编目委员会、皇家特许图书馆和情报专业学院(CILIP)、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机构。自2005年形成第一章,到2008年11月17日最终发布的草案,RDA经历了大约4年的草拟修订历程。
RDA是建立在FRBR(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ographic Records,《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和FRAR(Functiona l Requirements for Authority Records,《规范记录的功能需求》)概念模式下的新编目规则。作为21世纪新的国际通用的编目规则,RDA超越了以往所有的编目规则,顺应了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提供了数字资源编目的指南。它不限于服务于图书馆数据环境,而是整个网络世界,强调受众是广大的用户,并承诺能帮助用户查找、识别、选择与获取所需信息[4]。它以适用于对数字化资源的描述和便于对各种资源类型进行控制为目的,具备灵活性和适用性,效率性和连续性、简单容易理解和容易使用等优点,而且在网络上发布,面向全球用户。
RDA继承了AACR2的优点,RDA记录除能与AACR2记录相兼容外,还能兼容如MARC21、UNIMARC、XML 、MODS、MARCXML 及 Dublin Core、EAD、VRA 、MPEG7、ONIX 等多种标准数据格式[5],足以加强和改进书目描述和资源间的相互关系。
RDA由总论和10个部分、37个章节以及13个附录所构成。各个章节既有总论又有分论。第1部分记录载体表现和单册的属性,第2部分记录作品和内容表达的属性,第3部分记录个人、家庭、团体的属性,第4部分记录概念、对象、事件和地点的属性,第5部分记录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和单册之间的主要关系,第6部分记录与资源相关联的个人、家庭和团体间的相互关系,第7部分记录主题的关系,第8部分记录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单册间的相互关系,第9部分记录个人、家庭和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第10部分记录概念、对象、事件和地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的A-M附录部分包含了以英语为著录语言及其他语言在大写、缩写、首冠词的选择上的习惯用法清单,另外还包含描述性数据的语法、检索点控制数据的语法等内容。
由于篇幅的原因,下面仅以普通图书的著录为例,就AACR2与 RAD第1部分(第 0-3章)在描述性数据部分的不同进行对比介绍。
5.1.1 语种与文字
RDA详细罗列了与之相对应的各著录单元,指出其语种与字体可根据信息源所出现的形式转录,如遇不能直接转录的文字,可著录其直译的形式,也可将这些信息的直译信息作为附加信息处理,除著者名称、题名和注释中的引语必须用文献所出现的语种、文字转录或直译之外,所有列举的著录单元均可依照编目机构所首选的语种及文字转录(见RDA 1.4)。
实例:
245:Plant physiology
500:Translation of Russian title.(在不能转录俄文字符时)
AACR2 1.0E:对文献的题名与责任说明、版本、出版发行、丛编等著录语种与字体进行了规定。
5.1.2 错误信息的处理
RDA规定对文献进行转录时如遇拼写错误,仍然依据信息源所出现的错误形式照实转录(见RDA 1.7.9)。正确的拼写形式可以作为附注处理(见RDA 2.20.2.4)。
当认为题名的错误可能影响到题名的识别和检索时,校正后的正确题名应当按变异题名处理(见RDA 2.3.6 e)。
实例:
245 Heirarchy in organization.(照实转录)
500 title shou ld be read:Hierarchy in organization
246 Hierarchy in organization(视其必要性)
连续性资源的题名项在处理和更正错误时则有例外(见RDA 2.3.1.4)
AACR2 1.0F1:规定在对文献进行转录时,要按文献上所出现的拼写形式严格转录,如遇拼写错误时,在其后用“[sic]” 或“i.e.”标注(即 :“原文如此”或“即是”),改正的拼写形式应置于方括号内。
实例1:245 The world[sic]of television
实例2:245 Object oreiented[i.e.oriented]programming with C++
5.1.3 大写
RDA附录A详细罗列了几个常见语种的个人名称、题名、称谓 、宗教 、机构、日期、节日、地名 、事件等的大写规则。规定个人名称如包含de、des、la、l’、della、von、von der等非英语前缀时,按照有关前缀的使用习惯大写,如有疑问,大写见RDA A.11.2。
另外,皇族头衔或贵族称号需要大写,但bart除外,因baronet不属于贵族成员(见 RDA A.11.5)。
在RDA中,标点符号总体来说是严格遵照文献照实著录,如添加标点能增强题名信息的清晰度,且认为确有必要添加时,允许编目员添加标点符号(见RDA 1.7.3)。
5.2.1 正题名
RDA指出当信息源出现没有诸如发音符等有意义区分的符号时,可以依据标准的语言使用规则,转录时加上带有发音符的字词(见RDA 1.7.4)。
实例:
