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 嵩 邸乘光
“沈浩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深刻启示
○ 戚 嵩 邸乘光
沈浩同志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2月作为安徽省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第一书记,2009年11月6日因积劳成疾不幸猝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沈浩同志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并对深入学习宣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提出明确要求。对党忠诚,一心为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改革创新、勇于开拓;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沈浩精神的基本内涵,它蕴含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沈浩精神震撼人心、感动社会,全国各条战线、各个行业迅速掀起了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沈浩精神的热潮。这种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沈浩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要课题。其时代价值在于:加强党的建设需要沈浩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沈浩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沈浩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沈浩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也在党,败也在党。邓小平早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就以警示的语气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1],“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2]。如今,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九年,在全国执政六十一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3]。毋庸讳言,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纲,纲举目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由之路。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不少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性质、宗旨。所以,党的建设必需弘扬沈浩精神,以沈浩同志为榜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权力观。以沈浩同志为榜样,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走科学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沈浩同志之所以能在六年时间里领导最难领导的“小岗村”,使“小岗村”走上了科学发展道路,首先在于他坚持发展不动摇,把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他在日记中写道:“发展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只有发展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因此,一定要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牛鼻子。”其次在于他的改革创新精神。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30多年前小岗村的大包干;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今天小岗村的“二次改革”,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再次在于他一心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需弘扬沈浩精神,像沈浩同志那样,改革创新,勇于开拓,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像沈浩同志那样,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通过协调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是主体,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一般来说,人类行为中绝大部分是由道德、风气等非强制性规范来约束和引导。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靠经济发展是不行的,必需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作保障。否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和协调就建立不起来。而目前我国又恰好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通过弘扬沈浩精神,凭借其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必然对人们的信仰、道德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弘扬沈浩精神,像沈浩同志那样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照顾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从而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扎根基层,无私奉献,致力农村发展并以改革创新、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一种适合本地实际的有效发展模式,“做新农村建设的榜样”,从而带动其它地区的新农村建设。2008年10月沈浩在接受外国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到:发源于小岗村的改革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给世界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在构思小岗村发展的时候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要从打造中国中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实验区的高度。要建立中国农村发展的“小岗”模式,在全国其他地区可以复制,这样小岗村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就更大了,其历史意义就更深远。这段话集中体现了沈浩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价值。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每个人头顶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可以肯定的是,从历史和现实意义上看,谁都不能妄想使今人和后人远离马克思主义”[5]。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员的高贵信仰。“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6]。当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必需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都承认“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7]。而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以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一个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将是这样一个世界:“没有激情、理想和对未来的展望,没有伟大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的追求,只有冷冷的钱在流动,只有孤独的‘我’在徘徊。”[8]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可怕的世界里还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创造出新的时代精神,沈浩精神就是源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沈浩精神给我们最重要的深刻启示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需牢固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人心。
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党性体现,也是沈浩精神的本质之所在。早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就一再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9]。当前,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打着诸如“高薪养廉”、“管理层收购”等种种冠冕堂皇的旗号,大行贪污腐败之实,抛弃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贪污腐败,不是提高工资就可以解决的,贪污腐败分子欲壑难填,指望靠提高工资待遇来养廉,只不过是饮鸠止渴,我们需要的决不是“高薪养廉”,而是“俭以养廉”。正因为如此,李源潮指出:“领导干部带头艰苦奋斗,是一面旗帜、一种形象、一种导向,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艰苦奋斗是一种政治上的粘合剂。如果领导干部一味地追求享受,‘同甘’乐意,‘同苦’不得,怎么可能自觉地去体察、关心、解决群众的疾苦,密切同群众的联系?艰苦奋斗又是一种思想上的防腐剂。领导干部位高权重,一旦淡忘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很容易被物欲、金钱欲、占有欲所支配,带坏整个的社会风气,甚至影响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10]沈浩同志正是依靠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创业精神,用六年时间不仅创造出了小岗村过去三十年累计都没有取得的成就,而且树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党和政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沈浩精神给我们又一重要的深刻启示就是,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必需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创业精神,努力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气。否则,贪污腐败之风将会来的更猛。到那时,不必说什么小康社会,“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11]。
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的6年,是小岗村人均收入增长最快的6年,也是小岗民生改善最显著的6年,使小岗村的发展走上了20年没有走上的快车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没有沈浩同志的改革创新、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完成不了的。当前,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目前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前进道路上仍会充满各种未知和困难,仍会面临各种严峻考验和挑战。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需继续发扬沈浩同志这种改革创新、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全国人民不仅要努力学习、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更要依靠改革创新、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去探索一条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之路。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12]。沈浩精神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亿万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1][2][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380、381、110 页。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5]穆方顺:《意大利思想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光明日报》2005年7月28日。
[7][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8]侯惠勤主编:《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9]《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9页。
[10]李源潮:《领导干部要带头艰苦奋斗》,《人民日报》2009年3月24日。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3页。
[1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作者单位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 杨 慧)