245 Les Misérables
500 Source of information reads:Lesmiserab les.
AACR2 1.1B1:规定在正题名转录时,标点和大写不一定严格照录,另外,当正题名含有标点符号“…”或“[]”,分别需以“ -”和“()”符号来替代。
RDA的题名部分,没有专门涉及交替题名的转录及符号,应该遵循照实转录的总体原则(RDA 2.3)。
AACR2 1.1B1:规定了交替题名的标点和大写著录原则,如交替题名前的“or”或另一语种的对应词前后用逗号分隔。
RDA中,著录有总题名和个别作品的题名时,将总题名按正题名著录,将个别题名按内容附注处理是可选择的,而非强制性转录 (见RDA 2.3.2.6)。
实例:
245 Three notable stories.(总题名)
信息源实际包含以下三个个别题名:Love and perilby the Marquis of Lorne;To be or not to be by Mrs.A lexander;and Them elancholy hussar by Thomas Hardy.
即上述三个个别作品可选用按相关作品的题名著录(见 RDA 25.1)。
AACR2 1.1B10:规定既有总题名,又有个别作品题名的著录方式。即将总题名按正题名著录,个别作品的题名著录于内容附注中。
5.2.2 并列题名
RDA将并列题名的转录范围扩大,可取自文献中的任何地方(见RDA 2.3.3.2),如果取自题名信息之外,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AACR2 1.1D1:规定取自主要信息源中的并列题名按并列题名转录。
AACR2 1.1D2:在第二级转录时,转录第一个并列题名。并对其语种的转录顺序有所规定。
AACR2 1.1D2所涉及的并列题名转录问题未出现在RDA中,RDA对此没有限制。
5.2.3 其他题名信息
AACR2 1.1E6:其他题名信息部分,由于和RDA原则有冲突,未出现在RDA中。但其他题名信息可以应用在测绘制图资源(见RDA 2.3.4.5)和影像资源(见RDA 2.3.4.6)中。
在RDA中,除责任说明取自文献之外的外部信息源时(如附件、外包装、其他出版信息、外部参考源等)需要将其置于方括号之外,不再区分主要信息源和其他信息源(见RDA 2.2.4)。
AACR2 1.1A 2:规定责任说明项的规定信息源是题名或代题名页,如果不是取自主要信息源,则应该著录在方括号之内。
RDA未对其责任说明项中的人数加以限制。当出现多个著者时,可选用著录仅第一个人作者或团体作者,而省略其余责任者的方式(见RDA 2.4.1.5),但著录用词上有所不同。
实例:
245/|cRoger Colbourne[and six others].
文献上出现是:Roger Colbourne,Suzanne Bassett,Tong Billing,H elen McCorm ick,John McLennan,A ndrew Nelson and Hugh Robertson.
AACR2 1.1F5:在责任说明项中,个人著者或团体著者的著录有人数限制,具体来说三人以内和三人以上的著者在著录的方式上是不同的。如:Roger Colbourne…[et al.]。
RDA规定除某些信息可选择性地省略外,一般均需照实著录(见RDA 2.4.1.4)。
实例:
by Dr.Johnson
by Sir Ricchard Acland
by a lady of Quality
AACR2 1.1F7:罗列了不需在责任说明项中著录的信息类别,如头衔的缩写、称呼、尊称、荣誉称号、学术团体首字母、修饰词、创建年份、题词等。
RDA规定将责任说明相连结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视作责任说明项的部分(见RDA 2.4.1.8)。
实例1:
245 Northern California travel guide/|cresearch and text by Barbara J.Braasch.
实例2:
245 Characters from Dickens/|cdramatised adaptations by Barry Cam pbell.
AACR2 1.1F12:详细阐述了责任说明相连结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该名词短语是说明文献的性质,按副题名著录,二是该名词短语不是说明文献性质,其作为责任说明的部分处理。
RDA规定,除在信息源中出现缩写形式需使用缩写词外,其余情况不需使用缩写词,而是照实转录(见RDA 2.5)。
实例1:
250 Revised and updated by A lan Powers.
实例2:
250 New edition,reset,and illustrated..
实例3:
250 Revised and enlarged by David H ohnen.
AACR2 1.2B1:规定使用附录B的规定缩写词转录,不得自创和增加缩写词。如ed.,rev.enl.等。
在版本项的数字著录上,RDA列举了常用语言的序词形式,如英语 1s、2nd,法语 1er、2e、3e,德语1.、2.、3.,意大利语 1a、2a、3a等。
对于中、日、韩等语言的序词,则以中文的转录形式为例。如:第 8版,以 8th in[Chinese,Janpanese,Korean]的形式转录,对于不能确定其语言的转录可以直接用1、2、3等数字形式转录(见RDA 1.8.5)。
5.5.1 出版、发行地
RDA规定照实著录出版、发行地(见RDA 2.7.2),当认为信息不确切或需要提供附加说明时,可在附注字段对相关的出版发行信息加以详细说明(见RDA 2.20.6-9)。
实例1:
260 Belfast:
500 Actually published in Dublin.
实例2:
260 Lerpw l:
500 Pub lished in Liverpoo l.
AACR2 1.4B4:规定使用附录 B的缩写词。AACR2 1.4B6,1.4C2,1.4C3,1.4C4规定附加信息都需用方括号。
RDA规定除在信息源中出现缩写形式需使用外,其余不需使用缩写词。并且按照信息源上出现和排印的顺序照实著录其出版信息,也就是出现几个,著录几个(见 RDA 2.7.2.4)。
AACR2 1.4C5:规定了一个以上出版地的著录规则。
RDA规定在无出版地信息提供时使用[plac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
实例1:
260[p lac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 :World Publishing Co.,c1999.
如果取自外部信息源,则用方括号对其进行著录,如果是推断不能确定,则用方括号加问号的形式,如[China?:World Publishing co.?](见 RDA 2.7.2.6,2.8.2.6,2.9.2.6,2.10.2.6)。
AACR2 1.4C6:规定在无出版地信息提供时,著录拉丁缩写形式“s.l.”。
5.5.2 出版者、发行者名称的转录
RDA规定,基本上与出版、发行地的转录规则相同(见RDA 2.7.4.5,2.8.4.5,2.9.4.5,2.10.4.5)。
AACR2 1.4D4:规定了一个以上出版者的著录规则,AACR2 1.4D2出版发行者应用最简短的形式著录。
RDA规定在无出版者信息提供时,使用[publisher not identified](见RDA 2.7.4.7,2.8.4.7,2.9.4.7,2.10.4.7)。
实例1:
260 London:[publisher not identified],1857.
AACR2 1.4D6:规定在无出版者信息提供时,著录拉丁缩写形式“s.n.”。
5.5.3 出版、发行日期
RDA规定如果无法确定文献的出版日期,则可著录发行日期、版权日期或生产日期。如果出版发行日期或生产日期都无法得知,可用推算的日期著录,如果对出版日期有疑问,其日期后允许加上“?”。RDA给出了不同的日期推断模式。
例:
[between 1846 and 1853?];
[between 1840s and 1850s?];
[not before 1854],推算可能的最早出版日期;
[not after August 21,1492],推算可能的最晚出版日期;
[between April 14,1854 and March 16,1858];
如果认定文献上出现的出版时间是虚构不真实的或不正确的,则在附注项中更正(见RDA 1.9)。
如果无法推算出出版发行或生产日期,则可选用著录[dat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见RDA 2.8.6.6)。
AACR2 1.4F6:规定如果出版日期未知,则著录版权日期或者著录印刷日期。AACR2 1.4F7提供了出版日期项的著录模式。
RDA著录日期的形式可由编目机构在两者中选择,既可依据信息源上的形式照实著录,也可转换成编目机构通用的形式来著录,但需要加方括号(见RDA 1.8.2)。
AACR2C.2B1:规定出版发布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不用罗马数字。
5.6.1 形态描述项的缩写
RDA通常使用公制单位,也可使用编制机构首选的测量体系。视厘米单位的“cm”为一种符号,其后没有“.”结束符。除在描述载体或内容的尺寸时可使用缩写形式,如英寸“in.”以及描述时间时使用小时“hr.”外,一般情况均不再使用缩写词,如“pages”、“volume” 、“chiefly colred”、“some colored”等。
AACR2测量描述体系通常由资源的类型决定。通常使用公制单位的缩写形式,如“cm.”其结尾有“.”结束符。AACR2附录B含有在形态描述项中使用的缩写词形式,如页码 “p.”、卷“v.”、插图“ill.” 、“col.” 。
5.6.2 页码的著录
当整个文献都没有页码标注时,RDA规定可以任选下列一种方式著录,可使用“app roximately”或“unnumbered”等词语对页码进行说明性的著录(见RDA 3.4.5.3):
方式1:93 unumbered pages(能够快速计数的情况下)
方式2:approximately 100 pages
方式3:1 volume(unpaged)
当遇到部分标注页码、部分没有标注页码的情况,RDA规定可著录为:
8 unnumbered pages,155 pages
AACR2 2.5B7:当未有印刷页码时,需要编目员自己去计数或估计页码(双面或单面)。
AACR2 2.5B3:在著录未标记页码文献时,使用估计的页码数,在之前加“ca.”表示大约,也可在方括号内著录精确计数后的页码数。如:ca.600 p.,ca.300 leaves。
RDA使用“(incomp lete)”取代对缺失页码的描述(见RDA 3.4.5.6)。
实例:xxiv,179 pages(incom plete)。
AACR2 2.5B15:如出版物的最后一部分有遗失,而无法确定完整册的页数时,使用“+p.”,表明有缺失页,如:xxiv,179+p。
5.6.3 错误页码的著录
遇页码印刷错误时,RDA使用“that is”给予纠正 (见 RDA 3.4.5.5)。
实例:329,that is 392 pages(文献的印刷页码为329,而实际正确页码应是392)。
AACR2 2.5B4:在修正错误页码时则使用“i.e.”。如:329[i.e.392]p.。
5.6.4 卷册信息的著录
RDA对多卷册文献的著录规定是,如果已经出齐或已知出版卷期,应著录完整的卷期,如:3 volumes;如果未出齐,或出版计划未知,只著录为:volumes(见RDA 3.4.5.16,3.4.1.10)。
AACR2 2.5B18:规定当书目上的卷册数与所编实物的书目卷册数不一致时,著录书目上的卷数。
5.6.5 装订文献的著录
RDA只著录装订本封皮的尺寸,当认为有必要,可以在注释字段加著特定单册的尺寸大小。另外,也可用文字 height or height×width of the binding来著录,
如:2 0 x 8 cm in binding 22 x 12 cm.(见RDA 3.5.1.4.14)。
AACR2 2.5D5指出当不同尺寸的物理实体装订在一起时,只著录封皮的尺寸。
RDA规定除非语言因素,丛编的卷期号一般不用大写和缩写。卷期号可以使用著录机构选择的形式著录(见 RDA 1.8.2)。但明确规定了卷期号(Numbering of part)如 no.(英语)、pt.(英语)、t.(法语)等需要缩写及 H eft(德语)、Band(德语)需要大写(见RDA 24.6)。
AACR2 1.6G1附录B含有在丛编项中规定使用的缩写词形式,AACR2B.5B1提到可以用缩写词替代的规则。AACR2C.2B1规定在丛编号的著录时用阿拉伯数字替代罗马数字。
RDA附录B缩写词中并无月份的缩写形式。而是规定了可以由数据创建机构根据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进行著录。AACR2 22.17列举了英文词中月份的缩写词。
AACR2 对于缩写词“cent.”、“ca.”、“b.”、“d.”、“fl.”也作了规范 。RDA 附录 B 没有出现这些缩写词。“Century”需要完整拼写,“app roximately”将取代“ca.”,缩写词 “b.”、“d.”and “fl.”也不再是必须的。
RDA对附注的大写和缩写作了规定,即每一句的首词或缩写词的首个字母需要大写。另外,根据语言的应用规则进行大写或缩写(见RDA A.8)。
5.8.1 早期印刷专著
AACR2 2.14E规定了一些字母转录的特殊转换方式和大小写,如I、J、U 、V 、VV 转录为I、I、u 、u 、uu。RDA则无此规定。
AACR2 2.17B1对于在插图之后加“metal cuts”(金属版画)的使用作了规定。为避免对该词组的误用,RDA则由“lithograph”替换。
5.8.2 手稿的载体形态项
AACR2 4.5B1规定著录单件手稿的叶数或页数,如果装订成册,则在其后加“bound”。
如:[125]leaves,bound。
RDA 3.4.5.14和3.4.5.20对此有所指导,装订的手稿视作一个单卷,按照AACR2的著录规则加注叶数或页数,并不特别指明是否已装订。
RDA的装订信息包含在RDA 3.21.2(特殊载体特征)中。
RDA追求简单且易于操作,但事实上规则仍感过于繁杂,并没有给编目员的工作带来简化。既有总论,又有分论,有些条文重复出现在不同章节中,如关于出版时间的转录规则,分别在 RDA 1.8,RDA 1.9,RDA 2.7.6,RDA 2.8.6.6,RDA 2.9.6.6,RDA 2.10.6.6等多处出现,查询和应用十分不便。
在首选信息方面,题名页是图书馆员通常习惯使用的主要信息源,但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学生和其他非图书馆工作人员,习惯的是封面,这二者导致的信息差异是非常大的。在结构上,RDA缺乏各个数据元之间的关联,如一个题名下有多个出版地和出版者,哪个出版地和出版者之间是配对关系?
国外早就存在关于 RDA的转录之争(transcription Wars)。争议之一是在责任方式的著录方面,对于可选的还是必备的有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方认为在线资源不需著录,只要点击题名页便可了解全部信息,另一方则认为此部分信息非常重要,尤其是当有多个共同责任者时,判断谁是著者,谁是译者,谁是插图作者,有助于帮助选择作品;转录论争之二是转录时的缩写问题,比如出版信息,一种观点认为全称可以更好地帮助网上检索,另一种观点认为,一边在缩减,一边又在扩大,网络时代虽然不同于卡片时代,但并不是真正没有空间的限制,比如OPAC的第一屏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再说,如果系统能够更好地编码和按意愿显示的话,谁还在乎用“ill“还是“illustrations”;题名页上的错字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如果系统能智能处理和识别错字和纠错的话,也就不需要再著录“that is”了,另一种则认为由于题名的复杂性,要自动转录和纠错是不现实的,至少目前不可能实现。有人认为RDA太过于以文本为中心[6]。
RDA有许多的操作选择,如果各个图书馆、编目机构选择了不同的著录方式以及OPAC显示方式,那么以后的资源共享和联合编目会受到数据不一致的影响;还有一点是RDA没有涉及与图书馆馆藏信息的交互联系;再有,在层次结构上有完全的改变,其可操作性还有待检验。因为FRBR是理念上的模型,而编目是一种行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事情[6],而正是这个FRBR模型开始与MARC背道而驰[7],另外与之相关的软件的升级、数据的转换等都还存在问题。
无论如何,RDA是一个新的规则、新的概念、新的思路。至于RDA的前景如何,各图书馆又将如何实践,最终会带来哪些变化,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 英美编目条例2009-08-28.[2009-10-25].http://baike.baidu.com/view/1072274.htm l
2 About AACR2 2009-08-29.[2010-02-25].http://www.aacr2.org/about.h tm l
3 Barbara B.T illett.AACR 2's Strategic Plan and IFLA Work tow ards an InternationalCataloguing Code 2009-08-29.[2010-02-25].www.iccu.sbn.it/upload/docum enti/T illett.pp t
4 RDA——资源描述和检索:21世纪的编目标准.2009-08-28.[2009-10-26].http://www.rda-jsc.org/docs/rdabrochu rechi.pdf
5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from AACR2 to.Resou 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2010-02-26].h ttp://www.valaconf.org.au/vala2006/papers2006/83_Kartus_Final.pdf
6 Catalogers g roup:RDA PART I discussion 2006-02-02.[2009-10-26].h ttp://unitp roj.library.ucla.edu/cataloging/m inu tes/catgroup/catgroup060202.pdf
7 同6
8 图林中文译站 2009-1/2.[2009-11-02].h ttp://www.libspace.org/archives/daodabianzhongyingwenduizhaoban.htm l
9 Changes to AACR2 Instructions2009-7-2.[2009-11-02].http://www.rda-jsc.o rg/docs/5sec7rev.pdf
10 Report of the RDA Special Session at DC2006 2009-7-1.[2010-03-02] .http://dublincore.org/g roups/lib raries/dc2006/RDA_session_notes.doc
11 Full draft of RDA 2009-7-1.[2009-10-29].http://www.rda-jsc.org/rdafulldraft.htm l
12 同5
13 吴龙涛等.最新详解英美编目规则(第二版 2002修订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